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沒有他的世界,我活不下去……"
最後,她是笑著扳動了扣扳。
在海岸邊,有一艘船即將遠航的時刻。
他一個人坐在船弦上,看著遠方那一亮一滅之間的燈塔。
就要啟程了,船上的馬達已經發動了。
風呼嘯而過,海風的鹹味在夜裡化成了水到了他的嘴裡。
"禹。"
有人輕輕地擦試他的兩頰。
"別哭了,沒事了。"
哭?他哭了嗎?
明明是海水。
他愴然一笑,將頭埋進自己的胳膊。
"子安,為什麼會這樣?"
"他們為什麼會這樣?"
用力地止住他眼裡的酸澀,卻只是讓淚更加洶湧。
駱子安震動地顫了顫,伸手撫摸他的發。
"人的生命里有時候為了得到某一個人,什麼代價都是值得付出的。"
"人的生命里有時候又會為了失去某一個人,去放棄所擁有的一切。"
姚禹苦楚地抬起頭,望著他。
"我剛才怕極了,你知道嗎?"
"我從來沒有見過小晚那樣笑過,那樣義無反顧,那樣毅然決然。"
"她想死,她真的是想要去陪他死。"
"要不是……要不是,我真是不敢想像,子安,我只有這一個妹妹啊!!"
姚禹開始發抖,那一幕的震撼比讓他關進冷窖里三天三夜還要澈骨。
駱子安抱進緊了他,撫慰地吻了吻他的發稍。
心中感激上蒼,
他們不用經歷如此可怕的磨難,不然……
他也許會像安平,他也會像姚晚。
"禹,沒事了,會沒事的。"
"相信我,他們都會沒事的。"
"你不要這麼自己嚇自己了。"
拍了拍他顫抖的肩膀,駱子安攙著來到了那燈火通明的窗口。
幸好,真的是幸好。
看著船艙里正在不斷進行搶救的那些身影。
他堅信,他們會沒事的。
"小晚。"
姚禹把頭輕輕地靠在他的胸膛上。
"哥哥帶你回家了。"
"我帶你回家去了。"
閉上了眼睛,心中吶喊。
回家了,
我們一起回到我們純真的,相親相愛的時光里的家。
回去,
回到家去,
小晚,你累壞了。
你要回家了。
江南的小鎮是平凡的,親切的,可愛的。
行來走往在橋上的人,見了面每一個都是叫的出名字的,清楚得連彼此的家族由來都知根知底的。
舊時的煙雨,現在的小巷,你說有變化嗎?肯定有,可變在那兒了?
你講不出個所以然來。
因為這裡的一輩輩,一代代,靜悄悄的,就這麼傳承著,墨守著,又進步著。
那裡的人沒見過多少大風大雨,但那裡的人又真的是大度大量,擁有大智慧的。
他們閒散地過著日子,收留著那些異鄉的漂波者,愉快的,熱情周到地把他們當做自家人。
江南的小鎮適合養傷,心上的,身體上的,在這兒養著,終有痊癒的一天。
小鎮的早晨很總是那麼忙碌也很悠閒。
這裡的忙碌不像大城市那節奏飛快,分秒必爭的。
這裡的忙碌你大可以從中偷點閒工夫。
所以,在早晨的霧氣尚未散盡,帶些濕意的那條青石板鋪成的長廊上,人們會停駐片刻,看那一個穿著藍色印花布裙的女子,慢慢地走著,淡紫色的氤氳水氣帷布在她秀美的五官周圍。讓她看上去就像婉約派的一闕詞。
偷瞧她的人,眼底先是欣賞愛慕,可馬上又有一層同情浮了上去。
可惜了,可惜了這上天無情,這麼一個完美的女子,她的右手拄著一根木杖,右腳的步子不夠和諧,一拐又一拐。
拐的人心不由地要嘆:人無完人,偏偏是個瘸子。
陳家花鋪的老闆娘剛把木門的門板拿下,就迎來了第一位客人。
笑眯眯得招呼道:
"小姚姑娘,你又來買花肥?"
