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海倫不知道丈夫還有寫日記的習慣,便打算把它放回去。但終究抵不過窺探隱私的誘惑,偷偷翻開了書頁。一股塵埃竄上了她的鼻尖,讓她嗅到了記憶的氣味。

  原來日記的作者不是喬治,而是克拉拉。海倫走到窗邊,開始認真閱讀起丈夫前妻的日記。一開始她有些猶豫,畢竟偷看別人的日記有違道德,但得知日記的主人是誰後,反而更加投入地閱讀起來。

  看來克拉拉的性格十分散漫,一絲不苟這個詞與她無緣。雖說是日記,但書寫的日期卻斷斷續續。比如有三篇的日子是連續的,但下一篇卻是三周後。日記中對僑居生活感到不滿的內容隨處可見,其中更是寫到了克拉拉對僑居地那些女士攀比風氣的厭惡。嚼舌婦人愚蠢的醜態在克拉拉的筆下原形畢露。這或多或少讓海倫有些吃驚和興奮。

  這根本就是自己的內心寫照嘛……海倫不禁這樣想。

  但接下來的內容卻讓海倫有些在意,在苦悶幾乎達到臨界的日子裡,喬治會陪克拉拉離開過神戶去遊山玩水。比如去大坂北面的山坳看紅葉,或者正月到京都參加一日游。海倫暗暗決定今後一定要享受到同樣的待遇。

  “今天認識了一個有趣的人。”

  某天的日記里出現了這樣一段,此後那位比爾上校就在日記中頻頻登場。

  “比爾上校教我使用密碼的方法,那的確十分有趣。他真是個見多識廣的人。”

  看來比爾上校是個能說會道的男人。

  從日記的記述來看,克拉拉不像是個對丈夫不貞的妻子。不過轉念一想,即便是私人的日記,恐怕有些醜話也不會直接寫在上面。

  沒過多久,緋聞中另一位男主角,美國新聞記者邁克·布朗的名字也出現在日記上。

  “去參觀划艇比賽,今年仍是麥克那一組獲勝,喬治他們慘敗。我向麥克拍手表示祝賀,喬治看見了似乎有些不高興。”

  只憑藉這樣的隻言片語,究竟該怎麼看待這三人之間的關係呢?看來克拉拉並不像傳聞說的那樣,是個“奔放”的女人,她只是容易做出招人誤會舉動罷了。

  “我想讓喬治解僱在商館擔任書記員的KONDOU,(譯註:這裡人名日語漢字寫作【近藤】,為突出小說中主觀為西方人的特點,其後日文人名均由羅馬字母代替。)但喬治拒絕了。我對KONDOU表示親切,讓他產生了誤會,還以為我喜歡他。喬治說是我的錯,我們大吵了一架,他根本不聽我說的。”

  KONDOU這個日本人在丈夫工作的商館中擔任書記員的職務。海倫也曾見過他兩三次,他是個長著淺黑色皮膚,四方臉,總是面帶微笑的日本人。不光是KONDOU,好像她見過的日本人總是帶著這種貌似和藹的笑容。只不過這種笑容看多了,會有一瞬讓人覺得十分噁心。

  “我好害怕。”

  翻開下一頁,出現的內容讓海倫感到驚訝。

  “我好害怕,我或許會被■■■■殺死。”

  海倫皺起了眉頭,盯著這段文字看了半天。雨空中暗弱的白光透過窗戶照射在書頁上,紙張看起來略顯灰白。

  寫著名字的地方,被黑色的墨跡塗掉了。這不像是別人幹的。而是克拉拉自己在寫下這句話後感到膽怯,隨即就塗抹掉了。

  “我或許會被殺死。”

  看著這行字,剛才還遍布全身的倦意一下子消失殆盡,周身仿佛被突如其來的恐懼緊緊束縛。

  日記至此再也沒有繼續……

  6

  “克拉拉的死因是什麼?”

  海倫很想問問喬治,但每次話到嘴邊就停住了。她只能向愛麗絲提起這件事。愛麗絲·哈伯是海倫在僑居地關係最親密的朋友。

  “你沒問過你丈夫嗎?”愛麗絲對於海倫提出的這個問題表現得很意外。她拿起一隻做工精緻的茶杯舉到胸前,清澈的灰眼睛望著海倫問道。

  “我不想問他任何關於克拉拉的事。”

  “啊,我明白你的感受。但為什麼突然又想問了?”

  “哎,是很突然。”

  “那我也明白?”

  “你明白什麼?”

  “呵呵,我就是明白。”

  海倫沒有姐妹,但在和愛麗絲聊天的時候,海倫感覺好像有了一個姐姐。她們兩人的想法與觀點十分相似,所以是最好的聊天夥伴。

  愛麗絲把茶杯放在桌上,撩開裝點著蕾絲的窗簾,將視線投向鄰家的屋頂。

  “她啊,是被屋頂掉落的瓦片砸死的。”

  “瓦片?”海倫尋著愛麗絲的目光望去,那是一種被日本人稱作“麵包瓦”的褐色圓形瓦片。窗外正下著小雨,在雨水的滋潤下“麵包瓦”看上去的確像一隻只泛著油光的餐包。

  “那天是颱風最猛烈的時候,僑居地有幾處建築破損得很嚴重,所以瓦片被吹飛也並不稀罕。”

  “她就是被瓦片擊中的?”

  “是啊,發現時她倒在自家屋前的馬路上,那已經是死後第二天的早上了。”

  海倫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

  “這麼大的風,她跑到外面去幹嘛?”

  “她好像喝醉了?”

  “喝醉了?……那喬治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