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所以,”千曉仍執著於‘犯罪’這個字眼。“你是想炫耀你的完美犯罪?”
“不是的。我並沒打算以松浦雄一的身份告白,只是想以第三者的立場找人談談。不過,自稱刑警果然是個敗筆。其實淑子上班的酒店常有安槻警署的人光顧,大概是對淑子沒戒心吧,和她說了不少事情;而那些事透過淑子,又傳進我的耳朵里來。”
“原來如此,所以你才對佐川書店及兼松敦子的案子那麼清楚?”
“是啊!就是這麼回事。或許是因為對刑警抱有親切感,才會不由自主地謊報中越的名字吧!算了,這不重要。總之,我只是想找個人談談,希望有人理解我設下的機關;就在這時,我聽到了你的風聲,說你是這一帶小有名氣的偵探,才興起了試探你的念頭。不過……”雄一感嘆道:“不過,沒想到你竟然知道我媽那件案子的真相……”
“不是知道,只是我個人的假設而已。”
“你曾向警方提過我媽那件案子的真相嗎?說植田隼人不是真兇。”
“不,我沒說。”
“為什麼?”
“當時我還不認識警察。我和平塚刑警是在我阿姨被殺後才認識的。”
“就算不認識,至少可以以市民的身份請他們重新調查吧?要是你這麼做,我——”
“你就不會策劃殺人了?”
“我本來想說‘沒錯’的……我這麼說很卑鄙嗎?”
“我不知道。”
“這話可怪了,還有人能像你一樣什麼都知道嗎?讓我們回到原來的問題上吧!”
“原來的問題……?”
“為什麼奈津代——不,都這種時候了,換個正確的說法吧!為什麼我要讓奈津代交換兩個被害人的頭顱?這就是原來的問題。如你所發現的一般,我利用奈津代戲劇化的性格,以筆名寫下推理劇,並不著痕跡地拿給奈津代看;當然,我沒讓奈津代發現作者是我。我早料到奈津代會被‘輪遞殺人’影響,模仿第五到第七宗犯罪;因此才刻意把一些瑣碎的細節——比如陽子及淑子的髮型、牙科助理等職業——安排得和現實一模一樣。換作一般人,應該會疑心為何與現實如此吻合,但奈津代卻不同。”
“因為她立刻把自己投射到薰谷志保身上了。”
“沒錯,奈津代自我陶醉,深信照本宣科地實行這個推理劇就是自己的使命。她大概從沒擔心過警方遵循著這個劇本找出真相吧!就這樣,我沒弄髒自己的雙手,就成功地解決了殺害我媽的土居淑子。不過,匠先生,你不覺得奇怪嗎?為何我特地撰寫‘輪遞殺人’這麼麻煩的故事?我之所以沒寫成小說,是認為推理劇比較利於奈津代理解;為了讓人際關係更加淺顯易懂,我在每一幕都加上角色說明,因為我認為這樣比較有效果,而奈津代也果真上了鉤。不過……不過,假如只是想引奈津代上鉤,我並不需要撰寫割頭、輪遞之類的複雜劇本。”
“沒錯,完全沒這麼做的必要——照理說沒有。殺了淑子及陽子後再殺了你,接著自殺——就算只是這種這種單純的故事,奈津代也應該會輕易地自我投射,乖乖上鉤的。”
“對,沒錯,正是如此。其實我起初想寫的也是這一類的故事,但卻發現了一個問題。你猜是什麼問題?匠先生,我想你應該已經知道了——”
“你不想被殺,當然得讓自己活下來,因此得在奈津代殺了陽子及淑子之後,偽裝成警察打電話給她,但電話卻是個問題。奈津代的公寓沒有電話,因為她長期受電話騷擾,早已將電話停了;此時,你想到可打電話到陽子或淑子的住處去。既然奈津代的性格易陶醉於故事之中,不難料想她會和推理劇一樣,在十三號星期五實行計劃。而目標之一的陽子又過著極為規律的生活,要預估犯案時間也不困難。”
“正是如此。”
“陽子的住處有電話答錄機,而且還是隨時維持在擴音狀態,即使去電話時奈津代正在殺害陽子也無妨,因為就算不拿起話筒,留言也會傳到她的耳中;所以你只需算準她殺完陽子的師匠並打電話過去,就能達成目的。比方說你可以這麼說:‘這裡是警局,有個叫松浦雄一的男人被車子撞死了。我們想聯絡與他同居的真田奈津代,卻聯絡不上;假如你知道她人在哪裡,能請你代為聯絡嗎?’——單方面地留言給陽子,便切斷電話。”
“我說的內容正是這樣。”
“之後,你用密碼從外部消除這些留言。陽子父母的留言之所以消失,正是出於這個緣故——因為你消去了整卷帶子的內容。只不過,我不明白你是怎麼查出密碼的。”
“很簡單。一個見到真田彰本性後又因而骨折,身心都受到創傷的女人入院後又被另一個男人的甜言蜜語所欺騙,”他意有所指地掀起了嘴角。“如此而已。”
“原來如此。然而,你卻發現自己的算盤有個漏洞,就是殺人順序。不管再怎麼想,奈津代都應該會先殺陽子;因為陽子九點之後決不開門,想騙她開門,恐怕只有裝成失火了。但是,何必花這些功夫?反正淑子一向晚歸,先殺掉陽子要來得省事得多。奈津代自然會這麼想,而你也不難料到她的想法。但這麼一來,你可傷腦筋了;要是在只有陽子被殺的階段留給奈津代,說不定她會打消殺害淑子的念頭。對奈津代而言,殺害淑子的動機是你;要是你死了,說不定她的恨意就消了。而殺害陽子的事情將帶給她沉重的壓力,促使她直接自殺——”
“不是的。我並沒打算以松浦雄一的身份告白,只是想以第三者的立場找人談談。不過,自稱刑警果然是個敗筆。其實淑子上班的酒店常有安槻警署的人光顧,大概是對淑子沒戒心吧,和她說了不少事情;而那些事透過淑子,又傳進我的耳朵里來。”
“原來如此,所以你才對佐川書店及兼松敦子的案子那麼清楚?”
