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哭完以後,我感覺心頭的重擔已經放下了。與此同時,我也相信我的內在還有很多類似的黑暗面有待處理、修復。我願意給自己時間(反正這輩子沒修完,下次再來就是了),而且,當我用勇氣、愛心和耐心去應對它們的時候,它們對我的影響和掌控就不會那麼大了,我才能做自己真正的主人,而不是情緒的奴隸!
當你的情緒被觸動的時候,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觸動了你情緒的那個人身上,這就是累積內在力量的開始。
德芬的話
想要從受害者的角色中掙脫出來是沒有用的,因為這樣的嘗試只會把你帶到迫害者和拯救者的位置。所以,想要脫離這個牢籠,你必須面對受害者的痛苦。化解、整合了這些痛苦,你就能從牢籠中掙脫。 我們一直都是命運的主人
所謂的命運其實就是一個個選擇構成的。我是相信所謂的命運的,我們從小,甚至是在娘胎里剛成形的時候,就被各種各樣的信息影響著,來自母親的、家庭的、社會的,等等。然後就形成了一系列固有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我們就是被這些模式操控著,一生當中,不斷地作出一個個無意識的選擇。
你會發現,遇到一些事情時,你總會發怒,而且你總是遇到同樣的麻煩,遇到相同的人。你和老公之間的某些問題總是會出現,即使換一個人,你還是會遇到同樣的障礙。如果你不去覺察,你就會一直被這些問題困擾,其實這就是“命運”。
如果我們的無意識思維和慣性行為模式造就了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那有沒有一種簡便的方法,能夠讓我們從這些慣性的思維模式或反應中跳出來呢?
當然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自己究竟想要什麼,然後看看你是否在生活中得到了。比方說你一直很想結婚,可是老結不了婚。你一直想要成功,卻總是失敗。這就說明了你的內在其實存在著很多模式是限制你沒辦法去結婚、去成功的。或者你可以誠實地問自己——“我真的那麼想結婚嗎?”“我真的想要成功嗎?”認真地去回觀自己,體會內在的每一種感覺、每一個念頭,這是很重要的。
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內在一定是有什麼東西卡住了,擋在前面的就是潛意識裡的負面模式。如果你能夠改變它,就能夠改變你的命運。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很多時候,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有一次,我收到一條簡訊,特別喜歡:口袋裡沒錢,心裡有錢的人最痛苦;口袋裡有錢,心裡也有錢的人最煩惱;心裡沒錢,口袋裡有錢的人最幸福;口袋裡沒錢,心裡也沒錢的人最瀟灑。你想要做瀟灑的人、煩惱的人、痛苦的人,還是幸福的人?其實這是可以選擇的。
當然,最高境界就是你口袋裡有錢,心裡沒錢。這裡的“錢”也可以換成其他任何一樣東西。我們一般人都是在追逐“有、有、有”,隨著心靈的成長,我們會慢慢了解自己真心想要的是什麼。就當下這一刻而言,我建議大家把目光放在尋求當下的平安、自在、解脫上。
如果你能夠把目標放在這裡,能夠發自內心地做到這幾點,你就會發現,很多原來一直求之不得的東西就會不請自來。生命真的就是這麼奇妙!道理很簡單,如果你每一個當下都活得平安、喜悅,你就會熱愛你所做的每件事。如果你熱愛你所做的事,那麼你一定會成功。成功就會為你帶來你想要的那些外在東西,但是,這是由內而外產生的,所以它帶來的喜悅就能持久不衰。而你周圍的人也會被你的正向能量感染,從而不知不覺地給你帶來各式各樣的助緣和善意,你想不快樂都不行!
