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頁
這幾年,胡氏的產業中心逐漸向能源偏移來說,可令人擔憂的是,就是在這個極具優勢的項目上,也出現了對手活動的跡象!過去幾年裡,仙女能源與一些公司合作取得了不俗的戰績,從根本上挽回了家族的損失,可以說是為她的持續強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關乎中國能源大局的幾個大項目中,屢屢得手,先後和兩家國有能源巨頭合作,控制了相當一大部分的能源市場。但是對手們也沒有放棄這個市場的爭奪,不知道是心有靈犀還是早有預謀,47年6月份開始,三大銀行團不約而同的實施了一系列能源投資。6月10日,新雲龍銀行團與一家國有能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出資4500億元占有該公司36%的股份,成為這家國有能源巨頭最大的股東之一;該公司曾經與仙女能源合作,持有南中國海能源有限公司20%的礦權,這成為轟動全球的大投資。龐大的資金,立刻使這家債務沉重的國有企業重新迸發了活力,而新雲龍銀行團不僅贏得了聲譽,更是藉助該公司遍布全國的銷售網絡成為「大贏家」。6月17日,風傳已久的方和埔銀行團的投資談判也落下帷幕,成為另一家國有能源巨頭的大股東之一,25%的股份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在這家股東比較分散的公司里,依然是最大的股東之一,同時,3600億元的純淨資金也為這家資金比較充裕的巨頭增添了新的活力。仙女對這家公司也很清楚,能夠一舉獲得東海項目25%股權的公司,豈能是個弱者,能夠在強手如林的南極洲和他們分享投資,任是誰都要尊重三分的。而這還不是這個月新聞的全部,不甘寂寞的另一大銀行團斥資3500億元收購了某電力公司40%的股份,成為該公司的最大股東,入主國內最大的電力公司的董事局,就是仙女城,還要依靠他們給提供電力呢。除了在能源方面,三大銀行團還加大了對運輸行業的投資,比如新雲龍銀行團在48年4月份投資中國北方鐵路運輸公司,方和埔銀行團斥巨資加強他們在海洋運輸領域的壟斷……
就在各大銀行團紛紛進行大規模投資的時候,就在那些私營大企業主紛紛利用銀行籌資貸款擴大產業規模的時候,胡氏還在小心的忍受對手們的擠壓,除了在國際市場上通過印度公司加大投資之外,幾乎「毫無作為」!在歷史上,仙女公司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投資理念,別的公司往往是趁著形勢好,有三分錢,至少就要花出去4分錢,而他們確是在不論何種情況下,就是有四分錢,也只能投出去2分5,並且幾乎每次都爭取全額收購,至少擁有較大股份的控股權。這倒是可以解釋當前的無所作為,能源投資在當前情況下已經不現實,項目不是想有就會出現的,電力公司人家根本就不同意他們控股,尤其在競爭對手比較多的情況下,運輸業也一樣,雖然也是頻繁接觸,但都是不了了之,然而,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投資理念的限制!仙女不是沒有錢,可是也不是多得不得了,多年下來雖然儲存了大量的資金,胡義康也實現了當初的諾言,雖然社會上吵嚷的沸沸揚揚,整個公司卻是蓄勢已久,密切關注著對手們的一舉一動!
巨額的投資必有所圖,各大銀行團當然不會無的放矢,雖然都說是為資金找出路,為了「分散經營風險」,實際的情況卻是能源領域又要放出大項目了,這次放出來的項目位於中國黃海的北部區域,據說也是一個大型富礦,實際上屬於遠東三國共有,根據聯合勘探顯示,中國一方占有35%,日本占有15%,韓朝領海內儲量約為10%,其餘的大約40%在三國之間的共有海域,這就使得三國只有聯合開發才能達到最高效益!因此,有意參與角逐的能源公司,不僅有日本的兩大巨頭,還有韓朝的一家公司,更有包括仙女在內的多家中國公司,而除此之外,一些國際巨頭也要求參與進來,部分公司甚至已經在著手勘探預測,爭取得到第一手資料。那麼,這個項目究竟需要多少投資呢?不多,但也不少,由於是新型能源,儲量也比較豐富,總投資額估計在一萬億元人民幣,稍微大於南中國海項目(南中國海已經開發多年,而且當時情況比較特殊,投資額遠遠低於實際產量),又比東海項目小得多,只是參與公司眾多,競爭非常激烈!
