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阿萍,我還記得我第一次見你的時候,你在供銷社的櫃檯後面望著窗外發呆,我進來了你才看向我。那個時候我看著你的眼睛,覺得這雙眼睛清澈的就像學校里的那些孩子一樣,不過那個時候我看你也確實像看待孩子一般。那個時候的你特別的靦腆,也不怎麼和別人說話,但我很多次上課的時候都能看到你偷偷躲在教室外面聽我上課。後來我知道你不好意思問我借書看,我就故意把書落在供銷社,過幾天再去取。我們就像形成了默契一樣,有的時候你還會特意來宿舍還書給我。
“可惜那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年代,當年的事情我不敢奢求你對我的原諒,都是我太膽小了。但是阿萍,我請你一定要相信我對你的愛,從來都不曾改變過。”
李荊靈看著不禁感嘆,到底是知青呀,寫起情書來一套一套的。李荊靈也談過戀愛,但是她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不過他可以從日記里切切實實的感受到他們之間的愛情,和這一切種種的不容易。
1990年的時候李蘭成決定偷偷回去看一眼林剛萍,十年時間,對林剛萍的思念大過了他的愧疚,他決定回到寧安村,哪怕只是遠遠的看一眼他的阿萍。他的心裡還在期待著,說不定林剛萍已經原諒他了,並且一直等待著自己去向他道歉,或許再見面他們又能重歸於好了。
但是他的願望在回到寧安村的時候破碎了。
林剛萍並沒有和他一樣終生不娶,林剛萍已經娶妻生子了。
李蘭成遠遠的看上一眼終是死心了,心裡明白他的阿萍已經不再是他的了,但這一切都是他自己作的,他根本沒辦法怪他什麼,也捨不得。
自此李蘭成再也沒有去過寧安村,但他對林剛萍的愛意和自責依舊沒有減少,只是不敢去思念他。
日記里還會寫一些李蘭成身邊發生的事情,也寫到了李荊靈。李荊靈只知道自己是被撿來的,可是從日記里她才明白,原來她是被拋棄的。
1994年的時候李蘭成的樓上搬來了一個很年輕的女人,李蘭成只知道那個女人叫小鍾。小鍾經常會帶一個男人回家,李蘭成也經常能聽到從樓上傳來的爭吵聲,後來有一次樓上傳來了砸東西的聲音和小鐘的哭聲,李蘭成就沒忍住去樓上拉架了。自那之後那個男人就再沒出現過。
那個男人離開後李蘭成才發現小鐘被那人打的青一塊紫一塊的,但是只是在掉眼淚一聲都沒哭出來。李蘭成看她可憐就一直當做女兒在照顧,後來小鍾消失了六個月,回來的時候懷裡抱著一個女嬰,那個女嬰就是李荊靈。
這個時候小鍾才告訴李蘭成,這個孩子是當年那個男人的,那個男人是一個有老婆的,但他也是個騙子,最初追求小鐘的時候對於他結過婚這件事隻字不提。後來小鍾發現的時候已經懷孕了,她本想著等那個男人離婚,但是當她提出這個要求之後兩人便總是吵架,後來更是打了她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小鍾就賭氣的把孩子生下來了。
她那次回來找李蘭成就是希望李蘭成可以收養李荊靈,她遇到了一個男人,那個男人答應帶她去深圳,去開始新的生活,但是她不能帶著李荊靈一起去。她告訴李蘭成,如果他不收養這個孩子那她就只能把孩子送去孤兒院了。
李蘭成看著孩子對他笑,最終還是心軟了。
但是小鍾也和那個男人一樣,走了就再也沒回來過了。
李荊靈看著小鐘的故事,倒是並沒有很恨她,反而覺得這個把她生下來的女人非常的可憐。但是李蘭成也很可憐,因為一個男人獨自撫養一個孩子也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李荊靈倒了兩趟車,在大巴上坐了快兩個半小時才終於到了寧安村。
時隔38年,寧安村依舊是那個李蘭成日記中的偏僻而安靜的小村莊。李荊靈在村子裡繞了一大圈,想著問一些年紀大的人或許會認得李蘭成,沒想到問了一圈下來,所有人都是一臉的古怪,在知道李荊靈是李蘭成的孫女之後直接就把人趕走,連連說不認識。
李荊靈一臉懵逼,沒想到爺爺以前和別人關係都不太好。
後來誤打誤撞的穿過一片田野來到了村子裡唯一的一座小學。
破舊的操場,石牆瓦頂的教室,裡面擺放著同樣破舊的木頭桌椅,裡面的孩子也大小不一,正在老師的帶領下一句一句的讀著詩。
李荊靈的到來打破了原有的平靜,學生們都轉過頭來盯著她,清澈而明亮的眼睛裡帶著疑惑。
講台上的老師也看了過來,讓孩子們自己讀詩然後走出了教室。
趙愛國打量了一下李荊靈,覺得可能是那位鄰居從城裡來的親戚:“您好,不知道您有什麼事嗎?”
