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艾倫•希爾加斯也沒能在西班牙親眼見證這一切。一九四四年他被調往遠東,出任海軍情報長官。戰爭結束後,他跟妻子瑪麗離婚,並跟一個我不認識的年輕女孩結了婚。從那以後他就一直在愛爾蘭過著隱居生活,遠離了情報工作,雖然他從事這項事業很多年並且成績斐然。
而新西班牙宏偉的帝國夢想,最終不過保持了原有的摩洛哥保護區而已。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西班牙軍隊不得不從丹吉爾撤出。五年前西班牙強行占領了這裡,作為夢想中的殖民天堂的開端,但是這個天堂從未真正到來。得土安在不斷地發展,總督換了一任又一任。在西班牙宗主國的監護下,摩洛哥人和西班牙人依然和諧共處,保持著原有的生活節奏。然而,到了五十年代初,摩洛哥法國保護區出現了反殖民主義運動。武裝衝突十分激烈,以至於法國不得不坐下來與之談判,商量歸還主權。一九五六年三月二日,法國承認摩洛哥獨立。而西班牙還在做千秋大夢,以為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在西班牙保護區從來沒有出現過緊張局勢,西班牙人支持默罕默德五世,他們曾共同抵禦過法國人,也收容過國民軍。但是他們想得太天真了。一旦擺脫了法國的統治,摩洛哥人立刻開始要求收回西班牙保護區的主權。一九五六年四月七日,面對愈演愈烈的緊張局勢,摩洛哥西班牙保護區也走到了盡頭。在主權交接、摩洛哥人重新征服這片土地時,數以萬計的西班牙人被遣返的悲慘命運開始了。官員、軍人、各行各業的職員、小生意人,被強拆了居所,拖家帶口踏上回鄉路。雖然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幾乎已經不認識西班牙了。他們的家、他們的生活、
堆積的記憶、還有長眠於此的親人,統統都留在了身後。他們帶著打包的家具和一顆破碎的心穿越海峽,因為不知道即將到來的新生活將會是什麼樣而惶恐不安。他們像塵土一樣散落在伊比利亞半島的版圖上,永世帶著那份對非洲的鄉愁。
這就是跟這個故事有關的一些人物和地點在那個動盪歲月中的變遷。他們的活動、榮耀和悲慘遭遇,構成了那個時代的客觀事實,充斥於當年的報紙、茶館酒肆,以及流傳的歌謠里。時至今日,我們仍可以在圖書館裡查閱到,也可以向高齡老人的記憶求證。而在那個年代中像我們這樣籍籍無名的人物,雖然一直跟他們在一起,但是人生走向卻十分模糊。
至於我的父親母親,我可以為這個故事撰寫出好幾個結局。其中一個可以讓岡薩羅•阿爾瓦拉多去得土安找多洛雷斯,並請她跟他一起回馬德里,從此永不分離,好好補償失去的時間。而另一個截然相反的結局是,我的父親從未離開馬德里,而我的母親則在得土安認識了一個喪偶的退役軍人,那個人像少年一樣熱烈地愛上了她,給她寫情書,請她去坎巴納喝下午茶,日落時分跟她一起在公園散步。最終以耐心和恆心贏得了她的芳心,在一個六月的早晨,他們在所有子女面前舉辦了一場簡樸而莊重的婚禮。
而我在得土安的那些老朋友們,也會有一些故事發生。在我母親關閉西迪曼德利的服裝店以後,坎德拉利亞就搬到了那座大房子裡,也許就在那裡開辦了整個西班牙轄區最豪華的寄宿公寓。也許她的生意非常好,以至於最後把隔壁的房子也租了下來,就是菲利克斯•阿蘭達騰出的那一套。—個暴風雨的夜晚,菲利克斯的情緒終於爆發了,最終他把三盒安眠藥溶解在半瓶茴序酒中,結束了母親的生命。也許從此以後他可以自由飛翔了,可以選擇在卡薩布蘭卡落腳,開一家古董店,擁有無數個不同膚色的情人,並繼續熱衷於到處探聽各種小道消息。
而馬庫斯和我,也許在戰爭結束時就分道揚鑣了。在經歷了四年多的風雨愛情之後,他回到了他的國家,而我則繼續留在馬德里,成了一名真正的高級時裝師,經營著一家神話般的時裝店,可以根據當天的心情隨意選擇顧客。也許我厭倦了工作,接受了一位外科醫生的求婚,他希望能養我一輩子。也有可能,馬庫斯和我決定共度餘生,並選擇回到摩洛哥去,在丹吉爾美麗的比耶赫山上找一棟房子,組成一個家庭,並創立了一項賴以生存的真正的生意。摩洛哥獨立以後,我們移居到倫敦,或者地中海沿岸的某個地方,或者葡萄牙南部。或者,只要我們願意,也可以不完全定居下來,而是在幾十年裡一直服務於英國情報系統,往來於各國之間,偽裝成英國大使館的商務參贊和他美麗的西班牙太太。
我們的命運可以是這樣,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結局,因為我們的生活沒有在任何地方被記載下來。也許我們甚至沒有存在過。或者存在過,但沒有人知道。不管怎麼樣,我們永遠都在歷史的背面,在密密麻麻的時間的針腳中,真實而隱形地活著。
* * *
[1] 杜羅,西班牙硬幣
[2] 巧蒂斯舞,源於蘇格蘭,後流行於西班牙直至20世紀初的雙人舞。
[3] 阿扎那指當時取得政權的中左翼聯盟核心曼努埃爾•阿扎那。
[4] MaryPicktocl(1892-1979),美國早期電影明星,默片時代的巨星,第二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
[5] CamenAmaya(1913-1963),當時最知名的弗拉明戈舞蹈家。
