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於是祁姜真的將那些她曾經視若珍寶的書本典籍畫冊全部處理掉,也真的再沒有沉迷於武學世界。
只是就算不再讀書,不再研究武學,她依舊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
那個夏天,她常常坐在她家的庭院裡面發呆,而且永遠都是面向著北方。
不過我已經沒有多餘的心思再去思考這些所代表的意義。
天下三分之勢越來越明顯,各地戰爭頻發,大佬已經開始漸漸示意我獨立處理一些瑣碎的事務,以期我更快地成長。
而我似乎也開始一點點習慣了每天面對沙盤的生活。
畢竟這是我從幼年時期就做好準備要迎接的生活。
九月份我沒有懸念地升入了東吳書院的中學部。
然而祁姜沒有繼續升學。
“我讀的書已經夠多了,不想要再讀下去。”她這樣對我解釋。
十一月,冬天來臨的時候,大佬和小喬終於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江東已經太久沒有辦過喜事。所以連二少爺都示意這場婚禮要做足了場面,喜達全江東。
我不知道二少爺透過洋溢著幸福的小喬,究竟看到了什麼,但是婚禮當天,他的確很高興,興之所至還多飲了幾杯,卻又似乎有些醉,所以早早地離開了禮堂。
那天祁姜有點不自在地坐在我身邊,我看見她身上那件淑女得同她極不相稱的小洋裝,強忍著笑意。
“想笑你就笑,繃著張臉難看。”祁姜撇著嘴說。
“咳咳,”我正色,“我沒有想笑啊,呃…這裙子很好看,不過,到底是誰帶你買的啊?”
“還不是小喬姐,”祁姜眼睛瞟了瞟遠處那個身著盛裝的倩影,“那天去我家,嘆著氣把我所有的衣服看了一圈,最後拽我出門買了這一套。”
果然是大佬馬子幹得出來的事情,這種審美強迫症全江東找不到比她更嚴重的。
“其實真的還不錯啦。”我安慰地說。
祁姜沒有回話,低頭喝飲料。
許久,她說,“呂蒙,我覺得有點悶,陪我出去走走好不好?”
江東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冬天,所以即使是十一月,也只是有些微涼的溫度。
祁姜伸出一隻手感受著風,“建鄴真的好溫暖。”
每到冬天,她都會有這樣的感嘆,我笑,“都來了幾年,還不習慣麼?”
“就是習慣了才可怕啊,”祁姜回應我的笑,“呂蒙,我從來沒有跟你講過的的家鄉是不是?”
我點頭表示認同。
“我的家鄉每到冬天就會很冷,大家都不喜歡出門。”祁姜說著眼神飄得很遠,“我剛開始念書的時候,冬天我都賴床不肯起,我哥哥又捨不得喊我起,所以我們總是一起被媽媽罵。”
祁姜開始了對那個我不知道在哪裡的家鄉的瑣碎回憶,“那裡的冬天,真的很冷。”
我不明就裡地看著她,看著她眼睛似乎蒙上了一層霧氣。
“呂蒙,我真的快要習慣了這裡的溫暖,”她側過身,偏頭看我,“我回去之後,可怎麼辦才好。”
我真希望我的頭腦沒有變得會捕捉關鍵詞,可是此刻我卻很清楚地明白了祁姜的話。
“你是說你……”我遲疑地問。
“呂蒙,你記不記得我說過,說不定哪天我會離開江東?”祁姜扯了扯嘴角,扯了一個我所見過最不情願的笑。
☆、二十二
“等等!”
陸伯言由遠及近的呼喊聲,劃破了我和姜兒之間幾乎凝結的空氣,我原本提著的一口氣簡直像是被拔了氣門芯一樣全撒掉了。我怒站起來,扭頭向著聲音來的方向剛要發火,卻看到二少爺一臉凝重的走在前面,還帶著昔日仲王部隊改制後組成的東吳親衛隊。陸伯言跟在隊伍的最後,扛著一本卷宗,一路小跑還喘著粗氣。
看著二少爺一步步逼近,我突然沒來由的心慌,總覺得有什麼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校長,您怎麼來這裡了?”我硬著頭皮跟二少打哈哈。
“阿蒙,”二少站定,叫著我的名字,卻只盯著姜兒,“今日東吳書院遺失了一份機要文件,恐怕要勞煩祁姑娘隨我的親衛隊走一趟。”
言畢,親衛隊已經上前準備拿住姜兒,我急道,“慢著!二少,姜兒怎麼會跟機要文件失蹤的事情有關係?再說,我怎麼沒有接到報失指令?”
