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心情昂揚,腳步也格外輕捷。唐軍一大早離開蔡州,傍晚前就抵達郾城外了。遠遠望過去,郾城的城門大開,迎接的馬隊已經守候在城外。城樓上旌旗密布,在傍晚的風中颯颯鼓動,旗下官員的紫色衣袍顯得格外醒目。
李愬露出笑容,裴度親自在城樓上迎接自己,固然不算意外,但畢竟是一個了不起的榮耀。他剛要催馬上前去,不防一人一騎從身邊掠過,搶到了他的前面。
所有人包括李愬本人,都訝異地瞪著衝到隊伍最前頭去的崔淼。
這個郎中想幹什麼?
“將軍!”李祐問,“我去把他拉回來吧?”
李愬回過神來,淡然道:“不必,無須與一個郎中計較。”
“是。”
李愬抬頭望向城樓之上,見一個白衣飄飄的身影站在裴度旁邊。他不禁會心一笑,這個人情,就當是送給宰相的吧。
此次淮西大捷,首功到底算在裴度還是自己頭上,說來還得看裴相公的氣度。李愬自己不會去爭,有本事就做到讓宰相不好意思居功。想到這裡,李愬臉上的笑意更濃了。
崔淼也在仰望城頭的白色身影。火紅的夕陽正掛在她的後方,逆光中,她的形容一片模糊,衣袂翩翩的白色身影卻光芒四射。
隨著馬匹奔馳的腳步,崔淼懷中的玉龍子亦歡快跳躍著,和他的心跳保持一致的節奏。
那支箭從城頭射來時,好似一道晚霞的金光,直直地釘入崔淼的右肩。他先吃了一驚,困惑地轉過頭,看了看肩膀上迅速綻出的鮮血,才又抬起頭遙望城樓。
夕陽又落下來一些,整個城樓都沐浴在金光之中,什麼都看不清,連那個白色的身影都消失不見了。
又是一箭射來!
這次正中前胸。崔淼翻身落馬,在跌入塵埃的一瞬間,他聽到有人高喊:“崔郎!”
是她。
崔淼從地上撐起身,想要應一聲,嘴裡卻噴出鮮血,堵住了咽喉。
6
裴玄靜不記得自己是怎麼離開郾城,又是怎麼返回長安的。她只依稀記得,在高燒和噩夢的間隙,偶爾的半清醒中,聽到過馬蹄嘚嘚和車輪滾動的聲音。周圍永遠是一片黑暗,只有低垂的窗幔上時不時晃動著日光的影子。
“娘子,該喝藥了。”有人扶起她的頭,把滾燙的藥汁灌進口中。那湯汁實在苦得難以下咽,她撕心裂肺地嗆咳起來,把藥汁悉數嘔出。
“哎呀呀,這可怎生是好。”服侍她的婦人心急慌忙地一邊收拾,一邊勸道,“娘子可不能再這樣作踐自己了,憑什麼都不如自個兒的命要緊啊。”
她別轉頭,不想聽這些嘮叨,卻聽到了一聲沉重的嘆息。
“玄靜,你執意如此,便是在怨恨叔父了。”
“不,我沒有。”她伸出顫抖的雙手,抓住叔父的衣袖,“侄女不敢怨恨,只求叔父明示,為什麼一定要殺他?”
“我已經告訴過你了,崔淼是藩鎮的奸細,且是刺殺武相公的幫凶之一。他是死有餘辜的。”
“不對!”裴玄靜叫起來,“崔淼告發洛陽暴動,東都留守已經允他將功折罪了,怎可舊事重提!況且,這一次他為奇襲蔡州領路,功不可沒!他還帶回了玉龍子,他不該死啊,叔父!”
“不要再說了,玄靜。”裴度沉聲道,“人死不能復生,你就別再糾纏於此了。”
“你騙我,叔父。”
“我騙你什麼?”
“崔淼非死不可,是因為他的身世對嗎?”
“他的身世?”裴度反問,“他的身世有什麼秘密嗎?”
“我不知道,可是……可是王皇太后知道!”裴玄靜說,“叔父,求求你告訴我,是不是皇太后下旨要殺崔淼的?崔淼究竟是什麼身份?為什麼他必須死……”
裴度喝道:“玄靜,王皇太后已經駕崩了!況且,皇太后乃至高無上的仁愛尊者,怎會下旨去殺一個無名小卒?你太高看崔淼了,他能有什麼隱秘身份,竟會令其不得不死?我再對你說一遍,崔淼之死在於他不自量力挑戰朝廷,完全是罪有應得!”
