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潛艇迅速下潛到安全深度,四周鴉雀無聲,虛驚一場。
“U305”又悄悄浮出水面,蹭到護航運輸隊右前方18 海里處占取了陣位。眼前這許多商船簡直令U 艇垂涎欲滴,巴哈爾大喜過望,掃視著這一艘艘商船,正琢磨從哪下“口”呢,不料,不知從哪兒冒出一架“復仇者”式飛機,氣哼哼地從艇尾高速俯衝下來。沒等巴哈爾明白是怎麼回事,4 顆深水炸彈已在艇旁炸起沖天的浪柱。
“U305”的燃油艙漏油,水面上冒出一個油光閃爍的藍圈。護航運輸隊隊形嚴整地從艇旁駛過。
巴哈爾賊心不死,命令潛艇第三次浮出水面,伺機攻擊商船隊。可是,談何容易,只見ON—184 護航運輸隊上空數架飛機巡邏保駕,高度不到500米。
忽然,一架“復仇者”式飛機像是發現了它,轉身朝它直衝過來。巴哈爾怒火中燒,決意孤注一擲,在海面上與飛機拼個你死我活。
“復仇者”機首朝下,機關炮噴出的火星打得艦橋鋼板“嘭膨”作響,瞭望哨渾身是血,一頭栽倒。又一陣彈雨掃過,兩名炮手搖搖晃晃地趴倒在炮座上。緊接著,又送上4 顆深水炸彈,淡水冷卻管被炸裂,左舷主機艙上部的耐壓殼體下陷了幾公分。炸起的海水劈頭蓋腦地吞下了潛艇的大半個身子。
這一下,巴哈爾的腦子可清醒了,再也顧不上賭氣了,聲嘶力竭地連聲叫喊:“緊急下潛!”“緊急下潛!”
受了重創的“U305”號艇直到夜幕降臨,才灰溜溜地返航,去進行修補。
命運最不濟的大概就是“U569”號潛艇了。下午17 時左右,“博格”號航母上的高頻無線電測向儀在運輸隊左前方23 海里處發現目標。6 架“復仇者”式飛機呼嘯著飛上藍天。
為了不打草驚蛇,它們借著雲層的遮掩,向目標方位飛去。
不一會兒,一架飛機就發現了“U569”號艇。它一面招喚著夥伴,一面率先高速下沖。在艇尾方向切入,低空投下4 顆深水炸彈。好一個漂亮的夾彈攻擊!兩顆炸彈分別落在潛艇的左右舷,差距不到12 米。
7 號機趕到目標上空,俯瞰海面,碧波蕩漾的海水,透明度達30 余米,正在下潛的敵艇暗影依稀。7 號機對準目標,投下炸彈。
海面頓時像開了鍋的水翻滾沸騰,水下一片桔紅色。餘波散盡,“U569” 號潛艇奄奄一息地漂浮到水面上,像條炸傷的大魚動彈不得。
艦橋上,幾個人打開一塊白布,朝空中拼命揮舞。
一名納粹軍官擔心艇上的密碼本和“埃尼格瑪”密碼機落入盟軍之手,竟不顧一切地沖回艇內,打開了通海閥,幾分鐘後,“U569”號潛艇便沉入海底。
與此同時,HX—239 護航運輸隊也在第四支援艦隊“箭手”號航母及其他護衛艦隻的掩護下,安然通過德潛艇封鎖線,“箭魚”式等艦載機大顯身手,使“狼群”無從下手。
半個月內,至少有10 支護航運輸隊約370 艘商船安全通過了“空洞”;而德國潛艇在5 月份的損失卻高達43 艘,超過增補潛艇數量的兩倍多。這表明,“狼群”戰術已日暮途窮,潛艇已由攻勢轉入守勢。
鄧尼茨清楚地意識到,繼續對這種受到強大保護的運輸隊進行作戰顯然是毫無意義了,他在5 月24 日的戰爭日誌中寫道:“只有當我們能夠大大地加強潛艇戰鬥力的時候,我們才能恢復這種戰鬥。”
同日,鄧尼茨下令終止北大西洋的戰鬥,所有潛艇務必採取一切謹慎措施,撤退到亞速爾群島西南的海域去。
大西洋之戰的最後勝利業已屬於盟國。戰後,鄧尼茨在他的回憶錄中承認:“我們已輸掉了大西洋戰役。”
1943 年5 月31 日,鄧尼茨飛赴柏林,向希特勒報告海戰局勢。
一輛轎車把他從機場載往“狼穴”大本營。一路上,他緊閉雙眼,一聲不吭,看起來像是小憩,實際上,他的腦海里一刻也沒停止過翻騰。
此時的鄧尼茨陷於進退維谷的境地。潛艇已處於劣勢地位,要避免巨大損失,必須完全停止已無成就可言的潛艇戰;可是,如果停止潛艇戰,將對德國的整個戰局產生何種後果呢?元首將會作何決斷?
