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不用謝,不用謝。”朱真珍用彈弓打那群人的時候心裡也沒底,這種把戲搞得不好,三個人都會搭進去,好在對付的是同齡人,她故意裝神弄鬼把人給嚇跑,這才長舒一口氣裝作無事的樣子走到紀美芳身邊,擺擺手衝著方依依微笑著說道。
紀美芳嘆了口氣,長時間的路程奔波和剛才那場□□實在讓她心力交瘁,要不是還有朱真珍在,她都不知道前面的路該怎麼走,朱家凋敝成如今這個模樣,只要她能把朱真珍好好養大,她就別無所求了。
“孩子,你叫什麼名字?”紀美芳拉著朱真珍的手走到方依依身邊,蹲下身子摸了摸方依依的頭,和聲問她。
“方依依。”她很老實地回答著,眼前的阿姨好溫柔呀,湊得這麼近,她突然很想撲進她的懷中叫聲“媽媽”,可是她清楚地知道這是不可以的,她只能立在原地,等著她們離去,沒有誰真的能幫得了誰。
“你住哪裡?你的爸爸媽媽呢?”就算自身難保,近在咫尺的苦難還是做不到視若無睹,紀美芳很累,但她還是想先把這小姑娘平安送到家再說。
方依依慢慢低下了頭,輕聲回答道:“我沒有媽媽,爸爸已經不在了。”
“那你一個人住嗎?”朱真珍好奇地拉著她的手問。
“嗯。”方依依點點頭,她對朱真珍突如其來的牽手很是疑惑,又覺得這人手心太熱了,便掙了掙手,沒想到朱真珍卻死抓著不放。
“那我和媽媽可以和你住一起嗎?我們還沒有找到住的地方。”朱真珍和她一樣大,身高也差不多,雖然也吃了不少苦,但身子卻沒有方依依那麼瘦弱,所以力氣的確不小。
紀美芳暗喝了一句:“真珍,別胡鬧。”這丫頭都忘了她們是來受改造的嗎?怎麼還這樣天真?不過,她私心裡卻隱隱希望這份天真還是不要過早消失,畢竟她只是個孩子。
可能是天意,村支書給她們母女倆安排的住處正是方依依的家,雖然破落得很,但收拾收拾住三個人是沒問題的,村里人家不多,能騰出地的住戶更少,雖然是被□□的對象,但也不能把人扔在大馬路上吧,所以一個人住的方依依就理所當然地得收留這對母女。
紀美芳走進方依依低矮破敗的所謂的“家”,驚訝和悵惘只在心裡停留了幾秒,她就把包袱放下,招呼著朱真珍開始收拾。
女人也許是弱者的代名詞,但,母親,絕對是強者。
一路上方依依都覺得不可思議,怎麼突然就有人要和她住在一起了?而且還是這麼溫柔的阿姨和這個從拉了她的手就不放開的女孩。她好像忘了一直以來的苦難,甚至連爸爸也暫時拋在了腦後,強壓著雀躍,小聲地介紹著自己:“我十二歲了,你多大?”
