第82頁
埃勒里這時急忙開口:「你能不能再說清楚點?你看見他的確切時間?快!快講清楚!」
但她像沒聽見催問似地接著說:「我下了露台石階,我走近桌子,我想我腦子一片混亂,我隱約記得,他面前桌上好像放了張紙,握著筆的手垂著,但我太害怕了,實在沒辦法——沒辦法……忽然我聽到有腳步聲,從石子路那裡傳來,我馬上醒覺出我的處境。已經來不及跑開了,因為無論如何都會被這個人看到,我得趕緊想法,月光下,我認為我似乎有點機會……我把手杖塞進他另一隻手裡,把帽子替他重新戴好,再給他披上披肩,系在脖子上,好擋住——擋住他脖子上的血痕,」她仿佛回到那晚月光底下一般驚魂未定,「這披肩事實上可以讓人看不出他渾身赤裸,我確信如此,我一直等腳步聲夠近了,才開始講話——想到什麼講什麼——試圖裝出馬可想勾搭我,但不怎麼順利一樣,我知道那人還在偷聽,於是我跑上石階好像逃開馬可一樣……我看到偷聽的人躲在石階上段那一帶,掃一眼就知道是誰,那是朱侖,我當然知道朱侖聽到這些後不會再下露台去,但我得做最壞打算,於是我直奔屋裡馬可的房間,把所有的照片、信件什麼的拿走——他把這些藏在衣柜子里——回到我自己房裡,馬上打好行李,然後下到車庫,找到馬可的車開了就走,我原來就有一把車鑰匙,為什麼我不該有,我是……我是他名正言順的老婆,誰說不是?」
「如果你沒殺人,」墨萊板著臉說,「你難道沒想到,你這樣子跑掉會讓自己處境更危險,不是嗎?」
「我非走不可,」她絕望地說,「我很怕被揭露出來,我得立刻動身,因為萬一朱侖發現他已經死了,驚動起來,那我就完全沒機會離開了,尤其當時還有這些物證藏在馬可房裡。」
墨萊抓抓耳朵,眉頭緊皺著從女人的聲音和所敘述的經過聽來,這些話邏輯前後一致,應該是事實沒錯。當然,他握有絕佳的間接證據可對付她,速記員已一字不漏記下她所說的每一個字了,但……他看向埃勒里,這瘦削的年輕小伙子卻正好轉過臉去,而且一臉驚訝之色。
埃勒里一個轉身,到了女人身旁,抓住她臂膀,女人尖叫出聲,身子往後一縮。「你得再說清楚點!」他急切地說,「你說在你到達露台第一眼看見馬可時,他是完全赤裸的?」
「是啊。」她顫抖著。
「帽子在哪裡?」
「什麼,在桌子上啊,手杖也是。」
「那披肩呢?」
「披肩?」女人因驚愕睜大了雙眼,「我沒講他披肩在桌上啊,我有嗎?我全都亂成一——」
埃勒里緩緩放開她的手臂,眼珠里閃著希望之光。
「哦,不在桌上,」他以十分怪異的聲音說,「那在哪兒——露台的石板地上
此時,埃勒里放開雙手,退了回去,深深吸一大口氣。
墨萊、法官和負責速記的警員全都帶著畏懼之色,不解地看向他,埃勒里整個人像一下子灌足了氣一般,膨脹起來。
他直挺挺站著,眼睛從女人頭頂上方死死看向墨萊辦公室的白牆,良久,他的手指緩緩探入口袋中,拿出煙來。
「披肩,」他說著,說得太慢了,反而讓在場所有人幾乎聽不清他說什麼,「沒錯,這個披肩……失落的環節,」他一把揉碎手上的煙,往旁一拋,眼神亮得瘋狂,「老天垂憐,各位,我知道了。」
☆ 挑戰讀者
「攀登真理之山,」尼采如是說,「你絕不會空手而歸。」
