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葉知之雙手掩面,“我不明白,我不明白她為何要這樣……”
“有的時候,死往往比活著更好,死讓人解脫,背負著殺父罪名的餘音繞,需要得到解脫。我不是警察,只是業餘偵探,正因為此,我有我自己的準則,你認為我縱容自殺,是一種罪惡行徑,但是,罪惡只是相對的,正義也是,這個世界沒有撒旦,也不存在上帝。我認為對的,就是正義。抓住兇犯不是我的最終目的,警察或許只要這樣,他們便可以交差,但我,我要完美的結局,要符合我的正義觀。從根本上講,我不想抓餘音繞,所以現在這樣,是我所願。”
“你或許只是一名逍遙的業餘偵探,但我不是,我是一名警察,我的職責是要將兇手擒拿,讓法律來制裁,而不是誘導他自殺!”曲亦峰憤怒地說道。
“法律嗎?”半邊冷冷地注視著曲亦峰,“你絕對服從法律,但法律也只是相對的,它不過是統治階級的工具罷了,你,警察,也只是工具。”
“好吧!”曲亦峰說著,站起身了來,便要離開。
“等等,曲隊長,”半邊阻止了他,“你不想聽我講述真相嗎?現在正是時候。我想這樣會有助你寫好報告。”
曲亦峰聽了,果真一臉鐵青地坐了下來。
“哈哈,隊長大人果然還是對謎充滿興趣。”半邊說服了眾人,很是開心,“那麼,讓我們一同來揭示真相吧。
“其實餘音繞在書房中的自殺行為,已經將此案最關鍵的點揭示出來了,這是整個作案手段的核心部分,自殺與殺死教授的手法是一樣的。
“對了,餘音繞的死十分蹊蹺。這不可能是他殺,書房是封閉的,況且我們之前已安裝了監視器,絕不可能藏人,只能是自殺。但是,她到底如何讓這麼重的銅像乖乖砸到自己頭上呢?
“我對此案的偵察,便是從這一點入手的。”半邊繼續說道,“案發當晚,局長便通知了我。隨後我便在局長陪同下,來到了這裡,案發現場。當時已是半夜3點多了,你們都已離去,只留下了駐守的警員,局長要求他保密,所以你們那時都不知道我的事,而將我視為了嫌疑人。”
回想那時的情形,不覺好笑。
“當時我仔細檢查了現場,並藉助照片將停屍位子還原。局長告訴了我關於此案的諸多疑點,我那時也頗為迷惑。不論是死亡時間的問題,還是研究所密室的問題,亦或這案發現場,都讓我感覺詫異。然而,一個偶然發現,令我頓悟。”
說著,站起身來,往書房走去。我們緊隨其後。
半邊在房門前停下,指著那尊朝向門口的銅鐘,“就是它。”
“它?”我們異口同聲地問道。
“是的,”半邊說道,“當時已到4點整,這座城堡銅鐘的吊橋鐺地砸下來,我腦子裡頓時靈光一閃。我叫來那位駐守警員,他也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看到了屍體原貌。我向他詳細詢問了發現屍體的情形、屍體周圍的情況,然後又很仔細地看了當時所拍照片,最終肯定了我的設想。這時,我便看穿了兇手的伎倆,也就是讓銅像自動將教授砸死的手法。而作案手法一旦揭穿,真兇也就顯而易見,只會是餘音繞。”
“那麼,那麼說來,你在當時已經知道真相了?”我吃驚地問道。
“不是真相,只是知道兇手,而且也只是懷疑,沒有證據。另外,當時我只能推斷餘音繞是兇手,葉知之是否為幫凶,還不清楚。”說著,看了葉知之一眼,“接下來,我需要進一步證實我的推論。所以,別了局長後,我回去稍微休息了一下,一大早就趕去了死者的研究所。在那裡,我獲得足夠多的重要信息。首先,我發現死者的實驗室非常整潔,各種器械都經過仔細清洗,並排放整齊。各位請想想,假如真按餘音繞所說,22日上午10點45在研究所見到死者,當時死者是在工作的,那麼各種實驗器材必然在使用中,而死者的死亡時間是在11點到11點半,地點是在相隔至少40分鐘車程的家中,如此看來,時間上是非常緊迫的,這時,死者怎麼會有時間這麼仔細地清洗實驗器械,並排放整齊?就算死者再怎麼潔僻,也不合常理。
“第二,我通過向研究所門衛詢問,得到這麼一個情報,餘音繞在案發前一天晚上,7點左右,來找過死者,據門衛所說,來給死者送肉湯,送過來立馬就離開了。”
這一點我們當時也知道,餘音繞親口承認前一晚去找過死者,雖然沒提送湯之事,但之後門衛也和我們說了。
“各位請注意,餘音繞21號晚7點給死者送了一次肉湯,送完立刻離開,第二天上午又來送了一次肉湯。可是,我們在死者辦公室里只找到一隻裝肉湯的鍋。另一隻哪去了?餘音繞送完湯直接空手回去,沒有將盛湯的容器帶走。那麼,應該有兩個容器才對。可是,卻只有一個。它長翅膀飛了嗎?