朱真珍心愿達成,也很高興:“我和你一樣大耶,啊,對了,我叫朱真珍。”
就這樣紀美芳和朱真珍在方依依家裡住了下來,村里每天的生產任務都很重,紀美芳常常天不亮就要出去做工,直到夜幕初上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來,方依依和朱真珍還是孩子,能掙的工分太少,何況也沒有那麼多適合孩子的任務,所以紀美芳一個人拼著三個人的活路,把好好的一個大家閨秀硬生生熬出了數不清的病症。
也正是因為這樣,紀美芳在日子好轉之後並沒有存活多久就離開了她們,她實在堅持不下去了,胃癌把她折磨得失了人形,離開反倒是解脫。方依依仍然記得在那個黃幽幽的病房,朱真珍顫抖著雙手拔下了紀美芳的呼吸罩,紀美芳撐著淡淡的微笑,把她和朱真珍的手費力地按在一起,便停止了心跳。別說八十年代,就算放在三十年後,也許她們的選擇也只有一個。兩個姑娘跪倒在山坡上放聲痛哭,那樣艱難的歲月她們都走了過來,可是日子好了,身邊最重要的親人卻再也陪不了她們了。
她們的相守就像當初朱真珍住進方依依的家那樣理所當然,不知不覺兩個人就一起生活了那麼多年,最初的親情在每一個為彼此擔憂、緊張、歡笑、驚喜的時刻漸漸升華成了至死不渝的愛情,細水長流,日益深厚。
方依依猜紀美芳也是知道的,不然她不會在臨走前用那樣欣慰的目光看著兩人,沒有強烈反對,沒有厭惡嫌棄,紀美芳的母愛是她這輩子唯三的寶藏,餘一是秦文淵的父愛,餘二是朱真珍的深愛,這三樣她會用一輩子去銘記。
高考恢復那年,她和朱真珍也參加了。方依依的文化全是紀美芳和朱真珍就著豆粒大的油燈手把手教導的,如果沒有她們,她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能堂堂正正踏進書香滿園的學府,不過她只在那裡停留了兩天,七八年零零散散的學習實在不足以讓她變作那隻飛出窮山溝的金鳳凰。但,朱真珍是,她本就是明珠,只是不幸蒙了塵,一旦春風吹拂,她的光芒便是怎麼掩也掩不住的。
這是她們的感情最受考驗的一段日子。
先是紀美芳纏綿病榻,朱真珍還沒正式上過幾天課就只能休學照顧她,而治療數目的龐大更是讓她們心力交瘁,方依依晝夜不停地打著無數份工,賺來的每一分錢都恨不得掰成八瓣花,朱真珍也厚著臉皮談下了好幾份家教,在照顧紀美芳之餘,像蜜蜂一樣穿梭在數個新落成的小區里。然而就算她們這樣不要命,紀美芳還是走了,這是對她自己解脫,也是對她兩個寶貝女兒的解脫。
後來隨著紀美芳的離世,朱真珍想輟學打工,因為她們為了給紀美芳治病,已經負債纍纍,方依依又哭又罵地才把她勸得放棄這個愚蠢的念頭,她可以不念大學,但是朱真珍不行!方依依強自挺起胸膛打包票能讓兩個人都好好活著,她模糊著雙眼吻上朱真珍的唇,近乎蠱惑地讓她安心留下讀書,而她自己簡單收拾起行囊便回了那個山村。
窮山村的窮,不是因為它什麼都沒有,而是因為住在這裡的人看不懂,但是秦文淵懂,政治的錯誤耽擱了經濟的發展,他若是晚生四十年,一切光景都會不同。他把自己的見地都偷偷記錄了下來,方依依憑著對他的信任和進退維谷的孤注一擲,押上全部身家說服村裡的大部分人,把整座山都包了下來,劃分區域種植各種果蔬花卉,養魚、放牛、種水稻,一個都沒落下,真的是農林牧副漁五位一體。第一批作物成熟的時候,其實所有人都很絕望,因為根本沒有買家,方依依磨得嘴角都起泡了才從城裡拉來了兩單客戶,然而到手的價格卻被壓得死低死低。山路難走,方依依沒有第一時間把工資發下去,賭天發誓地把這筆唯一的貨款全拿去修了路,路終於通了,她們的生意破天荒地好起來。迎著時代的浪潮,她成了幸運和財富的寵兒。
方依依的生意最低谷的時候,她都沒有想過要放棄,因為她背後是朱真珍,還有全村人,她不敢放,也不能放。然而當腰上的荷包漸漸鼓起來,她的心卻沒來由地一陣陣放空。
她有一次趁著去省城談客戶的空檔,偷偷去了朱真珍的大學,因為時間有些緊,她便沒有提前告訴她,滿心歡喜地提了好大一袋吃的要給心上人送營養,可是當她覷著朱真珍在寬敞明亮的教室內自信洋溢做著報告,神采飛揚的樣子既讓她覺得驕傲,又讓她再一次深深感到自己和朱真珍好像越來越是兩個世界的人了。一個是高等學府的天之驕女,一個充其量是個小山村的暴發戶,還都是女孩子,她們會有未來嗎?
