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毛有時在班佑指揮部,有時在巴西。周恩來和王稼祥都住在巴西,兩人的身體漸漸康復,但仍不能下床,由第三軍團照料。
九月三日出現了重大危機的首次跡象。那天,張國燾發來了一份電報,說因為白河(噶曲河)河水上漲,他無法渡河,他已命令部隊停止行動,建議放棄北上和東進,而重提他原來向西向西推進的主張。
張的電報在毛一派人中引起了恐慌,人們認為這是張的一個計謀,企圖推翻毛兒蓋決議,並將共產黨的全部力量置於他的控制定下。毛召開了中央委員會會議(所有的中央委員都同意他的觀點 ),發報給張,要求他繼續北上,並服從中央委員會的決定,電報一個接著一個。楊尚昆記得,在一份電報里,中央委員會提出派人支援張,幫助他渡河。
由於擔心國民黨軍隊的進攻,形勢更加緊張了。李先念率領的第三十軍在前往班佑和巴西的路上,和在松潘的胡宗南指揮的四十九師相遇,在包座的大戒寺戰鬥中把他們一舉擊潰,胡宗南身受重傷。紅軍繳獲了小批餅乾、罐頭和香菸。香菸送給了菸癮很大的毛和他的同事們。李先念回憶說:“他們高興極了,說這可比雞還要好吃。”這期間紅軍還和國民黨馬鴻逵的一支凶捍的回民馬隊打了一場遭遇戰。國民黨的軍隊愈來愈多,引起了紅軍領導的擔憂:假如紅軍在此地滯留過久,蔣介石很可能就要發動一次強大攻勢。而張國燾也開始把蔣進攻陝甘的這種可能性作為反對進入甘肅和陝西的理由。
根據彭德懷的獄中自述,那時人們愈來愈擔心兩支紅軍隊伍之間會發生衝突。當彭德懷的第三軍團到達巴西後,他把十一團隱蔽在毛住處的附近——以防萬一,並且從那時起每天去看望毛,他擔心會和第一軍團失去聯繫。據他說,由於沒有嚮導,第一軍團在俄界附近被困了。因為密碼已經更換,他無法進行聯絡。他編了一本新密碼,交給了武亭——一個可靠的朝鮮族黨員。還給了他一個指南針,讓他去同林彪和聶榮臻去聯繫。聶榮臻記得,當時第一軍團根本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接到的唯一電報就是原地待命。
九月九日上午,張國燾給他的心腹助手、右路軍指揮部的陳昌浩發了一份密碼電報。電文本應由陳昌浩本人親自譯出,但他正在一個政治會議上發言,結果,電報由一名譯電員譯出並交給了參謀長葉劍英。
葉劍英是個忠實可靠的參謀,他沒有看那份電報,而直接帶到了會場。陳昌浩正在台上,人們還在發言。葉想把電報遞上去。陳說:“等一會兒,你沒看見我正忙著呢?”