正當他胡思亂想,忽然朦朧感到一陣黑暗壓過來,他本能地睜開雙眼,原來已進入一片茂密的森林,馬上就要到元首的總部了。
鄧尼茨正襟危坐,朝車窗外看去。濃密的枝葉把陽光過濾成絲絲縷縷的微光,散落到林間,周圍散發著陰暗潮濕的腐葉味。突然,林間深處傳來貓頭鷹一聲悽厲的啼叫,鄧尼茨不禁打了個寒顫。
進入會議室,鄧尼茨看到他的元首手拿放大鏡俯身在辦公桌上,細細看著地圖,平素貼在額頭上的一撮頭髮搭拉下來。聽到腳步聲,他抬起頭來,暗淡蒼白的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此時,鄧尼茨已成為他唯一的寵信。
鄧尼茨簡明扼要地向希特勒敘述了當前的海戰局勢後說:“目前潛艇戰危機的根源在於敵人的飛機顯著增加。在冰島至法羅群島海峽,現在一天所動用的飛機就相當於數周前一周內所出動的數量。此外,由於北大西洋的護航隊使用了航空母艦,以致北大西洋的所有海峽現在都受到敵人飛機的監視。但僅僅是增加飛機還不足以造成潛艇危機。關鍵在於飛機使用了一種顯然也用於水面艦隻的新的雷達裝置,能夠在濃霧密雲中,在陰天或夜裡測出潛艇方位,然後出其不意地發起攻擊,如果飛機沒有這種裝置,那它是絕不能在茫茫大海和漆黑夜晚測明潛艇方位的。”
“U305”又悄悄浮出水面,蹭到護航運輸隊右前方18 海里處占取了陣位。眼前這許多商船簡直令U 艇垂涎欲滴,巴哈爾大喜過望,掃視著這一艘艘商船,正琢磨從哪下“口”呢,不料,不知從哪兒冒出一架“復仇者”式飛機,氣哼哼地從艇尾高速俯衝下來。沒等巴哈爾明白是怎麼回事,4 顆深水炸彈已在艇旁炸起沖天的浪柱。
“U305”的燃油艙漏油,水面上冒出一個油光閃爍的藍圈。護航運輸隊隊形嚴整地從艇旁駛過。
巴哈爾賊心不死,命令潛艇第三次浮出水面,伺機攻擊商船隊。可是,談何容易,只見ON—184 護航運輸隊上空數架飛機巡邏保駕,高度不到500米。
忽然,一架“復仇者”式飛機像是發現了它,轉身朝它直衝過來。巴哈爾怒火中燒,決意孤注一擲,在海面上與飛機拼個你死我活。
“復仇者”機首朝下,機關炮噴出的火星打得艦橋鋼板“嘭膨”作響,瞭望哨渾身是血,一頭栽倒。又一陣彈雨掃過,兩名炮手搖搖晃晃地趴倒在炮座上。緊接著,又送上4 顆深水炸彈,淡水冷卻管被炸裂,左舷主機艙上部的耐壓殼體下陷了幾公分。炸起的海水劈頭蓋腦地吞下了潛艇的大半個身子。
這一下,巴哈爾的腦子可清醒了,再也顧不上賭氣了,聲嘶力竭地連聲叫喊:“緊急下潛!”“緊急下潛!”