紀美芳嘆了口氣,長時間的路程奔波和剛才那場□□實在讓她心力交瘁,要不是還有朱真珍在,她都不知道前面的路該怎麼走,朱家凋敝成如今這個模樣,只要她能把朱真珍好好養大,她就別無所求了。
“孩子,你叫什麼名字?”紀美芳拉著朱真珍的手走到方依依身邊,蹲下身子摸了摸方依依的頭,和聲問她。
“方依依。”她很老實地回答著,眼前的阿姨好溫柔呀,湊得這麼近,她突然很想撲進她的懷中叫聲“媽媽”,可是她清楚地知道這是不可以的,她只能立在原地,等著她們離去,沒有誰真的能幫得了誰。
“你住哪裡?你的爸爸媽媽呢?”就算自身難保,近在咫尺的苦難還是做不到視若無睹,紀美芳很累,但她還是想先把這小姑娘平安送到家再說。
方依依慢慢低下了頭,輕聲回答道:“我沒有媽媽,爸爸已經不在了。”
“那你一個人住嗎?”朱真珍好奇地拉著她的手問。
“嗯。”方依依點點頭,她對朱真珍突如其來的牽手很是疑惑,又覺得這人手心太熱了,便掙了掙手,沒想到朱真珍卻死抓著不放。
“那我和媽媽可以和你住一起嗎?我們還沒有找到住的地方。”朱真珍和她一樣大,身高也差不多,雖然也吃了不少苦,但身子卻沒有方依依那麼瘦弱,所以力氣的確不小。
紀美芳暗喝了一句:“真珍,別胡鬧。”這丫頭都忘了她們是來受改造的嗎?怎麼還這樣天真?不過,她私心裡卻隱隱希望這份天真還是不要過早消失,畢竟她只是個孩子。
可能是天意,村支書給她們母女倆安排的住處正是方依依的家,雖然破落得很,但收拾收拾住三個人是沒問題的,村里人家不多,能騰出地的住戶更少,雖然是被□□的對象,但也不能把人扔在大馬路上吧,所以一個人住的方依依就理所當然地得收留這對母女。
紀美芳走進方依依低矮破敗的所謂的“家”,驚訝和悵惘只在心裡停留了幾秒,她就把包袱放下,招呼著朱真珍開始收拾。
女人也許是弱者的代名詞,但,母親,絕對是強者。
一路上方依依都覺得不可思議,怎麼突然就有人要和她住在一起了?而且還是這麼溫柔的阿姨和這個從拉了她的手就不放開的女孩。她好像忘了一直以來的苦難,甚至連爸爸也暫時拋在了腦後,強壓著雀躍,小聲地介紹著自己:“我十二歲了,你多大?”
