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他倆並不是個案,這或許就是歷史的力量,或者說觀念的力量,隱秘又強大。我篤信理念的力量,讀書的時候,我就和朋友一起編撰出版《讀品2006》《讀品2007》系列,在金融危機中出版了一本訪談集《危機與轉型》,主要是對於世界經濟困境以及中國改革路徑的追問。金融危機後,面對中國經濟諸多問題,我出版了財經評論集《中國經濟怎麼了》,隨後開始寫作《凱恩斯的中國聚會》。《中國經濟怎麼了》是解析新聞背後的經濟原理,《凱恩斯的中國聚會》則是系統介紹各家經濟思想。不過,僅僅從經濟理念去解讀金融市場遠遠不夠,甚至就金融市場談金融市場也是有缺失的,因此,我開始計劃一本系統闡釋金融的書籍,這也就促成了本書的誕生。這次寫作得到了很多師友的幫助,尤其是止庵先生與劉海影先生的鼓勵指點,讓我受益良多。
我的所有寫作,首要目的是解答本人疑惑,其次在於普及常識。因此誠意並不缺乏,也在努力提升專業水平,但其中謬誤難免,這是個人責任,我甘願承擔。在梳理過程之中,辛苦與快樂並存自不待言,不時感受到政治力量對於金融實踐的潛在影響,同時也感受到金融之手對於世界大勢的推動作用。這是一個真實而複雜的世界,各種力量交匯而成,我儘量不做道德評價,而是從理性維度給予“同情的理解”。
中國何時會爆發金融危機?經濟鐵律往往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這是無法給出明確答案的問題。社會科學往往是理念與實踐的互動結果,經濟規律可以作用於人的行為,而人的行為也在改造經濟現實。如果中國不幸以劇烈方式爆發金融危機,其力度或將進入歷史記錄。如果中國選擇日本式的軟著陸方式,那麼未來可能是掙扎的20年。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儘管金融危機已經被置換為後金融時代,銀行家也重返達沃斯論壇,中國第一的勢頭看似銳不可當,但世界已經和昨日不同。
金融危機是信用經濟的固然產物,金融周期與經濟周期一樣難以迴避。我們不是在面臨一場危機,就是走在一場危機的路上。也正因為如此,了解你的對手是誰、它如何形成、如何作用於現實經濟,在當下也無比重要。
各位,歡迎來到一個動盪而刺激的美麗新世紀。
徐瑾
2015年12月1日於上海
主要參考資料
1. 《1929年大崩盤》,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思,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2. 《白銀與近代中國經濟(1890—1935)》,戴建兵,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3
3. 《暴力與社會秩序——詮釋有文字記載的人類歷史的一個概念性框架》,道格拉斯·C·諾思,約翰·約瑟夫·瓦利斯,巴里·R·韋格斯特,杭行、王亮譯,格致出版社,2013
4. 《伯南克的美聯儲》,伊森·哈里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5. 《從自由到壟斷:中國貨幣經濟兩千年》,朱嘉明,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12
6. 《大賭局》,克洛德·庫埃尼,沈錫良譯,雲南人民出版社,2010
7. 《大蕭條》,本·伯南克,宋秀芳、寇文紅譯,東北財經出版社,2009
8. 《帝國》,尼爾·弗格森,中信出版社,2012
9. 《動盪的世界:風險、人性與未來的前景》,艾倫·格林斯潘,中信出版社,2013
10. 《多難登臨錄:金融危機與中國前景》,張五常,中信出版社,2009
11. 《非理性繁榮》,羅伯特·J·希勒,廖理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12. 《瘋狂、驚恐和崩潰:金融危機史》,金德爾伯格,朱雋、葉翔譯,中國金融出版社,2011
13. 《富可敵國》,塞巴斯蒂安·馬拉比,徐煦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14. 《光榮與夢想》,威廉·曼徹斯特,海南出版社,2006
15.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亞當·斯密,郭大力、王亞南譯,商務印書館,1972
16. 《還原真實的美聯儲》,王健,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17. 《好的資本主義,壞的資本主義》,鮑莫爾,劉衛、張春霖譯,中信出版社,2008
18. 《好資本主義和壞資本主義》,楊小凱,
19. 《貨幣的非國家化》,弗里德里希·馮·哈耶克,姚中秋譯,新星出版社,2007
20. 《貨幣崛起》,尼爾·弗格森,中信出版社,2012
21. 《貨幣論》,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商務印書館,1996
22. 《監管:誰來保護我投資》,沈聯濤,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
23. 《金錢關係》,尼爾·弗格森,中信出版社,2012
