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編制,整頓關上與關外、南兵與北兵、招募與家丁等編制混亂、互不相屬的狀況。經過整編,核實為92231員名,其序列:分戰兵與守兵——戰兵為機動作戰部隊,分為步營、騎營、鋒營、勁營、水營,含步兵、騎兵、車兵、水兵等兵種;守兵為戍城守堡部隊,按其所戍城堡大小,分為屯守、馬援、台烽等不同編制;另有鎮軍、驛騾、撥馬,以警衛、驛傳和哨探。遼軍整編後,明章程,嚴法度,分屯束伍,齊肅訓練。

  於治械,袁崇煥奏稱,「關外不苦無兵,只苦無盔甲、器械、馬匹」。他奏請添置火炮,整修器械,查盔甲,點守具,遼軍武器裝備,得到極大改善。

  第三部分弔喪修城(4)

  於備餉,屢疏戶部,催運糧餉;並奏准「於關外另設餉司,與關內分收分發」。後錦州被圍近月,城內糧食,尚且盈餘。

  經過整頓的遼軍,戰有良將,守有精兵,上下協調,彼此呼應,嚴格訓練,整肅紀律,提升了遼軍整體的戰鬥力。

  第四,屯田。建立關寧錦防線有兩個相關的難題:遼軍糧餉難馳解,遼東流民難安置。籌措糧餉,安置流民,以遼土養遼人,以遼人守遼土,辦法之一,就是屯田。用兵之道:進則因糧於敵,退則寓兵於農。遼事以來,熊廷弼、孫承宗亦主屯田,但人去而屯廢。時寧遠戰火剛熄,袁崇煥急請銀45萬兩,但不夠用。袁崇煥奏請屯田,天啟帝以軍情急迫,嚴加防禦,「屯田事從容酌議」。糧餉供給不上,戰爭形勢緊迫。袁崇煥再上《請屯田疏》,極言不屯有「七害」,而屯田有「七利」。疏再上,獲旨許。袁崇煥將屯田、御守、爭戰相結合,使民安、兵強、鎮富相聯繫,從而促進了關寧錦防線的重建及其強固。

  第五,撫蒙。漠南蒙古東部諸部,靠近關寧錦防線。明朝對蒙古,注重撫賞,聯蒙諸部,對抗後金。撫賞分作關內、關外進行,王象乾管關內,袁崇煥管關外。作為遼東巡撫的袁崇煥,對察哈爾林丹汗與哈喇慎36家,賞酒食,頒額賞,進行籠絡,聯手蒙古,以「一意防奴」。他對受後金攻逼紛投明邊的漠南蒙古內喀爾喀部民,給以安置。他利用矛盾,後金滅葉赫,葉赫貝勒金台石的孫女是林丹汗的蘇泰汗後,以此聯結他抗金。林丹汗也揚言「助明朝」。他重聯合,約察哈爾部林丹汗遣其領兵台吉桑昂寨將10萬眾東行,並約內喀爾喀「亦西來合營」。他重宣諭,錦州有事即遣人令察哈爾部領賞,貴英恰「率拱兔、乃蠻各家從北入援」。以上舉措,力求使「西不與東合」,就是不使西部蒙古同東部後金聯合,為鞏固關寧錦防線、抗禦後金軍西犯增強了力量。

  明遼東巡撫袁崇煥重建關寧錦防線,以精明之指揮,堅固之城池,勇勁之軍旅,有效之屯田,守為正著、戰為奇著、款為旁著之戰略,憑城用炮、以炮護城之戰術——關寧錦防線在寧錦激戰中,成為堅不可摧的長城。與之同時,皇太極也在加緊備戰。

  清太宗時所制的「皇帝之寶」寧遠鏖戰結束之日,便是寧錦激戰準備之始。袁崇煥在重建關寧錦防線、準備未來大戰之時,皇太極也在進行戰爭準備。寧遠之戰是寧錦之戰的前因,寧錦之戰則是寧遠之戰的後續。從寧遠之戰結束,到寧錦之戰以前,有一年零四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後金髮生了四件軍政大事:第一件是努爾哈赤病死,皇太極繼承汗位。第二件是明朝與後金進行議和活動。明廷的意圖是藉議和使臣往來,察探後金內部實情,爭取時間,搶修城垣,鞏固關寧錦防線;後金的意圖則是藉談判拖延時間,防止明軍利用「大喪」北進,東向進攻朝鮮,鞏固新汗權位。第三件是征撫右翼漠南蒙古。第四件是用兵左翼朝鮮。努爾哈赤兵敗寧遠後,皇太極心有餘悸,雖未敢輕舉,卻憤懣胸臆、貪心不死。後金進攻明朝,需做兩項準備:剪弱明軍兩翼——征撫蒙古,降服朝鮮。正如袁崇煥所分析:「我欲合西虜而厚其與,彼即攻西虜而伐我之交;我藉鮮為牽,彼即攻鮮而空我之據。」後金征撫蒙古,破壞明朝「撫西虜以拒東夷」策略的實現。後金進攻朝鮮,破壞明朝夾擊後金的藩屬。天啟七年即天聰元年(1627年)正月初八日,後金天聰汗皇太極命二大貝勒阿敏等統率大軍出師朝鮮。二月,阿敏率軍過鴨綠江,下義州、占平壤。朝鮮國王李倧逃出王京,避居江華島。朝鮮國王李倧與後金二大貝勒阿敏訂立「兄弟之盟」。天聰汗皇太極此舉,一石四鳥:鞏固汗權,降服朝鮮,獲取糧布,孤立東江——解除攻明後顧之憂。

  所以,後金與明朝的戰爭,箭在弦上,一觸即發。時後金髮生饑荒,谷一斗銀八兩,甚至有人食人肉者。皇太極發動戰爭,讓官兵向遼西搶糧食,轉移社會矛盾,緩和社會危機。天聰汗皇太極藉新登汗位的英氣,憑遠征朝鮮得勝的銳氣,發動了寧錦之戰。

  第三部分寧錦大捷(1)

  天啟七年即天聰元年(1627年)五月初六日,後金天聰汗皇太極,以「明人於錦州、大凌河、小凌河築城屯田」,沒有議和誠意為藉口,親率數萬軍隊,謁堂子,出瀋陽,舉兵向西,進攻寧(遠)錦(州)。

  袁崇煥得到後金兵過遼河的哨報後,立即部署:滿桂移駐前屯,孫祖壽移駐山海關,黑雲龍移駐一片石。錦州防務:以副總兵左輔統金國奇為左翼,以副總兵朱梅為右翼,平遼總兵趙率教居中調度,賈勝領奇兵東西策應,鎮守太監紀用駐錦州。其他相關事宜,做了相應安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