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待楚王熊橫一番自罪之後,莊辛沉思道:「今秦軍勢大,唯有請來魏軍,否則不能抵擋秦軍。」

  說罷,他轉頭問屈原道:「屈大夫,據我所知,你與那蒙仲先前有過約定……你看,能否說服他派兵支援?」

  聽到這話,楚王熊橫亦是急切地看向屈原。

  見此,屈原惆悵說道:「大王,臣雖與那位郾侯有過約定,但眼下那位郾侯並不在宛城或者方城……前一陣子,他因為齊國復國一事,急急匆匆趕回大梁去了。」

  說著,他便將齊將田單擊敗燕將騎劫、繼而復辟齊國的這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楚王熊橫。

  然而此時,莊辛卻在旁皺眉說道:「即使蒙仲因為此事而返回大梁,可哪用得上將近一年?依我之見,蒙仲遲遲不回宛城,恐怕就是希望白起攻破我楚國的大郢。」

  「這個應該不會……」屈原皺著眉頭說道。

  「不會?」莊辛輕笑一聲,說道:「蒙仲雖是聖人門徒,但他終歸是魏國的將領,終須為魏國的利益優先考慮……更何況,即使蒙仲並未這麼想,但魏王遫卻不見得。別忘了,上回秦國攻打我楚國時,魏王遫便試圖隔岸觀火……」

  在旁,昭雎聽到這話嘆息道:「話雖如此,但眼下我等也唯有向魏國求援……至少魏國不會像秦國這般突然進攻自己的盟國。」

  聽聞此言,楚王熊橫與屈原、莊辛等人皆默然不語。

  半個月後,楚王熊橫帶著群臣與幾十萬跟隨他逃亡的楚國子民,前後撤過汝水與潁水的下游,來到陳邑。

  期間,原本有幾支秦軍沿途追殺,可待一路追殺至汝水時,或有秦軍看到汝水對岸竟然出現了魏國軍隊的身影。

  看旗號,赫然正是魏國郾城的軍隊。

  考慮到荊地尚未完全占領,且白起也不想招惹蒙仲,於是他便下令追兵止步於汝水,放任楚王熊橫等人逃離。

  下令停止追擊楚王熊橫後,白起便專心致志對付楚國『叛將』莊蹻的軍隊。

  此時莊蹻駐茲方,算是荊地唯一還在抗擊秦國的楚軍,但遺憾的是,莊蹻亦抵擋不住白起的攻勢,在拼死抵抗了半個月後,便被白起擊潰,只好率領著殘餘向南逃離,逃入黔中郡。

  因為要守衛已占領的荊地,白起自然不好分兵追擊莊蹻,畢竟荊地的北面就是宛城、方城,白起也提防著蒙仲什麼時候突然冒出來給他來一下。

  於是,追擊楚將莊蹻的任務,就交給了秦國的蜀郡守張若。

  魏王遫十九年,秦蜀郡守張若發兵攻打巫郡與黔中這兩個楚郡,繼而與白起在荊地匯合。

  而奇妙的是,張若並沒有截到莊蹻的殘軍,便以為莊蹻那支殘軍已死於黔中郡境內的窮山惡水之間,沒想到數年之後,莊蹻居然在秦國蜀郡以南的滇池站穩了腳跟,甚至於組建了一個滇國,試圖反攻秦國的蜀郡,一度成為了蜀郡的心腹大患。

  再說楚王熊橫逃到陳城之後,總算是鬆了口氣,因為陳城位於魏國郾城的東側,兩地約距離兩百里地——倘若秦軍要繼續攻打陳城,哪怕勢必要從西邊跨越汝水,而魏國的郾城就位於汝水的下游,怎會輕易允許秦國過界?

  果然,在秦軍追擊汝水時,郾城軍立刻出動,別說變相阻止了秦軍追擊楚王熊橫,甚至於,連下蔡、平輿這兩座位於汝水東側的楚城,郾城的魏軍都沒有容忍秦國染指的意思。

  而秦軍也識相,追擊至汝水便收兵了,並未與魏軍發生衝突。

  也難怪,畢竟這支魏軍,乃是為郾侯蒙仲保衛封邑的軍隊,想來就算是白起,也得掂量掂量是否應該在這個時候招惹蒙仲。

  鬆氣之餘,楚王熊橫下令以陳城為都城,改稱陳郢,隨後罷免令尹子蘭,改命屈原為令尹,又封莊辛為陽陵君,昭雎為大司馬,當初那批以子蘭為首的臣子,陸陸續續被楚王熊橫罷免。

  隨後,熊橫又命莊辛出使魏國大梁,與魏國結盟、共抗秦國;又叫昭雎前往江東吳越之地徵募軍隊,立志收復荊地;同時,他又委派屈原前往宛方之地,拜訪蒙仲,希望屈原能夠說服後者。

  要知道,蒙仲乃是魏宋韓三國的大司馬,倘不能得到他的支持,縱使魏王遫點頭也未必有用。

  而屈原拜訪宛城之時,便是蒙仲回到宛城,並且堪堪收到白起那封炫耀書信的時候,白起在信中沾沾自喜地炫耀自己已被秦王封為武安君,蒙仲想了想,姑且也就寫了封一看就很敷衍的信,表達了他的恭喜之意。

  想想也是,雖然白起貴為秦國國尉,但蒙仲亦是魏宋韓三國的大司馬,職權比之白起只高不低,至於爵位,蒙仲是侯,白起眼下不過是武安君,還差著一檔——蒙仲實在想不通白起寫信給他炫耀什麼。

  不過話說回來,除了蒙仲,白起其實也找不到什麼炫耀的人了,司馬錯、向壽、羋戎雖與他關係不錯,但年齡相差一輪多,而在年紀相近的人當中,似王齕、胡陽、嬴摎等人,目前的職位與爵位又遠遠不如白起,白起夾在秦國老輩將領與年輕輩將領當中,不上不下。

  想來想去,恐怕也就只有年紀與他相仿、地位與他相仿、實力也與他相仿的蒙仲,算是白起為數不多可以平等交流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白起攻下楚國都郢之後,有好事之徒評價當世的名將,評出了「秦白起、魏蒙仲、燕樂毅、齊田單」這四個所謂的當世名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