二少爺輕哼一聲,“阿蒙,事出緊急,祁姜今日我是一定要帶走。有什麼話,待到你看完小陸手上這本卷宗再來與我說。”
“還看什麼卷宗?”我情急之下也顧不上身份,抬手就要格開姜兒身邊的護衛。
姜兒攔下我,輕輕搖了搖頭,“阿蒙,清者自清。”轉身,她面向二少,“孫校長似乎從未信任過我。”
“既然你自認問心無愧,又何懼走這一趟?”二少爺不置可否。
“悉聽尊便!”說罷,姜兒安撫似的握了握我的手,便隨親衛隊離去。
二少爺環顧四周,玩味地笑了,“阿蒙,這麼大陣仗。”
再大的陣仗也被校長您攪和了啊!我心裡憤怒的想著,卻礙於身份不能宣之於口,只能板著臉不回話。
“小陸手上的卷宗你還是看看吧。”二少爺拍拍我的肩膀,留下一個意味深長的背影。
我又急又氣,一時間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陸遜還扛著他那本卷宗,小心翼翼地說,“學長,那個,卷宗你還是看一下吧……”
“看你妹啊!”我怒,一把奪過伯言手裡的卷宗,胡亂的翻著,“不就是過去的邊角料嘛有什麼好看的!”
伯言在我來回翻動的紙張中按住一頁,“就…就是這一篇…學長你自己慢慢看,我還有事我先走了!”話音未落他人已經撤到影都不見了。
我心中一團怒火,不知道到底是什麼重要的記事非得讓我在這個節骨眼上看。
深吸幾口氣,我稍微平靜下來,既然現在著急也沒用,我就暫且先讀讀這個“了不起”的卷宗好了。
一屁股坐在地上,抽出剛剛伯言指出的那一頁。
……
“4347年9月,總長孫策與北方祁氏立約,以霸王部隊分支護其一方安定,祁氏代藏東吳秘藏。4350年4月,祁氏族長遺失秘藏,總長怒,欲撤霸王部隊,祁氏諾尋回秘藏,並遣幼女質於建鄴。4353年7月,總長遇伏身亡,與祁氏之約擱淺。同年11月,祁氏長子卒於覓寶途中,都督周瑜不忍,諫校長孫權遣祁氏幼女歸——”
我漸漸瞪大了雙眼,這個時間節點,這個身份。
許多過去模糊不清的脈絡突然清晰起來,許多從前不想不通的事情,突然間有了合理的解釋。
十年前。
來自北方的女孩。
在建鄴城作為人質生活了三年的祁氏幼女。
只是就算不再讀書,不再研究武學,她依舊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
那個夏天,她常常坐在她家的庭院裡面發呆,而且永遠都是面向著北方。
不過我已經沒有多餘的心思再去思考這些所代表的意義。
天下三分之勢越來越明顯,各地戰爭頻發,大佬已經開始漸漸示意我獨立處理一些瑣碎的事務,以期我更快地成長。
而我似乎也開始一點點習慣了每天面對沙盤的生活。
畢竟這是我從幼年時期就做好準備要迎接的生活。
九月份我沒有懸念地升入了東吳書院的中學部。
然而祁姜沒有繼續升學。
“我讀的書已經夠多了,不想要再讀下去。”她這樣對我解釋。
十一月,冬天來臨的時候,大佬和小喬終於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江東已經太久沒有辦過喜事。所以連二少爺都示意這場婚禮要做足了場面,喜達全江東。
我不知道二少爺透過洋溢著幸福的小喬,究竟看到了什麼,但是婚禮當天,他的確很高興,興之所至還多飲了幾杯,卻又似乎有些醉,所以早早地離開了禮堂。
那天祁姜有點不自在地坐在我身邊,我看見她身上那件淑女得同她極不相稱的小洋裝,強忍著笑意。
“想笑你就笑,繃著張臉難看。”祁姜撇著嘴說。
“咳咳,”我正色,“我沒有想笑啊,呃…這裙子很好看,不過,到底是誰帶你買的啊?”
“還不是小喬姐,”祁姜眼睛瞟了瞟遠處那個身著盛裝的倩影,“那天去我家,嘆著氣把我所有的衣服看了一圈,最後拽我出門買了這一套。”
果然是大佬馬子幹得出來的事情,這種審美強迫症全江東找不到比她更嚴重的。
“其實真的還不錯啦。”我安慰地說。
祁姜沒有回話,低頭喝飲料。
許久,她說,“呂蒙,我覺得有點悶,陪我出去走走好不好?”
江東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冬天,所以即使是十一月,也只是有些微涼的溫度。
祁姜伸出一隻手感受著風,“建鄴真的好溫暖。”
每到冬天,她都會有這樣的感嘆,我笑,“都來了幾年,還不習慣麼?”