裴玄靜用力閉起眼睛,淚水仍然從眼角不停地滲出來。在城樓上眼睜睜看著崔淼中箭倒地,固然令她悲痛欲絕,但仍不及叔父此刻的態度,更使她感到徹徹底底的絕望。
在青城山上曾經令她死去活來的冰與火再次襲來,裴玄靜時而沉入冰海,時而又在烈火中炙烤。她想尖叫,想痛哭,想掙扎著爬出這個可怕的地獄,可是她的手腳都被綁縛住了,她的嗓子更啞得發不出聲音,她的眼睛也無法睜開,連一絲光亮都看不見了。
裴玄靜陷入無止境的昏迷中。
恍恍惚惚間,她回到了長安,在半空中徜徉著。朱雀大街筆直伸展,兩旁槐柳成蔭,卻不是綠色的,而是潔白的。棋盤般的里坊中,家家戶戶的門前高挑著布幡,竟也色色純白。當所有的白色連成一體時,長安城就如同覆蓋在連綿不絕的巨大孝布之下。
啊,她明白了!那是雪,正從她的身邊不停地落下,碎玉散珠般鋪滿了整座長安城。不時有隱約的哭聲,從四面八方的角落飄起來。裴玄靜不禁思量,大家為什麼都在哭,是在辦喪事嗎?什麼人的喪事要整個長安披麻戴孝呢?
可那又什麼聲音?她驚奇地聽到,從東北方高聳的垣地上,傳來一陣陣歡快的樂聲,和籠罩著長安的肅穆氣氛截然相反。舉目望去,一座巨大的宮殿矗立在那裡,音樂就是從宮殿中傳出的。更令裴玄靜驚訝的是,雪下到那兒便消失了。於是,在漫天席地的白色中,唯有那片高垣上殿宇林立,流光溢彩,金碧輝煌。
麟德殿中,宴樂正酣。皇帝和群臣們開懷暢飲,談笑生風。裴玄靜在他們身邊走過,卻無一人注意到她。她聽到他們在議論淮西之勝,極力讚頌聖皇的功勳。御座上的皇帝滿面紅光,從未像現在這樣不可一世,意氣奮發。
看著皇帝的樣子,裴玄靜不由自主地念起長吉的詩句:“秦王騎虎游八極,劍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璃聲,劫灰飛盡古今平。”
佛家有說法:當大火、大水、大風毀掉一切後,寰宇重構,是為一劫。那麼她現在所看到的,會不會就是世界終結,劫火洞燒之後,由劫灰構成的幻象呢?
皇帝越喝興致越高,醉態漸濃。忽然,他將手中的金樽向地上一摔,高喝道:“朕令日月倒行,好與諸卿再多飲幾個時辰!”
隨即從殿門外奔入一個掌事的宦官,跪下報稱:“陛下,一更天了!”
眾人齊聲歡呼,皇帝仰天大笑。
“這不可能!”闖入這場狂歡的正是裴玄靜。
所有的人一齊向她望過來,連皇帝都盯住她:“你說什麼,什麼不可能?”
“宮門掌事分明才報過四更,如何又回到一更天了?”
“因為朕剛剛命日月倒行,時光逆轉了!”皇帝的臉上仍然掛滿笑意,使他顯得分外親切,異乎尋常。
李愬露出笑容,裴度親自在城樓上迎接自己,固然不算意外,但畢竟是一個了不起的榮耀。他剛要催馬上前去,不防一人一騎從身邊掠過,搶到了他的前面。
所有人包括李愬本人,都訝異地瞪著衝到隊伍最前頭去的崔淼。
這個郎中想幹什麼?
“將軍!”李祐問,“我去把他拉回來吧?”
李愬回過神來,淡然道:“不必,無須與一個郎中計較。”
“是。”
李愬抬頭望向城樓之上,見一個白衣飄飄的身影站在裴度旁邊。他不禁會心一笑,這個人情,就當是送給宰相的吧。
此次淮西大捷,首功到底算在裴度還是自己頭上,說來還得看裴相公的氣度。李愬自己不會去爭,有本事就做到讓宰相不好意思居功。想到這裡,李愬臉上的笑意更濃了。
崔淼也在仰望城頭的白色身影。火紅的夕陽正掛在她的後方,逆光中,她的形容一片模糊,衣袂翩翩的白色身影卻光芒四射。
隨著馬匹奔馳的腳步,崔淼懷中的玉龍子亦歡快跳躍著,和他的心跳保持一致的節奏。
那支箭從城頭射來時,好似一道晚霞的金光,直直地釘入崔淼的右肩。他先吃了一驚,困惑地轉過頭,看了看肩膀上迅速綻出的鮮血,才又抬起頭遙望城樓。
夕陽又落下來一些,整個城樓都沐浴在金光之中,什麼都看不清,連那個白色的身影都消失不見了。
又是一箭射來!
這次正中前胸。崔淼翻身落馬,在跌入塵埃的一瞬間,他聽到有人高喊:“崔郎!”
是她。
崔淼從地上撐起身,想要應一聲,嘴裡卻噴出鮮血,堵住了咽喉。
6
裴玄靜不記得自己是怎麼離開郾城,又是怎麼返回長安的。她只依稀記得,在高燒和噩夢的間隙,偶爾的半清醒中,聽到過馬蹄嘚嘚和車輪滾動的聲音。周圍永遠是一片黑暗,只有低垂的窗幔上時不時晃動著日光的影子。
“娘子,該喝藥了。”有人扶起她的頭,把滾燙的藥汁灌進口中。那湯汁實在苦得難以下咽,她撕心裂肺地嗆咳起來,把藥汁悉數嘔出。
“哎呀呀,這可怎生是好。”服侍她的婦人心急慌忙地一邊收拾,一邊勸道,“娘子可不能再這樣作踐自己了,憑什麼都不如自個兒的命要緊啊。”
她別轉頭,不想聽這些嘮叨,卻聽到了一聲沉重的嘆息。
“玄靜,你執意如此,便是在怨恨叔父了。”
“不,我沒有。”她伸出顫抖的雙手,抓住叔父的衣袖,“侄女不敢怨恨,只求叔父明示,為什麼一定要殺他?”
