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不行!”兩人異口同聲地抗議。
“為什麼啊?我只是想和你們住在一起,這個要求很過分嗎?”被拒絕後的蕭易桀哭喪著臉,試圖喚起弟兄們的同情心。
“我生意忙,沒空。”封肆如是解釋。
“宮裡規矩太多了,我住不慣。”陳景埕如是說。
二人心下一陣腹誹,你個話癆,還是自己住吧。
白安錦回宮的時候,她們酒席已撤,蕭易桀坐在寢宮內飲茶解酒,心下一陣落寞。
“陛下。”
她抬起頭來,看到白安錦在宮女太監的簇擁下向她款款走來,一切是那麼陌生。
不等眾人退出殿外,白安錦就上前伸出雙手為蕭易桀輕輕按揉著太陽穴,嗔道:“舒服些沒有,怎么喝那麼多?”
蕭易桀閉上眼享受著,忽然道:“只要錦兒沒變就好。”
白安錦停下動作,撫上蕭易桀的面頰,她還是那麼俊俏,恍惚間又覺得似乎有些滄桑。
蕭易桀的心已經化作一片柔軟,她左手覆在白安錦手上,道:“岳父大人可對你說了什麼?”
想到父親,白安錦心下一陣無奈,今日父親請她回家一趟,原來就是為了說那番話:“以前為父處心積慮,就是不願你被束縛在皇宮那金絲籠中,沒想到兜兜轉轉,事情並沒有改變,只願易桀真心待你,不讓你在宮中太過寂寞,錦兒啊,早日為他生一個子嗣,鞏固你在宮中的地位。”
見她不語,蕭易桀懊惱道:“岳父他一定是怪我吧?”
白安錦搖頭,“我向父親保證你待我會一如從前,你可不要讓我在父親面前食言哦。”說完俏皮地眨眨眼。
“我蕭易桀發誓,我對你會比從前還要好!如違此誓,五雷轟頂!”
看著蕭易桀痴傻的模樣,白安錦心中一動,主動獻上自己的香吻。蕭易桀只覺得渾身都在顫慄,她已經記不清她們已經有多久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了。
蕭易桀動情的回吻著愛人,在聽到她口中嚶嚀聲的同時粉碎了理智,她起身抱起滿臉緋紅的白安錦,一步步向床榻走去。
第二日,兩人睡到午時才起,辛虧因為這兩日要忙著準備登基大典而休沐,要是讓大臣知道她們睡到現在,指不定白安錦立刻就被冠上禍國妖后之名了。
只聽得門外綠怡道:“啟稟皇上,皇后娘娘,製衣局送了龍袍和鳳袍過來,還請皇上和娘娘過目。”
綠怡自小追隨白安錦,說起來當初她還給小姐和姑爺牽紅線呢,沒想到自家姑爺現在成了皇帝,而她自己也成了皇后娘娘的心腹侍婢,在後宮中地位頗高,不過在伺候自家小姐這件事上,綠怡總是親力親為,不願假手於人。
寢宮內傳來白安錦的聲音:“拿進來吧。”
綠怡親自捧著衣袍,放在桌上便退了出去。
白安錦伺候著蕭易桀換上龍袍,戴上冕冠,讚嘆道:“易桀真是個俊俏的帝王呢。”
蕭易桀笑道:“我的皇后娘娘,你怎麼像個登徒浪子一樣?”
白安錦伸手勾住她的下巴,無賴道:“這天下的皇上都聽本宮的,本宮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蕭易桀只覺得好不容易平息的燥熱又起,不由向前傾身吻住她的愛人,極盡溫柔地深深親吻著她,好一會才捨得放開,看著白安錦迷茫又充滿情。欲的眸子,在她耳畔道:“那就請皇后娘娘替朕脫了剛剛你親手穿上的衣服吧。”
“遵旨。”
☆、柳暗花明
第七十一章柳暗花明
蕭易桀不喜戴善翼冠,於是乾脆廢了前朝的黃袍,定了龍袍以玄色為尊。
大殿之上,蕭易桀頭戴冕冠,著玄色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繪有十二章紋,腳踏雲紋靴,旁人只道好一個丰神俊朗的帝王;她身旁的白安錦頭戴捲雲冠,冠上綴卷梁二十四道,身穿絳紗袍,下著蔽膝紗裙,仙姿玉骨,風華絕代。
二人攜手祭天,之後蕭易桀親自宣讀表文,祭告宗廟、社稷和萬民。