“還有一點,餘音繞21號到研究所時是晚上7點,請注意,是7點。門衛照例是在晚6點檢查後門是否關上,這點餘音繞很清楚。那麼,也是說,從21號晚上6點到22號晚上6點,門衛實際上無法證明後門到底有沒有關上,因為在這期間,餘音繞來過。
“有的時候,死往往比活著更好,死讓人解脫,背負著殺父罪名的餘音繞,需要得到解脫。我不是警察,只是業餘偵探,正因為此,我有我自己的準則,你認為我縱容自殺,是一種罪惡行徑,但是,罪惡只是相對的,正義也是,這個世界沒有撒旦,也不存在上帝。我認為對的,就是正義。抓住兇犯不是我的最終目的,警察或許只要這樣,他們便可以交差,但我,我要完美的結局,要符合我的正義觀。從根本上講,我不想抓餘音繞,所以現在這樣,是我所願。”
“你或許只是一名逍遙的業餘偵探,但我不是,我是一名警察,我的職責是要將兇手擒拿,讓法律來制裁,而不是誘導他自殺!”曲亦峰憤怒地說道。
“法律嗎?”半邊冷冷地注視著曲亦峰,“你絕對服從法律,但法律也只是相對的,它不過是統治階級的工具罷了,你,警察,也只是工具。”
“好吧!”曲亦峰說著,站起身了來,便要離開。
“等等,曲隊長,”半邊阻止了他,“你不想聽我講述真相嗎?現在正是時候。我想這樣會有助你寫好報告。”
曲亦峰聽了,果真一臉鐵青地坐了下來。
“哈哈,隊長大人果然還是對謎充滿興趣。”半邊說服了眾人,很是開心,“那麼,讓我們一同來揭示真相吧。
“其實餘音繞在書房中的自殺行為,已經將此案最關鍵的點揭示出來了,這是整個作案手段的核心部分,自殺與殺死教授的手法是一樣的。
“對了,餘音繞的死十分蹊蹺。這不可能是他殺,書房是封閉的,況且我們之前已安裝了監視器,絕不可能藏人,只能是自殺。但是,她到底如何讓這麼重的銅像乖乖砸到自己頭上呢?
“我對此案的偵察,便是從這一點入手的。”半邊繼續說道,“案發當晚,局長便通知了我。隨後我便在局長陪同下,來到了這裡,案發現場。當時已是半夜3點多了,你們都已離去,只留下了駐守的警員,局長要求他保密,所以你們那時都不知道我的事,而將我視為了嫌疑人。”
回想那時的情形,不覺好笑。
“當時我仔細檢查了現場,並藉助照片將停屍位子還原。局長告訴了我關於此案的諸多疑點,我那時也頗為迷惑。不論是死亡時間的問題,還是研究所密室的問題,亦或這案發現場,都讓我感覺詫異。然而,一個偶然發現,令我頓悟。”
說著,站起身來,往書房走去。我們緊隨其後。
半邊在房門前停下,指著那尊朝向門口的銅鐘,“就是它。”
“它?”我們異口同聲地問道。
“是的,”半邊說道,“當時已到4點整,這座城堡銅鐘的吊橋鐺地砸下來,我腦子裡頓時靈光一閃。我叫來那位駐守警員,他也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看到了屍體原貌。我向他詳細詢問了發現屍體的情形、屍體周圍的情況,然後又很仔細地看了當時所拍照片,最終肯定了我的設想。這時,我便看穿了兇手的伎倆,也就是讓銅像自動將教授砸死的手法。而作案手法一旦揭穿,真兇也就顯而易見,只會是餘音繞。”
“那麼,那麼說來,你在當時已經知道真相了?”我吃驚地問道。
“不是真相,只是知道兇手,而且也只是懷疑,沒有證據。另外,當時我只能推斷餘音繞是兇手,葉知之是否為幫凶,還不清楚。”說著,看了葉知之一眼,“接下來,我需要進一步證實我的推論。所以,別了局長後,我回去稍微休息了一下,一大早就趕去了死者的研究所。在那裡,我獲得足夠多的重要信息。首先,我發現死者的實驗室非常整潔,各種器械都經過仔細清洗,並排放整齊。各位請想想,假如真按餘音繞所說,22日上午10點45在研究所見到死者,當時死者是在工作的,那麼各種實驗器材必然在使用中,而死者的死亡時間是在11點到11點半,地點是在相隔至少40分鐘車程的家中,如此看來,時間上是非常緊迫的,這時,死者怎麼會有時間這麼仔細地清洗實驗器械,並排放整齊?就算死者再怎麼潔僻,也不合常理。
“第二,我通過向研究所門衛詢問,得到這麼一個情報,餘音繞在案發前一天晚上,7點左右,來找過死者,據門衛所說,來給死者送肉湯,送過來立馬就離開了。”
這一點我們當時也知道,餘音繞親口承認前一晚去找過死者,雖然沒提送湯之事,但之後門衛也和我們說了。
“各位請注意,餘音繞21號晚7點給死者送了一次肉湯,送完立刻離開,第二天上午又來送了一次肉湯。可是,我們在死者辦公室里只找到一隻裝肉湯的鍋。另一隻哪去了?餘音繞送完湯直接空手回去,沒有將盛湯的容器帶走。那麼,應該有兩個容器才對。可是,卻只有一個。它長翅膀飛了嗎?
“還有一點,餘音繞21號到研究所時是晚上7點,請注意,是7點。門衛照例是在晚6點檢查後門是否關上,這點餘音繞很清楚。那麼,也是說,從21號晚上6點到22號晚上6點,門衛實際上無法證明後門到底有沒有關上,因為在這期間,餘音繞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