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什麼?" "看來你真是一個新手,真的,你的確不適應賭石,心理素質、基本知識都非常欠缺。太嫩了!" "到底什麼意思嘛?"上海人急了。

  出價那個人來自東北,一口的茬子味:"干哈呀!"他擋在李在面前,"都出10萬了,他要賣就賣,不賣拉倒,誰多話誰一邊滾犢子去!"

  此人出言不遜。李在穩著,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他凜然地盯著那個東北人,說:"看來這位兄弟還不太懂我們騰衝賭石的規矩。" "咋地啦?啥規矩啊?"

  "討價還價是你倆,隨便你出多少錢,只要他賣。但旁邊人不能都是啞巴吧?有人說值錢,有人說不值錢,說了就能把這塊石頭說沒了?買東西要買的人家心服口服,別橫刀奪愛就行。大家都是賭石人,石頭一切,心知肚明。我最恨的是欺負新手,誰不是從新手走過來的?"

  一番話說得東北人啞口無言。他悻悻地盯著上海人,問:"你看著辦,賣還是不賣,你立馬給個話,痛快點,行不?"

  上海人聽李在這麼一說,感覺這塊石頭裡大概有什麼文章,不然那個東北人也不會馬上出價10萬。明明自己剛才才用兩萬買過來的,幾分鐘不到的工夫就翻了這麼多倍,換另外一個人也許早喜出望外了,可上海人聽出來了,李在的話裡有話,他在暗示自己這塊石頭正在增值。他低頭觀察那塊石頭,用手摸了摸,可是除了幾個黑洞,他實在看不出有什麼特別閃光的地方。

  他咬著嘴唇,還在猶豫。

  東北人不耐煩了,說:"你們南方人咋這麼磨嘰啊?"

  在東北人咄咄逼人的壓迫下,上海人穩不住了,他問李在:"你就把我當成你們騰衝老鄉,一個騰衝朋友,我聽你的,你說賣不賣?"

  李在說:"不賣!就算切完一分錢不值也不賣。你剛才說了,不就兩萬塊錢嗎?" 東北人氣得罵了一句"真他媽得瑟"走了。

  上海人問李在:"在哥,我的確是新手,該指教的地方你就直說,我也好在學習中成長嘛!" 李在說:"聽著,出現這種黑洞,結果只有兩個。" "哪兩個?"

  "一個是廢料,一錢不值。" "另一個呢?" "無限升值。" "升值?憑什麼?"

  正在這時,電切割刀突然停下來,好像斷電一樣,有人大喊了一聲:"有蟲子!" 蟲子?!

  李在說:"我要說的就是這個,蟲子。你要發財了,至於發多少財取決於那塊石頭裡有幾條蟲子。"

  "蟲子?"現場的賭客越圍越緊,眼睛再小也都睜得像牛卵子一樣。

  上海人目瞪口呆,不知道該說什麼。李在一拍他的肩膀,然後轉身對切石工說:"順著黑洞繼續剖!" 幾分鐘之後,石頭上又剖出一條完整的蟲子。

  李在說:"是蟲化石,一億多年前的蟲子化石。這下你明白了吧?"

  上海人如夢初醒,他一個勁點頭,上了發條一樣不停,一邊點一邊說:"聽說過,聽說過,一條蟲子10萬元,很值錢的。但我從來沒見過這種蟲子,也沒聽過具體描述這種蟲子是什麼樣子,沒想到今天讓我勞申江碰上了。"

  "你叫勞申江?"

  "對呀對呀!祖姓勞,勞動的勞。申就是上海,江就是黃浦江。在哥啊,早就聽說過你的大名,夠義氣,夠江湖,今天算是見識了。要不是你在哥,我……"

  "不不,別這麼說,你沒有勇氣用兩萬元買下,哪兒來的後面的蟲子?"

