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滿、漢之間還有一宗不平等,則是法律上的不平等。旗人涉法,分別由宗人府、內務府、各地通事廳管轄(或先行審訊),而逸出國家司法體系之外,在旗、民發生糾紛時,其理訟、量刑將不可避免庇護旗人,引致漢人不滿。尤令人憤憤不平者,則是旗人在刑罰執行方面亦有優待。如,旗人犯法依律當充軍、流放、坐監者,可以帶枷示眾代替:漢人判徒刑一年,就得坐滿一年牢,而等罪旗人帶枷二十天便可抵刑;漢人被判流放二千里,旗人帶枷五十天即可。甚至,犯了死罪,如“毆死有服卑幼”,漢人例由刑部“匯題”(成批辦理),皇帝泛覽一過後便行刑抵命,若是旗人,則須逐案“請旨定奪,不得概入匯題”。若其父祖伯叔兄弟及子孫陣亡的旗人,只要未犯下謀反、殺父等“十惡”不赦之罪,“准免死一次”;其本人嘗因出征負有重傷,或軍前效力有據,“亦准免死一次”。這麼一通融,絕大部分旗人(尤其是滿洲人)便都握有一面免死金牌。官制上的不平等,不影響平頭百姓的生活;婚姻上的不平等,漢族的曠男怨女亦應無怨言;福利上的不平等,“非國有”國民也勉強能接受;但是,有人取了你的性命,卻可“免死一次”,豈不太過恐怖?更恐怖的是,享受這種特權的人竟有數十萬之多,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錢穆總結清代的民族政策,謂其主要特色為:“一面箝制士大夫,而一面則討好民眾”;其語蓋為康熙五十一年上諭“永不加賦”之旨而發。雖然此項“德政”已被諸多史家、經濟學家共同判定為徒有虛名,此後清廷行政,不僅不能保持低稅費,反而在實際上加深了人民負擔,然其立法之初心實無可指摘。但是,根據上述惡法,因旗人可以多死一次,故漢人須以來生為注,方有資格參與這場慘澹賭局;雖不必旗人個個嗜殺,然已導致無辜漢民午夜夢回,便須提醒自己無論何事,務必忍氣吞聲,切不可與在旗之人較一短長,以免血光之災。此情此景,不必身歷親睹,偶一思之,便令人氣沮傷心也。這難道也算是“討好民眾”麼!

  在政治上的共和特色被閹除後,僅餘民事福利和刑事特權的八旗制度,雖然令統治集團內部的執政風險減低至最小,甚至因此讓皇室擁有了數百萬的鐵桿支持者,但是,這個制度卻不但深深傷害了“士大夫”,也狠狠傷害了國中絕大多數非旗籍“民眾”。由此,我們似可明白:為什麼清朝覆亡時“殉國”的人數那麼少,堪稱史上少見;為什麼辛亥革命時,“叛軍”就憑著根本不足燎原的星星之火也能顛覆政權;為什麼民國成立,喊一聲剪辮子,全國民眾踴躍響應,似乎一夜之間便完全忘記了三十年前對“長毛”的鄙視。由此上溯,我們更可以明白:為什麼道光政局的特點是“萬馬齊喑”;為什麼鴉片戰爭時期喪權辱國的幾乎全是八旗子弟;為什麼道光末一個小縣城的暴動,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掀起那麼大的波瀾;為什麼同治中興的名臣名將幾乎清一色都是非旗籍;為什麼甲午海戰後,旗籍勢力捲土重來,甫一動作,便陷於亡國境地。

  盛世之衰

  衰世耶

  龔自珍是個酷評家。嘉慶二十、二十一年間,他寫了二十幾篇酷評,稱《乙丙之際著(塾)議》,第九篇討論治世與衰世,出語冷峭,堪稱其中最酷者。其首曰:

  “衰世者:文類治世。名類治世。聲音笑貌類治世。黑白雜而五色可廢也,似治世之太素;宮羽淆而五聲可鑠也,似治世之希聲;道路荒而畔岸隳也,似治世之蕩蕩便便;人心混混而無口過也,似治世之不議。左無才相,右無才史,閫無才將,庠序無才士,隴無才民,廛無才工,衢無才商,抑巷無才偷,市無才駔,藪澤無才盜,則非但尟君子也,抑小人甚尟”;

  自珍認為,所謂治世,所謂衰世,光從表象是看不出來。衰世之文章固不乏正大典雅之作,衰世之定名樹義也能堂皇冠冕,衰世之音樂不必全是“怨以怒”、“哀以思”的亡國之音,反而往往都具有“安以樂”的表現形式。這個道理不難明白,讀者諸君去圖書館找一些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大報要刊,擇其頭版首篇,盥手焚香,大聲誦讀;或購買幾張樣板戲的影碟,搖頭晃腦,隨聲附和,必也居然有身處治世之感矣。以此,自珍才會拈出一個“才”字,展開評論。治世與衰世,表象可以相同,本質卻迥然有別,最主要的,就是治世有才,衰世無才。不僅廟堂、邊閫無才相才將,即士農工商各界亦無才人,甚至,連小人都沒了小聰明,全是一幫鈍賊蠢盜,如坊間電影所謂“技術含量太低”也。然則,世之治與不治,究視乎其人之才與不才;那麼,衰世之所以形成,竟是個遺傳學問題:與“才”有關的基因都發生突變,遂生出滿世界的無才之人?自珍曰:非也。他說:

  “當彼其世也,而才士與才民出,則百不才督之縛之以至於戮之。戮之非刀、非鋸、非水火;文亦戮之,名亦戮之,聲音笑貌亦戮之”;

  原來,造物者向人世提供各項資源,俱有保留;惟天之生人、天之生才人,最不吝嗇,不論治世衰世,都會生出一批才士與才民。而世之有時而治,有時而衰,其原因全在乎斯世所以待才之道。治世,不用說,人盡其才。衰世呢?則一才甫出,“百不才督之縛之以至於戮之”。所謂“戮之”,不是說肉體上消滅,而是在精神上進行摧殘,只要寫帖子罵他、戴帽子壓他、斜著眼睛瞧他,才人也就被“戮”掉了。而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