這裡的人習慣在人的姓式後加一個姑娘,表示友好喜愛。
"嗯。麻煩你給我三包。"
穿藍印花布裙子的姑娘頷首微笑。
"啊呀,你要等一等哦,我要把貨拿出來,你先坐。"
話還沒講光,風風火火,老闆娘人到了後面的廳里去搬東西了。
於是,她也不急不忙地端坐在半是家常,半是店面的堂廳里,等著他們忙完了再來接待她。
"阿昌,幫小姚姑娘泡杯茶。"
老闆娘的聲音從後頭傳上來。
阿昌是老闆娘的小兒子,大名廖昌盛,在城裡念大學三年級。
於是沒多久,一個面帶羞澀清瘦的大男孩端著一杯白瓷蓋碗茶具,從旁邊飛快地將它放在了桌上。
他紅了紅臉頭都不抬,垂手站在她的旁邊。
有事嗎?
她奇怪地看他像在提起勇氣要做一件事似,小聲地囁喏著。
"龍井。"他指了指桌上的茶。
她這才明白他是要和自己說話。
"……四月的。"
"哦。謝謝你。阿昌哥哥。"
雨前龍井在這兒可是很貴的。他用它來招待自己可見是把自己當做了上賓。
那大男孩聽了紅暈居然到了脖子。
"小姚姑娘,上趟方家老師請你去他們家寫門聯了?"
在帘子的後面,轉個身放下東西的老闆娘又問。
"是啊。方阿姨老是請我吃飯,我都沒什麼可謝的,只有寫寫字謝謝她的。都不知道她喜歡不喜歡呢。"
那位熱情的方家阿姨經常要送點蛋絲小餛燉、嗆醉蝦、蘿蔔絲小餅點心給她,逢上年節更是要請她去吃飯。雖說不珍貴,難得是份心意讓她感動。
"嗯,歡喜的不得了。你不曉得那天我去她家拉了我就要看你的門聯,誇你字就像人一樣好看。"
"方阿姨是客氣了。"
她揭開茶蓋,吹開茶梗,喝了一口。
好茶,喉舌甘甜,唇齒留香。
"那麼,你覺得小方老師人怎麼樣?"
"說起來他人老實,買相也蠻好呃。歲數又幫你相當。實際上,方阿姨請我幫她搓和搓和你們。"
"你的意思怎麼樣?"
怎麼樣?!
她嘴裡含的茶水差點要噴出來。
算上這位福態的熱心腸,已經有十個人來探過她的口風了。
小鎮上的人們覺得她這個年紀的女孩差不多該找婆家了,所以都熱心地幫她留意,安排。
"呵……"
她不能拂了兩家人的面子,只好把散落的頭髮撥回耳後,乾笑。
"媽!人家沒個意思,你別瞎起勁!"
站在一邊的阿昌卻突然有點惱怒地喊了一聲。
終於牌好貨物的福態老闆娘走出來,面上露出一個曖昧的笑。
"那麼,你又起個啥勁?"
一句話,弄得阿昌面紅耳赤,她一頭霧水。
阿昌窘迫地跑到後堂去了。
老闆娘笑了笑,從櫃檯上拿下三包花肥遞給她。
"小姚姑娘,你的花肥。"
她從口袋裡翻錢的時候,老闆娘看了看桌上杯子,連過年也不捨得的茶葉,一放就放了許多。
也難怪,自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小姚姑娘,你看我們家阿昌怎麼樣?"
話說了一半,朝她笑眯眯地看。
助人自助,老闆娘也想保自己兒子的媒。
藍印花裙子姑娘笑了笑把零錢放在桌上。
迅速地走了出去,不敢再留。
"好了,不要看了。"
敲敲已經目送倩影多時的兒子的頭。
"阿昌,那姑娘不是咱們這裡高攀得上的。"
"你就別白費力了。"
勸勸自己兒子快點死心。
憑她活了快五十多年,一眼就知道這個一年前搬來的小姑娘不簡單。
雖然她拄著拐棍,右腿有點殘疾。
但那絲毫不影響她那一顰一笑之間的氣質,全然一個雲上的人物,染指不得,不作非份之想。
日常待人接物的方法一看就曉得絕對是豪門大戶里走出來的千金小姐。
要麼避難,要麼就是休養身體,這種人物在這個小鎮通常是呆不長的。
她是知道的。
第 22 章
上午去了趟城裡,藥和點滴還是按兩個月一取的。
不過,小鎮和城裡的距離到底是有些遠的,一個往返就耗掉了大半天。
最後,她是笑著扳動了扣扳。
在海岸邊,有一艘船即將遠航的時刻。
他一個人坐在船弦上,看著遠方那一亮一滅之間的燈塔。
就要啟程了,船上的馬達已經發動了。
風呼嘯而過,海風的鹹味在夜裡化成了水到了他的嘴裡。
"禹。"
有人輕輕地擦試他的兩頰。
"別哭了,沒事了。"
哭?他哭了嗎?