24. 《金融的本質:伯南克四講美聯儲》,本·伯南克,巴曙松等譯,中信出版社,2014
25. 《金融之王:毀了世界的銀行家》,利雅卡特·艾哈邁德,巴曙松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6. 《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羅納德·麥金農,上海三聯書店,1994
27. 《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愛德華·肖,上海三聯書店,1988
28.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商務印書館,1998
29. 《金融市場監管的理論基礎》,卡塔琳娜·皮斯托,《比較》第六期,2014
30. 《理性動物》,道格拉斯·T·肯里克,弗拉達斯·格里斯克維西斯,中信出版社,2014
31. 《歷史是什麼?》,愛德華·霍特列·卡爾,吳柱存譯,商務印書館,2007
32. 《歷史中的意義》,威廉·狄爾泰,艾彥、逸飛譯,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
33. 《利率史》,雪梨·霍默,中信出版社,2010
34. 《倫巴第街:貨幣市場記述》(英文原版),沃爾特·白芝浩,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
35. 《倫巴第街:貨幣市場記述》,白芝浩,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36. 《羅斯福爐邊談話》,羅斯福,張愛民、馬飛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37. 《梅隆:一個美國金融政治家的人生》,大衛·坎納丁,吳詠蓓譯,上海遠東出版社,2010
38. 《美國貨幣史(1867—1960)》,弗里德曼,施瓦茨,巴曙松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39. 《美聯儲》,威廉·格雷德,耿丹譯,2012
40. 《美元大崩潰》,彼得·D·希夫,陳召強譯,中信出版社,2008
41. 《摩根財團:美國一代銀行王朝和現代金融業的崛起》,羅恩·徹諾,金立群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42.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約翰·赫斯特,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43. 《牛津英國通史》,肯尼思·O·摩根主編,王覺非譯,商務印書館,1993
44. 《峭壁邊緣》,保爾森,喬江濤等譯,中信出版社,2010
45. 《全球通史:1500年以後的世界》,L·S·斯塔夫里阿諾斯,吳象嬰等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
我的所有寫作,首要目的是解答本人疑惑,其次在於普及常識。因此誠意並不缺乏,也在努力提升專業水平,但其中謬誤難免,這是個人責任,我甘願承擔。在梳理過程之中,辛苦與快樂並存自不待言,不時感受到政治力量對於金融實踐的潛在影響,同時也感受到金融之手對於世界大勢的推動作用。這是一個真實而複雜的世界,各種力量交匯而成,我儘量不做道德評價,而是從理性維度給予“同情的理解”。
中國何時會爆發金融危機?經濟鐵律往往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這是無法給出明確答案的問題。社會科學往往是理念與實踐的互動結果,經濟規律可以作用於人的行為,而人的行為也在改造經濟現實。如果中國不幸以劇烈方式爆發金融危機,其力度或將進入歷史記錄。如果中國選擇日本式的軟著陸方式,那麼未來可能是掙扎的20年。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儘管金融危機已經被置換為後金融時代,銀行家也重返達沃斯論壇,中國第一的勢頭看似銳不可當,但世界已經和昨日不同。
金融危機是信用經濟的固然產物,金融周期與經濟周期一樣難以迴避。我們不是在面臨一場危機,就是走在一場危機的路上。也正因為如此,了解你的對手是誰、它如何形成、如何作用於現實經濟,在當下也無比重要。
各位,歡迎來到一個動盪而刺激的美麗新世紀。
徐瑾
2015年12月1日於上海
主要參考資料
1. 《1929年大崩盤》,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思,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2. 《白銀與近代中國經濟(1890—1935)》,戴建兵,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3
3. 《暴力與社會秩序——詮釋有文字記載的人類歷史的一個概念性框架》,道格拉斯·C·諾思,約翰·約瑟夫·瓦利斯,巴里·R·韋格斯特,杭行、王亮譯,格致出版社,2013
