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輪椅還不是沒多大差別。”
“不,有差別。這次就是因為你有這樣的身體所以才被大家所注目,所以拐杖是你留給大家的第一印象。本來人們就不會盯著身體障礙者、病人和受傷的人看,不,是不願意看。所以就算有人瞟見了你,也會移開視線,因為不想與之扯上關係。你也有過這種體會吧?你看著吧,等你出現的瞬間,人群就會猶如迎接摩西的大海,一般分成兩股,你就從中間大大方方走過去吧。”
“……你是怎麼想出這個辦法來的?”
“並非是我原創,這是一個人氣鋼琴家為了避開崇拜者與媒體而經常使用的辦法。不過比起這個來說還有個難題吧,那個還在摸索之中。”
“那是……”
“嗯,是你的手指。你還不能持續彈奏十分鐘吧?”
其實不用岬老師專門提出來,我也一直在為此事煩惱。
不論怎麼練琴,不論怎麼做康復訓練,持續彈奏時間還是不能超過八分鐘。就算有進步,但那也是縮短了中途休息的時間,持續彈奏時間本身並沒有增長。如果給我十五分鐘,對,我彈奏五分鐘,休息五分鐘,然後就能再彈五分鐘。不過,這違反了比賽規定,之前執行委員會已經給我打過招呼說不允許了。《月光》五分五十秒,《阿拉伯風格曲·第一首》三分五十五秒,就算先演奏速度較快的後者,結果可能也沒多大差別,到彈奏第二首中途的時候手指的力氣就消耗殆盡了。
決賽的打分方式是合計技術分與藝術分,當然前提是要彈完兩首曲子。
“在這個時候如果是規規矩矩的鋼琴老師,可能會命令你全身心地彈完第一首,然後鞠躬,走下舞台。你才十六歲,以後還有很多機會,比起無法完美地彈完兩首曲子,完美地彈完一首反而能留下一一個好印象,為下次參賽作個鋪墊。但是——”
“但是?”
“很不湊巧,我不是個規規矩矩的鋼琴老師。我作為老師,你是我的第一個學生,也許也是最後一個。所以我也不知道該給你怎樣的建議才好,我這樣做,可能也只是給你一個參考。”
不問我也知道。如果是這個人的話,就算中途突然聽不見,就算中途遇到地震,他還是會持續演奏。他這個以重聽為友,以拼搏為愛好的人一定會這樣做。
“所以你就把我接下來說的話當做我個人的見解吧。你經常聽到有種說法叫做‘盡最大努力’,但是這個‘最大’對每個人來說有所不同。有的人是全身心投入,把自己燃燒殆盡,有的人是貫徹自己的美學而保持餘力。這是與人的活法有直接聯繫吧,雖說這樣有點不負責,但你還沒有給我展示過你的活法,這次你就自己作決定吧。”
貫徹自己的美學——雖然我也很嚮往,但這是針對成功過不止一次的人而言吧,至少並不適合我這個連手指都不能自由活動的人。對丁舞台上的失敗我早已做好心理準備,不過我還可以選擇是向前倒下還是向後倒下,所以——我暗暗下定了決心,雖然我沒有說出口。岬老師也沒有要問的意思,或者不問他也能明白。所謂岬老師就是這樣的人吧。
正如預料的那樣,正們有很多與古典音樂無關的人扛著攝像機擁擠在那裡,我還在人群中看見了宮裡記者。他們的表情宛如捕獵的野獸,如果把吃食腐肉的鬣狗擬人化,估計就是這副模樣。
不顧四周的喧囂,岬老師靜悄悄地推著我的輪椅。殺氣騰騰的報導群看見我之後立即讓出了一條道,而且好似再也不想看我第二眼,真不愧是傑作。這些人的攝像頭與麥克風都不願意面對真實,只願意捕捉他們自己想要看到的東西,以及大多數人想要看到的東西。一切都在岬老師的意料之中,我再次為這個人的智慧而折服。
我們毫無麻煩地到達了等候室,笹平小姐正等在這裡。
換上禮服裙,接著化妝。笹平小姐帶著專業的表情修飾我的臉,雖然她說第一次給這種新長出來的皮膚上妝有點緊張,但她的手法非常迅速而且謹慎。
準備完畢,我來到走廊,只見岬老師靠在牆壁上等著我。
“你有什麼遺憾嗎?”
練習時間很短,表現能力還很拙劣,以及沒有早點遇到岬老師——要說的話真是不勝枚舉,但我還是搖了搖頭。
“你是第七個出場,還有大約一小時。其他參賽者的演奏就沒必要看了,不過你還是在舞台側面看看下諏訪美鈴的演奏吧。”
“她的自由選擇曲目是什麼?”
“李斯特的《帕格尼尼大練習曲》第三首《鍾》,這是她的拿手好戲。”
我要在這個特別的房間裡度過漫長的一小時。從火災中撿得一命之後的每一天在我腦海中划過,被燒死的親人、皮膚移植手術、康復訓練、遺產繼承、在學校受到的欺負、鋼琴比賽的人選、三次殺人未遂事件以及殺人事件……對一個十六歲的女孩子來說,這四個月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但是,今天,我站在這裡,不是為了繼承爺爺的遺產,也不是為了實現親人的願望——
而是為了用我自己的力量去追求我自己所希望的未來。
“不,有差別。這次就是因為你有這樣的身體所以才被大家所注目,所以拐杖是你留給大家的第一印象。本來人們就不會盯著身體障礙者、病人和受傷的人看,不,是不願意看。所以就算有人瞟見了你,也會移開視線,因為不想與之扯上關係。你也有過這種體會吧?你看著吧,等你出現的瞬間,人群就會猶如迎接摩西的大海,一般分成兩股,你就從中間大大方方走過去吧。”
“……你是怎麼想出這個辦法來的?”
