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說著他融入人群之中,他的樣子仍怪怪的,服裝很過時,頭髮剪得很笨拙,磨擦著他舊大衣的衣領。馬吉和女子找到存放行李處,馬吉御下提行李的負擔後,兩人便走上萊頓的主大街。這是個典型的紐約上州城市,正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之中。商店的櫥窗上裝飾著綠色的冬青;過往行人的臉上洋溢著聖誕節的興奮氣氛,還流露著對城市政治波瀾關注的神情。
“告訴我,”女子說,“你對事情的結局滿意嗎?為不為我不是個女海盜而感到高興?”
“這個結局——或即將到來的結局妙不可言,”馬吉先生說,“你大概還記得,在禿頭旅館的遊廊上我說過,消夏旅館的調情中只有一次不是虛情假意,讓我——”
她大笑一聲將他打斷。
“你連我叫什麼都不知道呢。”
“你不是叫埃維琳·羅斯嗎?”馬吉問。
“這個名字很好聽,但不是我的名字,只是我的筆名。”
“不過我倒是更喜歡瑪麗,”比利·馬吉笑著說,“她管你叫瑪麗,一定就是瑪麗了。”
“瑪麗什麼?”
“這個一點兒也不重要。”馬吉說。
他們走到一座高大的石建的樓房前,前門的人行道上擠滿了人。人們的目光都落在幾張布告上,人群中傳出同在火車站一樣的嗡嗡議論聲。
“星報報社,”女子解釋說,“這些人在找新的刺激新聞呢。你知道嗎,今天早上我們在櫥窗里展示了那個裝錢的包裹,足足展了兩個小時。”
馬吉笑著說:“我好像在報紙上看到了這條消息。”
“德萊頓聽說後立即趕來把包裹拿走了。這是我們能展示給老百姓的最好的證據。他們願意親眼看到它。通過我們的努力,卡根徹底垮台了。”
“卡根說他還要負隅頑抗。”
“他當然會,”她說,“不過他將像拿破崙在滑鐵盧似的,一敗塗地。不管他入不入獄——他很滑頭,可能會逃出法律的制裁——他在菜頓的權力反正將喪失。下一屆競選他不可能取勝,而選舉很快就要進行了。我很高興,多年來我們的主編一直在不利的條件下反腐敗,我很高興這場戰役終於結束了,而且星報大獲全勝。”
“靠得是你。”馬吉柔聲說。
“還有——一個人的幫忙,”她笑著說,“我得上樓一趟,看看給我的新任務是什麼。”
馬吉先生想表示反抗,但話到嘴邊沒說出口。爬上報社慣有的陰鬱樓梯後,他們倆走進星報的辦公室。儘管當日報紙已在大街上賣了好一陣子,辦公室仍沉浸在多年來的成功所帶來的巨大喜悅之中。馬吉看到別人都對那女子投去敬佩的微笑,並注視著她走到主編的辦公桌前。
“我又被分派了新任務,”她苦笑著。他倆下樓來到街頭。“對於寫了一篇好文章的記者,主編照樣三言兩語就打發了,真有意思。”她接著說,“我剛被分派的活兒讓我想起一位紐約的老記者的經歷,他過去也在星報幹過。”
他們費力地穿過人群,徜徉在綠色植物裝飾的櫥窗前。
“他們的報社在花園街,他是第一個社裡派往采寫西班牙戰事的人,”她說,“我想他的任務完成得很出色。戰事結束後他凱旋而歸,一副春風得意。趾高氣揚的模樣。別人告訴他主編要見他。他後來告訴我他去見主編時心想:‘他們這回准派我去菲律賓。’因此當主編指派他去採訪休斯敦大街的一場火災時,他差點兒沒暈過去。我理解他當時的心情,因為我現在也有同感。”
“什麼任務,也是火災?”馬吉問。
“不是,”她說,“寫一篇無關痛癢的關於聖誕玩具的文章。我每年聖誕都寫這種文章,連寫了三年,膩死了。哦,看來還能再寫一篇。不過得等到吃完諾頓太太的午飯再寫。”
她領他走進一條街道,那裡的房子式樣全都一樣,連窗戶上貼著的“出租”標籤都似一個模子裡鑄出來的,她登上一棟房子的台階,馬吉心想她若不是從街角開始數,肯定不會認出這棟房子。他倆走入一個寄宿公寓的過道,裡面光線黑暗,立著一個掛帽架,桌子上散放著流浪漢們的無人領取的信件,一派典型的寄宿公寓的氣氛。諾頓太太一陣風似地出來迎住他們。
“噢,馬吉先生,”她說,“你能光臨我格外高興。我正忙著做飯。親愛的,領他去客廳里等等。”
馬吉先生被引入客廳。進去時,客廳似乎沮喪地呻吟了一聲。他在室內徘徊,觀賞著諾頓太太在不同時期搜集來的反映她性格的小擺設。一座名為“為之晚矣”的鋼製雕塑,描寫一位憤怒的父親趕到教堂門口,看到他私奔的女兒倒在一高大健壯的青年懷裡,牧師在一旁以贊同的眼光觀望著。另一個雕塑是約翰·德魯,神態不可一世,酷似“馴悍婦”里的帕特魯奇奧。有幾個騰雲駕霧的小天使,個個無精打采,肌肉鬆軟。一個粉紅色病態膚色的小孩愛撫地緊摟著一隻兇猛的狗。壁爐台上擺著一隻小船,罩在玻璃櫃裡。還有幾個女子小雕像,大面積地袒露著玉體。
“告訴我,”女子說,“你對事情的結局滿意嗎?為不為我不是個女海盜而感到高興?”
