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我認為,嘎雷奧托-曼弗雷第的悲劇(他被自己的妻子殺死,大詩人蒙梯曾寫過這一題材)以及十五世紀很多不大為人所知,僅在義大利一些城市史上稍加提及的家庭悲劇。其結局都和佩特萊拉城堡的慘劇相似。下面便是那篇記敘文的譯文。原文成於1599年,是用羅馬的義大利文撰寫的。
1599年9月11日,聖父教皇克萊芒八世阿爾道勃朗迪尼治下,雅克和貝阿特麗絲-桑西兄妹,以及其繼母盧克萊絲-佩特洛尼因弒父殺夫罪被處以極刑。以下是案情實錄。
弗朗索瓦-桑西出生於羅馬,是最富有的市民之一。他一直過著腐化墮落的生活,最終死於非命。他的幾個剛武勇猛的兒子,以及他的女兒貝阿特麗絲,都被他害得過早地死亡。雖然(四天前)貝阿特麗絲被處死時剛滿十六歲,卻已被視為全義大利和教皇統治的國家裡最美麗的女人之一。有消息說,上星期五,也就是可憐的貝阿特麗絲被處死的前一天,可敬的波輪亞畫派的學生基多-雷尼先生願意為她畫一幀像。倘若這位大畫家完成這幅作品,如同他在這座京城完成的其他作品一樣出色,那麼對這位絕色女子的姿容,後世就能多少有所了解。為了使後人了解這位少女遭受的無與輪比的不幸,以及這位具有真正的羅馬品質的姑娘以怎樣的毅力與不幸鬥爭,我決心把我所聞的置她於死地的事情經過和她悲壯就刑的當天所見的場面記敘下來。
向我提供材料的人都是能獲知最隱密內情的人,儘管六周來,全羅馬人議論的只是桑西家的案件,可是這些材料至今仍不為人所知。我記敘這些事時享有一定的自由,因為我相信,我能夠在那些可敬的檔案材料里加進我自己的評論,當然這些評論將來會被剔除,但那只是我死後的事了。我唯一擔心的,就是按照事實需要說出的話,不利於證實貝阿特麗絲-桑西的無辜。須知所有認識這個姑娘的人,都喜愛她,尊重她。而仇恨和憎惡她那可惡的父親。
不能否認,弗朗索瓦-桑西天生津明,但脾氣也怪得驚人。他是桑西大人的兒子。他的父親在庇烏五世(吉斯列里)時當上了財務大臣。如人所知,那位教皇深惡痛絕異端邪說,忙於重建他可敬的宗教裁判所,忽略了對國事俗務的管理,使得在1572年以前當了好些年財務大臣的桑西大人,給他的兒子,也就是貝阿特麗絲的父親留下一筆淨值十六萬皮亞斯特(約合1837年的二百五十萬法郎)的收益。
除了這筆巨額財產,弗朗索瓦-桑西還以勇敢和謹慎聞名。在這一點上,任何一個羅馬青年都不如他。這種名聲不僅為他贏得了教廷的信任和民眾的擁戴,而且使人們把他的罪行看成可以原諒的過失。許多羅馬人帶著一絲遺憾,回憶起雷翁十世和保羅三世當政時人們所享有的思想與行動自由。雷翁十世於1513年駕崩。保羅三世亦於1549年逝世。在保羅三世治下,已經有人在談論年輕的弗朗索瓦-桑西,因為他使用很不尋常的手腕,干成了幾樁不尋常的風流事兒。
在保羅三世時代,大家還能開誠布公地說話。許多人都說弗朗索瓦-桑西尤其渴望於一些離奇事情,以追求新奇的,令人不安的刺激。他們都把從他帳本上發現的一些條款作為根據。那些條款是這樣的:
“為托斯卡納拉的新奇艷遇,支出三千五百皮亞斯特(約合1837年的六萬法郎)。並不算太貴。”
