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連加峰不懂,問丹巴。丹巴略一想,說是「一百個彎。」
陳戈還有問題:「哪一座是珠峰?」
連加峰給問住了。遠方一溜橫過,錯落排列,有四、五座冰峰傲立天際,座座高聳,從這個角度看,有的緊挨,有的疏離,哪一座是?
陳戈笑,調侃:「老師沒跟你說過?」
連加峰說不怪老師。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走吧,到地兒就知道了。
陳戈上車,他們繼續前進。
說也怪,從第一眼看到起,那座山就讓他們困惑不盡,總是不知道它究竟在哪。可能因為是第一次,也許是唯一一次造訪,認定它的願意特別迫切,它就藏得格外深,讓他們總摸不著頭腦。從加烏拉山下坡,冰峰閃耀在遠處,下到半山後不見了,視線被鄰近的山嶺擋住。道路盤過山洞、小村,落到了谷底,連加峰按里程碑粗估一下,下山盤旋了近三十公里,離珠峰大本營尚有五十公里之距,這時冰峰看不見,越野車穿行在兩大山嶺間的谷地上。谷地相當開闊,也平坦,有個把村落、田地和牧場,道路繞行其間,讓人覺得不知何往。又行進了近一個小時,路碑標明離珠峰大本營尚有二十公里距離,這時越野車已經進入山地,坡度漸升,抬頭四望,滿目山嶺碎石,路旁漸露積雪,卻不見冰峰聳立何地。
陳戈有些發懵,說這不會走錯吧?連加峰說不可能,這就一條路。
十二公里處,道路旋出,視線忽然開朗,一座冰峰閃出山嶺,突顯於左側天邊。
「是它嗎!」陳戈叫。
連加峰說可能是。
再行三公里多,一座寺廟出現在山坡上。是絨布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寺廟另一側,路坡下有一個小招待所,外邊停著幾輛越野車,有僧人從門邊走過。他們沒有停留,沿公路線繼續前進,馬不停蹄駛向冰峰。里程碑四公里處,他們遇到了兩位旅人,著登山服,戴墨鏡,背背囊。聽到汽車喇叭聲,兩位旅人站到路旁,招手示好,竟是兩個老外,年輕女性,金髮白膚,她們笑得很燦爛。
陳戈回頭對連加峰說:「我越發覺得你在搞鬼。」
拉薩初見時,連加峰介紹情況,百般交代,高原缺氧,洗澡感冒,肺氣腫植物人,一套一套的,弄得祝景山很緊張。這顯然是嚇唬人。看人家老外,就這麼兩女孩,就這個時間,背著行囊徒步登山。有什麼可怕的。
連加峰笑,說老外吃什麼長大的?牛肉奶酷。咱們吃什麼長大?這一樣嗎?
「我多少誇張了一點。」他承認,「因為你們身份特殊,我的責任重大。」
「我討厭聽這個。」
她忽然問了個問題:「你為什麼從不打聽我?」
連加峰說自己訓練有素。陳參謀的事情哪是他可以隨便打聽的。
「珠穆朗瑪女神嗎?」她說,「哪有那麼神秘。」
她說她是在一個部隊大院長大的。她的父母,還有他們的上一輩人都穿軍裝,身居高層,名字廣為人知,她從小生活在他們的影子裡。上大學她讀的是軍事院校,學通訊,研究生畢業後安排在總部,她自己要求到下邊總隊來,說是鍛鍊,更多的是想尋找另一種環境,也許也是「有點想法」吧。一天到晚亂鬨鬨這麼些人圍著你,跟你說是是是,對對對,能不能幫著打個電話啊?多了也真沒意思。祝景山的父親是她爺爺的老部下,一手提拔起來,現在也身任要職。她和祝景山處了六七年,一個圈裡的人。這一次他們請的是婚假,一起到西藏來。她很想跟他在珠峰下照一張相,哪知他受不住,一頭栽到成都去了。
「沒辦法,他不是好漢。」她說,「我知道他本來就不是。」
連加峰說誰又是呢?走到珠峰就算了?沒那麼簡單。如今好漢可能是一種渴望,不再是一種真實。但是一個人有這種渴望,或者如當年他的中學老師所教誨,能努力往自己的心裡裝一座高山,這可能比沒有要好一點,對不對?