受了重創的“U305”號艇直到夜幕降臨,才灰溜溜地返航,去進行修補。
命運最不濟的大概就是“U569”號潛艇了。下午17 時左右,“博格”號航母上的高頻無線電測向儀在運輸隊左前方23 海里處發現目標。6 架“復仇者”式飛機呼嘯著飛上藍天。
為了不打草驚蛇,它們借著雲層的遮掩,向目標方位飛去。
不一會兒,一架飛機就發現了“U569”號艇。它一面招喚著夥伴,一面率先高速下沖。在艇尾方向切入,低空投下4 顆深水炸彈。好一個漂亮的夾彈攻擊!兩顆炸彈分別落在潛艇的左右舷,差距不到12 米。
7 號機趕到目標上空,俯瞰海面,碧波蕩漾的海水,透明度達30 余米,正在下潛的敵艇暗影依稀。7 號機對準目標,投下炸彈。
海面頓時像開了鍋的水翻滾沸騰,水下一片桔紅色。餘波散盡,“U569” 號潛艇奄奄一息地漂浮到水面上,像條炸傷的大魚動彈不得。
艦橋上,幾個人打開一塊白布,朝空中拼命揮舞。
一名納粹軍官擔心艇上的密碼本和“埃尼格瑪”密碼機落入盟軍之手,竟不顧一切地沖回艇內,打開了通海閥,幾分鐘後,“U569”號潛艇便沉入海底。
與此同時,HX—239 護航運輸隊也在第四支援艦隊“箭手”號航母及其他護衛艦隻的掩護下,安然通過德潛艇封鎖線,“箭魚”式等艦載機大顯身手,使“狼群”無從下手。
半個月內,至少有10 支護航運輸隊約370 艘商船安全通過了“空洞”;而德國潛艇在5 月份的損失卻高達43 艘,超過增補潛艇數量的兩倍多。這表明,“狼群”戰術已日暮途窮,潛艇已由攻勢轉入守勢。
鄧尼茨清楚地意識到,繼續對這種受到強大保護的運輸隊進行作戰顯然是毫無意義了,他在5 月24 日的戰爭日誌中寫道:“只有當我們能夠大大地加強潛艇戰鬥力的時候,我們才能恢復這種戰鬥。”
同日,鄧尼茨下令終止北大西洋的戰鬥,所有潛艇務必採取一切謹慎措施,撤退到亞速爾群島西南的海域去。
大西洋之戰的最後勝利業已屬於盟國。戰後,鄧尼茨在他的回憶錄中承認:“我們已輸掉了大西洋戰役。”
1943 年5 月31 日,鄧尼茨飛赴柏林,向希特勒報告海戰局勢。
一輛轎車把他從機場載往“狼穴”大本營。一路上,他緊閉雙眼,一聲不吭,看起來像是小憩,實際上,他的腦海里一刻也沒停止過翻騰。
此時的鄧尼茨陷於進退維谷的境地。潛艇已處於劣勢地位,要避免巨大損失,必須完全停止已無成就可言的潛艇戰;可是,如果停止潛艇戰,將對德國的整個戰局產生何種後果呢?元首將會作何決斷?
正當他胡思亂想,忽然朦朧感到一陣黑暗壓過來,他本能地睜開雙眼,原來已進入一片茂密的森林,馬上就要到元首的總部了。
鄧尼茨正襟危坐,朝車窗外看去。濃密的枝葉把陽光過濾成絲絲縷縷的微光,散落到林間,周圍散發著陰暗潮濕的腐葉味。突然,林間深處傳來貓頭鷹一聲悽厲的啼叫,鄧尼茨不禁打了個寒顫。
進入會議室,鄧尼茨看到他的元首手拿放大鏡俯身在辦公桌上,細細看著地圖,平素貼在額頭上的一撮頭髮搭拉下來。聽到腳步聲,他抬起頭來,暗淡蒼白的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此時,鄧尼茨已成為他唯一的寵信。
鄧尼茨簡明扼要地向希特勒敘述了當前的海戰局勢後說:“目前潛艇戰危機的根源在於敵人的飛機顯著增加。在冰島至法羅群島海峽,現在一天所動用的飛機就相當於數周前一周內所出動的數量。此外,由於北大西洋的護航隊使用了航空母艦,以致北大西洋的所有海峽現在都受到敵人飛機的監視。但僅僅是增加飛機還不足以造成潛艇危機。關鍵在於飛機使用了一種顯然也用於水面艦隻的新的雷達裝置,能夠在濃霧密雲中,在陰天或夜裡測出潛艇方位,然後出其不意地發起攻擊,如果飛機沒有這種裝置,那它是絕不能在茫茫大海和漆黑夜晚測明潛艇方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