義大利其它城市的人大概不會知道,我們羅馬人的命運和存在方式,都是隨在位教皇的個性而改變。因此,在好心的教皇格列戈利十三世(布翁康帕尼)在位的十三年裡,羅馬人可以為所欲為。誰想親手或僱人殺死仇敵,只要行動時稍稍謹慎,就不會受到追究。這種過分的寬容,導致了偉大的西克斯特五世教皇在位五年期間的過分嚴厲。說起這位教皇,人們就像談論奧古斯都大帝一樣,要末他乾脆不來,要末他永遠待下去。那些十年來逍遙法外的投毒殺人犯被處決了。因為這些倒霉的傢伙都曾向蒙塔托紅衣主教作過懺悔,而這位紅衣主教就是後來的西克斯特五世。
人們開始廣泛議論弗朗索瓦-桑西,主要是在格列戈利十三在位期間,那時他已經娶了一位十分富裕的妻子。對於他這位名聲很好的大人來說,這門婚事倒也十分相稱。這個女人給他生了七個孩子後去世了。她死後不久,他就另娶了盧克萊絲-佩特洛尼為妻。這個女子天姿國色,尤以膚色白皙出名。不過,她也有羅馬女人共有的缺陷,身體稍嫌豐肥了一點,盧克萊絲沒有給他生下一兒半女。
弗朗索瓦-桑西身上該受譴責的最輕微的惡習,便是瀅盪成性,而最大的惡習,便是不信上帝,他一生中誰也沒見他進過教堂。
他因瀅亂罪三次入獄,不過他花了二十萬皮亞斯特(約合1837年的五百萬法郎),買通了他活著時先後在位的十二位教皇的親信,便次次被釋放回家。
我見到弗朗索瓦-桑西時,他已經鬢髮蒼蒼了。當時是布翁康帕尼教皇在位,只要有膽量,幹什麼都行。弗朗索瓦-桑西身高五尺四寸,身體雖瘦,卻很勻稱。人家說他極為強健,也許這是他自己放的風聲。他的眼睛很大,富有表情,但上眼皮稍嫌鬆弛,他的鼻子又大又隆,嘴唇很薄,上面掛著優雅的微笑。不過,當他瞪著敵人時,這種微笑就變得叫人心寒膽戰,他一激動或受了刺激,全身就劇烈顫抖,好像害了大病似的。我年輕時曾見他騎馬從羅馬去那不勒斯,大概是去會哪個相好的女人。那正是布翁康帕尼在位期間。他獨身經過桑日耳瑪諾和法約拉樹林,毫不擔心有強盜剪徑。據說,他跑這段路程,用不了二十個小時,他總是獨來獨往,從不給人家通個信兒。馬走累了,他就另買一匹或偷一匹。要是有人找麻煩,他就毫不為難地給他一刀。不過說實話,在我年輕的時候,也就是說,他四十八或五十歲的時候,誰也沒有膽量與他對陣。但對他來說,與敵人較量尤其是一件大樂事。
在教皇治理的國家,條條大路上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名,他出手豪闊,但他也十分記仇,一旦受了冒犯,他過了兩三個月也會派人把冒犯者殺死。
他漫長的一生中,只做過一件積德的事,那就是在他瀕臨台伯河的府邸院內,為聖托馬斯建了一座教堂。不過這件奇事也是在怪異的願望驅使下做出來的。他想時刻看到孩子們的墳墓。他喪盡天良,對孩子們懷有刻骨之仇,即使他們稚嫩無知,不可能對他構成任何侵害。
他常常帶著陰慘的笑容,對雇來建造教堂的工匠說:“我要把他們都葬在裡面。”他把三個大的,即雅克、克利斯朵夫和羅什送到西班牙的薩拉芒格去上大學。等他們一到那個遙遠的地方,他就玩弄花招,不給他們寄錢。三個可憐的年輕人給父親寫了一封又一封信,卻得不到半點回音。他們百般無奈,只好四處告貸,沿途行乞,好不容易才回到祖國。