自此,蕭易桀正式登基,改國號為新,立白安錦為後,著封肆為賢王,陳景埕為義王,封賞百官,大赦天下,免稅三年,普天同慶。當夜,蕭易桀更是在皇宮內設宴款待百官,美酒佳肴,玉盤珍饈,宴會上觥籌交錯,君臣同樂,一片喜慶。
這是蕭易桀登基後第一天上朝,她頭戴平天冠,身著玄色冕服,白玉珠系成的十二旒遮住了她的表情,叫座下群臣窺探不得。文官仍以白秉章為首,此外她啟用了一批包括沈競之,孫信,張岩,李生等一批年輕官員,武將則以陳景埕為首。
“眼下戰亂已平,百廢待興,諸位愛卿不妨各抒己見,叫朕聽聽你們的想法。”
白秉章前朝就已經是丞相,現在更是國丈,只見他只是看著自己手中的笏板,眼觀鼻,鼻觀心,似乎並不打算發言。
沈競之既是蕭易桀同窗,又是好友,他出列行禮道:“啟奏陛下,所謂學乃民之根本,臣以為由朝廷出資,設立公學勢在必行。”他是寒門出身,知曉讀書之艱難,現在有了機會,自然應該為寒門學士爭取一下。
蕭易桀在做官時就向太子提過這個建議,當時便是由她和太傅許志松負責,現在許志松是翰林院之首,這件事無疑方便許多,她點頭道:“准奏,不過公學的先生需經過選拔,特許領七品俸祿,此事便由你和許愛卿負責。”
孫信也上前道:“陛下,臣以為新朝初建,修訂各項例律之事不可耽擱。”
她提拔起來的一批官員皆站出來發言,讓蕭易桀對他們的表現十分滿意,眾武將則針對兵器,軍械,軍餉,守地等方面提供了建議和意見,眾人討論到午時才散了早朝。
前一日宴請了百官,蕭易桀今日又設家宴,封肆,藍亦然,陳景埕,洛清霜,薛雲軼,流之珊,流宛茵悉數到場,宮內張燈結彩,玉食美酒,清歌美舞,又是另一番熱鬧景象。
蕭易桀看著小宛茵,喜道:“幾年不見,茵兒長大得連朕都認不出來了。”
“茵兒見過皇上,皇后娘娘。”流宛茵如今已經八歲,在流之珊的教導下已然一副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模樣。
“茵兒莫不是忘了朕還是你的乾爹了?”蕭易桀是真心喜歡這個孩子,不由問道:“茵兒若是願意,朕便封你個公主噹噹。”
小宛茵小臉嚴肅起來,認真的想了想,道:“茵兒更願意和娘親還有雲軼姨姨在一起,謝謝皇上乾爹!”
蕭易桀聽得她這麼稱呼自己,不由大笑,道:“之珊這女兒真是教好!”
“那是,也不看看是誰的女兒。”薛雲軼難掩得意之色。
封肆道:“可不是,我這個叔叔也有一份功勞。”
陳景埕不甘落後道:“茵兒,回頭景埕叔叔教你武功。”
“娘親已經教授茵兒武藝啦,不過景埕叔叔要是得空了,茵兒就像您多多討教幾招。”
“為什麼啊?我只是想和你們住在一起,這個要求很過分嗎?”被拒絕後的蕭易桀哭喪著臉,試圖喚起弟兄們的同情心。
“我生意忙,沒空。”封肆如是解釋。
“宮裡規矩太多了,我住不慣。”陳景埕如是說。
二人心下一陣腹誹,你個話癆,還是自己住吧。
白安錦回宮的時候,她們酒席已撤,蕭易桀坐在寢宮內飲茶解酒,心下一陣落寞。
“陛下。”
她抬起頭來,看到白安錦在宮女太監的簇擁下向她款款走來,一切是那麼陌生。
不等眾人退出殿外,白安錦就上前伸出雙手為蕭易桀輕輕按揉著太陽穴,嗔道:“舒服些沒有,怎么喝那麼多?”
蕭易桀閉上眼享受著,忽然道:“只要錦兒沒變就好。”
白安錦停下動作,撫上蕭易桀的面頰,她還是那麼俊俏,恍惚間又覺得似乎有些滄桑。
蕭易桀的心已經化作一片柔軟,她左手覆在白安錦手上,道:“岳父大人可對你說了什麼?”
想到父親,白安錦心下一陣無奈,今日父親請她回家一趟,原來就是為了說那番話:“以前為父處心積慮,就是不願你被束縛在皇宮那金絲籠中,沒想到兜兜轉轉,事情並沒有改變,只願易桀真心待你,不讓你在宮中太過寂寞,錦兒啊,早日為他生一個子嗣,鞏固你在宮中的地位。”
見她不語,蕭易桀懊惱道:“岳父他一定是怪我吧?”
白安錦搖頭,“我向父親保證你待我會一如從前,你可不要讓我在父親面前食言哦。”說完俏皮地眨眨眼。
“我蕭易桀發誓,我對你會比從前還要好!如違此誓,五雷轟頂!”