“這個結局——或即將到來的結局妙不可言,”馬吉先生說,“你大概還記得,在禿頭旅館的遊廊上我說過,消夏旅館的調情中只有一次不是虛情假意,讓我——”
她大笑一聲將他打斷。
“你連我叫什麼都不知道呢。”
“你不是叫埃維琳·羅斯嗎?”馬吉問。
“這個名字很好聽,但不是我的名字,只是我的筆名。”
“不過我倒是更喜歡瑪麗,”比利·馬吉笑著說,“她管你叫瑪麗,一定就是瑪麗了。”
“瑪麗什麼?”
“這個一點兒也不重要。”馬吉說。
他們走到一座高大的石建的樓房前,前門的人行道上擠滿了人。人們的目光都落在幾張布告上,人群中傳出同在火車站一樣的嗡嗡議論聲。
“星報報社,”女子解釋說,“這些人在找新的刺激新聞呢。你知道嗎,今天早上我們在櫥窗里展示了那個裝錢的包裹,足足展了兩個小時。”
馬吉笑著說:“我好像在報紙上看到了這條消息。”
“德萊頓聽說後立即趕來把包裹拿走了。這是我們能展示給老百姓的最好的證據。他們願意親眼看到它。通過我們的努力,卡根徹底垮台了。”
“卡根說他還要負隅頑抗。”
“他當然會,”她說,“不過他將像拿破崙在滑鐵盧似的,一敗塗地。不管他入不入獄——他很滑頭,可能會逃出法律的制裁——他在菜頓的權力反正將喪失。下一屆競選他不可能取勝,而選舉很快就要進行了。我很高興,多年來我們的主編一直在不利的條件下反腐敗,我很高興這場戰役終於結束了,而且星報大獲全勝。”
“靠得是你。”馬吉柔聲說。
“還有——一個人的幫忙,”她笑著說,“我得上樓一趟,看看給我的新任務是什麼。”
馬吉先生想表示反抗,但話到嘴邊沒說出口。爬上報社慣有的陰鬱樓梯後,他們倆走進星報的辦公室。儘管當日報紙已在大街上賣了好一陣子,辦公室仍沉浸在多年來的成功所帶來的巨大喜悅之中。馬吉看到別人都對那女子投去敬佩的微笑,並注視著她走到主編的辦公桌前。
“我又被分派了新任務,”她苦笑著。他倆下樓來到街頭。“對於寫了一篇好文章的記者,主編照樣三言兩語就打發了,真有意思。”她接著說,“我剛被分派的活兒讓我想起一位紐約的老記者的經歷,他過去也在星報幹過。”
他們費力地穿過人群,徜徉在綠色植物裝飾的櫥窗前。
“他們的報社在花園街,他是第一個社裡派往采寫西班牙戰事的人,”她說,“我想他的任務完成得很出色。戰事結束後他凱旋而歸,一副春風得意。趾高氣揚的模樣。別人告訴他主編要見他。他後來告訴我他去見主編時心想:‘他們這回准派我去菲律賓。’因此當主編指派他去採訪休斯敦大街的一場火災時,他差點兒沒暈過去。我理解他當時的心情,因為我現在也有同感。”
“什麼任務,也是火災?”馬吉問。
“不是,”她說,“寫一篇無關痛癢的關於聖誕玩具的文章。我每年聖誕都寫這種文章,連寫了三年,膩死了。哦,看來還能再寫一篇。不過得等到吃完諾頓太太的午飯再寫。”
她領他走進一條街道,那裡的房子式樣全都一樣,連窗戶上貼著的“出租”標籤都似一個模子裡鑄出來的,她登上一棟房子的台階,馬吉心想她若不是從街角開始數,肯定不會認出這棟房子。他倆走入一個寄宿公寓的過道,裡面光線黑暗,立著一個掛帽架,桌子上散放著流浪漢們的無人領取的信件,一派典型的寄宿公寓的氣氛。諾頓太太一陣風似地出來迎住他們。
“噢,馬吉先生,”她說,“你能光臨我格外高興。我正忙著做飯。親愛的,領他去客廳里等等。”
馬吉先生被引入客廳。進去時,客廳似乎沮喪地呻吟了一聲。他在室內徘徊,觀賞著諾頓太太在不同時期搜集來的反映她性格的小擺設。一座名為“為之晚矣”的鋼製雕塑,描寫一位憤怒的父親趕到教堂門口,看到他私奔的女兒倒在一高大健壯的青年懷裡,牧師在一旁以贊同的眼光觀望著。另一個雕塑是約翰·德魯,神態不可一世,酷似“馴悍婦”里的帕特魯奇奧。有幾個騰雲駕霧的小天使,個個無精打采,肌肉鬆軟。一個粉紅色病態膚色的小孩愛撫地緊摟著一隻兇猛的狗。壁爐台上擺著一隻小船,罩在玻璃櫃裡。還有幾個女子小雕像,大面積地袒露著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