明明是海水。
他愴然一笑,將頭埋進自己的胳膊。
"子安,為什麼會這樣?"
"他們為什麼會這樣?"
用力地止住他眼裡的酸澀,卻只是讓淚更加洶湧。
駱子安震動地顫了顫,伸手撫摸他的發。
"人的生命里有時候為了得到某一個人,什麼代價都是值得付出的。"
"人的生命里有時候又會為了失去某一個人,去放棄所擁有的一切。"
姚禹苦楚地抬起頭,望著他。
"我剛才怕極了,你知道嗎?"
"我從來沒有見過小晚那樣笑過,那樣義無反顧,那樣毅然決然。"
"她想死,她真的是想要去陪他死。"
"要不是……要不是,我真是不敢想像,子安,我只有這一個妹妹啊!!"
姚禹開始發抖,那一幕的震撼比讓他關進冷窖里三天三夜還要澈骨。
駱子安抱進緊了他,撫慰地吻了吻他的發稍。
心中感激上蒼,
他們不用經歷如此可怕的磨難,不然……
他也許會像安平,他也會像姚晚。
"禹,沒事了,會沒事的。"
"相信我,他們都會沒事的。"
"你不要這麼自己嚇自己了。"
拍了拍他顫抖的肩膀,駱子安攙著來到了那燈火通明的窗口。
幸好,真的是幸好。
看著船艙里正在不斷進行搶救的那些身影。
他堅信,他們會沒事的。
"小晚。"
姚禹把頭輕輕地靠在他的胸膛上。
"哥哥帶你回家了。"
"我帶你回家去了。"
閉上了眼睛,心中吶喊。
回家了,
我們一起回到我們純真的,相親相愛的時光里的家。
回去,
回到家去,
小晚,你累壞了。
你要回家了。
江南的小鎮是平凡的,親切的,可愛的。
行來走往在橋上的人,見了面每一個都是叫的出名字的,清楚得連彼此的家族由來都知根知底的。
舊時的煙雨,現在的小巷,你說有變化嗎?肯定有,可變在那兒了?
你講不出個所以然來。
因為這裡的一輩輩,一代代,靜悄悄的,就這麼傳承著,墨守著,又進步著。
那裡的人沒見過多少大風大雨,但那裡的人又真的是大度大量,擁有大智慧的。
他們閒散地過著日子,收留著那些異鄉的漂波者,愉快的,熱情周到地把他們當做自家人。
江南的小鎮適合養傷,心上的,身體上的,在這兒養著,終有痊癒的一天。
小鎮的早晨很總是那麼忙碌也很悠閒。
這裡的忙碌不像大城市那節奏飛快,分秒必爭的。
這裡的忙碌你大可以從中偷點閒工夫。
所以,在早晨的霧氣尚未散盡,帶些濕意的那條青石板鋪成的長廊上,人們會停駐片刻,看那一個穿著藍色印花布裙的女子,慢慢地走著,淡紫色的氤氳水氣帷布在她秀美的五官周圍。讓她看上去就像婉約派的一闕詞。
偷瞧她的人,眼底先是欣賞愛慕,可馬上又有一層同情浮了上去。
可惜了,可惜了這上天無情,這麼一個完美的女子,她的右手拄著一根木杖,右腳的步子不夠和諧,一拐又一拐。
拐的人心不由地要嘆:人無完人,偏偏是個瘸子。
陳家花鋪的老闆娘剛把木門的門板拿下,就迎來了第一位客人。
笑眯眯得招呼道:
"小姚姑娘,你又來買花肥?"
