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頁
頁面的好名之心。他可能知道,在公眾眼中顯得十分高大和神聖的古代護民官在風度、穿著或外表上和一般平民毫無差別;也知道每當他們常是步行來到這座城市的時候,總只有一個跟班,或助理協助他們進行工作。格拉古兄弟如果能讀到他們的繼承人們的那些響亮的稱謂和頭銜。必會皺起眉頭或忍不住笑了——“嚴厲而仁慈的尼古拉;羅馬的解救者;義大利的保衛者;人類以及自由、和平和正義的朋友;護民官奧古斯都。”他的戲劇性的表演為革命作了準備;但是生活在奢侈和傲慢中的里恩齊錯誤地使用了對群眾講話要對著他們的眼睛,同時也要打動他們的心靈的那句政治格言。自然給了他一表人才,只是後來他的不知節制的生活使他變得臃腫不堪了:他的動輒大笑的習慣由於行政官員必須裝出莊重和嚴厲的樣子得到了糾正。至少在公開場合,他總穿著一件雜色的天鵝絨或緞子的金線繡花、毛皮襯裡的長袍:
他手執的正義之杖是一根鋼製拋光的權杖,頂上裝著一個圓球和一個金制的十字架,其中包著一塊那真正的神聖十字架的木片。在他的民事或宗教活動的隊伍在城中穿行時,他總乘一匹象徵皇權的白色駿馬:繪有太陽和一圈星星,一隻鴿子和橄枝的共和國的大旗在他的頭上飄揚;不時有大把金銀向人群之中撒去;50名手持長戟的衛兵護定在他的左右;一支馬隊走在他的前面;他們的銅鼓和喇叭均用金銀製成。
對騎士榮譽的追求暴露了他的低下的出身,也降低了他的職位的重要性;而這位騎士護民官在他所接納的貴族們眼中,並不比在他所拋棄的平民眼中,顯得不那麼令人厭惡。所有尚存的財寶,或奢侈品,或藝術品全都在那莊嚴的一天中耗盡。里恩齊帶領遊行隊伍從朱庇特神廟前往拉特蘭大教堂;一路上自有各種彩飾和雜耍為他消解寂寞;神職人員、平民和軍人都在各自的不同的旗幟下行進;他的夫人由大群羅馬婦女陪伴著;義大利的各國使節們則可能高聲讚揚或私下恥笑這種怪異的熱鬧場面。晚上,在他們到達君士坦丁的教堂和宮殿之後,他便連聲道謝,解散了那龐大的集會的人群,並向他們發出第二天再來參加慶祝會的邀請。他從一位德高望重的騎士手中接過聖靈的勳章;沐浴淨身是早先常行的一種儀式;但是,里恩齊在他一生的任何一次行動中都不曾像他褻瀆地使用君士坦丁(一個愚蠢的傳說)曾在西爾維斯特教皇的主持下,用以治癒麻瘋病的那個斑岩水罐而招致如此嚴重的斥責和責難。這位護民官以同樣的傲慢態度,在神聖的洗禮所一帶地方,參觀或休息;而他的御床的坍塌則被解釋為是他即將敗落的朕兆。在作禮拜的時候,他身穿紫袍,佩戴寶劍,馬刺閃著金光,擺出十分威嚴的姿態出面接見再度聚會的群眾;但是,那一神聖的儀式卻因他的輕佻和傲慢而中斷了。
里恩齊從他的寶座上站起來,走近那集會的人群,高聲宣稱,“我們召喚克力門主教來到我們的教廷,並命令他主持羅馬教區的事務:我們也對神聖的紅衣主教團發出召喚,我們還要對那兩位自稱為皇帝的冒充分子波西米亞的查理和巴伐利亞的劉易斯發出召喚:我們同樣也要召喚所有的日耳曼選舉人讓他們告訴我們,他們究竟憑什麼篡奪了羅馬人民和帝國的古老而合法的統治者不可改移的權力。”他抽出他那未曾沾過鮮血的寶劍,朝著世界的三個方向三度揮舞,並三度重複大言不慚地高聲喊著,“這也是屬於我的!”教皇的使節,奧爾維耶托的主教企圖阻止他這愚蠢的做法;但是他的微弱的抗議被軍樂的聲音淹沒了;而他並沒有退出那個大會場,卻同意和他的護民官兄弟一起,同在一張以前專為最高教皇保留的桌子上用餐。