李荊靈對於打擾到別人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您好,我叫李荊靈,我想向你打聽一下知不知道有什麼人認識一個叫李蘭成的人,38年前,他也在這裡做過老師的。”
趙愛國眼裡閃了一下:“你說李老師?你找他…”
李荊靈:“我是他的孫女,我想了解一些我爺爺以前的事情。”
趙愛國:“你是李老師的孫女!當年我也是李老師的學生,不知道老師現在怎麼樣了?”
李荊靈沒想到居然真的碰到了認識爺爺的人,但是聽他這麼說還是嘆了口氣,拍了拍懷中包里的骨灰盒:“前天去世了。”
趙愛國一下子難受起來,當年他還很小的時候就在這所學校里上李蘭成的課。那個時候最喜歡來學校了,家裡父母捨不得買的糖果總能在李蘭成那裡吃到,所有孩子都爭著表現好,那個時候覺得李蘭成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沒想到……
趙愛國:“沒想到38年前一別居然就是永別。”
李荊靈說不出話來,她想起她來的任務,也想起李蘭成日記里經常寫到的學校後面的大槐樹,李蘭成說當年他經常和林剛萍在樹下見面。她問趙愛國買了槐樹邊上的一小塊地方,把骨灰盒埋了進去,李蘭成現在應該是很開心的吧。
李荊靈問趙愛國認不認識林剛萍,趙強臉上有些不自然,說林剛萍家就是順著田埂往東走的第三家,他現在還有孩子走不開,問李荊靈要不要等一下他帶她去。
李荊靈拒絕了,覺得自己去比較好。
李荊靈順著田埂走了五六分鐘,就數了三家來到了一個有小院子的二層房前。房子的大門洞開著,院子裡的大門前坐著一個五六歲的小姑娘在玩石子。
李荊靈:“小妹妹,林剛萍在家嗎?”
小姑娘抬頭看她:“我爺爺不在家,他去釣魚了。”
李荊靈:“那你爺爺什麼時候回來呀?”
小姑娘本來在想但是卻突然站起來對著遠方揮手:“爺爺!”
李荊靈楞了一下,立馬轉身看去,邊間一個硬朗但是有些瘦弱的老人扛著釣魚竿拎著一個桶走來。
幾乎是看到他的一瞬間,李荊靈立馬就認定了這個人就是林剛萍,雖然容顏老去,但是氣質是沒有變的,看著別人的眼睛也是亮亮的。
“可惜那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年代,當年的事情我不敢奢求你對我的原諒,都是我太膽小了。但是阿萍,我請你一定要相信我對你的愛,從來都不曾改變過。”
李荊靈看著不禁感嘆,到底是知青呀,寫起情書來一套一套的。李荊靈也談過戀愛,但是她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不過他可以從日記里切切實實的感受到他們之間的愛情,和這一切種種的不容易。
1990年的時候李蘭成決定偷偷回去看一眼林剛萍,十年時間,對林剛萍的思念大過了他的愧疚,他決定回到寧安村,哪怕只是遠遠的看一眼他的阿萍。他的心裡還在期待著,說不定林剛萍已經原諒他了,並且一直等待著自己去向他道歉,或許再見面他們又能重歸於好了。
但是他的願望在回到寧安村的時候破碎了。
林剛萍並沒有和他一樣終生不娶,林剛萍已經娶妻生子了。
李蘭成遠遠的看上一眼終是死心了,心裡明白他的阿萍已經不再是他的了,但這一切都是他自己作的,他根本沒辦法怪他什麼,也捨不得。
自此李蘭成再也沒有去過寧安村,但他對林剛萍的愛意和自責依舊沒有減少,只是不敢去思念他。
日記里還會寫一些李蘭成身邊發生的事情,也寫到了李荊靈。李荊靈只知道自己是被撿來的,可是從日記里她才明白,原來她是被拋棄的。
1994年的時候李蘭成的樓上搬來了一個很年輕的女人,李蘭成只知道那個女人叫小鍾。小鍾經常會帶一個男人回家,李蘭成也經常能聽到從樓上傳來的爭吵聲,後來有一次樓上傳來了砸東西的聲音和小鐘的哭聲,李蘭成就沒忍住去樓上拉架了。自那之後那個男人就再沒出現過。
那個男人離開後李蘭成才發現小鐘被那人打的青一塊紫一塊的,但是只是在掉眼淚一聲都沒哭出來。李蘭成看她可憐就一直當做女兒在照顧,後來小鍾消失了六個月,回來的時候懷裡抱著一個女嬰,那個女嬰就是李荊靈。
