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海軍的衰敗,導致沿海的倭寇之患逐年加劇。到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倭寇猖獗達到頂點,中國浙江、福建、廣東等省都遭到嚴重騷擾。倭寇甚至攻占了許多州縣,大肆燒殺搶掠。而明朝的海軍幾乎等於零,“十存一二,遇警以漁船充數。兵非素練,船非專業,畏敵如虎,望風逃竄”。明朝不重視海防,以及海軍的衰弱,也直接影響到了清朝的海防政策。

  在長達四百年的閉關政策下,領先世界的航海技術、強大的遠洋艦隊都瓦解了。乾隆五十七年(1792)英國以向乾隆祝壽為名,派遣馬戛爾尼勳爵攜幾百箱禮品來華,一來是要求自由通商,二來是打探中國海防虛實。通商的要求被斷然拒絕,而探聽軍事情報卻有了巨大的收穫。勳爵心中已經得出結論:大清帝國的艦隊和海防設施不堪一擊。“(我國)只需要幾艘三桅戰艦就能夠摧毀中國的海岸艦隊,並制止他們從海南島至北直隸灣的航運”;“像中國虎門那樣的兩個海防要塞,只需要六門舷側炮就可以將它們摧毀”。幾十年後的鴉片戰爭,完全證實了馬戛爾尼的預言。

  在那個炎熱的夏季,大明帝國船隊千帆如雲的奇觀慢慢消失在南方海域的海面上。華夏文明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天下大同”的理想,並沒有藉助這一系列盛大的遠航創造出世界新秩序。之後,葡萄牙的海外擴張開始了,他們在寬闊自由的世界南方海域,開創了新的“炮艦秩序”。憑藉著這種“炮艦秩序”,血腥的征服,葡萄牙海上帝國、西班牙帝國、大不列顛日不落帝國崛起了,美利堅帝國也得以締造。這邊在迅速茁壯發展的同時,地球另一邊的龐大帝國卻在慢慢衰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