“並非是我原創,這是一個人氣鋼琴家為了避開崇拜者與媒體而經常使用的辦法。不過比起這個來說還有個難題吧,那個還在摸索之中。”
“那是……”
“嗯,是你的手指。你還不能持續彈奏十分鐘吧?”
其實不用岬老師專門提出來,我也一直在為此事煩惱。
不論怎麼練琴,不論怎麼做康復訓練,持續彈奏時間還是不能超過八分鐘。就算有進步,但那也是縮短了中途休息的時間,持續彈奏時間本身並沒有增長。如果給我十五分鐘,對,我彈奏五分鐘,休息五分鐘,然後就能再彈五分鐘。不過,這違反了比賽規定,之前執行委員會已經給我打過招呼說不允許了。《月光》五分五十秒,《阿拉伯風格曲·第一首》三分五十五秒,就算先演奏速度較快的後者,結果可能也沒多大差別,到彈奏第二首中途的時候手指的力氣就消耗殆盡了。
決賽的打分方式是合計技術分與藝術分,當然前提是要彈完兩首曲子。
“在這個時候如果是規規矩矩的鋼琴老師,可能會命令你全身心地彈完第一首,然後鞠躬,走下舞台。你才十六歲,以後還有很多機會,比起無法完美地彈完兩首曲子,完美地彈完一首反而能留下一一個好印象,為下次參賽作個鋪墊。但是——”
“但是?”
“很不湊巧,我不是個規規矩矩的鋼琴老師。我作為老師,你是我的第一個學生,也許也是最後一個。所以我也不知道該給你怎樣的建議才好,我這樣做,可能也只是給你一個參考。”
不問我也知道。如果是這個人的話,就算中途突然聽不見,就算中途遇到地震,他還是會持續演奏。他這個以重聽為友,以拼搏為愛好的人一定會這樣做。
“所以你就把我接下來說的話當做我個人的見解吧。你經常聽到有種說法叫做‘盡最大努力’,但是這個‘最大’對每個人來說有所不同。有的人是全身心投入,把自己燃燒殆盡,有的人是貫徹自己的美學而保持餘力。這是與人的活法有直接聯繫吧,雖說這樣有點不負責,但你還沒有給我展示過你的活法,這次你就自己作決定吧。”
貫徹自己的美學——雖然我也很嚮往,但這是針對成功過不止一次的人而言吧,至少並不適合我這個連手指都不能自由活動的人。對丁舞台上的失敗我早已做好心理準備,不過我還可以選擇是向前倒下還是向後倒下,所以——我暗暗下定了決心,雖然我沒有說出口。岬老師也沒有要問的意思,或者不問他也能明白。所謂岬老師就是這樣的人吧。
正如預料的那樣,正們有很多與古典音樂無關的人扛著攝像機擁擠在那裡,我還在人群中看見了宮裡記者。他們的表情宛如捕獵的野獸,如果把吃食腐肉的鬣狗擬人化,估計就是這副模樣。
不顧四周的喧囂,岬老師靜悄悄地推著我的輪椅。殺氣騰騰的報導群看見我之後立即讓出了一條道,而且好似再也不想看我第二眼,真不愧是傑作。這些人的攝像頭與麥克風都不願意面對真實,只願意捕捉他們自己想要看到的東西,以及大多數人想要看到的東西。一切都在岬老師的意料之中,我再次為這個人的智慧而折服。
我們毫無麻煩地到達了等候室,笹平小姐正等在這裡。
換上禮服裙,接著化妝。笹平小姐帶著專業的表情修飾我的臉,雖然她說第一次給這種新長出來的皮膚上妝有點緊張,但她的手法非常迅速而且謹慎。
準備完畢,我來到走廊,只見岬老師靠在牆壁上等著我。
“你有什麼遺憾嗎?”
練習時間很短,表現能力還很拙劣,以及沒有早點遇到岬老師——要說的話真是不勝枚舉,但我還是搖了搖頭。
“你是第七個出場,還有大約一小時。其他參賽者的演奏就沒必要看了,不過你還是在舞台側面看看下諏訪美鈴的演奏吧。”
“她的自由選擇曲目是什麼?”
“李斯特的《帕格尼尼大練習曲》第三首《鍾》,這是她的拿手好戲。”
我要在這個特別的房間裡度過漫長的一小時。從火災中撿得一命之後的每一天在我腦海中划過,被燒死的親人、皮膚移植手術、康復訓練、遺產繼承、在學校受到的欺負、鋼琴比賽的人選、三次殺人未遂事件以及殺人事件……對一個十六歲的女孩子來說,這四個月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但是,今天,我站在這裡,不是為了繼承爺爺的遺產,也不是為了實現親人的願望——
而是為了用我自己的力量去追求我自己所希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