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果然出現了啊,魔法師要實現某人願望的時候,就要和她訂下契約。如果要換來兩條腿就要奉上自己美麗的聲音,或者在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前就必須要回家。與之相比集中精力彈琴真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我的聲音早已經被毀掉了。
“知道了,我一定會遵守契約。”
岬老師露出了父親般的笑容。還有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是自這天以後,想要我命的那個人突然消失了。
第貳話
我明白了為什麼登上舞台的岬老師看上去就像個士兵——戰士就算負傷了也要堅持戰鬥。戰士不會在意旁人的目光,只需要拿起武器,奔赴戰場。
慈善音樂會是五點半開場,六點開演。我很久沒有去過人多的地方了,我儘量把自己打扮了一番,懷揣著緊張的心情乘上了計程車。不過,再怎麼打扮,一根拐杖就把我的形象基本毀完了吧。
愛知縣音樂劇場是縣裡首屈一指的音樂廳,國內外的知名演奏家到名古屋來的時候,大多數都在這裡舉辦音樂會。
所以儘管這個音樂廳不是特別大,但在這裡上演的音樂會都值得一聽。
我到達會場的時候,檢票處已經排起了長隊。我當然是站到了隊列的末尾處,一個女工作人員看到我後走了過來。
“那個,請往這邊走。”
她說著把我帶到另一隊列處。我一看,這個隊列都是坐著輪椅的人,因為主辦方是福利協會,所以招待了很多身體有障礙的人吧。我馬上明白她搞錯了,於是掏出門票——不是招待券,是普通門票。
她看了我的票,頓時面紅耳赤,連連道歉。我又走回了原來的隊列。
我看了看在檢票處領取的小冊子,莫說指揮者了,我連演奏者的名字都沒聽說過,就像岬老師所說是業餘演奏家吧。
曲目是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莫扎特的《G大調弦樂小夜曲》和貝多芬的《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簡稱《皇帝》)。
《皇帝》的演奏者為岬洋介,這首曲子作於一八O九年,是貝多芬在海利根施塔特寫下遺書的七年之後。當時他所在的維也納被拿破崙所率領的法軍占領,很多音樂家都被疏散了,貝多芬也只好搬去勞亨施泰因街,暫住在弟弟家避難。
這個時候的貝多芬可謂遇到雙重困難,但從這首曲子裡絲毫感受不到消極情緒。正巧岬老師給我講了貝多芬患了重聽還堅持作曲的事情,《皇帝》的曲調就正好表現了作曲者強韌的意念吧。
不久前聽了岬老師那番話,緊接著這次就聽貝多芬。也許那番話就是他為了讓我來聽這首曲子而做的準備工作吧。
總之,聽聽看,聽了演奏之後我就能自己找到答案了吧。
音樂廳有四層,一共一千八百個座位,是附有樓座的表演型專用音樂廳。大廳的天花板很高,被三層客席環繞的舞檯燈光閃耀,清晰地浮現在眼前。我喜滋滋地對號入座,一層五列十五號,位於鋼琴的斜後面,剛好能夠看見鋼琴演奏者的手指。雖然說看不到岬老師的臉有點遺憾,但我更願意看他的手指,或者說岬老師就是為了讓我看他的手指才特意準備的這個位子嗎?
快要開演了,大廳里漸漸坐滿了人,會場裡充滿了飽含期待的嘁嘁喳喳聲。我也同樣很期待,在這麼大的音樂廳里聽管弦樂隊的現場演奏還是生平第一次,而且還可以近距離觀看岬老師的正式鋼琴演奏。
我正翻看著小冊子,頭上響起一句“不好意思”,我抬頭一看,原來是工作人員領著一位拄著拐杖的大個頭大伯。
“五列十六號在這邊。”
“啊,真是太感謝了。”
我看著這位大們的臉,不由大吃一驚,那輪廓分明的臉和斑白的兩鬢,錯不了——就是那天我沒來得及提醒而被自行車壓倒的大伯。
“打擾了。”這位大伯道。我如同惡作劇被發現的孩子一般小聲地回應了他。
大伯的額頭和左臉上都貼著創可貼,一定是那個時候弄傷的吧。我不禁移開目光,儘管那傷不是我直接造成的。但罪惡感依然朝我背上襲來。我的汗腺已經完全恢復了,現在腋下一定都出了很多汗吧,真是令人窘迫。
“你是學生嗎?”
“是、是的。”
“幾年級了啊?”
“嗯,高中一年級。”
“哦,一年級啊,今天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的?”
“不,就我一個人。”
“啊,你這個年齡一個人來,那是來學習的吧,在學什麼樂器嗎?”
“在學校學習鋼琴。”
“原來是這樣。年輕的時候來聽聽這種演奏是珍貴的體驗啊,應該常來。”
“伯伯,您經常來嗎?”
