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所謂的平息在有心人看來只不過是長期競爭的前奏而已,胡氏取得了小小的勝利,而對手們則開始準備新一輪的攻勢。然而這次事件的後果也是非常嚴重的,作為事件中最為被動的軍方,已經無力阻止東林超高價電子產品的要挾,更無法繼續遏制這家公司的技術進步,相反的,還要進一步依賴這家私營公司。多年來軍方一直竭力堅持的價格因素成為一個笑柄,現在卻不得不付出更高昂的代價(比正常價位高出了40%左右),成為了被人詬病的指證材料。

  很明顯,胡氏取得了這一反擊的勝利,然而這並不是說他們已經取得了絕對優勢。難道她不想一勞永逸的解決新雲龍銀行團嗎?

  當然不,如果有可能,他們不會姑息任何惡意的對手,心慈手軟怎麼看也不是他們慣有的作風。主要的原因是胡氏家族還沒有能力擊潰敵手,在這方面他們比誰都清楚,多年來,他們竭力維持在各方面的影響力,但是撤出北京的負面影響,在短期內根本就難以抵消,在政界和軍方的影響尤其不足,再加上不願意暴露實力,促使他們適可而止。實際上,胡氏家族的管理高層更願意被當作一個商業世家,現今的胡氏已經很召人嫉恨,這是非常令人不安的,而為了家族更長遠的利益,咽下這枚苦果或許是最好的選擇!另一方面,新雲龍銀行團雖然受到了嚴重阻擊,但他們的勢力根本沒有受到壓制,至少短期內還不會明顯消退,這時候刺激他們,顯然不符合胡氏的戰略,政治人物與普通人不同,他們的血性比較少,容易變換牆頭,只要給他們機會,很容易改變立場,不能逼得太緊了。而從根本上看,他們並不願意更改那個所謂的「平衡戰略」,再加上所謂的「一個熟悉的對手要好過於一個陌生的未知對手」,在這種理念下,他們決定繼續低調下去,因此,這場博弈將是一個長期而殘酷的過程。

  ..

  第一百七十二節 反擊

  胡氏家族不可能坐守孤城,而對手們也不僅僅在仙女城裡實施圍堵!

  當今時代,還沒有一個家族如此強大,說她是一枝獨秀也毫不過分,在歷史上曾經出現許多勢力龐大的家族,可是行事如此詭異的,卻是前所未有,任是多麼自信的智者也捉摸不透她的動作!然而,大家也都很清楚,現在正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趕超良機!自經濟危機以來,胡氏家族一家獨大,足以傲視群雄,競爭對手很快的突現出來,本身又錯過了多次發展壯大的機會,而每一次機會的相對流失,都使得對手逐步強大起來,相對優勢變得越來越小。這其中,被公認為最嚴重的事件就是撤離北京,這造成了她在政治上幾乎不可挽回的頹勢,被財勢都遠遠不及的新雲龍銀行團步步進逼,不僅相當的丟失了北方市場,而且事實上失去了政治上的決定權。也許,多年以後,人們會感受到胡氏的遠見卓識,或許,多年之後,人們會對這次撤離重新評述,可是,如此高昂的代價誰又能承擔得起呢?而另一次事件就是換帥,這甚至被稱作最嚴重的失誤!

  胡氏家族不是不可以更換掌門人,而且換做誰來做都一樣,都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消極影響!胡永康或許很優秀,或許比他的父親更有能力,能夠帶領家族突出重圍,甚或者他們早就有突圍的方針,可是除了他們自己之外,沒有人表示樂觀。首先,他沒有表現出更有說服力的功績,領導家族糾纏於眾多對手,完全不同於帶兵打仗,何況他曾經只不過是一個殺手而已。胡氏的處境雖然比較艱難,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可是胡星宇不好對付,面對這個商界傳奇,誰的心裡都沒底,初生牛犢不怕虎,然而幾次大規模的交手都討不到便宜,幾乎所有人都產生了「熬下去」的念頭,這時候突然傳來這個「自毀長城」的消息,極大的鼓舞了大家的鬥志。老對手撒手不管了,換了一個名望和經驗都遠遠不如的新手,此時不搏,還待何時!另外,既然換帥已成定局,那麼在交接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也是不可避免的現象,任是誰也無法完全避免,在這種敏感時刻,放棄了豈不是要被天打雷劈!事實上,對手們也確實抓住了機會,雖然仙女和西星加大了競爭力度,可是頹敗的大勢已成,個別地方雖然略有增強,整體上還是持續性的快速下滑。

  說實在話,胡永康此時接手實在不是時候,雖然他們在商業場上還處於優勢地位,但是在政治上已經非常被動,尤其隨著父親的徹底退出,好像是一面大旗突然半掛,一些政治性較強的市場頹勢愈發明顯,而伴隨著的卻是各個對手尤其是三大銀行團的加速崛起,尤其占盡地利優勢的新雲龍銀行團在中央政府的影響力急劇增加,作為家族事務的最高知情者,他幾乎每天都能聽到「合作夥伴」們的擔憂。政治上的影響,往往會轉化為經濟上的實際利益,雖然說是市場經濟,可是所謂的公平競爭只是對小公司們而言的,在大公司與小公司之間,就沒有絕對的公平,同時公司越大,也越能感到競爭的不公平性,而這不公平的源頭,就是政治角逐。當前的情況是,在純商業領域,胡氏還占據著相當的優勢,但是越來越受到其他方面的負面影響,而在政治領域,大有被其他對手趕超的可能,即使他本人也難以說出究竟還占有多大的優勢!

  這是有一定依據的,被依為臂膀的兩大系統公司中,以製造業為主的仙女公司在市場運作中的被動還不太明顯,除了個別產業外,市場份額都還不錯;可是另一個公司就不同了,從西星開發總公司上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出頹勢來,業已是國內第一大地產公司的這家規模巨大的企業,在各地方的地產招標中屢屢受挫,不管是在北方,還是在南方,抑或者在東部地區,多次被掃地出門,根本沒有取得與其規模和地位相對應的份額,雖然實際的獲得仍然比任何一家同行多,雖然在中西部市場上得到了遠遠超過其他同行的份額,可是按照柳惠風的話說,「原本可以得到更多一些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