德芬的話
怎樣能夠不受思想的攪擾而享受當下這一刻呢?傾聽自己腦袋裡的聲音,做一個觀察的臨在。聲音在那裡,我就在這裡聽著它,注視它。這份了解,就不是一種思想了,它是你臨在時產生的一種感覺,一種新的意識的向度就生起了。通過這樣的觀察(傾聽內在的思考、對話),你可以感覺到在那些思想下面比較深層次的自我,一個有意識的臨在。
如果身心靈是一棟房子
一直以來,我們強調身心的平衡,追求心理的健康,然而,這個世界並沒有變成一個讓人感覺更快樂、更美好的地方。所以,現在最新的趨勢是倡導身心靈的平衡,在身心的基礎上加了一個“靈”。
“靈”究竟是什麼?是否有唯心或是宗教的色彩呢?在此我特別和大家作一個說明。我們的身心靈如果用一棟房子來比喻的話,“身”就是房子的框架,結構本身,是硬體部分;心,也就是我們的思想、情緒,可以用房子的軟裝修,也就是房子的裝潢、色調、家具等部分來表示。
那房子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空間。是的,空間!對一間房子來說,空間最為重要,否則它就失去了自身的功能。沒有空間,人住不進來,東西也放不下。更重要的是,房子的空間感決定了這間房子是否會讓你感到舒適。
身體如果不健康,就相當於房子的結構、框架有問題;心理如果不健康,就像房子裝修的品位很差,而且塞滿了垃圾(各種負面思想和情緒),那麼房子的空間就無法很好地使用,或是房子看起來很不好。住在裡面的人,一定不會舒服、開心。
同樣的,當我們的心裡充滿了情緒性的垃圾,每天都在抱怨,不知道感恩、欣賞我們所擁有的事物時,我們的內在空間就會很小,難怪我們會不快樂,不舒服。
聰明的你也許已經知道了,內在空間指的就是我們的心靈,是需要我們去培養、滋潤的。要不然,即使房子再好(身體再健康),裝修得再漂亮(有很多物質來滿足我們心理上的需求和享受),但如果沒有空間(我們不去注重靈性的培養),那麼我們也住得不舒服。
那靈性的空間如何培養?首先,別讓太多的負面思想和情緒霸占了我們的內在。我曾多次提到,大家應該學習“觀察自己”,不但要了解自己此刻的情緒狀態,更要了解自己腦袋裡的聲音在喋喋不休地說些什麼。
當我們的內在不再受到負面情緒和思想的控制時,我們的內在空間,也就是靈性,會逐漸擴大。這時,我們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喜悅與和平,這是外在的物質世界無法給予我們的。
當然,提升靈性空間是有很多實際方法可行的,大家可以參考《活出全新的自己》這本書。
德芬的話
真正的自由不是外在的,而是內在的。我覺得人生模式就像綁在我們身上的繩子一樣,讓我們動彈不得,而且讓我們像一個傀儡娃娃一樣活著。你只有一點點地剪斷人生模式給予你的牽制、制約,你才能真正獲得自由。 讓至善的力量擁抱你的不舒服
雖然知道是我的投射,但是別人的有些行為真的讓我很難受。雖然知道與我無關,但是別人的言語真的觸痛了我。雖然知道我不該這樣想,但我還是一直逃避著去面對它。雖然知道憤怒、悲傷沒有用,但我還是無法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
當你的情緒被觸動的時候,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觸動了你情緒的那個人身上,這就是累積內在力量的開始。
德芬的話
想要從受害者的角色中掙脫出來是沒有用的,因為這樣的嘗試只會把你帶到迫害者和拯救者的位置。所以,想要脫離這個牢籠,你必須面對受害者的痛苦。化解、整合了這些痛苦,你就能從牢籠中掙脫。 我們一直都是命運的主人
所謂的命運其實就是一個個選擇構成的。我是相信所謂的命運的,我們從小,甚至是在娘胎里剛成形的時候,就被各種各樣的信息影響著,來自母親的、家庭的、社會的,等等。然後就形成了一系列固有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我們就是被這些模式操控著,一生當中,不斷地作出一個個無意識的選擇。
你會發現,遇到一些事情時,你總會發怒,而且你總是遇到同樣的麻煩,遇到相同的人。你和老公之間的某些問題總是會出現,即使換一個人,你還是會遇到同樣的障礙。如果你不去覺察,你就會一直被這些問題困擾,其實這就是“命運”。
如果我們的無意識思維和慣性行為模式造就了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那有沒有一種簡便的方法,能夠讓我們從這些慣性的思維模式或反應中跳出來呢?
