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哦?這我可得聽聽了!”我探出頭來,“你再說清楚點。”

  “不行!你對我的調查工作了解得實在不夠,明知道我非得趕上這班飛機,竟然還說什麼我趕不上無所謂……”

  “這是因為我不知道有這檔子事,你不要這麼不講理!大龍!來得及嗎?又有一個懸案在等著火村教授呢!”

  “沒問題!就快到了!你們看!”

  一翻越山頂,吉隆坡的市區就出現在眼前,那有如繁星和螢火蟲森林般的街燈,就連全世界最高的大樓吉隆坡塔也隱約可見。

  我們雖然還沒趕上飛機……

  卻彷佛已經進行了一趟夜間飛行。

  【後記】

  當我不小心說出下一部國名系列的作品題目是“馬來鐵道之謎”之後,竟有幸前往馬來西亞和泰國捜集資料。那是一九九七年十二月的事了 。隨行者有當時的責任編輯——文藝第三部的金田明年先生,和文庫出版部的山田亨先生。七天六夜的旅行中,我們去了吉隆坡、金馬侖髙原和曼谷,由於行程十分緊湊,兩位先生真的幫了我大忙。回國後,我立刻將這趟旅程寫成“馬來鐵道之謎取材記”,以特別投稿的方式,刊登在《IN★CPOCKET》雜誌上。

  收集資料的工作告一段落,我也該動筆了。

  ……。

  當我完成這部作品時,已經跨越一個世紀,前後總共花了四年半的時間。這段期間NOBELS和文庫的責任編輯各換過一次和兩次,大概是因為我發表了捜集數據的紀錄,所以常有讀者詢問此書何時出版,除了講談社之外,連其他出版社的編輯也會問“還沒寫完嗎?”令我挺痛苦的。全文好不容易成形,我肩上和心裡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

  《馬來鐵道之謎》總共用了六百九十張四百字的稿紙,可說是以火村英生為主角的作品中最長的一部,寫作時間也耗時最久,奇怪的是這也是我寫得最快的一部作品。從我發表寫作此書,前往捜集數據,一直到完成,總共花了四年半的時間,但我在二〇〇二年二月一日寫下本書的第一行(這可怕的事實我連責任編輯都沒說),完稿則是在同年的三月二十二日深夜。期間我為其他出版社寫了四十張稿紙的短篇小說,也做了其他的工作,所以真正花在寫作此書的時間,應該只有四十二天。這對我來說也是十分驚人的速度,所以我才會說它是我寫得最快的作品。(兩個月雖然很短,卻很辛苦。)

  編輯對於“在那之前催我催得那麼緊,我卻連一張也沒寫”,可能會覺得莫可奈何吧!我自己也有同感(雖然在動筆之後,我割捨了好幾個構想)。成為作家後,我第一次有這樣的體會,我覺得自己瞄準目標後伺機而動,只要時機一到便扣動扳機。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感覺,與作品的好壞無關。

  這篇漫長的後記或許讓人覺得俗氣,但今年(二〇〇二年)正好是綾辻行人的《殺人十角館》出版十五周年,也就是說,是新本格推理十五周年紀念,我想發表一下感想(不過在講談社NOVELS二十年的歷史中,新本格就占了四分之三的時間,目前還能處於蜜月期,實在讓人意外)。

  我非常高興自己身為新本格派,也一直樂在其中,如果能夠當一輩子的推理作家,被後世稱為新本格派,我應該會覺得很有面子吧!不過當初我所認知的“新本格派”,等於新進作家的本格文藝已逐漸消失,如今常被解釋為“新本格等於無法滿足舊式本格的作者與讀者的本格”。雖然我是因為喜歡舊式本格,才開始書寫推理小說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會在慶祝新本格十五周年的同時,寫作此書。《馬來鐵道之謎》只是一本單純的本格推理小說,書寫的當時我只想著阿嘉莎?克莉絲蒂、卡達?狄克森(狄克森?卡爾)和埃勒里?奎因三位大師,如果再加上我自己,然後除以X,結果就是《馬來鐵道之謎》。我希望X的大小趨近於4。

  我必須感謝下列幾位先生、女士。

  首先是筱田真由美小姐。當我聽說櫻井京介先生也要前往馬來西亞和泰國捜集寫作材料時,我心想“完蛋了!”,因為我的拖拖拉拉,故事的內容將會有部分重複,但還是厚臉皮地要求到金馬侖高原,我一定要去看某些東西。她爽快地答應我無理的要求,還連著兩次提供我相關的數據和信息,我非常感謝她,希望她的新作品能夠成功大賣。

  我也很感謝為我這本久未在講談社NOVELS出版的新作繪製封面的辰巳四郎,我真的很髙興。還有,雖然陪我出國搜集數據,卻未能以責任編輯的身分閱讀此書的金田先生和山田先生!多虧你們的幫忙,我才能完成這本不到當地去就寫不出來的小說。

  對於在採訪旅行的申請書上蓋章同意,還祝我們“一路順風!”的前任部長,同時也是新本格召集人的宇山日出臣先生,我除了反省自己花費太多時間之外,更是由衷感謝。

  文藝第三部的現任部長唐木厚先生!還有負責編輯的太田克史先生!我挑戰你們忍耐的極限,真是太感謝你們了,事過境遷後不也是段美好的回憶嗎?

  最後,一邊焦急地要我好好工作,或是擔心過度催促我會不髙興,卻也還是耐心等候本作品的各位先生、女士,我必須致上我的歉意。有人願意催我,表示我還有被催促的價値,不過我還希望以後能夠以更輕鬆愉快的步調來創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