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許多戰士都不知道上層的這種磨擦。但是關於朱德的事有不少謠傳,有的說他的馬被宰了,他的警衛被撤綽了;有的說他和劉伯承受到壓制,有一位戰士還聽說朱德被迫挑了二天水。”

  楊尚昆將軍記得朱德曾告訴他自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朱德說他在張國燾那裡同原一方面軍的人直至連一級的下級官兵都見過面,並同他們談過話。這使張國燾感到惴惴不安。

  楊將軍認為,毛澤東和中央委員會從未考慮過要拯救朱德和劉伯承。楊將軍曾向毛建議用四方面軍的一名高級指揮員交換劉伯承。毛不同意並斥責了他。“如果你提出用某人來換,”毛說,“他(張)也許就會殺死劉伯承。在目前情況下,倒是安全的,他能夠活下去。”

  毛同留在四方面軍的原一方面軍指揮員之間沒有私人通信。

  張國燾向成都的進軍,開始挺順利。加上一方面軍的一些部隊,他有八萬人。十月的一天,他們離開卓克基,向南跋涉。當時,雖然天氣晴朗,但已秋風蕭蕭,頗有幾分寒意。許多部隊都還穿著夏裝,糧食不充足。但所幸敵情並不嚴重,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他們順利地攻克了丹巴、懋功和達維,擊潰了國民黨部隊三千來人,還抓了不少俘虜。

  國民黨方面真的擔心成都受到攻擊,便忙著集結部隊。他們調來了二十四軍、二十軍和二十八軍。讓國民黨的一個“模範師”守衛著通往成都的山口天全。

  張於十月十日從丹巴出發前往天全、瀘定和著名的瀘定橋。毛北上時定的基本上也是這條路,不過,張現在是背道而行。

  張的中路縱隊包括三十軍、三十一軍和九軍的二十五師,統歸王樹聲指揮,李先念任政委。十月二十四日,中路縱隊越大雪山夾金山,攻打寶興。右路縱隊渡過大渡河,奇襲天全,擊潰了國民黨的“模範師”。張率領大軍向東北方向挺進,到達蘆山,日益逼近成都。這時,他們已斃俘國民黨部隊約一萬人。

  四方面軍節節勝利,張國燾躊躇滿志。現在大軍已到達成都西南約六十英里的地方,正沿著一條大路迤儷前進。

  蔣介石心中七上八下,急忙調集了八十個團約二十萬人馬來保衛成都。他把部隊部署在挺進中的四方面軍的北、東、南三面,略成中圓形擺開,等待著張的到來。十一月十六日,四方面軍攻占百丈。三天後,國民黨集結了大約十個旅的兵力,在百丈東面三英里處發起反攻。他們在飛機和重型火炮的掩護下,對紅軍進行波浪式的進攻,如潮水一般成團成團地蜂擁而上。

  百丈坐落在開闊的平地上,周圍是低矮的山丘,沒有天然屏障。今日的旅行者可以看到附近平地邊上有一座大山,當時可能是被國民黨占領著。紅軍被擊退,向南撤到岷山,向北撤到九峰山。七天內,張國燾損失了至少一萬人。

  張國燾下令要四軍軍長許世友去同蔣介石最能幹的將軍薛岳“決一死戰”。

  “敵人一下子就把我的一個團全消滅了,這是前所未有的事。”許世友回憶道,“這使我非常震驚。”他的二十四團被消滅了三分之二。團長和政委都犧牲了。

  五十年後,李先念對於百丈一戰仍然是怨憤懣腹:“我是那次戰鬥的一名指揮員。我們沒有打贏。我們輸了,不得不撤退。張的南下計劃根本行不通。我們只得往北走。當地人都是藏民,語言不通,很不方便。而我們到了那裡,必須吃飯,於是,我們拉走了他們的牛羊。這樣,我們和藏民的關係怎麼能搞好呢?”

  張不得不把他的部隊一直撤回到西康的甘孜。這是荒涼的藏民地區,遠離任何有關的戰場,可以不受蔣介石的威脅。可是,到一九三六年二月,他部隊的作戰力量卻已減至四萬人。這是一個低潮;他回憶道:“對藏民來說,紅軍只不過是一夥前來搶他們糧食的惡人。”甘孜有位活佛曾對他說:“紅軍貧困潦倒。他們搜尋糧食和其他物品,比劉文輝(國民黨四川軍閥指揮官)還凶。”

  這期間,他們沒有打仗,因為當時嚴重的問題是生存。

  就在這時,出乎意料地冒出一個來自莫斯科的人。他叫林育英,是林彪司令員的堂兄。從一九三二、三三年以來,擔任中國駐共產國際勞工分支工會聯盟的代表,與王明一起工作。自從陳雲於一九三五年八月抵達莫斯科以來,共產國際加緊恢復同中國的聯繫。這個工作並不容易。他們曾經從外蒙古派出一個代表團,裝扮成商隊,攜帶了無線電設備,試圖穿過沙漠進入中國,但在戈壁沙漠以南,被馬家騎兵或者流竄的土匪殲滅了。

  林育英這次先是乘飛機去外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後來他也許是在邊境跳傘進入陝北的。他裝扮成一個小商人,他沒有攜帶電台、文件、密電碼和證件,沒有任何可能泄露他身份的東西。事先,他已把指示統統背誦下來,特別是共產國際八月一日關於統一戰線的聲明內容(人們以為聲明出自中國共產黨),毛對這份聲明卻一無所知。

  林於十一月底或十二月初到達陝北。一天,他在保安附近的一條小路上趕路,定到一個小村時撞見了洛甫。接上了關係。等毛和周從前線回來後,林向他們作了匯報。

  要談的事很多。長期以來,長征和紅軍的生存占去了毛的全部精力,且與外界隔絕,對莫斯科感到焦慮的事件——希特勒的崛起,德意日三國聯盟,法西斯的危險,以及史達林認為這一系列矛頭針對蘇聯乃至全球性的攻勢等等,毛所知甚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