[6] Raque丨Meller(1888-1962),西班牙知名歌手,二三十年代的國際巨星。
而新西班牙宏偉的帝國夢想,最終不過保持了原有的摩洛哥保護區而已。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西班牙軍隊不得不從丹吉爾撤出。五年前西班牙強行占領了這裡,作為夢想中的殖民天堂的開端,但是這個天堂從未真正到來。得土安在不斷地發展,總督換了一任又一任。在西班牙宗主國的監護下,摩洛哥人和西班牙人依然和諧共處,保持著原有的生活節奏。然而,到了五十年代初,摩洛哥法國保護區出現了反殖民主義運動。武裝衝突十分激烈,以至於法國不得不坐下來與之談判,商量歸還主權。一九五六年三月二日,法國承認摩洛哥獨立。而西班牙還在做千秋大夢,以為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在西班牙保護區從來沒有出現過緊張局勢,西班牙人支持默罕默德五世,他們曾共同抵禦過法國人,也收容過國民軍。但是他們想得太天真了。一旦擺脫了法國的統治,摩洛哥人立刻開始要求收回西班牙保護區的主權。一九五六年四月七日,面對愈演愈烈的緊張局勢,摩洛哥西班牙保護區也走到了盡頭。在主權交接、摩洛哥人重新征服這片土地時,數以萬計的西班牙人被遣返的悲慘命運開始了。官員、軍人、各行各業的職員、小生意人,被強拆了居所,拖家帶口踏上回鄉路。雖然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幾乎已經不認識西班牙了。他們的家、他們的生活、
堆積的記憶、還有長眠於此的親人,統統都留在了身後。他們帶著打包的家具和一顆破碎的心穿越海峽,因為不知道即將到來的新生活將會是什麼樣而惶恐不安。他們像塵土一樣散落在伊比利亞半島的版圖上,永世帶著那份對非洲的鄉愁。
這就是跟這個故事有關的一些人物和地點在那個動盪歲月中的變遷。他們的活動、榮耀和悲慘遭遇,構成了那個時代的客觀事實,充斥於當年的報紙、茶館酒肆,以及流傳的歌謠里。時至今日,我們仍可以在圖書館裡查閱到,也可以向高齡老人的記憶求證。而在那個年代中像我們這樣籍籍無名的人物,雖然一直跟他們在一起,但是人生走向卻十分模糊。
至於我的父親母親,我可以為這個故事撰寫出好幾個結局。其中一個可以讓岡薩羅•阿爾瓦拉多去得土安找多洛雷斯,並請她跟他一起回馬德里,從此永不分離,好好補償失去的時間。而另一個截然相反的結局是,我的父親從未離開馬德里,而我的母親則在得土安認識了一個喪偶的退役軍人,那個人像少年一樣熱烈地愛上了她,給她寫情書,請她去坎巴納喝下午茶,日落時分跟她一起在公園散步。最終以耐心和恆心贏得了她的芳心,在一個六月的早晨,他們在所有子女面前舉辦了一場簡樸而莊重的婚禮。
而我在得土安的那些老朋友們,也會有一些故事發生。在我母親關閉西迪曼德利的服裝店以後,坎德拉利亞就搬到了那座大房子裡,也許就在那裡開辦了整個西班牙轄區最豪華的寄宿公寓。也許她的生意非常好,以至於最後把隔壁的房子也租了下來,就是菲利克斯•阿蘭達騰出的那一套。—個暴風雨的夜晚,菲利克斯的情緒終於爆發了,最終他把三盒安眠藥溶解在半瓶茴序酒中,結束了母親的生命。也許從此以後他可以自由飛翔了,可以選擇在卡薩布蘭卡落腳,開一家古董店,擁有無數個不同膚色的情人,並繼續熱衷於到處探聽各種小道消息。
而馬庫斯和我,也許在戰爭結束時就分道揚鑣了。在經歷了四年多的風雨愛情之後,他回到了他的國家,而我則繼續留在馬德里,成了一名真正的高級時裝師,經營著一家神話般的時裝店,可以根據當天的心情隨意選擇顧客。也許我厭倦了工作,接受了一位外科醫生的求婚,他希望能養我一輩子。也有可能,馬庫斯和我決定共度餘生,並選擇回到摩洛哥去,在丹吉爾美麗的比耶赫山上找一棟房子,組成一個家庭,並創立了一項賴以生存的真正的生意。摩洛哥獨立以後,我們移居到倫敦,或者地中海沿岸的某個地方,或者葡萄牙南部。或者,只要我們願意,也可以不完全定居下來,而是在幾十年裡一直服務於英國情報系統,往來於各國之間,偽裝成英國大使館的商務參贊和他美麗的西班牙太太。
我們的命運可以是這樣,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結局,因為我們的生活沒有在任何地方被記載下來。也許我們甚至沒有存在過。或者存在過,但沒有人知道。不管怎麼樣,我們永遠都在歷史的背面,在密密麻麻的時間的針腳中,真實而隱形地活著。
* * *
[1] 杜羅,西班牙硬幣
[2] 巧蒂斯舞,源於蘇格蘭,後流行於西班牙直至20世紀初的雙人舞。
[3] 阿扎那指當時取得政權的中左翼聯盟核心曼努埃爾•阿扎那。
[4] MaryPicktocl(1892-1979),美國早期電影明星,默片時代的巨星,第二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
[5] CamenAmaya(1913-1963),當時最知名的弗拉明戈舞蹈家。
[6] Raque丨Meller(1888-1962),西班牙知名歌手,二三十年代的國際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