他為羅馬人民準備了一次只有愷撒曾舉辦過的宴會。拉特蘭大教堂的各個房間、門廊以及庭頁面院裡都擺滿了數不清的供各種身份的男女就餐的餐桌;一股酒流從君士坦丁的銅馬的鼻孔中流出;除了叫喊水不夠喝以外,再聽不到任何其他不滿的抱怨聲;也有紀律和恐懼的制約,使群眾不敢亂來。此後的一天被定為里恩齊加冕的日子;七頂由不同金屬箔或金屬製成的王冠,由羅馬最傑出的教士依次戴在他的頭上;它們象徵著聖靈的七項恩賜;而他現在仍舊聲稱將效法古代護民官的榜樣。這種前所未見的場面可能會矇騙了一般人民,或使他們十分得意;他們自己的虛榮心也會隨著他們的頭領的虛榮心而得到滿足。但是,在他的私生活方面他很快就背離了簡樸和節制的嚴格規定;那些曾對貴族的豪華感到驚愕的平民,現在對本階層的人的奢侈感到不可忍耐。在他的妻子、他的兒子以及他的叔父 (一個名符其實的剃頭匠)身上隨時體現著粗鄙的舉止與君王家的揮霍的強烈對比;里恩齊不曾顯示出國王的氣概,卻染上了一個國王的一切罪惡。
年裡恩齊被免去職位並被放逐。7年後他帶著元老的頭銜回到羅馬,但在個月後,於1354年9月被謀殺。
教皇返回羅馬彼特拉克的第一大願望就是恢復一個自由的共和國;但當他的平民英雄被放逐並死去以後,他把他的目光從護民官移到了羅馬國王身上。當查理四世從阿爾卑斯山上下來,接受義大利和帝國的皇冠的時候,朱庇特神廟還未曾清洗掉里恩齊的血跡。他在途經米蘭時接受了這位桂冠詩人的拜訪,並對他的恭維給予相應的回報;他接受了一枚奧古斯都勳章;並毫無笑意地許諾,自己將以羅馬君主國的創始人為榜樣。一個虛假的對古代名稱和格言的誤用成了彼特拉克的希望與失望的根源;然而,他也不能完全忽視了時代和性格上的差異;不能忘了那最早的幾位愷撒和那由於受到教士團的青睞而被選為日耳曼貴族政治的有名無實的頭目的一位波西米亞君王之間的無法估量的距離。他非但不曾使羅馬恢復她的光榮和各行省的主教,卻反和教皇私訂了一個秘密協定,答應在他加冕的一天撤出該城;而他的可恥的撤退受到了這位愛國詩人的窮追不捨的抨擊。
他手執的正義之杖是一根鋼製拋光的權杖,頂上裝著一個圓球和一個金制的十字架,其中包著一塊那真正的神聖十字架的木片。在他的民事或宗教活動的隊伍在城中穿行時,他總乘一匹象徵皇權的白色駿馬:繪有太陽和一圈星星,一隻鴿子和橄枝的共和國的大旗在他的頭上飄揚;不時有大把金銀向人群之中撒去;50名手持長戟的衛兵護定在他的左右;一支馬隊走在他的前面;他們的銅鼓和喇叭均用金銀製成。
對騎士榮譽的追求暴露了他的低下的出身,也降低了他的職位的重要性;而這位騎士護民官在他所接納的貴族們眼中,並不比在他所拋棄的平民眼中,顯得不那麼令人厭惡。所有尚存的財寶,或奢侈品,或藝術品全都在那莊嚴的一天中耗盡。里恩齊帶領遊行隊伍從朱庇特神廟前往拉特蘭大教堂;一路上自有各種彩飾和雜耍為他消解寂寞;神職人員、平民和軍人都在各自的不同的旗幟下行進;他的夫人由大群羅馬婦女陪伴著;義大利的各國使節們則可能高聲讚揚或私下恥笑這種怪異的熱鬧場面。晚上,在他們到達君士坦丁的教堂和宮殿之後,他便連聲道謝,解散了那龐大的集會的人群,並向他們發出第二天再來參加慶祝會的邀請。他從一位德高望重的騎士手中接過聖靈的勳章;沐浴淨身是早先常行的一種儀式;但是,里恩齊在他一生的任何一次行動中都不曾像他褻瀆地使用君士坦丁(一個愚蠢的傳說)曾在西爾維斯特教皇的主持下,用以治癒麻瘋病的那個斑岩水罐而招致如此嚴重的斥責和責難。這位護民官以同樣的傲慢態度,在神聖的洗禮所一帶地方,參觀或休息;而他的御床的坍塌則被解釋為是他即將敗落的朕兆。在作禮拜的時候,他身穿紫袍,佩戴寶劍,馬刺閃著金光,擺出十分威嚴的姿態出面接見再度聚會的群眾;但是,那一神聖的儀式卻因他的輕佻和傲慢而中斷了。