“是啊!就是這麼回事。或許是因為對刑警抱有親切感,才會不由自主地謊報中越的名字吧!算了,這不重要。總之,我只是想找個人談談,希望有人理解我設下的機關;就在這時,我聽到了你的風聲,說你是這一帶小有名氣的偵探,才興起了試探你的念頭。不過……”雄一感嘆道:“不過,沒想到你竟然知道我媽那件案子的真相……”
“不是知道,只是我個人的假設而已。”
“你曾向警方提過我媽那件案子的真相嗎?說植田隼人不是真兇。”
“不,我沒說。”
“為什麼?”
“當時我還不認識警察。我和平塚刑警是在我阿姨被殺後才認識的。”
“就算不認識,至少可以以市民的身份請他們重新調查吧?要是你這麼做,我——”
“你就不會策劃殺人了?”
“我本來想說‘沒錯’的……我這麼說很卑鄙嗎?”
“我不知道。”
“這話可怪了,還有人能像你一樣什麼都知道嗎?讓我們回到原來的問題上吧!”
“原來的問題……?”
“為什麼奈津代——不,都這種時候了,換個正確的說法吧!為什麼我要讓奈津代交換兩個被害人的頭顱?這就是原來的問題。如你所發現的一般,我利用奈津代戲劇化的性格,以筆名寫下推理劇,並不著痕跡地拿給奈津代看;當然,我沒讓奈津代發現作者是我。我早料到奈津代會被‘輪遞殺人’影響,模仿第五到第七宗犯罪;因此才刻意把一些瑣碎的細節——比如陽子及淑子的髮型、牙科助理等職業——安排得和現實一模一樣。換作一般人,應該會疑心為何與現實如此吻合,但奈津代卻不同。”
“因為她立刻把自己投射到薰谷志保身上了。”
“沒錯,奈津代自我陶醉,深信照本宣科地實行這個推理劇就是自己的使命。她大概從沒擔心過警方遵循著這個劇本找出真相吧!就這樣,我沒弄髒自己的雙手,就成功地解決了殺害我媽的土居淑子。不過,匠先生,你不覺得奇怪嗎?為何我特地撰寫‘輪遞殺人’這麼麻煩的故事?我之所以沒寫成小說,是認為推理劇比較利於奈津代理解;為了讓人際關係更加淺顯易懂,我在每一幕都加上角色說明,因為我認為這樣比較有效果,而奈津代也果真上了鉤。不過……不過,假如只是想引奈津代上鉤,我並不需要撰寫割頭、輪遞之類的複雜劇本。”
“沒錯,完全沒這麼做的必要——照理說沒有。殺了淑子及陽子後再殺了你,接著自殺——就算只是這種這種單純的故事,奈津代也應該會輕易地自我投射,乖乖上鉤的。”
“對,沒錯,正是如此。其實我起初想寫的也是這一類的故事,但卻發現了一個問題。你猜是什麼問題?匠先生,我想你應該已經知道了——”
“你不想被殺,當然得讓自己活下來,因此得在奈津代殺了陽子及淑子之後,偽裝成警察打電話給她,但電話卻是個問題。奈津代的公寓沒有電話,因為她長期受電話騷擾,早已將電話停了;此時,你想到可打電話到陽子或淑子的住處去。既然奈津代的性格易陶醉於故事之中,不難料想她會和推理劇一樣,在十三號星期五實行計劃。而目標之一的陽子又過著極為規律的生活,要預估犯案時間也不困難。”
“正是如此。”
“陽子的住處有電話答錄機,而且還是隨時維持在擴音狀態,即使去電話時奈津代正在殺害陽子也無妨,因為就算不拿起話筒,留言也會傳到她的耳中;所以你只需算準她殺完陽子的師匠並打電話過去,就能達成目的。比方說你可以這麼說:‘這裡是警局,有個叫松浦雄一的男人被車子撞死了。我們想聯絡與他同居的真田奈津代,卻聯絡不上;假如你知道她人在哪裡,能請你代為聯絡嗎?’——單方面地留言給陽子,便切斷電話。”
“我說的內容正是這樣。”
“之後,你用密碼從外部消除這些留言。陽子父母的留言之所以消失,正是出於這個緣故——因為你消去了整卷帶子的內容。只不過,我不明白你是怎麼查出密碼的。”
“很簡單。一個見到真田彰本性後又因而骨折,身心都受到創傷的女人入院後又被另一個男人的甜言蜜語所欺騙,”他意有所指地掀起了嘴角。“如此而已。”
“原來如此。然而,你卻發現自己的算盤有個漏洞,就是殺人順序。不管再怎麼想,奈津代都應該會先殺陽子;因為陽子九點之後決不開門,想騙她開門,恐怕只有裝成失火了。但是,何必花這些功夫?反正淑子一向晚歸,先殺掉陽子要來得省事得多。奈津代自然會這麼想,而你也不難料到她的想法。但這麼一來,你可傷腦筋了;要是在只有陽子被殺的階段留給奈津代,說不定她會打消殺害淑子的念頭。對奈津代而言,殺害淑子的動機是你;要是你死了,說不定她的恨意就消了。而殺害陽子的事情將帶給她沉重的壓力,促使她直接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