黃海能源引起人們的重視已經是很早的事情了,先前由於遠東關係比較緊張,尤其是中日之間存在著爆發衝突的危險,故而一再拖延,即使是勘探分析也比較保守,後來隨著東南亞戰爭的結束,形勢漸趨穩定,可是因為中國政府有意優先開發其他項目,其他兩國也無可奈何。據說中國政府有意把黃海當作遠東的能源儲備庫,可是隨著形勢的演變,或者說是政治角逐的變化,使得這個項目最終浮出水面,在47年4月份被提出來,聯合工作組隨之成立,並且在年底就公布了勘探的結果。該項目最終有多少,一方面是官方的數據,經過眾多專家在便利條件下總結出來,另一方面是一些有實力的公司親自或者聘請專業的勘探公司。仙女能源當然也具有這樣的能力,初步的估算結果是在8500至12000億之間,而根據可靠情報,大多數公司的估價在8000到12000億之間,這就是說,聯合工作組提出的數字是「可以接受」的。
在遠東能源市場上,仙女能源公司擁有很大的發言權,實力為各公司之冠,投資額也遠遠超過了各大公司之和。經濟危機後的遠東能源項目,首推中國東海項目和南中國海項目,其他的大陸架能源項目都遠遠不及,憑著這兩個項目,仙女能源可以說掌控了能源供給的一大部分。然而,這並意味著她就一定能夠拿下這個項目,前幾年,市場可供選擇的餘地比較少,主要是大家都拿不出來錢,可是現在不同了,這不僅是因為各公司的財務狀況大為好轉,仙女能源的資金優勢已經不復存在,而且這個項目非常敏感,整個遠東地區可供爭奪的能源項目已經幾乎沒有了,即使在全球範圍內,也已經不多了。從實際情況來看,比較有利的是相關國家的能源公司,首先,該項目三個國家共同擁有,各自占有相當的比例,大約60%的份額在私海範圍內,整個區域都屬於三國的經濟領海範圍,主持招標的也是三國政府的聯合工作組。其次,投資額比較大,一般的公司難以單獨吃下,而即使某些公司有實力拿下(比如仙女能源公司),實際上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個項目註定是各方聯合的結果。但是怎樣聯合,哪些公司聯合,成為各公司最為關心的問題,拋開其他國際能源公司不說,單單在遠東地區,就有六家公司擁有相當的實力。仙女能源雖然前期投資額巨大,但是22400億元並不是她的底線,即使是單獨吃下,也沒有人表示懷疑;當然,如果換作幾年前的胡氏,懷疑的人就更少了。單單從資金及技術上看,仙女能源都擁有最大的優勢,那兩家財務狀況初步緩解的中國公司比不上,韓朝國有能源公司更加不如,即使是日本的兩大巨頭也有所不及。可實際上,因為中國國內的政治角逐,她的優勢被大大的降低,幾乎所有的分析家都毫不諱言地指出了這一點兒,甚至有專家指出,這個項目之所以被「放」出來,就是為了限制仙女或者說是胡氏的壟斷地位!仙女能源前期的成功發展,已經引起了某些方面的重視,尤其是某些家族勢力,對他們來說,阻擊胡氏家族的進一步發展比什麼都要來的重要,即使是能源「投資不能收到預期的效益」,也在所不惜,因為如果任由胡氏家族控制國內的能源命脈,「擊潰(胡氏)將成為一句空話」!因此,周如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艱難,首次發現中標是如此的沒有把握,當年在國際市場上被國際巨頭們聯合拒之門外,而今在自己國內,在他們為之血站了多年的中國,在他們占有很大優勢的遠東,被「毫不相干」的對手們玩弄於手掌之中!
就在各大銀行團紛紛進行大規模投資的時候,就在那些私營大企業主紛紛利用銀行籌資貸款擴大產業規模的時候,胡氏還在小心的忍受對手們的擠壓,除了在國際市場上通過印度公司加大投資之外,幾乎「毫無作為」!在歷史上,仙女公司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投資理念,別的公司往往是趁著形勢好,有三分錢,至少就要花出去4分錢,而他們確是在不論何種情況下,就是有四分錢,也只能投出去2分5,並且幾乎每次都爭取全額收購,至少擁有較大股份的控股權。這倒是可以解釋當前的無所作為,能源投資在當前情況下已經不現實,項目不是想有就會出現的,電力公司人家根本就不同意他們控股,尤其在競爭對手比較多的情況下,運輸業也一樣,雖然也是頻繁接觸,但都是不了了之,然而,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投資理念的限制!仙女不是沒有錢,可是也不是多得不得了,多年下來雖然儲存了大量的資金,胡義康也實現了當初的諾言,雖然社會上吵嚷的沸沸揚揚,整個公司卻是蓄勢已久,密切關注著對手們的一舉一動!
