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吃了七八十年,經過好些事情,但是這值得去寫麼?況且我又不是創作家,

  只知道據實直寫,不會加添枝葉,去裝成很好的故事,結果無非是白花氣力。

  可是當我把這意思告訴了曹先生之後,他卻大為贊成,竭力攛掇我寫,並且

  很以我的只有事實而無詩的主張為然;我聽了他的話,就開始動筆。我當初

  以為是事情很是簡單,至多寫上幾十章就可完了,不料這一寫就幾乎兩年,

  竟拉長到二百章以上,約計有三十八萬字的樣子。我自己也不知道哪裡有這

  許多話可講,只覺得有些地方已經很節約了,因為過去的瑣屑事,對於現代

  青年恐怕沒有趣味,有的是年代久遠所以忘懷了,沒有能夠記述清楚。還有

  一層是凡我的私人關係的事情都沒有記,這又不是鄉試硃卷上的履歷,要把

  家族歷記在上面。與其記那些,倒是家鄉的歲時習俗,我是覺得很有意思,

  頗想記一點下來;可是這終於沒有機會插到裡邊去,而且在我族叔觀魚先生

  的那本書里有一個附錄,是“紹興的風俗習尚”,已夠好了,不必再來多事。

  此外有些不關我個人的事情,我也有故意略掉的,這理由也就無須說明了,

  因為這既是不關我個人的事,那麼要說它豈不是“鄰貓生子”麼?

  古來聖人教人要“自知”,其實這自知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說以

  不知為不知似乎是不難,但是說到知,到底知的是什麼?便很有點不明白了。

  即如上文所說的《雜學》,裡邊十之八九只不過是對於這個有點興趣,想要

  知道罷了,實在只寫得“起講”的且夫二字,要說多少有點了解,還只有本

  國的文字和思想。因為深知八股與八家文與假道學的害處,翻過來尋求出路,

  便寫下了那些雜學的文章,實在也不知道自己所走的路是走的對不對。據我

  自己的看法,在那些說道理和講趣味的之外,有幾篇古怪題目如《賦得貓》,

  《關於活埋》,《榮光之手》這些,似乎也還別致,就只可惜還有許多好題

  材,因為準備不能充分,不曾動得手,譬如八股文、小腳和雅片煙都是。這

  些本該都寫進《我的雜學》里去,那些物事我是那麼想要研究,就只是缺少

  研究的方便。可是人苦不自知,這裡我聯想起那世界有名的安徒生

  (H.C.Andersen)來,他既以創作童話成名,可是他還懷戀他的蹩腳小說《兩

  個男爵夫人》,晚年還對英國的文人戈斯(E.Gosse)陳訴說,他們是不是有

  一天會丟掉了那勞什子(指童話),回到《兩個男爵夫人》來呢?我的那些

  文章說不定正是我的《兩個男爵夫人》,雖然我並無別的童話,這也正是很

  難說呢。

  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三十一日。

  □1962年作,1980年刊香港“三育”初版本,署名知堂

  □據《知堂回想錄》

  知堂回想錄後序

  這篇文章,應該名叫後記的,但是我查看《回想錄》的目錄,卻已有一

  節後記了,而且這乃是一九六三年的一月所寫,距今是整整的三年,我也不

  記得那邊說的是些什麼了;所以只能把我現在所寫改換一下叫做後序,反正

  所改換的只是一個名目,裡邊所寫的無非我想說的這幾句話。這話可以分作

  三點來說。——關於三點有個笑話,很值得記錄它一下,以前維新很講究演

  說這一套的時候,演說者開頭總說所要講的共有幾點,說三點或是五點,而

  闡說一點的時間往往費的很多,因此聽者很感苦惱,聽說共有幾點就很頭痛。

  有的講演者知道了這個情形,便來改良一下,說所要講的只有幾點,不說出

  數目來;可是這一下卻更糟了,說數目時使人苦惱,不說時使人恐慌了,因

  為不知道他所說的究竟共有若干,是十點或是八點呢。不過我所說者很是簡

  單,乾脆就是三點,所費的時間一總不會超過一小時,雖然我這開頭似乎有

  點拉長的樣子,與回想錄的全體相像,很有些嚕嗦。

  且說第一點,我要在這裡首先謝謝曹聚仁先生,因為如沒有他的幫忙,

  這部書是不會得出版的,也可以說是從頭就不會得寫的。當初他說我可以給

  報紙寫點稿,每月大約十篇,共總一萬字;這個我很願意,但是題目難找,

  材料也不易得,覺得有點為難,後來想到寫自己的事,那材料是不會缺乏的,

  那就比較的容易得多了。我把這個意思告知了他,回信很是贊成,於是我開

  始寫《知堂回想》,陸續以業餘的兩整年的工夫,寫成了三十多萬字,前後

  寄稿凡有九十次,都是由曹先生經手收發的。這是回想錄的前半的事情,即

  是它的誕生經過。但是還有它的後半,這便是它的出版,更是由於他的苦心

  經營,乃得有成。我於本書毫無敝帚自珍的意思,不過對他那種久要不忘的

  待人的熱心,辦事的毅力,那是不能不表示感佩的。這大約可以說是蔣畈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