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20世紀30年代的南京,遠不似今日的繁華。在城裡的不少地方,還保留著大片農田、水塘、荒地,頗有田園景象。

  ※駐南京的紐約基督青年國際委員會主席菲奇曾作如下敘述:

  12月19日這一天,完全處於無政府狀態。軍隊縱火好幾處,火焰沖天,後來,還發生了多起火災。許多地方美國國旗被撕破。軍隊當局未能管制軍隊。

  12月20日星期日,野蠻行為和暴行得不到制止,繼續發生。市中心、最重要的商業區、太平路完全處於火災的包圍之中……

  ※水西門——古稱“三山門”,為南京城西南第一門,下鄰秦淮,原為南唐時的龍光門,因為南眺三山,故得名“三山門”。又因內外秦淮流經此門,俗稱“水西門”。

  此門的規模,與通濟門略同,次於聚寶門(即中華門),是通往西郊上新河的重要要道。

  根據1938年1月22日武漢《大公報》的報導:“日寇於12月13日進城,到處縱火狂燒,猛烈之巨火濃煙,日夜籠罩全城,達一月之久。此空前之大火,使全城僅剩下的少數居民,無時不在驚駭恐怖之中……(許多地區)高大建築及商店房屋,均付之一炬。斷垣殘壁,目不忍睹。”

  ※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軍大尉宮本,曾在一封寫給好友的信中,這樣描述他在南京大屠殺中的親眼目睹:“整整一條街,到處都是被我官兵追得哭爹喊娘的光身子中國女人,地面上倒著死去的男人。六個士兵正在折騰一個中國少女。一個軍官把面前反抗的孕婦肚子劃開,掏出裡面拳頭大小的孩子……”

  ※自來得手槍,由於槍身重心等原因,在連續射擊時,槍口容易產生上跳,使得彈著點呈縱向分布,導致命中率降低。

  中國民間在使用自來得手槍的時候,總結出一個實踐經驗——將槍面向左傾斜90°,進行概略瞄準射擊。這樣可以使得彈著點呈橫向分布,提高射擊的命中率。

  ※中文的“聯隊”,在日文中被寫作“連隊”。

  ※新街口,位於南京市區中部,是中山路、中山東路、漢中路、中正路(今中山南路)等馬路的交匯口。

  附註(2)

  《紐約時報》記者德丁就南京陷落後所發生的慘狀,這樣描述道:“在南京的馬路上,屍體累累。有時還得先移開屍體,汽車才能通行……許多未能從市內南部和西南部逃出來的中國普通市民都被殺害,其總數恐怕與中國戰鬥人員的死亡總數大致相同。

  日本軍占領南京後,記者曾前往南京市的南部採訪,那裡在日本軍的炮擊下,各處幾乎破壞殆盡,到處橫著中國普通市民的屍體。”

  ※這座倉庫,是當時南京中央商場的附屬倉庫。

  中央商場,建成於1935年底,1936年1月開業,位於新街口地區。商場內有90餘家商店營業,是20世紀30年代南京市中心最大的一座綜合性商場。

  1937年12月,日軍攻入南京之後,大肆劫掠了中央商場,並將其縱火焚燒。

  ※中正式步槍子彈的彈頭,裡面是鉛心,外面包著一層黃銅,叫做“被甲”。在被甲上劃出痕跡,可以改變彈頭外形的對稱性。

  經過這樣處理的彈頭,射入人體之後,會發生劇烈的翻轉、滾動,釋放大量動能,加重槍彈損傷的程度。

  ※根據1937年5月出版的《中華民國南京市工務局報告》,當時的南京市工務局下水道工程處負責規劃、建設市區內的下水道系統。

  按下水道工程處規定,凡管道直徑在90厘米以上的下水道,每隔50米修建一口窨井。

  ※鞋都濕了,蹚吧——這是一句東北的俗話,意思是,既然事已至此,那就拼到底吧。

  ※汽油本身不含有氧化劑。因此,用普通的步槍子彈射擊裝滿汽油的汽油桶,油桶並不 會發生爆炸。

  ※舊式汽車的保險槓,是以金屬材料為主,用厚度為3毫米以上的鋼板衝壓而成,與車架縱梁鉚接或焊接在一起。

  後 記

  有一種力量

  ——《抗戰狙擊手》編輯手記

  最近發現了一個帥哥,是新出名的歌手。他剛在比賽中失了利,網上竟有如此多的粉絲,愛他愛得要死,哭得嗚嗚的。還發了他很多照片,確實很帥,很特別。

  手裡正在編《抗戰狙擊手》。瞄一眼帥哥,又接著看狙擊手,看完狙擊手又看帥哥,看著看著不服氣了,俺們的蕭劍揚——嘿嘿,兩者沒有可比性嘛。

  但是還是忍不住比。

  要說帥,蕭劍揚清瘦、清澈、清新、輕靈,那種氣質一般的演員是難以勝任的。看現在拍的戰爭片,經常會覺得假,裡面的人都不像是當時的人,因為那種淳樸可愛的氣質現代人難以具有。總覺得蕭劍揚有點像令狐沖,略帶憂鬱,又充滿靈性。

  我一直給獨孤手說,你這個題材選得好,狙擊手,一個人,一桿槍,不露聲色,彈無虛發,冷靜,孤傲,神秘,有點個人英雄主義的感覺。

  他只是呵呵地笑。

  男人對槍的崇拜是與生俱來的,武器直接代表著力量,代表著對這個世界的征服。沒有一個男孩是不愛槍的,也沒有一個男人不在骨子裡渴望像狙擊手那樣,一槍一個,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