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江華說,“文革”中的所謂“反革命”案件,冤錯比例一般占百分之四十上下,有的地區高達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數量之大,比例之多,後果之嚴重,為建國以來所僅有。

  與全國各地大量平反冤假錯案、落實各項政策的同時,全國政法、民政、文藝、科技、新聞、宣傳、文化、教育、工業、農業等各條戰線都大力撥亂反正,肅清過去極左路線扭曲社會現實、把一切的一切都與“階級鬥爭”、“兩個凡是”掛鉤的做法,清除其窒息社會空氣、阻礙社會進步的流毒。對於構成無產階級專政龐大對象群體的“地富反壞”四類分子,中共中央也適時地決定全部摘去其中遵守法令、老實勞動、不做壞事的人的帽子,給予農村社員待遇和公民權。對於地富家庭出身的農村人民公社社員。他們本人的成份一律定為公社社員,享有同其他社員同等待遇;在人學、招工、參軍。

  人團、人黨和工作分配等問題上主要看其本人表現,不得歧視。對於他們子女的家庭出身,一律改為社員,不應再填作“地富家庭出身”,各方面更不得有任何歧視。對於過去被錯劃為“四類分子”的人,也同樣予以平反改正,即便已經死亡的,也無一例外地予以糾正。

  “你們認為劉少奇的問題怎麼樣?”

  “這更純粹是個大冤案!”

  “那好,你們寫個材料來我看看。”

  一年之後,共和國平反了有史以來的最大冤案,劉少奇不是“睡在我們身旁的赫魯雪夫!”

  1980年早春,全國“文革”最大冤案——

  “睡在我們身旁的赫魯雪夫”、“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冤案被徹底平反昭雪。對這一大案的複查工作,早在胡耀邦率其“甘下油鍋”的助手們,沖向“兩個凡是”主陣地的時候就胸有成竹了。

  l978年11月,中央組織部剛剛向中央寫出《關於“六十一人案件”的調查報告》,很多同志在中組部大食堂共進午餐,胡耀邦就對於審局副局長賈素萍說:“六十一人’的問題終於搞清了,你們認為劉少奇的問題怎麼樣?”賈素萍不加思索地立即回答:“這更純粹是個大冤案!”胡耀邦說:“那好,你們寫個材料來我看看。”

  兩個月後,賈素萍等人給胡耀邦送去《關於劉少奇同志問題的調查報告》。這時胡耀邦已是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秘書長、中紀委第“三書記。他與賈素萍等人多次商量修改, 上報黨中央。l979年2月,黨中央決定由中紀委和中組部共同複查劉少奇一案。這項工作整整進行了兩年。

  1981年2月29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了《關於為劉少奇同志平反的決議》,從而平復了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史以來高級領導人中的最大冤案,並公布於全黨全國。這也等於向全黨全國全世界昭然宣告:中國共產黨內壓根兒就沒有“睡在我們身旁的赫魯雪夫”!

  至此,從l978年以後的短短三年中,全國對“集團”的和個人的冤假錯案,已平反了三百多萬件,顛倒了的歷史被重新顛倒了過來,解救了我們民族的許多精英,使億萬人擺脫了沉重的精神枷鎖,而且這種枷鎖往往都是現代個人迷信造成的。而亘古以來的實踐證明,“句句是真理”的偉大聖賢是根本不存在的。

  在l979年連續數月的全國理論工作務虛會上,胡耀邦在講話中尖銳批判康生、陳伯達、張春橋、姚文元之流為“理論根子”、“理論惡霸”的同時,也披露了毛澤東的兩次鮮為人知的談話。前一次,l965年,彭德懷將去四川擔任“三線”副總指揮,毛澤東請彭老總吃飯,對他講了三句話:“你要向前看。

  你的問題由歷史做結論吧。也許真理是在你這一邊。”後一次,在1968年10月14日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上,當天下午一點鐘,毛澤東問到會的人:“同志們,你們對文化大革命怎麼看?”下面鴉雀無聲,無一人作答。毛澤東自己回答說:“我看五十年、一百年之後,可能我們這一段是歷史上的一個小插曲。”胡耀邦聽了一夜沒睡著……