電報似乎很緊急,所以葉劍英就看了一眼。他立即領悟了它的重要性,儘管“葉並不了解其中的陰謀”,據楊尚昆說。
這份電報的電文從未公開發表過,但中國的歷史學家們經常引用它。電文可能是保存在中央檔案館裡,他們可去查閱。電報的主要內容是命令右路軍改變方向,重新穿過草地,和四方面軍會合後召開一次會議消除分歧。李先念記得,電文里有一句關鍵的話,指示陳昌浩:“徹底開展黨內鬥爭。”正如謝偉思所指出,總的來看,這些話“明確地包含了不祥的、威脅性的意思”。“鬥爭”這個詞在黨內通常用來指互相對立的路線之間展開激烈的鬥爭,或者用在象“階級鬥爭”這樣的詞裡。
葉劊英藉口上廁所,走開了。其實,他轉身來到一二百米開外的毛澤東的辦公室,把電報交給了毛。毛抄了一份,告訴葉別讓別人知道他已了解電報的內容,“並對他說:“你幹得漂亮。”
葉回到指揮部。陳昌浩還在台上講話,會議仍在進行。葉機靈地把電報交給了陳昌浩的秘書。
根據彭德懷的回憶,他在聽說這份電報之前就曾敦促毛採取預防措施。毛的部隊早巳分散。第一軍團距此有兩天的路程。附近還有張的兩個軍。“如果四方面軍要繳三軍切的械,我們該怎麼辦呢? ”彭問。他敦促毛“抓住一些人質,以防止出現紅軍部隊自相殘殺的不幸局面。”毛拒絕了這個意見。空氣里充滿了火藥味。
九月九日下午,大約是應陳昌浩的要求,毛和陳見面了。陳向毛澤東轉告了張國燾的命令。楊尚昆認為,毛竭力設法爭取陳昌浩贊同他的主張。但是,楊說,陳“對張唯命是從,毛根本勸不動他”。
於是,毛對陳說,假如部隊要改變路線.他必須和中央委員會政治局的同事們商量。他說,周恩來和王稼樣正在第三軍團司令部養病,“讓我和洛甫、博古去他們那兒開個會。”陳昌浩同意了。彭認為,這只是毛為了擺脫指揮部和陳的“勢力範圍”而使的一計。
毛澤東火速趕到巴西附近第三軍切所在地牙弄。常務委員會緊急會議決定不改變方向,並且又給張國燾發了一份電報,要求他堅持執行中央委員會通過的原定計劃,前來和他們會合。會上還議論了各部隊的力量對比——第三軍團只有四千人,第一軍團人數也大致如此。張占有很大優勢,毛及其同事們認為,張很可能強迫他們服從他的意志。
刻不容緩。第三軍切受命於凌晨二時出發。為了給即將進行的活動打掩護,派葉劍莢去通知陳昌浩,如果部隊要回頭再過草地,需要準備更多的糧食。已動員整個部隊在十日天—亮就去地里割青棵。陳沒有表示反對。
九月三日出現了重大危機的首次跡象。那天,張國燾發來了一份電報,說因為白河(噶曲河)河水上漲,他無法渡河,他已命令部隊停止行動,建議放棄北上和東進,而重提他原來向西向西推進的主張。
張的電報在毛一派人中引起了恐慌,人們認為這是張的一個計謀,企圖推翻毛兒蓋決議,並將共產黨的全部力量置於他的控制定下。毛召開了中央委員會會議(所有的中央委員都同意他的觀點 ),發報給張,要求他繼續北上,並服從中央委員會的決定,電報一個接著一個。楊尚昆記得,在一份電報里,中央委員會提出派人支援張,幫助他渡河。
由於擔心國民黨軍隊的進攻,形勢更加緊張了。李先念率領的第三十軍在前往班佑和巴西的路上,和在松潘的胡宗南指揮的四十九師相遇,在包座的大戒寺戰鬥中把他們一舉擊潰,胡宗南身受重傷。紅軍繳獲了小批餅乾、罐頭和香菸。香菸送給了菸癮很大的毛和他的同事們。李先念回憶說:“他們高興極了,說這可比雞還要好吃。”這期間紅軍還和國民黨馬鴻逵的一支凶捍的回民馬隊打了一場遭遇戰。國民黨的軍隊愈來愈多,引起了紅軍領導的擔憂:假如紅軍在此地滯留過久,蔣介石很可能就要發動一次強大攻勢。而張國燾也開始把蔣進攻陝甘的這種可能性作為反對進入甘肅和陝西的理由。
根據彭德懷的獄中自述,那時人們愈來愈擔心兩支紅軍隊伍之間會發生衝突。當彭德懷的第三軍團到達巴西後,他把十一團隱蔽在毛住處的附近——以防萬一,並且從那時起每天去看望毛,他擔心會和第一軍團失去聯繫。據他說,由於沒有嚮導,第一軍團在俄界附近被困了。因為密碼已經更換,他無法進行聯絡。他編了一本新密碼,交給了武亭——一個可靠的朝鮮族黨員。還給了他一個指南針,讓他去同林彪和聶榮臻去聯繫。聶榮臻記得,當時第一軍團根本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接到的唯一電報就是原地待命。
九月九日上午,張國燾給他的心腹助手、右路軍指揮部的陳昌浩發了一份密碼電報。電文本應由陳昌浩本人親自譯出,但他正在一個政治會議上發言,結果,電報由一名譯電員譯出並交給了參謀長葉劍英。
葉劍英是個忠實可靠的參謀,他沒有看那份電報,而直接帶到了會場。陳昌浩正在台上,人們還在發言。葉想把電報遞上去。陳說:“等一會兒,你沒看見我正忙著呢?”
