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究竟是什麼原因影響到戈巴契夫沒有作出召開特別代表大會的決定,這一點我不清楚。很難說這裡究竟是什麼因素起了主要作用:也許是不願意破釜沉舟,也許是想要加入到新的權力結構中去,也許就是很簡單的膽怯,也許是想要把自己的叛賣進行到邏輯的終結……
1991年12月12日,就在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批准別洛韋日協議的那一天,在阿什哈巴德舉行了中亞和哈薩克斯坦各加盟共和國首腦會議。會議是在土庫曼總統尼亞佐夫的建議下召開的。
這幾個加盟共和國的總統經過長時間爭論,決定加入獨立國協,但不是作為協議的“附議者”,而是要作為“平等的創始國”。從阿什哈巴德聲明可以得出結論,亞洲的幾個加盟共和國並不認為獨立國協已經建立。文件直接指出,“必須協調建立獨立國家國協的努力”,而且“應該保證原蘇聯各主體國在制定有關獨立國家國協的決議和文件的過程中享有平等的參與權;所有組成獨立國協的國家都應該被認為具有創始國的地位”。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現實的結論,即創建獨立國協的問題“應該提交到各主權國首腦會議上予以審議”。也就是說,別洛韋日談判的結果只是被看成未來由範圍更廣泛的參加者展開創建獨立國協步驟的一個平台。
阿什哈巴德會議決定“召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元首會議,並邀請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3國總統參加”。
1991年12月21日,在阿拉木圖召開了11個原蘇聯加盟共和國領導人會議(除了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和喬治亞,其餘全參加了)。在各國首腦會議上提出了建立聯邦的建議。不過一提起這一點,就引起了克拉夫丘克的堅決抵制。他聲稱烏克蘭是個主權國家,決不參加任何聯邦聯盟之類的凌駕於共和國之上的組織。看來,正是考慮到這一點,阿拉木圖通過的聲明中才寫進了一條,說獨立國家國協“既不是一個國家,也不是凌駕於一個國家之上的組織”。
這一立場為各獨立國協成員國處理相互關係不斷帶來巨大困難。
會議的結果對明斯克協議進行了一定的修改。包括頭一次的3國領導人在內,大家簽署的文件,實質上已經變成了一個新的文件,這就是1991年12月21日簽署的阿拉木圖宣言,以及一系列補充協議和備忘錄。
有關蘇聯前途命運的表述變得更準確了:“從獨立國家國協成立之日起,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停止存在。”組成獨立國家國協的11個主權共和國領導人致信戈巴契夫,告知他蘇聯以及蘇聯總統制度停止存在的事實。各獨立國家首腦在信中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值得肯定的重大貢獻表示感謝……
阿拉木圖會議的結果沒有給戈巴契夫留下什麼希望。1991年12月25日莫斯科時間17時,全國聽到了他作為一個已不存在的國家的總統所作的最後一次講話。
就在他的講話聲中,一幅巨大的紅旗——蘇聯國旗——在克里姆林宮的穹頂之上抖動了一下,然後緩緩下降。降下這面旗子的,是顛覆行動的主要鼓動者和組織者布爾布利斯,獲此“殊榮”是為了獎賞他叛賣行動的徹底性。幾分鐘後,克里姆林宮的旗杆上升起了三色旗。
一個永遠載入人類史冊的偉大時代——超級大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時代——就這樣結束了。
第12章 政權處於彌留時刻(下)
夜幕籠罩大地
就這樣,在世界1/6的土地上,一個統一的國家——蘇聯——變成了15個主權國家。陰暗的交易完成了——在一群向權力衝刺的“領袖們”的號角聲中,在無數被愚弄的群眾的歡呼聲中。但歡樂並沒有持續多久,便開始了痛苦的清醒過程。正如歌中唱道:“早晨我們醒來了……”
在俄羅斯,整個這段時期的局勢都顯得異常複雜,難以逆料,對於大多數老百姓則尤為艱難。於是,在1998年經國家杜馬的一群代表動議,共218名代表,其中也包括筆者,提議對俄聯邦總統葉爾欽提出指控(彈劾),準備把他趕下台。
提出這一指控的法律根據就是俄羅斯聯邦憲法第93條,其中說,國家總統可以由聯邦委員會免去職務,不過一定要在國家杜馬指控他犯有叛國罪或其他重罪的基礎上。
國家杜馬為了審查葉爾欽的這些罪狀,成立了一個專門委員會。討論中形成了五點指控:
第一:1991年12月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制定和簽署了別洛韋日協議,最終消滅了蘇聯,犯下了叛國罪;
第二:1993年9—10月期間,葉爾欽總統組織並積極參與實施了顛覆國家的活動,違犯了俄聯邦的刑法條款;
第三:1994年11月30日,葉爾欽總統頒布了2137號命令——《關於在車臣共和國領土上以及在奧塞梯—印古什衝突地區恢復行使憲法和法制的辦法》,下令在車臣共和國開始軍事行動,犯下罪行;
第四:作為俄羅斯聯邦武裝部隊最高統帥,葉爾欽總統在履行職務期間給俄聯邦國防力量和安全造成重大損失;
第五:葉爾欽及其同謀的政策基礎是“改革”,它將俄羅斯引入社會經濟危機,破壞了國民經濟的主要部門,導致社會分化加劇,使國家安全喪失,人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居民人口萎縮。
