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中國的百姓歷來是一個感恩的民族,皇上一鳴驚人為大明百姓造福多少,百姓們心裡有數。家裡的長生牌供著聖天子,晨參暮省的祈著福。

  現在又有了新的流行色,那就是在聖天子的牌位旁邊,同時也立著皇后張嫣的位置,一是通過大明慈善總會不遺餘力的宣傳,張嫣為大明第一女善人的事實已經越來越被百姓接受,二當然是沾了聖天子的光,神仙眷侶。

  如果這個世上真是‘修橋補路瞎眼’,那誰還去當善人發善心呢?好人就得有好報,這是百姓們最樸實的觀點。

  對皇上的關切很快就因為一封昭告天下的聖旨,讓百姓們放心了。這是皇上的‘聲音’,這表示,皇上平安。

  聖旨的內容是征討朝鮮,理由為朝鮮現在已經投到了建奴一邊,以建奴為兄弟之邦。並為建奴狼狽為奸,攻打了皮島,屠殺東江軍民三萬餘眾,此仇不可不報。而且有朝鮮水師為建奴提供船隻之便,可越洋過海,無視大明邊牆,直達大明腹地,令人防不勝防。大明數千里沿海,都有可能變成皮島的下場。為解此迫在眉睫之危機,朕欲親征朝鮮,滅李朝!

  這個消息不可謂不令人震驚,毛文龍東江軍的威名基本上京城人都知道了,畢竟他們開創了第一次對建奴的勝利,如此的深入敵後,那是何等的危險。但就是這樣的英雄,卻被朝鮮與建奴聯手屠滅了,這讓人們無法接受。

  一直以來,朝鮮都是一個弱者的樣子出現在大明的面前。每年都可憐兮兮的跟個孫子似的來進貢,連封個世子都必須到大明來奏請,結果神宗讓人家跑了五次。被倭寇侵略了,就跑到大明來請求援兵,大明也大方,三征朝鮮,幫他們打跑了倭寇。

  這樣一個孫子似的小國,怎麼一下子變得如此毒辣?與建奴勾結,屠滅了東江軍!這是造反啊!竟然還要再為建奴帶路,殺到大明腹地,這樣喪心病狂忘恩負義的白眼狼要之何用?唯有殺的乾乾淨淨,才能一解大明之恨。

  所以百姓們議論紛紛,天天談的都是滅了朝鮮等等,同文館的朝鮮使者,也嚇的到處躲藏。

  大臣們在這種情況之下,雖然心裡埋怨皇上獨綱乾斷,連通個氣都沒有,就搞了這樣一出,著實讓朝臣們沒有面子。想堂堂的大明中樞,皇上對藩國發動戰爭了,事前竟然一無所知,這官當的,怎能不憋屈呢?

  但很快他們就顧不上憋屈了,因為一個更大的事擺在了他們的面前!

  第八百二十三章 五大臣之悲

  這件大事,是大臣中的領頭人,東閣大學士顧秉謙、建極殿大學士黃立極、中極殿大學士施鳳來、建極殿大學士張瑞圖同時被錦衣衛拿著駕帖,一一的被請到了北鎮撫司衙門。同時被抓的還有已經被免官罷職的來宗道。

  事情的發生即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他們幾人都是魏忠賢一黨,而權位基本能夠左右朝政了,隨著魏忠賢的倒台,他們這麼快就被抓起來,事情自然值得玩味。

  不過所涉之事,不出所料的俱是妖言惑眾,唆使十萬百姓聚眾前門,愚弄百姓忠君死諫,逼皇后退位。

  原來田爾耕此次是發了恨,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也是豁出去了。大把的銀子往外灑,不讓明查就搞暗訪,錦衣衛二個月的收入都被砸了進去,招募了三山五嶽、十里八鄉等等眾多的線人,人守幾份的畫影圖形,滿世界的找。把調查的範圍,由京城擴大到了整個京畿地區,再擴大到了河北等省。

  要知道傳播謠言的人那幾個人最終還是露過臉的,也不是什麼貫犯,到了外地,也就是躲躲風頭而已。本身也不是什麼江洋大盜級別的,哪裡有什麼反偵查能力,很快,分別在香河、保定等地,抓到了他們!

  錦衣衛的酷刑雖然不一定比的過天主教的酷刑,但面對幾個靠嘴皮子賺錢的小人,還是大材小用,手到擒來的。幕後指使的名字當然就出來了。爾後順藤摸瓜,抓到了聯繫人。再然後當然就是這五位決策者了。

  徐光啟沒有再次出面,錦衣衛沒有擴大辦案範圍。事實確鑿,有理有據,辦案程序合情合法,甚至連刑詢逼供都沒用,誰也挑不出來毛病。徐光啟雖然討厭東廠、厭惡錦衣衛,但總不能因為內心喜惡去阻止吧?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沒有冤枉何來阻止之說?”這就是徐光啟對此事的態度。

  而最大的得益者任容妃也沒有出面去保這幾位忠心投靠太子的大臣。開玩笑,憑什麼去保,一去就是自尋煩惱,自討沒趣。

  一是田爾耕與魏忠賢本身就是不合,以前沒得寵之前見天的跟著魏忠賢后面當狗。結果一朝得寵,立刻與魏忠賢分庭抗爭,變成了原來的敵對關係。任容妃的面子不一定到了田爾耕面前好使多少。

  二是與諸大臣的關係僅限於給太子遞投名狀而已。請願之事沒有任何的語言文字類東西,牽扯不到任容妃的頭上。相反這個時候跳出來去查才是真真的缺腦了。

  而事實上五大臣也只能自認倒霉,為了給太子遞上自己的投名狀,表一下自己的忠心,提立太子之事,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但那只是錦上添花而已。這種提案提與不提有何區別?五人都是人老成精的貨。老魏年齡大了,還能有幾年的光景,就是精神頭再好,也沒幾天蹦頭了。但任容妃可不一樣,那是最終成為‘太后’一樣的存在。(當然那是皇上死了之後的事情)如果能坐上這條船,自己的家族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