回羅馬後,他們發現父親待他們更加兇狠刻薄,儘管他家資巨萬,卻不願供給兒子衣著,連購買最粗糙的食品的錢也不給。可憐的孩子們不得不向教皇求助,教皇迫使弗朗索瓦-桑西給他們一小筆膳宿費。有了這筆錢,他們便和他分居了。
1599年9月11日,聖父教皇克萊芒八世阿爾道勃朗迪尼治下,雅克和貝阿特麗絲-桑西兄妹,以及其繼母盧克萊絲-佩特洛尼因弒父殺夫罪被處以極刑。以下是案情實錄。
弗朗索瓦-桑西出生於羅馬,是最富有的市民之一。他一直過著腐化墮落的生活,最終死於非命。他的幾個剛武勇猛的兒子,以及他的女兒貝阿特麗絲,都被他害得過早地死亡。雖然(四天前)貝阿特麗絲被處死時剛滿十六歲,卻已被視為全義大利和教皇統治的國家裡最美麗的女人之一。有消息說,上星期五,也就是可憐的貝阿特麗絲被處死的前一天,可敬的波輪亞畫派的學生基多-雷尼先生願意為她畫一幀像。倘若這位大畫家完成這幅作品,如同他在這座京城完成的其他作品一樣出色,那麼對這位絕色女子的姿容,後世就能多少有所了解。為了使後人了解這位少女遭受的無與輪比的不幸,以及這位具有真正的羅馬品質的姑娘以怎樣的毅力與不幸鬥爭,我決心把我所聞的置她於死地的事情經過和她悲壯就刑的當天所見的場面記敘下來。
向我提供材料的人都是能獲知最隱密內情的人,儘管六周來,全羅馬人議論的只是桑西家的案件,可是這些材料至今仍不為人所知。我記敘這些事時享有一定的自由,因為我相信,我能夠在那些可敬的檔案材料里加進我自己的評論,當然這些評論將來會被剔除,但那只是我死後的事了。我唯一擔心的,就是按照事實需要說出的話,不利於證實貝阿特麗絲-桑西的無辜。須知所有認識這個姑娘的人,都喜愛她,尊重她。而仇恨和憎惡她那可惡的父親。
不能否認,弗朗索瓦-桑西天生津明,但脾氣也怪得驚人。他是桑西大人的兒子。他的父親在庇烏五世(吉斯列里)時當上了財務大臣。如人所知,那位教皇深惡痛絕異端邪說,忙於重建他可敬的宗教裁判所,忽略了對國事俗務的管理,使得在1572年以前當了好些年財務大臣的桑西大人,給他的兒子,也就是貝阿特麗絲的父親留下一筆淨值十六萬皮亞斯特(約合1837年的二百五十萬法郎)的收益。
除了這筆巨額財產,弗朗索瓦-桑西還以勇敢和謹慎聞名。在這一點上,任何一個羅馬青年都不如他。這種名聲不僅為他贏得了教廷的信任和民眾的擁戴,而且使人們把他的罪行看成可以原諒的過失。許多羅馬人帶著一絲遺憾,回憶起雷翁十世和保羅三世當政時人們所享有的思想與行動自由。雷翁十世於1513年駕崩。保羅三世亦於1549年逝世。在保羅三世治下,已經有人在談論年輕的弗朗索瓦-桑西,因為他使用很不尋常的手腕,干成了幾樁不尋常的風流事兒。
在保羅三世時代,大家還能開誠布公地說話。許多人都說弗朗索瓦-桑西尤其渴望於一些離奇事情,以追求新奇的,令人不安的刺激。他們都把從他帳本上發現的一些條款作為根據。那些條款是這樣的:
“為托斯卡納拉的新奇艷遇,支出三千五百皮亞斯特(約合1837年的六萬法郎)。並不算太貴。”
義大利其它城市的人大概不會知道,我們羅馬人的命運和存在方式,都是隨在位教皇的個性而改變。因此,在好心的教皇格列戈利十三世(布翁康帕尼)在位的十三年裡,羅馬人可以為所欲為。誰想親手或僱人殺死仇敵,只要行動時稍稍謹慎,就不會受到追究。這種過分的寬容,導致了偉大的西克斯特五世教皇在位五年期間的過分嚴厲。說起這位教皇,人們就像談論奧古斯都大帝一樣,要末他乾脆不來,要末他永遠待下去。那些十年來逍遙法外的投毒殺人犯被處決了。因為這些倒霉的傢伙都曾向蒙塔托紅衣主教作過懺悔,而這位紅衣主教就是後來的西克斯特五世。