朱真珍心愿達成,也很高興:“我和你一樣大耶,啊,對了,我叫朱真珍。”
就這樣紀美芳和朱真珍在方依依家裡住了下來,村里每天的生產任務都很重,紀美芳常常天不亮就要出去做工,直到夜幕初上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來,方依依和朱真珍還是孩子,能掙的工分太少,何況也沒有那麼多適合孩子的任務,所以紀美芳一個人拼著三個人的活路,把好好的一個大家閨秀硬生生熬出了數不清的病症。
也正是因為這樣,紀美芳在日子好轉之後並沒有存活多久就離開了她們,她實在堅持不下去了,胃癌把她折磨得失了人形,離開反倒是解脫。方依依仍然記得在那個黃幽幽的病房,朱真珍顫抖著雙手拔下了紀美芳的呼吸罩,紀美芳撐著淡淡的微笑,把她和朱真珍的手費力地按在一起,便停止了心跳。別說八十年代,就算放在三十年後,也許她們的選擇也只有一個。兩個姑娘跪倒在山坡上放聲痛哭,那樣艱難的歲月她們都走了過來,可是日子好了,身邊最重要的親人卻再也陪不了她們了。
她們的相守就像當初朱真珍住進方依依的家那樣理所當然,不知不覺兩個人就一起生活了那麼多年,最初的親情在每一個為彼此擔憂、緊張、歡笑、驚喜的時刻漸漸升華成了至死不渝的愛情,細水長流,日益深厚。
方依依猜紀美芳也是知道的,不然她不會在臨走前用那樣欣慰的目光看著兩人,沒有強烈反對,沒有厭惡嫌棄,紀美芳的母愛是她這輩子唯三的寶藏,餘一是秦文淵的父愛,餘二是朱真珍的深愛,這三樣她會用一輩子去銘記。
高考恢復那年,她和朱真珍也參加了。方依依的文化全是紀美芳和朱真珍就著豆粒大的油燈手把手教導的,如果沒有她們,她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能堂堂正正踏進書香滿園的學府,不過她只在那裡停留了兩天,七八年零零散散的學習實在不足以讓她變作那隻飛出窮山溝的金鳳凰。但,朱真珍是,她本就是明珠,只是不幸蒙了塵,一旦春風吹拂,她的光芒便是怎麼掩也掩不住的。
這是她們的感情最受考驗的一段日子。
先是紀美芳纏綿病榻,朱真珍還沒正式上過幾天課就只能休學照顧她,而治療數目的龐大更是讓她們心力交瘁,方依依晝夜不停地打著無數份工,賺來的每一分錢都恨不得掰成八瓣花,朱真珍也厚著臉皮談下了好幾份家教,在照顧紀美芳之餘,像蜜蜂一樣穿梭在數個新落成的小區里。然而就算她們這樣不要命,紀美芳還是走了,這是對她自己解脫,也是對她兩個寶貝女兒的解脫。
後來隨著紀美芳的離世,朱真珍想輟學打工,因為她們為了給紀美芳治病,已經負債纍纍,方依依又哭又罵地才把她勸得放棄這個愚蠢的念頭,她可以不念大學,但是朱真珍不行!方依依強自挺起胸膛打包票能讓兩個人都好好活著,她模糊著雙眼吻上朱真珍的唇,近乎蠱惑地讓她安心留下讀書,而她自己簡單收拾起行囊便回了那個山村。
窮山村的窮,不是因為它什麼都沒有,而是因為住在這裡的人看不懂,但是秦文淵懂,政治的錯誤耽擱了經濟的發展,他若是晚生四十年,一切光景都會不同。他把自己的見地都偷偷記錄了下來,方依依憑著對他的信任和進退維谷的孤注一擲,押上全部身家說服村裡的大部分人,把整座山都包了下來,劃分區域種植各種果蔬花卉,養魚、放牛、種水稻,一個都沒落下,真的是農林牧副漁五位一體。第一批作物成熟的時候,其實所有人都很絕望,因為根本沒有買家,方依依磨得嘴角都起泡了才從城裡拉來了兩單客戶,然而到手的價格卻被壓得死低死低。山路難走,方依依沒有第一時間把工資發下去,賭天發誓地把這筆唯一的貨款全拿去修了路,路終於通了,她們的生意破天荒地好起來。迎著時代的浪潮,她成了幸運和財富的寵兒。
方依依的生意最低谷的時候,她都沒有想過要放棄,因為她背後是朱真珍,還有全村人,她不敢放,也不能放。然而當腰上的荷包漸漸鼓起來,她的心卻沒來由地一陣陣放空。
她有一次趁著去省城談客戶的空檔,偷偷去了朱真珍的大學,因為時間有些緊,她便沒有提前告訴她,滿心歡喜地提了好大一袋吃的要給心上人送營養,可是當她覷著朱真珍在寬敞明亮的教室內自信洋溢做著報告,神采飛揚的樣子既讓她覺得驕傲,又讓她再一次深深感到自己和朱真珍好像越來越是兩個世界的人了。一個是高等學府的天之驕女,一個充其量是個小山村的暴發戶,還都是女孩子,她們會有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