“我已經告訴過你了,崔淼是藩鎮的奸細,且是刺殺武相公的幫凶之一。他是死有餘辜的。”
“不對!”裴玄靜叫起來,“崔淼告發洛陽暴動,東都留守已經允他將功折罪了,怎可舊事重提!況且,這一次他為奇襲蔡州領路,功不可沒!他還帶回了玉龍子,他不該死啊,叔父!”
“不要再說了,玄靜。”裴度沉聲道,“人死不能復生,你就別再糾纏於此了。”
“你騙我,叔父。”
“我騙你什麼?”
“崔淼非死不可,是因為他的身世對嗎?”
“他的身世?”裴度反問,“他的身世有什麼秘密嗎?”
“我不知道,可是……可是王皇太后知道!”裴玄靜說,“叔父,求求你告訴我,是不是皇太后下旨要殺崔淼的?崔淼究竟是什麼身份?為什麼他必須死……”
裴度喝道:“玄靜,王皇太后已經駕崩了!況且,皇太后乃至高無上的仁愛尊者,怎會下旨去殺一個無名小卒?你太高看崔淼了,他能有什麼隱秘身份,竟會令其不得不死?我再對你說一遍,崔淼之死在於他不自量力挑戰朝廷,完全是罪有應得!”
裴玄靜用力閉起眼睛,淚水仍然從眼角不停地滲出來。在城樓上眼睜睜看著崔淼中箭倒地,固然令她悲痛欲絕,但仍不及叔父此刻的態度,更使她感到徹徹底底的絕望。
在青城山上曾經令她死去活來的冰與火再次襲來,裴玄靜時而沉入冰海,時而又在烈火中炙烤。她想尖叫,想痛哭,想掙扎著爬出這個可怕的地獄,可是她的手腳都被綁縛住了,她的嗓子更啞得發不出聲音,她的眼睛也無法睜開,連一絲光亮都看不見了。
裴玄靜陷入無止境的昏迷中。
恍恍惚惚間,她回到了長安,在半空中徜徉著。朱雀大街筆直伸展,兩旁槐柳成蔭,卻不是綠色的,而是潔白的。棋盤般的里坊中,家家戶戶的門前高挑著布幡,竟也色色純白。當所有的白色連成一體時,長安城就如同覆蓋在連綿不絕的巨大孝布之下。
啊,她明白了!那是雪,正從她的身邊不停地落下,碎玉散珠般鋪滿了整座長安城。不時有隱約的哭聲,從四面八方的角落飄起來。裴玄靜不禁思量,大家為什麼都在哭,是在辦喪事嗎?什麼人的喪事要整個長安披麻戴孝呢?
可那又什麼聲音?她驚奇地聽到,從東北方高聳的垣地上,傳來一陣陣歡快的樂聲,和籠罩著長安的肅穆氣氛截然相反。舉目望去,一座巨大的宮殿矗立在那裡,音樂就是從宮殿中傳出的。更令裴玄靜驚訝的是,雪下到那兒便消失了。於是,在漫天席地的白色中,唯有那片高垣上殿宇林立,流光溢彩,金碧輝煌。
麟德殿中,宴樂正酣。皇帝和群臣們開懷暢飲,談笑生風。裴玄靜在他們身邊走過,卻無一人注意到她。她聽到他們在議論淮西之勝,極力讚頌聖皇的功勳。御座上的皇帝滿面紅光,從未像現在這樣不可一世,意氣奮發。
看著皇帝的樣子,裴玄靜不由自主地念起長吉的詩句:“秦王騎虎游八極,劍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璃聲,劫灰飛盡古今平。”
佛家有說法:當大火、大水、大風毀掉一切後,寰宇重構,是為一劫。那麼她現在所看到的,會不會就是世界終結,劫火洞燒之後,由劫灰構成的幻象呢?
皇帝越喝興致越高,醉態漸濃。忽然,他將手中的金樽向地上一摔,高喝道:“朕令日月倒行,好與諸卿再多飲幾個時辰!”
隨即從殿門外奔入一個掌事的宦官,跪下報稱:“陛下,一更天了!”
眾人齊聲歡呼,皇帝仰天大笑。
“這不可能!”闖入這場狂歡的正是裴玄靜。
所有的人一齊向她望過來,連皇帝都盯住她:“你說什麼,什麼不可能?”
“宮門掌事分明才報過四更,如何又回到一更天了?”
“因為朕剛剛命日月倒行,時光逆轉了!”皇帝的臉上仍然掛滿笑意,使他顯得分外親切,異乎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