的確,沒有人能置身於這個美好的說法之外,妄想只佇留於山腳之下摸摸弄弄就能不費力地越過這個巨峰。世事艱難,要怎麼收穫先怎麼種植,我個人始終堅信,想從推理小說中得到樂趣,從某種程度而言,讀者必須循著書中偵探足跡亦步亦趨,流汗辛苦愈多,收穫歡呼愈大,讀者愈接近終極真相一步,其樂趣也愈接近極至。
幾年來,我一直向我的讀者下戰書,希望他們對我所描述的罪案,以全面的觀察所得為材料,借著邏輯的推演,試著篩出隱藏的真相,提出個人的破案結論來。這個做法,因為不斷接到讀者來函的不吝褒獎而愈發堅定。因此,我得跟某些未曾接下這戰書的讀者再說一次,如果您未曾在閱讀同時扮演破案偵探,我懇切地請您試試看,您可能會在推演過程中觸礁於某處,也可能在您絞盡腦汁後仍找不出答案,然而,不管成敗與否,這樣的過程必然是美好的經驗,所有的艱辛頓挫都會得到高度快樂的回報。
理論上來說,當你讀到這裡,已到破案無礙的階段了,有關約翰·馬可謀殺案的所有必要事實已完全鋪在您面前了,你能把它們準確拼合起來而推理出究竟誰是、或說誰惟一可能是這名聰明絕頂的兇手嗎?
第十五章 意外事故
開向西班牙角途中,車內一片死寂。埃勒里·奎因屈著身埋在后座,緊抿著嘴唇,幾英里路下來始終陷入沉思;麥克林法官沒隔多會兒就轉頭看看他眉頭緊皺的臉;坐前座的特勒也一樣,總周期性地回頭一探究竟。沒有人講話,惟一的聲音是車外愈吹愈烈的海風呼嘯之聲。
埃勒里對墨萊探長一堆狂風暴雨般的問題置若罔聞,留下可憐的探長一人伴著自己莫名其妙的激動心緒呆坐在辦公室里。
但她像沒聽見催問似地接著說:「我下了露台石階,我走近桌子,我想我腦子一片混亂,我隱約記得,他面前桌上好像放了張紙,握著筆的手垂著,但我太害怕了,實在沒辦法——沒辦法……忽然我聽到有腳步聲,從石子路那裡傳來,我馬上醒覺出我的處境。已經來不及跑開了,因為無論如何都會被這個人看到,我得趕緊想法,月光下,我認為我似乎有點機會……我把手杖塞進他另一隻手裡,把帽子替他重新戴好,再給他披上披肩,系在脖子上,好擋住——擋住他脖子上的血痕,」她仿佛回到那晚月光底下一般驚魂未定,「這披肩事實上可以讓人看不出他渾身赤裸,我確信如此,我一直等腳步聲夠近了,才開始講話——想到什麼講什麼——試圖裝出馬可想勾搭我,但不怎麼順利一樣,我知道那人還在偷聽,於是我跑上石階好像逃開馬可一樣……我看到偷聽的人躲在石階上段那一帶,掃一眼就知道是誰,那是朱侖,我當然知道朱侖聽到這些後不會再下露台去,但我得做最壞打算,於是我直奔屋裡馬可的房間,把所有的照片、信件什麼的拿走——他把這些藏在衣柜子里——回到我自己房裡,馬上打好行李,然後下到車庫,找到馬可的車開了就走,我原來就有一把車鑰匙,為什麼我不該有,我是……我是他名正言順的老婆,誰說不是?」
「如果你沒殺人,」墨萊板著臉說,「你難道沒想到,你這樣子跑掉會讓自己處境更危險,不是嗎?」
「我非走不可,」她絕望地說,「我很怕被揭露出來,我得立刻動身,因為萬一朱侖發現他已經死了,驚動起來,那我就完全沒機會離開了,尤其當時還有這些物證藏在馬可房裡。」
