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這個時候張嫣強勢回歸。正是任容妃最為艱難的時刻,此事若成,那就是雪中送炭一樣的功勞,五人最終開始了布置,而衝到最前面的大宗伯來宗道,第一個倒霉了,同時在接下來的布置當中,來宗道更是積極,要知道來家的復興走皇上的路線肯定是不可能了,只能走太子路線。

  最終才有了前門之事!但誰都沒想到,張嫣玩的更絕,來了個以退為進,這個退竟然是拿命去退,事情一下子不可收拾起來。

  人證物證俱在,這是個鐵案!大明錦衣衛時隔一年之後,連辦四學士,一時間揚眉吐氣身價倍增。

  消息傳到朱由校耳里後,朱由校拍桌子大怒。一群大臣多少的國計民生不去用心去做,相反搞個小動作、陰謀等事,玩的如此的順溜,最終把自己的媳婦給逼的自殺,弄成了植物人,自己見天的獨守空房,每日思及都傷心不已。

  你們讓我天天不好過,那我也不會任你們逍遙法外。傳旨:四人身為朝廷命官,不思忠君報國,一心擾亂後宮,以至皇后自盡離魂,令罷官去職,終生不得起復。這是給獄中人的判決書。

  皇上沒有因此事大發雷霆,如此處罰已經大出眾人所料了。這也太便宜了吧,沒有抄家,沒有殺頭,就是一個簡單的扒了官服這麼簡單。這就是皇上為皇后出的氣嗎?

  但事情遠遠沒有結束,五人剛剛接到了聖旨,從北鎮司回到家中。錦衣衛又來抓捕了。

  原因當然是在職期間貪污受賄的問題,有許多的‘舉報信’,到達了順天府。這本來就是在順天府劉志選的偵緝範圍之內。現在查辦而已。

  政治犯皇上是輕拿輕放了,這種涉及到皇后被休的案件里,朱由校扮演的角色,正面、反面,都不甚清晰,所以處置起來,深不得,淺不得。但這種刑事瀆職案,大明律可是規定明確的。

  遼餉一事不算,結果五個被罷官的大臣,僅受賄一項,就足夠抄家滅九族幾回的了。

  朱由校對於此事連問都沒問!一切按著司法程序走,與朕何干?

  就這樣,曾經的五大臣一個個被抄家滅族。

  而此時的朱由校正在海上,直奔朝鮮而去。

  此次出征,仍由袁可立帶隊,而沈有容六子沈壽崇代萊登親軍軍門,留守萊登,接著造船練軍,守衛海疆。

  共計六十艘水泥船出海,三十艘直接到蓋州,在那裡接受風力發電機的改造。來來回回的宋應星是沒辦法完成這種工作。倒不如直接的開船過去省事。二十隻水泥船直奔朝鮮,爾後再行會合。

  在萊登期間,所有的水泥船已經接受了軟帆改造,術業有專工,在帆船上,硬帆的確不如軟帆更能吃風。這一改造,不僅僅方便操作,更使得船速提高了一層,著實讓人高興。

  百艘西洋船已經修理完畢,連樣子都沒改,就隨軍出征了。這當然是為了在收復台灣、澳門之時,迷惑敵人所用,爾後再行掛上日月旗吧。

  這一百六十艘船,一共有二萬水師親軍與四千餘炮兵,還有不少的西洋俘虜在內。

  而另外五十艘徵集購買的沙船,則是六千陸戰隊與補及專用的船隻。因為沙船的是平底船,吃水相對較淺,比較利於登陸之用。

  而鄭芝龍此時則帶著一百位西洋船長在專門的一艘水泥船上,他們分成十組,每組自由的對遠洋、作戰等提出自己的方案。若該方案被採用,甚至立功,則該組會受到獎賞,而獎賞的內容,則專門的有一套辦法。

  船長們接著他們的職業,享受著管理級的待遇(除工薪外),這讓他們工作熱情相當的積極。大明的海軍事業剛剛的起步,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此次一旦與自己的國家交戰,那自己這個賣國賊的稱號是免不了了。再想回去的面是不大了。想要好好的活著,也只能靠著大明了,二十年的刑期說短要不短啊。

  鄭芝龍現在也是憋足了勁想要大幹一番,在大明皇上、朝廷真正的重視海洋之後,海盜的日子不會太好過了,這已經是肯定的了。但現在皇上給了他一份更好的職業,辦公司!

  東施效顰是肯定了,因為朱由校就是想學習英國、荷蘭所創辦的東印度公司那種代表國家意志的公司。這個事情,朱由校想著以後令鄭芝龍、許心素等,再收編一些人,加上大明官方一些人,組成一隻大明美洲公司,對南北美洲那塊地方去摻和一腳。反正那裡都是無主之地,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憑什麼只有歐洲人在那裡受益,大明也可以在那裡建幾個省嗎?

  鄭芝龍一聽立刻就被皇上說動了,伴君如伴虎,這一年來的滋味,鄭芝龍可是受夠了。這種軟禁式的生活差點把他的骨頭都快磨斷了。他是一個干實事的人,在這裡耗費時光實在是一種浪費。

  朝鮮江華島,瞎子國王李琿被袁可立所救之後,建奴將李宗這個篡位的國王直接就殺死了,理由相當的簡單,瞎子比他好控制。最終李琿與建奴結盟。

  現在李琿放著漢城的皇宮不住,主動的讓給了莽古爾泰,到了江華島,為的就是防止莽古爾泰有一天直接把他吞了。經歷過了一次的政變之後,他更加的小心了,更何況身邊還有建奴這樣一隻狼的存在。

  李琿因五次請求立世子不成,對大明當然沒有好心思,而最後自己困居袁可立把自己救出來,但袁可立也沒安什麼好心思,最後扔給了自己一個爛攤子。這讓李琿對大明更是憎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