  胡耀邦說了這些往事,參加理論務虛會的一些人當天就在私下評論說——很顯然,毛澤東也早已意識到自己可能錯了或確實錯了。但由於現代迷信的統治,毛澤東被當作永遠沒有錯誤的神仙,即使他晚年也曾有過這種多少有點實事求是的想法,也被一些人嚴加封鎖,以免有損其偉大形象,從而動搖人們的崇高信仰。胡耀邦用毛澤東自己的話,打開了消除現代迷信的缺口,偉大形象永遠不會犯錯誤的神話也就不攻自破,這對大家的思想解放,起了極大的催化作用,使人們勇於衝破各種不可觸動的禁區, 重新認識種種敏感的歷史問題才得以成為現實, 使全國人民跨越“愚昧之河”和“貧困之河”才有了更大的可能。

  胡耀邦傳奇--第八節 小平決策胡趙擔綱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共中央確定了改革開放的墓本路線,在新老交替的重要時刻,十二大勝利召開,胡耀邦當選為中央總書記,與趙紫陽等走上了前台。

  胡耀邦曾說:中央常委中,現在是我和紫陽同志共同主持,重大問題向小平、陳雲、先念同志他們請示一下,其餘一般的就定了。

  在取得歷史性轉折之後,在新老交替的重要時刻,十二大勝利召開,新的中央委員會形成,胡耀邦,趙紫陽走上了前台。

  1982年9月13日下午, 十二大選出的新的中央委員會舉行它的第一次全會和第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一樓宴會廳,二十八位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候補委員在講台上鋪著雪白桌布的長條桌前主持會議,同出席全會的三百四十七位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以及二百八十多位列席全會的中央顧問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委員,面對面地坐著。這種樸素、親切的氣氛,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歷次中央全會完全一樣。但這次全會同以往的中央全會有一個不同之處,那就是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中,年齡比較輕的明顯地增加了。

  胡耀邦作為新當選的中央總書記,在一中全會結束前的講話中,代表中央書記處提出了對今後工作的四點意見。一他講完後,滿懷激情地說:我還要著重強調一點,就是從現在起,今後五年內、、黨和國家的命運,是同我們這個新的中央領導集體、新的戰鬥指揮部息息相關的。我想我們這個領導集體的每一位成員,都會意識到自己肩上的歷史重任。

  只要大家都能向前看,都能時時想到人民的需要和自己的不足,那就一定能夠不斷前進,作出新的貢獻。

  我們這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不但可以擔負起重大的歷史責任,而且應當比上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做得更好一些。

  這一席充滿信心的語重心長的講話,深深地激起了大家的共鳴。春雷般的掌聲,頓時席捲全場。

  一中全會剛剛結束,中央領導同出席、列席全會的人們就來到樓下洋溢著歡愉氣氛的大廳里。全體十二大代表和候補代表。共一千七百多人,整整齊齊地排列在多梯級的鋼架上,等待著同中央領導一起合影留念,這是又一幅別開生面、激動人心的圖景。在圍成一個半圓形的鋼架前,擺著約摸兩百來張靠背椅。十二大的秘書處規定,除了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候補委員有座位外,年齡在七十歲以上的代表或候補代表都有座位,而七十歲以下的,不論他擔任什麼職務,都是或者站立在鋼架上,或者蹲在座椅前的地毯上。新當選的中央書記處書記鄧力群、谷牧、陳丕顯、胡啟立,候補書記喬石、郝建秀,國務委員黃華等,這些不到七十歲的領導人,都同其他代表一起,站在座椅的後面。新當選的中央書記處書記、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楊勇,則同人民解放軍代表團一起,盤腿席地而坐。雖然他今年已六十九歲,可是按規定,也沒有坐在椅等上。代表們笑著議論說:這正是我們黨所倡導的敬老尊賢,黨內平等,不搞特殊化等優良作風和傳統的具體體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