墨萊抓抓耳朵,眉頭緊皺著從女人的聲音和所敘述的經過聽來,這些話邏輯前後一致,應該是事實沒錯。當然,他握有絕佳的間接證據可對付她,速記員已一字不漏記下她所說的每一個字了,但……他看向埃勒里,這瘦削的年輕小伙子卻正好轉過臉去,而且一臉驚訝之色。
埃勒里一個轉身,到了女人身旁,抓住她臂膀,女人尖叫出聲,身子往後一縮。「你得再說清楚點!」他急切地說,「你說在你到達露台第一眼看見馬可時,他是完全赤裸的?」
「是啊。」她顫抖著。
「帽子在哪裡?」
「什麼,在桌子上啊,手杖也是。」
「那披肩呢?」
「披肩?」女人因驚愕睜大了雙眼,「我沒講他披肩在桌上啊,我有嗎?我全都亂成一——」
埃勒里緩緩放開她的手臂,眼珠里閃著希望之光。
「哦,不在桌上,」他以十分怪異的聲音說,「那在哪兒——露台的石板地上
此時,埃勒里放開雙手,退了回去,深深吸一大口氣。
墨萊、法官和負責速記的警員全都帶著畏懼之色,不解地看向他,埃勒里整個人像一下子灌足了氣一般,膨脹起來。
他直挺挺站著,眼睛從女人頭頂上方死死看向墨萊辦公室的白牆,良久,他的手指緩緩探入口袋中,拿出煙來。
「披肩,」他說著,說得太慢了,反而讓在場所有人幾乎聽不清他說什麼,「沒錯,這個披肩……失落的環節,」他一把揉碎手上的煙,往旁一拋,眼神亮得瘋狂,「老天垂憐,各位,我知道了。」
☆ 挑戰讀者
「攀登真理之山,」尼采如是說,「你絕不會空手而歸。」
的確,沒有人能置身於這個美好的說法之外,妄想只佇留於山腳之下摸摸弄弄就能不費力地越過這個巨峰。世事艱難,要怎麼收穫先怎麼種植,我個人始終堅信,想從推理小說中得到樂趣,從某種程度而言,讀者必須循著書中偵探足跡亦步亦趨,流汗辛苦愈多,收穫歡呼愈大,讀者愈接近終極真相一步,其樂趣也愈接近極至。
幾年來,我一直向我的讀者下戰書,希望他們對我所描述的罪案,以全面的觀察所得為材料,借著邏輯的推演,試著篩出隱藏的真相,提出個人的破案結論來。這個做法,因為不斷接到讀者來函的不吝褒獎而愈發堅定。因此,我得跟某些未曾接下這戰書的讀者再說一次,如果您未曾在閱讀同時扮演破案偵探,我懇切地請您試試看,您可能會在推演過程中觸礁於某處,也可能在您絞盡腦汁後仍找不出答案,然而,不管成敗與否,這樣的過程必然是美好的經驗,所有的艱辛頓挫都會得到高度快樂的回報。
理論上來說,當你讀到這裡,已到破案無礙的階段了,有關約翰·馬可謀殺案的所有必要事實已完全鋪在您面前了,你能把它們準確拼合起來而推理出究竟誰是、或說誰惟一可能是這名聰明絕頂的兇手嗎?
第十五章 意外事故
開向西班牙角途中,車內一片死寂。埃勒里·奎因屈著身埋在后座,緊抿著嘴唇,幾英里路下來始終陷入沉思;麥克林法官沒隔多會兒就轉頭看看他眉頭緊皺的臉;坐前座的特勒也一樣,總周期性地回頭一探究竟。沒有人講話,惟一的聲音是車外愈吹愈烈的海風呼嘯之聲。
埃勒里對墨萊探長一堆狂風暴雨般的問題置若罔聞,留下可憐的探長一人伴著自己莫名其妙的激動心緒呆坐在辦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