1991年12月12日,就在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批准別洛韋日協議的那一天,在阿什哈巴德舉行了中亞和哈薩克斯坦各加盟共和國首腦會議。會議是在土庫曼總統尼亞佐夫的建議下召開的。
這幾個加盟共和國的總統經過長時間爭論,決定加入獨立國協,但不是作為協議的“附議者”,而是要作為“平等的創始國”。從阿什哈巴德聲明可以得出結論,亞洲的幾個加盟共和國並不認為獨立國協已經建立。文件直接指出,“必須協調建立獨立國家國協的努力”,而且“應該保證原蘇聯各主體國在制定有關獨立國家國協的決議和文件的過程中享有平等的參與權;所有組成獨立國協的國家都應該被認為具有創始國的地位”。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現實的結論,即創建獨立國協的問題“應該提交到各主權國首腦會議上予以審議”。也就是說,別洛韋日談判的結果只是被看成未來由範圍更廣泛的參加者展開創建獨立國協步驟的一個平台。
阿什哈巴德會議決定“召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元首會議,並邀請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3國總統參加”。
1991年12月21日,在阿拉木圖召開了11個原蘇聯加盟共和國領導人會議(除了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和喬治亞,其餘全參加了)。在各國首腦會議上提出了建立聯邦的建議。不過一提起這一點,就引起了克拉夫丘克的堅決抵制。他聲稱烏克蘭是個主權國家,決不參加任何聯邦聯盟之類的凌駕於共和國之上的組織。看來,正是考慮到這一點,阿拉木圖通過的聲明中才寫進了一條,說獨立國家國協“既不是一個國家,也不是凌駕於一個國家之上的組織”。
這一立場為各獨立國協成員國處理相互關係不斷帶來巨大困難。
會議的結果對明斯克協議進行了一定的修改。包括頭一次的3國領導人在內,大家簽署的文件,實質上已經變成了一個新的文件,這就是1991年12月21日簽署的阿拉木圖宣言,以及一系列補充協議和備忘錄。
有關蘇聯前途命運的表述變得更準確了:“從獨立國家國協成立之日起,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停止存在。”組成獨立國家國協的11個主權共和國領導人致信戈巴契夫,告知他蘇聯以及蘇聯總統制度停止存在的事實。各獨立國家首腦在信中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值得肯定的重大貢獻表示感謝……
阿拉木圖會議的結果沒有給戈巴契夫留下什麼希望。1991年12月25日莫斯科時間17時,全國聽到了他作為一個已不存在的國家的總統所作的最後一次講話。
就在他的講話聲中,一幅巨大的紅旗——蘇聯國旗——在克里姆林宮的穹頂之上抖動了一下,然後緩緩下降。降下這面旗子的,是顛覆行動的主要鼓動者和組織者布爾布利斯,獲此“殊榮”是為了獎賞他叛賣行動的徹底性。幾分鐘後,克里姆林宮的旗杆上升起了三色旗。
一個永遠載入人類史冊的偉大時代——超級大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時代——就這樣結束了。
第12章 政權處於彌留時刻(下)
夜幕籠罩大地
就這樣,在世界1/6的土地上,一個統一的國家——蘇聯——變成了15個主權國家。陰暗的交易完成了——在一群向權力衝刺的“領袖們”的號角聲中,在無數被愚弄的群眾的歡呼聲中。但歡樂並沒有持續多久,便開始了痛苦的清醒過程。正如歌中唱道:“早晨我們醒來了……”
在俄羅斯,整個這段時期的局勢都顯得異常複雜,難以逆料,對於大多數老百姓則尤為艱難。於是,在1998年經國家杜馬的一群代表動議,共218名代表,其中也包括筆者,提議對俄聯邦總統葉爾欽提出指控(彈劾),準備把他趕下台。
提出這一指控的法律根據就是俄羅斯聯邦憲法第93條,其中說,國家總統可以由聯邦委員會免去職務,不過一定要在國家杜馬指控他犯有叛國罪或其他重罪的基礎上。
國家杜馬為了審查葉爾欽的這些罪狀,成立了一個專門委員會。討論中形成了五點指控:
第一:1991年12月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制定和簽署了別洛韋日協議,最終消滅了蘇聯,犯下了叛國罪;
第二:1993年9—10月期間,葉爾欽總統組織並積極參與實施了顛覆國家的活動,違犯了俄聯邦的刑法條款;
第三:1994年11月30日,葉爾欽總統頒布了2137號命令——《關於在車臣共和國領土上以及在奧塞梯—印古什衝突地區恢復行使憲法和法制的辦法》,下令在車臣共和國開始軍事行動,犯下罪行;
第四:作為俄羅斯聯邦武裝部隊最高統帥,葉爾欽總統在履行職務期間給俄聯邦國防力量和安全造成重大損失;
第五:葉爾欽及其同謀的政策基礎是“改革”,它將俄羅斯引入社會經濟危機,破壞了國民經濟的主要部門,導致社會分化加劇,使國家安全喪失,人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居民人口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