這裡的人習慣在人的姓式後加一個姑娘,表示友好喜愛。
"嗯。麻煩你給我三包。"
穿藍印花布裙子的姑娘頷首微笑。
"啊呀,你要等一等哦,我要把貨拿出來,你先坐。"
話還沒講光,風風火火,老闆娘人到了後面的廳里去搬東西了。
於是,她也不急不忙地端坐在半是家常,半是店面的堂廳里,等著他們忙完了再來接待她。
"阿昌,幫小姚姑娘泡杯茶。"
老闆娘的聲音從後頭傳上來。
阿昌是老闆娘的小兒子,大名廖昌盛,在城裡念大學三年級。
於是沒多久,一個面帶羞澀清瘦的大男孩端著一杯白瓷蓋碗茶具,從旁邊飛快地將它放在了桌上。
他紅了紅臉頭都不抬,垂手站在她的旁邊。
有事嗎?
她奇怪地看他像在提起勇氣要做一件事似,小聲地囁喏著。
"龍井。"他指了指桌上的茶。
她這才明白他是要和自己說話。
"……四月的。"
"哦。謝謝你。阿昌哥哥。"
雨前龍井在這兒可是很貴的。他用它來招待自己可見是把自己當做了上賓。
那大男孩聽了紅暈居然到了脖子。
"小姚姑娘,上趟方家老師請你去他們家寫門聯了?"
在帘子的後面,轉個身放下東西的老闆娘又問。
"是啊。方阿姨老是請我吃飯,我都沒什麼可謝的,只有寫寫字謝謝她的。都不知道她喜歡不喜歡呢。"
那位熱情的方家阿姨經常要送點蛋絲小餛燉、嗆醉蝦、蘿蔔絲小餅點心給她,逢上年節更是要請她去吃飯。雖說不珍貴,難得是份心意讓她感動。
"嗯,歡喜的不得了。你不曉得那天我去她家拉了我就要看你的門聯,誇你字就像人一樣好看。"
"方阿姨是客氣了。"
她揭開茶蓋,吹開茶梗,喝了一口。
好茶,喉舌甘甜,唇齒留香。
"那麼,你覺得小方老師人怎麼樣?"
"說起來他人老實,買相也蠻好呃。歲數又幫你相當。實際上,方阿姨請我幫她搓和搓和你們。"
"你的意思怎麼樣?"
怎麼樣?!
她嘴裡含的茶水差點要噴出來。
算上這位福態的熱心腸,已經有十個人來探過她的口風了。
小鎮上的人們覺得她這個年紀的女孩差不多該找婆家了,所以都熱心地幫她留意,安排。
"呵……"
她不能拂了兩家人的面子,只好把散落的頭髮撥回耳後,乾笑。
"媽!人家沒個意思,你別瞎起勁!"
站在一邊的阿昌卻突然有點惱怒地喊了一聲。
終於牌好貨物的福態老闆娘走出來,面上露出一個曖昧的笑。
"那麼,你又起個啥勁?"
一句話,弄得阿昌面紅耳赤,她一頭霧水。
阿昌窘迫地跑到後堂去了。
老闆娘笑了笑,從櫃檯上拿下三包花肥遞給她。
"小姚姑娘,你的花肥。"
她從口袋裡翻錢的時候,老闆娘看了看桌上杯子,連過年也不捨得的茶葉,一放就放了許多。
也難怪,自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小姚姑娘,你看我們家阿昌怎麼樣?"
話說了一半,朝她笑眯眯地看。
助人自助,老闆娘也想保自己兒子的媒。
藍印花裙子姑娘笑了笑把零錢放在桌上。
迅速地走了出去,不敢再留。
"好了,不要看了。"
敲敲已經目送倩影多時的兒子的頭。
"阿昌,那姑娘不是咱們這裡高攀得上的。"
"你就別白費力了。"
勸勸自己兒子快點死心。
憑她活了快五十多年,一眼就知道這個一年前搬來的小姑娘不簡單。
雖然她拄著拐棍,右腿有點殘疾。
但那絲毫不影響她那一顰一笑之間的氣質,全然一個雲上的人物,染指不得,不作非份之想。
日常待人接物的方法一看就曉得絕對是豪門大戶里走出來的千金小姐。
要麼避難,要麼就是休養身體,這種人物在這個小鎮通常是呆不長的。
她是知道的。
第 22 章
上午去了趟城裡,藥和點滴還是按兩個月一取的。
不過,小鎮和城裡的距離到底是有些遠的,一個往返就耗掉了大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