“啊啊,是呀,我現在的愛好就只有品嘗美食和欣賞音樂了。”
看上去他也沒有家人與護士,可能是獨身吧,或者說本人不願意雇個護士。只見他眯著眼睛,一臉悠然,說話也很溫和,但其實每天都在和日常生活戰鬥吧:我因為目擊了那件事所以心裡明白,每天要和看不見的障礙戰鬥,要和周圍的漠視戰鬥,要和黑暗中的恐懼戰鬥。儘管如此,這個人還是微笑著,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強大力量啊。
“知道了,我一定會遵守契約。”
岬老師露出了父親般的笑容。還有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是自這天以後,想要我命的那個人突然消失了。
第貳話
我明白了為什麼登上舞台的岬老師看上去就像個士兵——戰士就算負傷了也要堅持戰鬥。戰士不會在意旁人的目光,只需要拿起武器,奔赴戰場。
慈善音樂會是五點半開場,六點開演。我很久沒有去過人多的地方了,我儘量把自己打扮了一番,懷揣著緊張的心情乘上了計程車。不過,再怎麼打扮,一根拐杖就把我的形象基本毀完了吧。
愛知縣音樂劇場是縣裡首屈一指的音樂廳,國內外的知名演奏家到名古屋來的時候,大多數都在這裡舉辦音樂會。
所以儘管這個音樂廳不是特別大,但在這裡上演的音樂會都值得一聽。
我到達會場的時候,檢票處已經排起了長隊。我當然是站到了隊列的末尾處,一個女工作人員看到我後走了過來。
“那個,請往這邊走。”
她說著把我帶到另一隊列處。我一看,這個隊列都是坐著輪椅的人,因為主辦方是福利協會,所以招待了很多身體有障礙的人吧。我馬上明白她搞錯了,於是掏出門票——不是招待券,是普通門票。
她看了我的票,頓時面紅耳赤,連連道歉。我又走回了原來的隊列。
我看了看在檢票處領取的小冊子,莫說指揮者了,我連演奏者的名字都沒聽說過,就像岬老師所說是業餘演奏家吧。
曲目是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莫扎特的《G大調弦樂小夜曲》和貝多芬的《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簡稱《皇帝》)。
《皇帝》的演奏者為岬洋介,這首曲子作於一八O九年,是貝多芬在海利根施塔特寫下遺書的七年之後。當時他所在的維也納被拿破崙所率領的法軍占領,很多音樂家都被疏散了,貝多芬也只好搬去勞亨施泰因街,暫住在弟弟家避難。
這個時候的貝多芬可謂遇到雙重困難,但從這首曲子裡絲毫感受不到消極情緒。正巧岬老師給我講了貝多芬患了重聽還堅持作曲的事情,《皇帝》的曲調就正好表現了作曲者強韌的意念吧。
不久前聽了岬老師那番話,緊接著這次就聽貝多芬。也許那番話就是他為了讓我來聽這首曲子而做的準備工作吧。
總之,聽聽看,聽了演奏之後我就能自己找到答案了吧。
音樂廳有四層,一共一千八百個座位,是附有樓座的表演型專用音樂廳。大廳的天花板很高,被三層客席環繞的舞檯燈光閃耀,清晰地浮現在眼前。我喜滋滋地對號入座,一層五列十五號,位於鋼琴的斜後面,剛好能夠看見鋼琴演奏者的手指。雖然說看不到岬老師的臉有點遺憾,但我更願意看他的手指,或者說岬老師就是為了讓我看他的手指才特意準備的這個位子嗎?
快要開演了,大廳里漸漸坐滿了人,會場裡充滿了飽含期待的嘁嘁喳喳聲。我也同樣很期待,在這麼大的音樂廳里聽管弦樂隊的現場演奏還是生平第一次,而且還可以近距離觀看岬老師的正式鋼琴演奏。
我正翻看著小冊子,頭上響起一句“不好意思”,我抬頭一看,原來是工作人員領著一位拄著拐杖的大個頭大伯。
“五列十六號在這邊。”
“啊,真是太感謝了。”
我看著這位大們的臉,不由大吃一驚,那輪廓分明的臉和斑白的兩鬢,錯不了——就是那天我沒來得及提醒而被自行車壓倒的大伯。
“打擾了。”這位大伯道。我如同惡作劇被發現的孩子一般小聲地回應了他。
大伯的額頭和左臉上都貼著創可貼,一定是那個時候弄傷的吧。我不禁移開目光,儘管那傷不是我直接造成的。但罪惡感依然朝我背上襲來。我的汗腺已經完全恢復了,現在腋下一定都出了很多汗吧,真是令人窘迫。
“你是學生嗎?”
“是、是的。”
“幾年級了啊?”
“嗯,高中一年級。”
“哦,一年級啊,今天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的?”
“不,就我一個人。”
“啊,你這個年齡一個人來,那是來學習的吧,在學什麼樂器嗎?”
“在學校學習鋼琴。”
“原來是這樣。年輕的時候來聽聽這種演奏是珍貴的體驗啊,應該常來。”
“伯伯,您經常來嗎?”
“啊啊,是呀,我現在的愛好就只有品嘗美食和欣賞音樂了。”
看上去他也沒有家人與護士,可能是獨身吧,或者說本人不願意雇個護士。只見他眯著眼睛,一臉悠然,說話也很溫和,但其實每天都在和日常生活戰鬥吧:我因為目擊了那件事所以心裡明白,每天要和看不見的障礙戰鬥,要和周圍的漠視戰鬥,要和黑暗中的恐懼戰鬥。儘管如此,這個人還是微笑著,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強大力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