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殺人有多種原因,但最大的原因往往是恐懼,擔心會先被人殺死的恐懼。可瑪麗·喬和朗達並不可能先下手殺了他們。

  另一個原因是害怕被人抓住把柄。朗達以為那兩個人只是在釣魚,可他們真是在釣魚嗎?還是在干別的事情?肯定是某種不可暴露的事情。這種事情的利害關係太大了——不殺死撞見此事者,自己就會有大麻煩!

  一個孤獨的身影走過公園。他聳起雙肩抵禦嚴寒,夾克緊緊裹在身上。

  究竟是什麼呢?他們究竟在隱藏什麼?是船上的什麼東西嗎?船上裝了一些貨物。朗達提到過這個。可究竟是什麼貨物?哦,記起來了,“好多狗屁玩意兒”。

  我調轉車頭,返回柳林路。經過那些乾洗店和五金店時,太陽短暫露了一下臉,在沃爾沃的引擎罩上閃著光。

  閃光。什麼東西在月光下閃光。就是這個了。

  金屬。原木。金屬壁爐原木。

  我皺起眉頭。看起來像金屬壁爐原木的東西。朗達是想要描述什麼東西呢?我透過擋風玻璃,眯起眼睛。

  某種金屬容器。

  沒錯。

  可能是那種帶腳踏板、一踩就打開的金屬垃圾容器。或許他們在裡面藏了毒品。

  又或者是別的什麼東西。

  滅火器?不。大多數滅火器是紅色的;它們在月光下不一定閃光。況且一般人還不至於經濟拮据到為了一隻滅火器就要殺人。

  好好想想,艾利。

  那兩人是從湖那邊過來的。深夜時分。帶著金屬容器。要是那些容器里有些與水有關的東西呢?或許裡面盛了水。或者在水裡用到這些容器。

  腦海里浮現出潛水員拍攝槌頭雙髻鯊的畫面。

  容器。氧氣筒。斯庫巴潛水設備3。

  朗達看到的就是這個東西嗎?一隻裝了潛水設備的船?

  為什麼會有人深夜在密西根湖潛水?又為什麼不想讓人知道?

  我竭力要把這些情況拼在一起。一年前一個叫薩米的人在卡柳梅特公園出現。就是瑪麗·喬·博賽尼克遇害那個晚上。可能是在運送斯庫巴潛水設備。

  戴爾•里迪接到一個名叫薩姆的男子的電話。她的窗戶上用帶子綑紮了一根電線。她不停盤問我在抽水房拍攝的錄像帶的情況。她的視線可以直達抽水房。

  一朵雲後面,太陽消失了。

  蕾切爾把自己鎖在房間裡;我去敲門,沒人應答,便走進工作間,開始上網。電腦響起一聲和諧悅耳的音樂,提醒我有電子郵件。返迴路徑是五大湖石油公司的網址。我將郵件點開。

  我非常抱歉,艾利,可我們將不得不取消這個項目。經濟形勢比我們預料的要嚴峻,目前我們完全無法再隨意開支了。我知道你在建議書上投入了不少工作,我很樂意對你截至今日付出的勞動做出補償。希望將來有機會一起合作。

  短小。簡潔。明確。顯然冷冰冰的。肯定是出了什麼事情。

  可能是她的上司,特里布爾反對。我和戴爾初次見面的時候,他過來看見了我,我敢肯定他知道我是誰。他當然不會禁止戴爾雇用我,企業不會這樣運作。不過,不管他是否喝醉,他都可能對我的可信度、可靠性,甚至我的才能提出種種尖銳的質疑。戴爾可能一開始是為我說話的,但是,面對他連珠炮般的質疑,她可能會意識到有什麼事情不對頭,再過一段時間,她就可能得出結論,不值得為此花費力氣抗爭了。

  不過,可能不是因為特里布爾。可能事情與那根電線、那盤錄像帶,以及一個叫薩米的男子有關。

  我站起身來,開始踱步。我確實沒法把這一切都搞清楚,但有一個人能搞清楚勒瓊。

  * * *

  1 dybbuk:猶太民間傳說中的惡靈;附在活人身上的罪人死後的靈魂。

  2 “薩米”是“薩姆”的暱稱。

  3 斯庫巴潛水:水肺潛水,也就是攜帶呼吸器潛水。

  第37章

  周六那天,蕾切爾反鎖上自己的房門,算是在裡面紮營了。偶爾從門縫傳來一聲驚呼,表明她還活著。我晚餐做了她最愛吃的義大利面和番茄醬,全當是向她謝罪。但我還是覺得不應該由我來主動提出和解;可作為美國猶太人,我的內疚感太過強烈,甚至會對自己沒做的事也要承擔責任。而她一直等到番茄醬已涼、麵條成了橡皮筋,才偷偷下樓吃了一些。

  9點左右,我去了趟錄像店,想買點我們能一起看的東西。或許這樣,我們就有可能開始說話了呢。我要了一個亞當·桑德勒1主演的影片,以及卡梅隆·迪亞茨2領銜的一部喜劇,不到30分鐘就回到我們那個街區。經過鄰居家房子的時候,我突然猛踩剎車。

  一輛深色SUV正駛離我家。

  前排坐了兩人,疾馳而去;想要辨認車牌號,可光線太暗。我猛然開上車道,跳下車,沖向屋裡。

  “蕾切爾?”我高聲叫道。“蕾齊,你在哪裡?”

  一片寂靜。

  我跑上樓,察看了所有房間。不見人影。檢查了所有的壁櫥。依然不見。頓時脈搏狂跳,耳朵里如雷鳴般轟響。跑到樓下。地下室也空蕩蕩的。我再次衝到上面,打開前門。冬夜凜冽,寒風刺進了皮膚。

  她去哪兒了呢?興許她留了紙條。如果留了,應該是在廚房裡。我跑進廚房。什麼也沒有。看看時鐘,都快九點半了!她知道自己11點以前必須到家。難道她早有預謀?或許,當初沒給她買手機或是尋呼機的確是一個錯。其實好多父母都給孩子買了,可我原先認為那是寵得過分,是擺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