里恩齊從他的寶座上站起來,走近那集會的人群,高聲宣稱,“我們召喚克力門主教來到我們的教廷,並命令他主持羅馬教區的事務:我們也對神聖的紅衣主教團發出召喚,我們還要對那兩位自稱為皇帝的冒充分子波西米亞的查理和巴伐利亞的劉易斯發出召喚:我們同樣也要召喚所有的日耳曼選舉人讓他們告訴我們,他們究竟憑什麼篡奪了羅馬人民和帝國的古老而合法的統治者不可改移的權力。”他抽出他那未曾沾過鮮血的寶劍,朝著世界的三個方向三度揮舞,並三度重複大言不慚地高聲喊著,“這也是屬於我的!”教皇的使節,奧爾維耶托的主教企圖阻止他這愚蠢的做法;但是他的微弱的抗議被軍樂的聲音淹沒了;而他並沒有退出那個大會場,卻同意和他的護民官兄弟一起,同在一張以前專為最高教皇保留的桌子上用餐。他為羅馬人民準備了一次只有愷撒曾舉辦過的宴會。拉特蘭大教堂的各個房間、門廊以及庭頁面院裡都擺滿了數不清的供各種身份的男女就餐的餐桌;一股酒流從君士坦丁的銅馬的鼻孔中流出;除了叫喊水不夠喝以外,再聽不到任何其他不滿的抱怨聲;也有紀律和恐懼的制約,使群眾不敢亂來。此後的一天被定為里恩齊加冕的日子;七頂由不同金屬箔或金屬製成的王冠,由羅馬最傑出的教士依次戴在他的頭上;它們象徵著聖靈的七項恩賜;而他現在仍舊聲稱將效法古代護民官的榜樣。這種前所未見的場面可能會矇騙了一般人民,或使他們十分得意;他們自己的虛榮心也會隨著他們的頭領的虛榮心而得到滿足。但是,在他的私生活方面他很快就背離了簡樸和節制的嚴格規定;那些曾對貴族的豪華感到驚愕的平民,現在對本階層的人的奢侈感到不可忍耐。在他的妻子、他的兒子以及他的叔父 (一個名符其實的剃頭匠)身上隨時體現著粗鄙的舉止與君王家的揮霍的強烈對比;里恩齊不曾顯示出國王的氣概,卻染上了一個國王的一切罪惡。
年裡恩齊被免去職位並被放逐。7年後他帶著元老的頭銜回到羅馬,但在個月後,於1354年9月被謀殺。
教皇返回羅馬彼特拉克的第一大願望就是恢復一個自由的共和國;但當他的平民英雄被放逐並死去以後,他把他的目光從護民官移到了羅馬國王身上。當查理四世從阿爾卑斯山上下來,接受義大利和帝國的皇冠的時候,朱庇特神廟還未曾清洗掉里恩齊的血跡。他在途經米蘭時接受了這位桂冠詩人的拜訪,並對他的恭維給予相應的回報;他接受了一枚奧古斯都勳章;並毫無笑意地許諾,自己將以羅馬君主國的創始人為榜樣。一個虛假的對古代名稱和格言的誤用成了彼特拉克的希望與失望的根源;然而,他也不能完全忽視了時代和性格上的差異;不能忘了那最早的幾位愷撒和那由於受到教士團的青睞而被選為日耳曼貴族政治的有名無實的頭目的一位波西米亞君王之間的無法估量的距離。他非但不曾使羅馬恢復她的光榮和各行省的主教,卻反和教皇私訂了一個秘密協定,答應在他加冕的一天撤出該城;而他的可恥的撤退受到了這位愛國詩人的窮追不捨的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