巨額的投資必有所圖,各大銀行團當然不會無的放矢,雖然都說是為資金找出路,為了「分散經營風險」,實際的情況卻是能源領域又要放出大項目了,這次放出來的項目位於中國黃海的北部區域,據說也是一個大型富礦,實際上屬於遠東三國共有,根據聯合勘探顯示,中國一方占有35%,日本占有15%,韓朝領海內儲量約為10%,其餘的大約40%在三國之間的共有海域,這就使得三國只有聯合開發才能達到最高效益!因此,有意參與角逐的能源公司,不僅有日本的兩大巨頭,還有韓朝的一家公司,更有包括仙女在內的多家中國公司,而除此之外,一些國際巨頭也要求參與進來,部分公司甚至已經在著手勘探預測,爭取得到第一手資料。那麼,這個項目究竟需要多少投資呢?不多,但也不少,由於是新型能源,儲量也比較豐富,總投資額估計在一萬億元人民幣,稍微大於南中國海項目(南中國海已經開發多年,而且當時情況比較特殊,投資額遠遠低於實際產量),又比東海項目小得多,只是參與公司眾多,競爭非常激烈!
黃海能源引起人們的重視已經是很早的事情了,先前由於遠東關係比較緊張,尤其是中日之間存在著爆發衝突的危險,故而一再拖延,即使是勘探分析也比較保守,後來隨著東南亞戰爭的結束,形勢漸趨穩定,可是因為中國政府有意優先開發其他項目,其他兩國也無可奈何。據說中國政府有意把黃海當作遠東的能源儲備庫,可是隨著形勢的演變,或者說是政治角逐的變化,使得這個項目最終浮出水面,在47年4月份被提出來,聯合工作組隨之成立,並且在年底就公布了勘探的結果。該項目最終有多少,一方面是官方的數據,經過眾多專家在便利條件下總結出來,另一方面是一些有實力的公司親自或者聘請專業的勘探公司。仙女能源當然也具有這樣的能力,初步的估算結果是在8500至12000億之間,而根據可靠情報,大多數公司的估價在8000到12000億之間,這就是說,聯合工作組提出的數字是「可以接受」的。
在遠東能源市場上,仙女能源公司擁有很大的發言權,實力為各公司之冠,投資額也遠遠超過了各大公司之和。經濟危機後的遠東能源項目,首推中國東海項目和南中國海項目,其他的大陸架能源項目都遠遠不及,憑著這兩個項目,仙女能源可以說掌控了能源供給的一大部分。然而,這並意味著她就一定能夠拿下這個項目,前幾年,市場可供選擇的餘地比較少,主要是大家都拿不出來錢,可是現在不同了,這不僅是因為各公司的財務狀況大為好轉,仙女能源的資金優勢已經不復存在,而且這個項目非常敏感,整個遠東地區可供爭奪的能源項目已經幾乎沒有了,即使在全球範圍內,也已經不多了。從實際情況來看,比較有利的是相關國家的能源公司,首先,該項目三個國家共同擁有,各自占有相當的比例,大約60%的份額在私海範圍內,整個區域都屬於三國的經濟領海範圍,主持招標的也是三國政府的聯合工作組。其次,投資額比較大,一般的公司難以單獨吃下,而即使某些公司有實力拿下(比如仙女能源公司),實際上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個項目註定是各方聯合的結果。但是怎樣聯合,哪些公司聯合,成為各公司最為關心的問題,拋開其他國際能源公司不說,單單在遠東地區,就有六家公司擁有相當的實力。仙女能源雖然前期投資額巨大,但是22400億元並不是她的底線,即使是單獨吃下,也沒有人表示懷疑;當然,如果換作幾年前的胡氏,懷疑的人就更少了。單單從資金及技術上看,仙女能源都擁有最大的優勢,那兩家財務狀況初步緩解的中國公司比不上,韓朝國有能源公司更加不如,即使是日本的兩大巨頭也有所不及。可實際上,因為中國國內的政治角逐,她的優勢被大大的降低,幾乎所有的分析家都毫不諱言地指出了這一點兒,甚至有專家指出,這個項目之所以被「放」出來,就是為了限制仙女或者說是胡氏的壟斷地位!仙女能源前期的成功發展,已經引起了某些方面的重視,尤其是某些家族勢力,對他們來說,阻擊胡氏家族的進一步發展比什麼都要來的重要,即使是能源「投資不能收到預期的效益」,也在所不惜,因為如果任由胡氏家族控制國內的能源命脈,「擊潰(胡氏)將成為一句空話」!因此,周如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艱難,首次發現中標是如此的沒有把握,當年在國際市場上被國際巨頭們聯合拒之門外,而今在自己國內,在他們為之血站了多年的中國,在他們占有很大優勢的遠東,被「毫不相干」的對手們玩弄於手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