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1984年12月,已經擔任黨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又一次來到共青城,此時的共青城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共青社”了,已經成為全國聞名的現代化大型農場。並且信心十足朝著現代化城市的目標進軍。
飯桌上,胡耀邦看見農場自己生產的副食品,品種齊全,花樣繁多,不由感慨萬分。
“記得1955年我來這裡,當時你們生活很苦,我也無力提高你們的工資,只好陪著你們吃稀飯,吃鹹菜,但還是吃的你們的口糧,心裡難受啊。現在你們生產上去了,人均產值這樣多,真讓人高興!但是你們要注意改善職工的生活,工資爭取年年要有所增長。”
飯桌上有人提議,明年是共青城創建30周年的紀念日,希望總書記能來參加慶祝活動。
胡耀邦放下筷子,用驚訝的口氣說:
“啊,你們30歲就祝壽啊?”
紅色的土地迎接了一個不同尋常的靈魂,獨特的墓碑形似一面紅旗,上刻黨徽、團徽和少先隊隊徽。
胡耀邦的陵墓背依鬱鬱蔥蔥的富華山,面朝浩浩蕩蕩的鄱陽湖。
胡耀邦逝世不久,李昭就向外界公布了胡耀邦身前的遺願:“我死之後,埋在青山綠水間,就是共青城。”
1990年12月5日, 中央書記處書記溫家寶、中央辦公廳副主任楊德中也隨專機護送胡起邦的骨灰來到江西。江西省委書記毛致用在南昌機場迎接。下午,送葬的隊伍來到陵墓前,李昭率子女親手將耀邦的骨灰安葬在墓穴里,隨後,人們在墓前舉行了簡單而莊重的儀式。
巨大的墓碑形似紅旗的一角。上方刻著胡耀邦浮雕像,旁邊依次排列著中國共產黨黨徽、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和中國少先隊隊徽。
喻示著墓的主人與這3個政治團體的特殊關係以及他所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胡耀邦少年時投身中國革命,成為“少共”的領導人;青年時獻身共青團,成為一代傑出青年領袖;晚年致力於中國共產黨的改革開放事業,在鄧小平麾下衝鋒陷陣,死而後已。“旗角”刺向廣袤的藍天,“旗子”下面還有一塊黑色大理石的墓碑,橫跨陵墓的底部,用金色的字體刻寫著耀邦同志的生平和評價,落款:中共中央委員會。
2995年3中國共產黨第三代集體領導的核心江澤民考察共青城時, 也來到胡耀邦的墓前,獻上了一個精緻的花圈,並且在墓前留影。以後,更多中央領導人也陸續來到墓前……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如侵權,請郵件聯繫。
飯桌上,胡耀邦看見農場自己生產的副食品,品種齊全,花樣繁多,不由感慨萬分。
“記得1955年我來這裡,當時你們生活很苦,我也無力提高你們的工資,只好陪著你們吃稀飯,吃鹹菜,但還是吃的你們的口糧,心裡難受啊。現在你們生產上去了,人均產值這樣多,真讓人高興!但是你們要注意改善職工的生活,工資爭取年年要有所增長。”
飯桌上有人提議,明年是共青城創建30周年的紀念日,希望總書記能來參加慶祝活動。
胡耀邦放下筷子,用驚訝的口氣說:
“啊,你們30歲就祝壽啊?”
紅色的土地迎接了一個不同尋常的靈魂,獨特的墓碑形似一面紅旗,上刻黨徽、團徽和少先隊隊徽。
胡耀邦的陵墓背依鬱鬱蔥蔥的富華山,面朝浩浩蕩蕩的鄱陽湖。
胡耀邦逝世不久,李昭就向外界公布了胡耀邦身前的遺願:“我死之後,埋在青山綠水間,就是共青城。”
1990年12月5日, 中央書記處書記溫家寶、中央辦公廳副主任楊德中也隨專機護送胡起邦的骨灰來到江西。江西省委書記毛致用在南昌機場迎接。下午,送葬的隊伍來到陵墓前,李昭率子女親手將耀邦的骨灰安葬在墓穴里,隨後,人們在墓前舉行了簡單而莊重的儀式。
巨大的墓碑形似紅旗的一角。上方刻著胡耀邦浮雕像,旁邊依次排列著中國共產黨黨徽、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和中國少先隊隊徽。
喻示著墓的主人與這3個政治團體的特殊關係以及他所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胡耀邦少年時投身中國革命,成為“少共”的領導人;青年時獻身共青團,成為一代傑出青年領袖;晚年致力於中國共產黨的改革開放事業,在鄧小平麾下衝鋒陷陣,死而後已。“旗角”刺向廣袤的藍天,“旗子”下面還有一塊黑色大理石的墓碑,橫跨陵墓的底部,用金色的字體刻寫著耀邦同志的生平和評價,落款:中共中央委員會。
2995年3中國共產黨第三代集體領導的核心江澤民考察共青城時, 也來到胡耀邦的墓前,獻上了一個精緻的花圈,並且在墓前留影。以後,更多中央領導人也陸續來到墓前……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如侵權,請郵件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