4. 《伯南克的美聯儲》,伊森·哈里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5. 《從自由到壟斷:中國貨幣經濟兩千年》,朱嘉明,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12
6. 《大賭局》,克洛德·庫埃尼,沈錫良譯,雲南人民出版社,2010
7. 《大蕭條》,本·伯南克,宋秀芳、寇文紅譯,東北財經出版社,2009
8. 《帝國》,尼爾·弗格森,中信出版社,2012
9. 《動盪的世界:風險、人性與未來的前景》,艾倫·格林斯潘,中信出版社,2013
10. 《多難登臨錄:金融危機與中國前景》,張五常,中信出版社,2009
11. 《非理性繁榮》,羅伯特·J·希勒,廖理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12. 《瘋狂、驚恐和崩潰:金融危機史》,金德爾伯格,朱雋、葉翔譯,中國金融出版社,2011
13. 《富可敵國》,塞巴斯蒂安·馬拉比,徐煦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14. 《光榮與夢想》,威廉·曼徹斯特,海南出版社,2006
15.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亞當·斯密,郭大力、王亞南譯,商務印書館,1972
16. 《還原真實的美聯儲》,王健,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17. 《好的資本主義,壞的資本主義》,鮑莫爾,劉衛、張春霖譯,中信出版社,2008
18. 《好資本主義和壞資本主義》,楊小凱,
19. 《貨幣的非國家化》,弗里德里希·馮·哈耶克,姚中秋譯,新星出版社,2007
20. 《貨幣崛起》,尼爾·弗格森,中信出版社,2012
21. 《貨幣論》,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商務印書館,1996
22. 《監管:誰來保護我投資》,沈聯濤,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
23. 《金錢關係》,尼爾·弗格森,中信出版社,2012
24. 《金融的本質:伯南克四講美聯儲》,本·伯南克,巴曙松等譯,中信出版社,2014
25. 《金融之王:毀了世界的銀行家》,利雅卡特·艾哈邁德,巴曙松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6. 《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羅納德·麥金農,上海三聯書店,1994
27. 《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愛德華·肖,上海三聯書店,1988
28.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商務印書館,1998
29. 《金融市場監管的理論基礎》,卡塔琳娜·皮斯托,《比較》第六期,2014
30. 《理性動物》,道格拉斯·T·肯里克,弗拉達斯·格里斯克維西斯,中信出版社,2014
31. 《歷史是什麼?》,愛德華·霍特列·卡爾,吳柱存譯,商務印書館,2007
32. 《歷史中的意義》,威廉·狄爾泰,艾彥、逸飛譯,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
33. 《利率史》,雪梨·霍默,中信出版社,2010
34. 《倫巴第街:貨幣市場記述》(英文原版),沃爾特·白芝浩,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
35. 《倫巴第街:貨幣市場記述》,白芝浩,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36. 《羅斯福爐邊談話》,羅斯福,張愛民、馬飛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37. 《梅隆:一個美國金融政治家的人生》,大衛·坎納丁,吳詠蓓譯,上海遠東出版社,2010
38. 《美國貨幣史(1867—1960)》,弗里德曼,施瓦茨,巴曙松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39. 《美聯儲》,威廉·格雷德,耿丹譯,2012
40. 《美元大崩潰》,彼得·D·希夫,陳召強譯,中信出版社,2008
41. 《摩根財團:美國一代銀行王朝和現代金融業的崛起》,羅恩·徹諾,金立群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42.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約翰·赫斯特,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43. 《牛津英國通史》,肯尼思·O·摩根主編,王覺非譯,商務印書館,1993
44. 《峭壁邊緣》,保爾森,喬江濤等譯,中信出版社,2010
45. 《全球通史:1500年以後的世界》,L·S·斯塔夫里阿諾斯,吳象嬰等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