電報似乎很緊急,所以葉劍英就看了一眼。他立即領悟了它的重要性,儘管“葉並不了解其中的陰謀”,據楊尚昆說。
這份電報的電文從未公開發表過,但中國的歷史學家們經常引用它。電文可能是保存在中央檔案館裡,他們可去查閱。電報的主要內容是命令右路軍改變方向,重新穿過草地,和四方面軍會合後召開一次會議消除分歧。李先念記得,電文里有一句關鍵的話,指示陳昌浩:“徹底開展黨內鬥爭。”正如謝偉思所指出,總的來看,這些話“明確地包含了不祥的、威脅性的意思”。“鬥爭”這個詞在黨內通常用來指互相對立的路線之間展開激烈的鬥爭,或者用在象“階級鬥爭”這樣的詞裡。
葉劊英藉口上廁所,走開了。其實,他轉身來到一二百米開外的毛澤東的辦公室,把電報交給了毛。毛抄了一份,告訴葉別讓別人知道他已了解電報的內容,“並對他說:“你幹得漂亮。”
葉回到指揮部。陳昌浩還在台上講話,會議仍在進行。葉機靈地把電報交給了陳昌浩的秘書。
根據彭德懷的回憶,他在聽說這份電報之前就曾敦促毛採取預防措施。毛的部隊早巳分散。第一軍團距此有兩天的路程。附近還有張的兩個軍。“如果四方面軍要繳三軍切的械,我們該怎麼辦呢? ”彭問。他敦促毛“抓住一些人質,以防止出現紅軍部隊自相殘殺的不幸局面。”毛拒絕了這個意見。空氣里充滿了火藥味。
九月九日下午,大約是應陳昌浩的要求,毛和陳見面了。陳向毛澤東轉告了張國燾的命令。楊尚昆認為,毛竭力設法爭取陳昌浩贊同他的主張。但是,楊說,陳“對張唯命是從,毛根本勸不動他”。
於是,毛對陳說,假如部隊要改變路線.他必須和中央委員會政治局的同事們商量。他說,周恩來和王稼樣正在第三軍團司令部養病,“讓我和洛甫、博古去他們那兒開個會。”陳昌浩同意了。彭認為,這只是毛為了擺脫指揮部和陳的“勢力範圍”而使的一計。
毛澤東火速趕到巴西附近第三軍切所在地牙弄。常務委員會緊急會議決定不改變方向,並且又給張國燾發了一份電報,要求他堅持執行中央委員會通過的原定計劃,前來和他們會合。會上還議論了各部隊的力量對比——第三軍團只有四千人,第一軍團人數也大致如此。張占有很大優勢,毛及其同事們認為,張很可能強迫他們服從他的意志。
刻不容緩。第三軍切受命於凌晨二時出發。為了給即將進行的活動打掩護,派葉劍莢去通知陳昌浩,如果部隊要回頭再過草地,需要準備更多的糧食。已動員整個部隊在十日天—亮就去地里割青棵。陳沒有表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