“就是習慣了才可怕啊,”祁姜回應我的笑,“呂蒙,我從來沒有跟你講過的的家鄉是不是?”
我點頭表示認同。
“我的家鄉每到冬天就會很冷,大家都不喜歡出門。”祁姜說著眼神飄得很遠,“我剛開始念書的時候,冬天我都賴床不肯起,我哥哥又捨不得喊我起,所以我們總是一起被媽媽罵。”
祁姜開始了對那個我不知道在哪裡的家鄉的瑣碎回憶,“那裡的冬天,真的很冷。”
我不明就裡地看著她,看著她眼睛似乎蒙上了一層霧氣。
“呂蒙,我真的快要習慣了這裡的溫暖,”她側過身,偏頭看我,“我回去之後,可怎麼辦才好。”
我真希望我的頭腦沒有變得會捕捉關鍵詞,可是此刻我卻很清楚地明白了祁姜的話。
“你是說你……”我遲疑地問。
“呂蒙,你記不記得我說過,說不定哪天我會離開江東?”祁姜扯了扯嘴角,扯了一個我所見過最不情願的笑。
☆、二十二
“等等!”
陸伯言由遠及近的呼喊聲,劃破了我和姜兒之間幾乎凝結的空氣,我原本提著的一口氣簡直像是被拔了氣門芯一樣全撒掉了。我怒站起來,扭頭向著聲音來的方向剛要發火,卻看到二少爺一臉凝重的走在前面,還帶著昔日仲王部隊改制後組成的東吳親衛隊。陸伯言跟在隊伍的最後,扛著一本卷宗,一路小跑還喘著粗氣。
看著二少爺一步步逼近,我突然沒來由的心慌,總覺得有什麼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校長,您怎麼來這裡了?”我硬著頭皮跟二少打哈哈。
“阿蒙,”二少站定,叫著我的名字,卻只盯著姜兒,“今日東吳書院遺失了一份機要文件,恐怕要勞煩祁姑娘隨我的親衛隊走一趟。”
言畢,親衛隊已經上前準備拿住姜兒,我急道,“慢著!二少,姜兒怎麼會跟機要文件失蹤的事情有關係?再說,我怎麼沒有接到報失指令?”
二少爺輕哼一聲,“阿蒙,事出緊急,祁姜今日我是一定要帶走。有什麼話,待到你看完小陸手上這本卷宗再來與我說。”
“還看什麼卷宗?”我情急之下也顧不上身份,抬手就要格開姜兒身邊的護衛。
姜兒攔下我,輕輕搖了搖頭,“阿蒙,清者自清。”轉身,她面向二少,“孫校長似乎從未信任過我。”
“既然你自認問心無愧,又何懼走這一趟?”二少爺不置可否。
“悉聽尊便!”說罷,姜兒安撫似的握了握我的手,便隨親衛隊離去。
二少爺環顧四周,玩味地笑了,“阿蒙,這麼大陣仗。”
再大的陣仗也被校長您攪和了啊!我心裡憤怒的想著,卻礙於身份不能宣之於口,只能板著臉不回話。
“小陸手上的卷宗你還是看看吧。”二少爺拍拍我的肩膀,留下一個意味深長的背影。
我又急又氣,一時間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陸遜還扛著他那本卷宗,小心翼翼地說,“學長,那個,卷宗你還是看一下吧……”
“看你妹啊!”我怒,一把奪過伯言手裡的卷宗,胡亂的翻著,“不就是過去的邊角料嘛有什麼好看的!”
伯言在我來回翻動的紙張中按住一頁,“就…就是這一篇…學長你自己慢慢看,我還有事我先走了!”話音未落他人已經撤到影都不見了。
我心中一團怒火,不知道到底是什麼重要的記事非得讓我在這個節骨眼上看。
深吸幾口氣,我稍微平靜下來,既然現在著急也沒用,我就暫且先讀讀這個“了不起”的卷宗好了。
一屁股坐在地上,抽出剛剛伯言指出的那一頁。
……
“4347年9月,總長孫策與北方祁氏立約,以霸王部隊分支護其一方安定,祁氏代藏東吳秘藏。4350年4月,祁氏族長遺失秘藏,總長怒,欲撤霸王部隊,祁氏諾尋回秘藏,並遣幼女質於建鄴。4353年7月,總長遇伏身亡,與祁氏之約擱淺。同年11月,祁氏長子卒於覓寶途中,都督周瑜不忍,諫校長孫權遣祁氏幼女歸——”
我漸漸瞪大了雙眼,這個時間節點,這個身份。
許多過去模糊不清的脈絡突然清晰起來,許多從前不想不通的事情,突然間有了合理的解釋。
十年前。
來自北方的女孩。
在建鄴城作為人質生活了三年的祁氏幼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