  這塊從汪老二手裡買下的石頭剖開後的結果是,15條玉蟲子。按李在的說法,現在不是1+1等於2的問題了,150萬都不止,再說,黃金有價玉無價,更何況一億多年歷史的玉化蟲。果然,有人當場開價200萬,這回勞申江學精了,堅決不賣。上海人本來就善於精打細算,那塊石頭還剩一小部分沒切,誰也不知道在沒有剖開的石頭裡,會不會還有這樣離奇珍貴的東西。

  半個小時過後,蟲子這件事就迅速在騰衝傳開了,估計也傳到了汪老二的耳朵里。那塊石頭本來就不是他祖宗從大理國國王那裡傳下來的,而是他們家後院旱廁所里的一塊臭石頭。兩年前,汪老二蹲在那兒大便,突然發現這塊又臭又硬的石頭跟玉石毛料太像了,於是他突發奇想,把石頭挖了出來,編一段歷史故事,憑空塑造一個宮廷烹調大師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準備蒙一個外地人算一個。可是幾年下來,沒有一個人肯出錢買下這塊石頭,誰知在這次賭石大會上他竟然旗開得勝,陳年舊貨終於脫手。當然,後面的場面他沒在現場,如果在,估計他不是捶胸頓足,就是翻臉不認帳,再用兩萬塊把這個值錢的寶貝贖回來。可惜,他沒這個命。

  這邊的蟲子鬧得沸反盈天,那邊李在的"三月生辰石"也沒閒著。李在回到貴賓席的時候,看到張語、何允豪,以及上海的李昆妹、無錫盧白雄、蘇州劉富偉都圍在"三月生辰石"前忙活著,似乎蟲子的事壓根兒沒發生,就算勞申江的石頭挖出100條蟲子也跟他們無關。本來也無關,李在這塊石頭才是重頭戲。

  不知道是誰帶來的所謂玉石鑑別技術人員,大概有5個,他們正拿著各種稀奇古怪的儀器對這塊石頭進行探測。雖然迄今為止,沒有哪一種科學技術可以準確探測到玉石毛料內部情況,但萬事皆有規律,掌握了一定的規律,對檢驗這塊石頭的成色肯定大有幫助。比如探測密度或者硬度就是其中方法之一,因為翡翠的密度和硬度較高,常見的大理石、石英岩、鈉長石玉等的密度都小於翡翠。此外還可以探測毛料結構,翡翠為纖維交織結構、塊狀構造,這就決定了翡翠的硬度高韌性大。大理石和石英岩為粒狀結構,韌性明顯小於翡翠。用放大鏡觀察石頭的表面也許可以看到結構上的差異。當然,更高級的技術人員會採用礦物成分法來探測,如果這塊石頭的表皮成分為方解石、石英、高嶺石、伊利石、白雲石、重晶石、長石等,那立即可以放棄。他們用滴酸法檢測碳酸鹽質,如有氣泡反應,這塊石頭就一錢不值了。最笨也最直接的方法是敲擊法,如果有空洞感,或用針尖挑撥有少許剝落,你就等著大失所望吧!其實說來說去,經驗感官直覺法最管用,范曉軍用的就是這個,憑感覺,或者讓石頭的感覺牽著走,八九不離十。當然說起來簡單,鑑別一塊玉石往往要調動自己全部的知識和經驗,保持最平和的心理狀態進行長時間的審石和讀石,和頑石進行無言的交流。這個過程是對一位優秀的賭石家毅力和耐力的最好考驗。有些人由於定力不足匆忙下注,隨著一刀下去而悔恨終生,就像剛才那個四川漢子一樣。有些人則由於猶豫不決與一塊優質玉石失之交臂而扼腕嘆息,機遇不是給這種人的,它只留給一次次在精神折磨中成長起來的真正的高手。

  技術人員在認真探測,而幾個大賭家則站在一旁冷眼看著,或者來回溜達,看似閒庭信步,其實內心的焦灼時刻在折磨著他們。他們同時參加賭石大會,但他們彼此不是朋友,而是不共戴天的對手,誰都怕下手猶豫而與真正的好玉失之交臂,也怕心中的魔鬼促使他們貿然衝動。他們小心翼翼斟酌著,像賭徒下注前的審視,一半靠運氣,一半靠氣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