這個時候小鍾才告訴李蘭成,這個孩子是當年那個男人的,那個男人是一個有老婆的,但他也是個騙子,最初追求小鐘的時候對於他結過婚這件事隻字不提。後來小鍾發現的時候已經懷孕了,她本想著等那個男人離婚,但是當她提出這個要求之後兩人便總是吵架,後來更是打了她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小鍾就賭氣的把孩子生下來了。
她那次回來找李蘭成就是希望李蘭成可以收養李荊靈,她遇到了一個男人,那個男人答應帶她去深圳,去開始新的生活,但是她不能帶著李荊靈一起去。她告訴李蘭成,如果他不收養這個孩子那她就只能把孩子送去孤兒院了。
李蘭成看著孩子對他笑,最終還是心軟了。
但是小鍾也和那個男人一樣,走了就再也沒回來過了。
李荊靈看著小鐘的故事,倒是並沒有很恨她,反而覺得這個把她生下來的女人非常的可憐。但是李蘭成也很可憐,因為一個男人獨自撫養一個孩子也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李荊靈倒了兩趟車,在大巴上坐了快兩個半小時才終於到了寧安村。
時隔38年,寧安村依舊是那個李蘭成日記中的偏僻而安靜的小村莊。李荊靈在村子裡繞了一大圈,想著問一些年紀大的人或許會認得李蘭成,沒想到問了一圈下來,所有人都是一臉的古怪,在知道李荊靈是李蘭成的孫女之後直接就把人趕走,連連說不認識。
李荊靈一臉懵逼,沒想到爺爺以前和別人關係都不太好。
後來誤打誤撞的穿過一片田野來到了村子裡唯一的一座小學。
破舊的操場,石牆瓦頂的教室,裡面擺放著同樣破舊的木頭桌椅,裡面的孩子也大小不一,正在老師的帶領下一句一句的讀著詩。
李荊靈的到來打破了原有的平靜,學生們都轉過頭來盯著她,清澈而明亮的眼睛裡帶著疑惑。
講台上的老師也看了過來,讓孩子們自己讀詩然後走出了教室。
趙愛國打量了一下李荊靈,覺得可能是那位鄰居從城裡來的親戚:“您好,不知道您有什麼事嗎?”
李荊靈對於打擾到別人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您好,我叫李荊靈,我想向你打聽一下知不知道有什麼人認識一個叫李蘭成的人,38年前,他也在這裡做過老師的。”
趙愛國眼裡閃了一下:“你說李老師?你找他…”
李荊靈:“我是他的孫女,我想了解一些我爺爺以前的事情。”
趙愛國:“你是李老師的孫女!當年我也是李老師的學生,不知道老師現在怎麼樣了?”
李荊靈沒想到居然真的碰到了認識爺爺的人,但是聽他這麼說還是嘆了口氣,拍了拍懷中包里的骨灰盒:“前天去世了。”
趙愛國一下子難受起來,當年他還很小的時候就在這所學校里上李蘭成的課。那個時候最喜歡來學校了,家裡父母捨不得買的糖果總能在李蘭成那裡吃到,所有孩子都爭著表現好,那個時候覺得李蘭成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沒想到……
趙愛國:“沒想到38年前一別居然就是永別。”
李荊靈說不出話來,她想起她來的任務,也想起李蘭成日記里經常寫到的學校後面的大槐樹,李蘭成說當年他經常和林剛萍在樹下見面。她問趙愛國買了槐樹邊上的一小塊地方,把骨灰盒埋了進去,李蘭成現在應該是很開心的吧。
李荊靈問趙愛國認不認識林剛萍,趙強臉上有些不自然,說林剛萍家就是順著田埂往東走的第三家,他現在還有孩子走不開,問李荊靈要不要等一下他帶她去。
李荊靈拒絕了,覺得自己去比較好。
李荊靈順著田埂走了五六分鐘,就數了三家來到了一個有小院子的二層房前。房子的大門洞開著,院子裡的大門前坐著一個五六歲的小姑娘在玩石子。
李荊靈:“小妹妹,林剛萍在家嗎?”
小姑娘抬頭看她:“我爺爺不在家,他去釣魚了。”
李荊靈:“那你爺爺什麼時候回來呀?”
小姑娘本來在想但是卻突然站起來對著遠方揮手:“爺爺!”
李荊靈楞了一下,立馬轉身看去,邊間一個硬朗但是有些瘦弱的老人扛著釣魚竿拎著一個桶走來。
幾乎是看到他的一瞬間,李荊靈立馬就認定了這個人就是林剛萍,雖然容顏老去,但是氣質是沒有變的,看著別人的眼睛也是亮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