看著蕭易桀痴傻的模樣,白安錦心中一動,主動獻上自己的香吻。蕭易桀只覺得渾身都在顫慄,她已經記不清她們已經有多久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了。
蕭易桀動情的回吻著愛人,在聽到她口中嚶嚀聲的同時粉碎了理智,她起身抱起滿臉緋紅的白安錦,一步步向床榻走去。
第二日,兩人睡到午時才起,辛虧因為這兩日要忙著準備登基大典而休沐,要是讓大臣知道她們睡到現在,指不定白安錦立刻就被冠上禍國妖后之名了。
只聽得門外綠怡道:“啟稟皇上,皇后娘娘,製衣局送了龍袍和鳳袍過來,還請皇上和娘娘過目。”
綠怡自小追隨白安錦,說起來當初她還給小姐和姑爺牽紅線呢,沒想到自家姑爺現在成了皇帝,而她自己也成了皇后娘娘的心腹侍婢,在後宮中地位頗高,不過在伺候自家小姐這件事上,綠怡總是親力親為,不願假手於人。
寢宮內傳來白安錦的聲音:“拿進來吧。”
綠怡親自捧著衣袍,放在桌上便退了出去。
白安錦伺候著蕭易桀換上龍袍,戴上冕冠,讚嘆道:“易桀真是個俊俏的帝王呢。”
蕭易桀笑道:“我的皇后娘娘,你怎麼像個登徒浪子一樣?”
白安錦伸手勾住她的下巴,無賴道:“這天下的皇上都聽本宮的,本宮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蕭易桀只覺得好不容易平息的燥熱又起,不由向前傾身吻住她的愛人,極盡溫柔地深深親吻著她,好一會才捨得放開,看著白安錦迷茫又充滿情。欲的眸子,在她耳畔道:“那就請皇后娘娘替朕脫了剛剛你親手穿上的衣服吧。”
“遵旨。”
☆、柳暗花明
第七十一章柳暗花明
蕭易桀不喜戴善翼冠,於是乾脆廢了前朝的黃袍,定了龍袍以玄色為尊。
大殿之上,蕭易桀頭戴冕冠,著玄色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繪有十二章紋,腳踏雲紋靴,旁人只道好一個丰神俊朗的帝王;她身旁的白安錦頭戴捲雲冠,冠上綴卷梁二十四道,身穿絳紗袍,下著蔽膝紗裙,仙姿玉骨,風華絕代。
二人攜手祭天,之後蕭易桀親自宣讀表文,祭告宗廟、社稷和萬民。
自此,蕭易桀正式登基,改國號為新,立白安錦為後,著封肆為賢王,陳景埕為義王,封賞百官,大赦天下,免稅三年,普天同慶。當夜,蕭易桀更是在皇宮內設宴款待百官,美酒佳肴,玉盤珍饈,宴會上觥籌交錯,君臣同樂,一片喜慶。
這是蕭易桀登基後第一天上朝,她頭戴平天冠,身著玄色冕服,白玉珠系成的十二旒遮住了她的表情,叫座下群臣窺探不得。文官仍以白秉章為首,此外她啟用了一批包括沈競之,孫信,張岩,李生等一批年輕官員,武將則以陳景埕為首。
“眼下戰亂已平,百廢待興,諸位愛卿不妨各抒己見,叫朕聽聽你們的想法。”
白秉章前朝就已經是丞相,現在更是國丈,只見他只是看著自己手中的笏板,眼觀鼻,鼻觀心,似乎並不打算發言。
沈競之既是蕭易桀同窗,又是好友,他出列行禮道:“啟奏陛下,所謂學乃民之根本,臣以為由朝廷出資,設立公學勢在必行。”他是寒門出身,知曉讀書之艱難,現在有了機會,自然應該為寒門學士爭取一下。
蕭易桀在做官時就向太子提過這個建議,當時便是由她和太傅許志松負責,現在許志松是翰林院之首,這件事無疑方便許多,她點頭道:“准奏,不過公學的先生需經過選拔,特許領七品俸祿,此事便由你和許愛卿負責。”
孫信也上前道:“陛下,臣以為新朝初建,修訂各項例律之事不可耽擱。”
她提拔起來的一批官員皆站出來發言,讓蕭易桀對他們的表現十分滿意,眾武將則針對兵器,軍械,軍餉,守地等方面提供了建議和意見,眾人討論到午時才散了早朝。
前一日宴請了百官,蕭易桀今日又設家宴,封肆,藍亦然,陳景埕,洛清霜,薛雲軼,流之珊,流宛茵悉數到場,宮內張燈結彩,玉食美酒,清歌美舞,又是另一番熱鬧景象。
蕭易桀看著小宛茵,喜道:“幾年不見,茵兒長大得連朕都認不出來了。”
“茵兒見過皇上,皇后娘娘。”流宛茵如今已經八歲,在流之珊的教導下已然一副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模樣。
“茵兒莫不是忘了朕還是你的乾爹了?”蕭易桀是真心喜歡這個孩子,不由問道:“茵兒若是願意,朕便封你個公主噹噹。”
小宛茵小臉嚴肅起來,認真的想了想,道:“茵兒更願意和娘親還有雲軼姨姨在一起,謝謝皇上乾爹!”
蕭易桀聽得她這麼稱呼自己,不由大笑,道:“之珊這女兒真是教好!”
“那是,也不看看是誰的女兒。”薛雲軼難掩得意之色。
封肆道:“可不是,我這個叔叔也有一份功勞。”
陳景埕不甘落後道:“茵兒,回頭景埕叔叔教你武功。”
“娘親已經教授茵兒武藝啦,不過景埕叔叔要是得空了,茵兒就像您多多討教幾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