人們開始廣泛議論弗朗索瓦-桑西,主要是在格列戈利十三在位期間,那時他已經娶了一位十分富裕的妻子。對於他這位名聲很好的大人來說,這門婚事倒也十分相稱。這個女人給他生了七個孩子後去世了。她死後不久,他就另娶了盧克萊絲-佩特洛尼為妻。這個女子天姿國色,尤以膚色白皙出名。不過,她也有羅馬女人共有的缺陷,身體稍嫌豐肥了一點,盧克萊絲沒有給他生下一兒半女。
弗朗索瓦-桑西身上該受譴責的最輕微的惡習,便是瀅盪成性,而最大的惡習,便是不信上帝,他一生中誰也沒見他進過教堂。
他因瀅亂罪三次入獄,不過他花了二十萬皮亞斯特(約合1837年的五百萬法郎),買通了他活著時先後在位的十二位教皇的親信,便次次被釋放回家。
我見到弗朗索瓦-桑西時,他已經鬢髮蒼蒼了。當時是布翁康帕尼教皇在位,只要有膽量,幹什麼都行。弗朗索瓦-桑西身高五尺四寸,身體雖瘦,卻很勻稱。人家說他極為強健,也許這是他自己放的風聲。他的眼睛很大,富有表情,但上眼皮稍嫌鬆弛,他的鼻子又大又隆,嘴唇很薄,上面掛著優雅的微笑。不過,當他瞪著敵人時,這種微笑就變得叫人心寒膽戰,他一激動或受了刺激,全身就劇烈顫抖,好像害了大病似的。我年輕時曾見他騎馬從羅馬去那不勒斯,大概是去會哪個相好的女人。那正是布翁康帕尼在位期間。他獨身經過桑日耳瑪諾和法約拉樹林,毫不擔心有強盜剪徑。據說,他跑這段路程,用不了二十個小時,他總是獨來獨往,從不給人家通個信兒。馬走累了,他就另買一匹或偷一匹。要是有人找麻煩,他就毫不為難地給他一刀。不過說實話,在我年輕的時候,也就是說,他四十八或五十歲的時候,誰也沒有膽量與他對陣。但對他來說,與敵人較量尤其是一件大樂事。
在教皇治理的國家,條條大路上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名,他出手豪闊,但他也十分記仇,一旦受了冒犯,他過了兩三個月也會派人把冒犯者殺死。
他漫長的一生中,只做過一件積德的事,那就是在他瀕臨台伯河的府邸院內,為聖托馬斯建了一座教堂。不過這件奇事也是在怪異的願望驅使下做出來的。他想時刻看到孩子們的墳墓。他喪盡天良,對孩子們懷有刻骨之仇,即使他們稚嫩無知,不可能對他構成任何侵害。
他常常帶著陰慘的笑容,對雇來建造教堂的工匠說:“我要把他們都葬在裡面。”他把三個大的,即雅克、克利斯朵夫和羅什送到西班牙的薩拉芒格去上大學。等他們一到那個遙遠的地方,他就玩弄花招,不給他們寄錢。三個可憐的年輕人給父親寫了一封又一封信,卻得不到半點回音。他們百般無奈,只好四處告貸,沿途行乞,好不容易才回到祖國。
回羅馬後,他們發現父親待他們更加兇狠刻薄,儘管他家資巨萬,卻不願供給兒子衣著,連購買最粗糙的食品的錢也不給。可憐的孩子們不得不向教皇求助,教皇迫使弗朗索瓦-桑西給他們一小筆膳宿費。有了這筆錢,他們便和他分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