「祝局長不錯的,」他說,「只能怪高原反應。」
「你有份。」陳戈說,「連蒙帶嚇。你以為我看不出?」
連加峰搖頭,說完了,軍事法庭這一關看來還是逃不過。
「回頭我給祝景山打電話,讓他安排,你不必急著找律師。」她也開了句玩笑。
她對連加峰說,現在他們可以從容行事。她決定了。看過了「你這座山」,回頭接著走,去看看「你那棵樹」吧。
連加峰咧嘴,大笑。
「我有救了。」他說。
越野車衝到一片石礫灘,公路下邊是一條冰河,石礫灘上也結著一層薄冰。車輪碾過冰層,扎扎有聲。幾分鐘後他們走到了終點。
這裡很空曠。大片的石礫灘,一塊一塊的冰面,強勁的風。一面石碑孤另另立在路旁小山包,標明這裡是珠峰大本營,海拔5200米。不遠處另有一塊路碑,為零公里里程碑。除此之外還有幾個不起眼的人類活動印記,然後只有自然。告別旅遊和登山旺季的大本營空空蕩蕩,沒有人群,沒有帳篷,沒有攝像機,什麼都沒有。
「連加峰,是它嗎?」
「應當是。」
他們下了車。陳戈指著順坡而上,遠遠矗立在前方左側的冰峰發問。天氣真的不錯,冰峰尖頂有輕霧繚繞,卻清晰可見。問題是直到這時他們還無法確認他們專程造訪的世界第一高峰。他們的印象和直覺都指向左側前方這座,但是右側山後還有一座冰峰,同樣高聳,似乎靠得更近一些。他們從千萬里外跑來,比他人更多地歷經艱辛,「盼望已久的時刻終於來到了」,他們卻心中忐忑,不知所措,因為無從得知自己判斷是否準確。如粵系方言常用語彙稱:「你有沒有搞錯?」他們不認識它,這裡除了他們沒有其他人,沒有誰能告訴他們準確答案。
陳戈還有問題:「哪一座是珠峰?」
連加峰給問住了。遠方一溜橫過,錯落排列,有四、五座冰峰傲立天際,座座高聳,從這個角度看,有的緊挨,有的疏離,哪一座是?
陳戈笑,調侃:「老師沒跟你說過?」
連加峰說不怪老師。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走吧,到地兒就知道了。
陳戈上車,他們繼續前進。
說也怪,從第一眼看到起,那座山就讓他們困惑不盡,總是不知道它究竟在哪。可能因為是第一次,也許是唯一一次造訪,認定它的願意特別迫切,它就藏得格外深,讓他們總摸不著頭腦。從加烏拉山下坡,冰峰閃耀在遠處,下到半山後不見了,視線被鄰近的山嶺擋住。道路盤過山洞、小村,落到了谷底,連加峰按里程碑粗估一下,下山盤旋了近三十公里,離珠峰大本營尚有五十公里之距,這時冰峰看不見,越野車穿行在兩大山嶺間的谷地上。谷地相當開闊,也平坦,有個把村落、田地和牧場,道路繞行其間,讓人覺得不知何往。又行進了近一個小時,路碑標明離珠峰大本營尚有二十公里距離,這時越野車已經進入山地,坡度漸升,抬頭四望,滿目山嶺碎石,路旁漸露積雪,卻不見冰峰聳立何地。
陳戈有些發懵,說這不會走錯吧?連加峰說不可能,這就一條路。
十二公里處,道路旋出,視線忽然開朗,一座冰峰閃出山嶺,突顯於左側天邊。
「是它嗎!」陳戈叫。
連加峰說可能是。
再行三公里多,一座寺廟出現在山坡上。是絨布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寺廟另一側,路坡下有一個小招待所,外邊停著幾輛越野車,有僧人從門邊走過。他們沒有停留,沿公路線繼續前進,馬不停蹄駛向冰峰。里程碑四公里處,他們遇到了兩位旅人,著登山服,戴墨鏡,背背囊。聽到汽車喇叭聲,兩位旅人站到路旁,招手示好,竟是兩個老外,年輕女性,金髮白膚,她們笑得很燦爛。
陳戈回頭對連加峰說:「我越發覺得你在搞鬼。」
拉薩初見時,連加峰介紹情況,百般交代,高原缺氧,洗澡感冒,肺氣腫植物人,一套一套的,弄得祝景山很緊張。這顯然是嚇唬人。看人家老外,就這麼兩女孩,就這個時間,背著行囊徒步登山。有什麼可怕的。
連加峰笑,說老外吃什麼長大的?牛肉奶酷。咱們吃什麼長大?這一樣嗎?