當然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自己究竟想要什麼,然後看看你是否在生活中得到了。比方說你一直很想結婚,可是老結不了婚。你一直想要成功,卻總是失敗。這就說明了你的內在其實存在著很多模式是限制你沒辦法去結婚、去成功的。或者你可以誠實地問自己——“我真的那麼想結婚嗎?”“我真的想要成功嗎?”認真地去回觀自己,體會內在的每一種感覺、每一個念頭,這是很重要的。
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內在一定是有什麼東西卡住了,擋在前面的就是潛意識裡的負面模式。如果你能夠改變它,就能夠改變你的命運。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很多時候,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有一次,我收到一條簡訊,特別喜歡:口袋裡沒錢,心裡有錢的人最痛苦;口袋裡有錢,心裡也有錢的人最煩惱;心裡沒錢,口袋裡有錢的人最幸福;口袋裡沒錢,心裡也沒錢的人最瀟灑。你想要做瀟灑的人、煩惱的人、痛苦的人,還是幸福的人?其實這是可以選擇的。
當然,最高境界就是你口袋裡有錢,心裡沒錢。這裡的“錢”也可以換成其他任何一樣東西。我們一般人都是在追逐“有、有、有”,隨著心靈的成長,我們會慢慢了解自己真心想要的是什麼。就當下這一刻而言,我建議大家把目光放在尋求當下的平安、自在、解脫上。
如果你能夠把目標放在這裡,能夠發自內心地做到這幾點,你就會發現,很多原來一直求之不得的東西就會不請自來。生命真的就是這麼奇妙!道理很簡單,如果你每一個當下都活得平安、喜悅,你就會熱愛你所做的每件事。如果你熱愛你所做的事,那麼你一定會成功。成功就會為你帶來你想要的那些外在東西,但是,這是由內而外產生的,所以它帶來的喜悅就能持久不衰。而你周圍的人也會被你的正向能量感染,從而不知不覺地給你帶來各式各樣的助緣和善意,你想不快樂都不行!
德芬的話
怎樣能夠不受思想的攪擾而享受當下這一刻呢?傾聽自己腦袋裡的聲音,做一個觀察的臨在。聲音在那裡,我就在這裡聽著它,注視它。這份了解,就不是一種思想了,它是你臨在時產生的一種感覺,一種新的意識的向度就生起了。通過這樣的觀察(傾聽內在的思考、對話),你可以感覺到在那些思想下面比較深層次的自我,一個有意識的臨在。
如果身心靈是一棟房子
一直以來,我們強調身心的平衡,追求心理的健康,然而,這個世界並沒有變成一個讓人感覺更快樂、更美好的地方。所以,現在最新的趨勢是倡導身心靈的平衡,在身心的基礎上加了一個“靈”。
“靈”究竟是什麼?是否有唯心或是宗教的色彩呢?在此我特別和大家作一個說明。我們的身心靈如果用一棟房子來比喻的話,“身”就是房子的框架,結構本身,是硬體部分;心,也就是我們的思想、情緒,可以用房子的軟裝修,也就是房子的裝潢、色調、家具等部分來表示。
那房子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空間。是的,空間!對一間房子來說,空間最為重要,否則它就失去了自身的功能。沒有空間,人住不進來,東西也放不下。更重要的是,房子的空間感決定了這間房子是否會讓你感到舒適。
身體如果不健康,就相當於房子的結構、框架有問題;心理如果不健康,就像房子裝修的品位很差,而且塞滿了垃圾(各種負面思想和情緒),那麼房子的空間就無法很好地使用,或是房子看起來很不好。住在裡面的人,一定不會舒服、開心。
同樣的,當我們的心裡充滿了情緒性的垃圾,每天都在抱怨,不知道感恩、欣賞我們所擁有的事物時,我們的內在空間就會很小,難怪我們會不快樂,不舒服。
聰明的你也許已經知道了,內在空間指的就是我們的心靈,是需要我們去培養、滋潤的。要不然,即使房子再好(身體再健康),裝修得再漂亮(有很多物質來滿足我們心理上的需求和享受),但如果沒有空間(我們不去注重靈性的培養),那麼我們也住得不舒服。
那靈性的空間如何培養?首先,別讓太多的負面思想和情緒霸占了我們的內在。我曾多次提到,大家應該學習“觀察自己”,不但要了解自己此刻的情緒狀態,更要了解自己腦袋裡的聲音在喋喋不休地說些什麼。
當我們的內在不再受到負面情緒和思想的控制時,我們的內在空間,也就是靈性,會逐漸擴大。這時,我們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喜悅與和平,這是外在的物質世界無法給予我們的。
當然,提升靈性空間是有很多實際方法可行的,大家可以參考《活出全新的自己》這本書。
德芬的話
真正的自由不是外在的,而是內在的。我覺得人生模式就像綁在我們身上的繩子一樣,讓我們動彈不得,而且讓我們像一個傀儡娃娃一樣活著。你只有一點點地剪斷人生模式給予你的牽制、制約,你才能真正獲得自由。 讓至善的力量擁抱你的不舒服
雖然知道是我的投射,但是別人的有些行為真的讓我很難受。雖然知道與我無關,但是別人的言語真的觸痛了我。雖然知道我不該這樣想,但我還是一直逃避著去面對它。雖然知道憤怒、悲傷沒有用,但我還是無法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