「我多少誇張了一點。」他承認,「因為你們身份特殊,我的責任重大。」
「我討厭聽這個。」
她忽然問了個問題:「你為什麼從不打聽我?」
連加峰說自己訓練有素。陳參謀的事情哪是他可以隨便打聽的。
「珠穆朗瑪女神嗎?」她說,「哪有那麼神秘。」
她說她是在一個部隊大院長大的。她的父母,還有他們的上一輩人都穿軍裝,身居高層,名字廣為人知,她從小生活在他們的影子裡。上大學她讀的是軍事院校,學通訊,研究生畢業後安排在總部,她自己要求到下邊總隊來,說是鍛鍊,更多的是想尋找另一種環境,也許也是「有點想法」吧。一天到晚亂鬨鬨這麼些人圍著你,跟你說是是是,對對對,能不能幫著打個電話啊?多了也真沒意思。祝景山的父親是她爺爺的老部下,一手提拔起來,現在也身任要職。她和祝景山處了六七年,一個圈裡的人。這一次他們請的是婚假,一起到西藏來。她很想跟他在珠峰下照一張相,哪知他受不住,一頭栽到成都去了。
「沒辦法,他不是好漢。」她說,「我知道他本來就不是。」
連加峰說誰又是呢?走到珠峰就算了?沒那麼簡單。如今好漢可能是一種渴望,不再是一種真實。但是一個人有這種渴望,或者如當年他的中學老師所教誨,能努力往自己的心裡裝一座高山,這可能比沒有要好一點,對不對?
「祝局長不錯的,」他說,「只能怪高原反應。」
「你有份。」陳戈說,「連蒙帶嚇。你以為我看不出?」
連加峰搖頭,說完了,軍事法庭這一關看來還是逃不過。
「回頭我給祝景山打電話,讓他安排,你不必急著找律師。」她也開了句玩笑。
她對連加峰說,現在他們可以從容行事。她決定了。看過了「你這座山」,回頭接著走,去看看「你那棵樹」吧。
連加峰咧嘴,大笑。
「我有救了。」他說。
越野車衝到一片石礫灘,公路下邊是一條冰河,石礫灘上也結著一層薄冰。車輪碾過冰層,扎扎有聲。幾分鐘後他們走到了終點。
這裡很空曠。大片的石礫灘,一塊一塊的冰面,強勁的風。一面石碑孤另另立在路旁小山包,標明這裡是珠峰大本營,海拔5200米。不遠處另有一塊路碑,為零公里里程碑。除此之外還有幾個不起眼的人類活動印記,然後只有自然。告別旅遊和登山旺季的大本營空空蕩蕩,沒有人群,沒有帳篷,沒有攝像機,什麼都沒有。
「連加峰,是它嗎?」
「應當是。」
他們下了車。陳戈指著順坡而上,遠遠矗立在前方左側的冰峰發問。天氣真的不錯,冰峰尖頂有輕霧繚繞,卻清晰可見。問題是直到這時他們還無法確認他們專程造訪的世界第一高峰。他們的印象和直覺都指向左側前方這座,但是右側山後還有一座冰峰,同樣高聳,似乎靠得更近一些。他們從千萬里外跑來,比他人更多地歷經艱辛,「盼望已久的時刻終於來到了」,他們卻心中忐忑,不知所措,因為無從得知自己判斷是否準確。如粵系方言常用語彙稱:「你有沒有搞錯?」他們不認識它,這裡除了他們沒有其他人,沒有誰能告訴他們準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