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諸君只見朕賜他金銀寶物、錦緞絲帛,怎不見他身無長物,家無多財,所得具已捐贈出去,用於撫恤遺孤,修建大道,為學子建立明亮書舍,為將士fèng制御冬衣袍?就連汝等所領食俸,恐怕亦有重光所出的一份!”
言官們面面相覷,不由吶吶,半晌不言。
他們的的確確,不知燕清竟是如此兩袖清風,高風亮節。
呂布自從查到燕清將家財散盡,全用於公途時,就努力憋著假作不知,並不宣揚,直到這關鍵時刻,才猛然甩出底牌來,將他們悉數打懵了。
見他們露出羞慚之色,呂布就毫不遲疑地選擇了乘勝追擊,鏗鏘有力道:“若無重光,不說爾等怕是仍在水深火熱之中,社稷亦是岌岌可危,天下蒼生不如芻狗!憑他不朽功績,赫赫功勳,莫說只是區區齊王之爵、丞相之位,哪怕要朕這龍椅分一半於他,與他共享江山,他也是當之無愧的!”
只可惜,關於呂布這番石破天驚的言論,和舌戰群儒的傲人風采,燕清卻未能及時聽到。
世人有所不知的是,燕清其實才是最為呂布這自作主張的豐厚封賞,而感到萬分頭疼的人。
在有生之年能親眼看到呂布登上帝位,他自認已然夙願得償。勢力亦是羽翼已豐,麾下人才濟濟,賢臣猛將,多如過江之鯽,不缺他輔佐。
仔細想想,歷史已是面目全非,根本不可能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了,他也再不可能憑藉對歷史的了解,繼續去占先機。
而排除這項,其他他擅長的,其實不是找不出足夠替代他的人,或許效率會低一些,但無論如何,都不必他事必躬親,也能保證局勢穩固了。
正是急流勇退,提早養老享福,一邊在家養魚遛鳥,一邊陪辛苦做著皇帝的呂布插科打諢,一邊等陸遜將孫子生出來由他逗著玩兒的好時機。
結果燕清壓根兒沒來得及行動,呂布就一廂情願地想將自認為是最好的都捧在他跟前,自然就讓他這頤養天年的幻想徹底泡湯了——別說淡出,在這番盛情下,燕清可是不折不扣地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這份“功高不震主,君臣無猜忌”的心意固然感天動地,可燕清更多的感受,還是欲哭無淚。
他做夢也沒想到,呂布這些天夜不歸宿,就是憋了這麼發大招等著他。知曉他會反對,就故意不同他商量,玩了手先斬後奏,在早朝上震驚四座,包括毫無準備的他在內,叫朝臣們都被嚇得瞠目結舌。
更棘手的是,因呂布固執己見,這很快發展成了新上任的帝王與老一派朝臣間的正式交鋒,要是出師不利,頭一道君令就被那幫追捧正統禮制的臣子給壓制住了,那呂布往後再行別的政論時,就將隱隱落入被動。
燕清思及這點,就不好貿然推辭了,免得墮了呂布威風。
當然,他作為這爭論的源頭,也不便於參與進去,為避風頭,他乾脆告病,十天半月都沒去早朝,在府中偷閒,直到事情爭出結論為止。
燕清有所不知的是,他不語不爭,卻不代表以郭嘉為首的一干文官,及以趙云為首的那幫武將就會老老實實地袖手旁觀了。
甚至都不等呂布示意,他們就紛紛上陣,一個賽一個的積極,很快叫反對派不敵,迅速敗下陣來。
等呂布大獲全勝,立馬就宣了燕清入宮。
燕清聽完意氣風發的呂布大致講述了遍經過後,不可思議地重複了末尾一句:“以後我也將住在宮中?”
呂布點頭,理所當然道:“畢竟以後布不好無事出宮,再住重光那宅邸,也不合禮制。”
燕清頓時啞然無語。
的確,按照呂布的邏輯,比起讓皇帝找理由一天到晚在外頭住,還是將他先封個異姓王、從外臣變做半個皇族了、再強行挪進宮裡的做法,要來得‘合理’一些。
此時此刻,燕清才意識到兩人的思路之間,其實存在著巨大差別。
在他還在為‘從此將不得不跟呂布分居兩處’感到傷懷,最近忍不住將每次的同床共眠當做倒數的去珍惜的時候,呂布卻是從頭到尾都沒考慮過他們不住一起的可能,非常積極賣力地解決掉了。
燕清稍微檢討了一下自己,才問:“敢問陛下是如何說服他們的?”
呂布得意:“這就說來話長了,重光若想知道,容布便慢慢道來。”
原來呂布為寬撫那幫杞人憂天的迂腐老臣們的憂心,順理成章地提出,不放燕清去封地揚州,而是以丞相和王爵之位為由,在宮中一遠離後宮妃嬪所居處的地方,新辟一殿,讓燕清成為長居宮中的首位異姓王。
這旨意聽著荒誕離奇,匪夷所思,可呂布卻狡猾地用了 ‘開窗理論’,將一道棘手難題,硬生生的變成了送分題。
先用封異姓王和丞相的兩道詔書,將群臣炸懵,強硬表態後,先以言辭將燕清標榜一番,再立馬提出‘平分天下’的恐怖意圖,讓他們明白情況其實還能變得更糟。
比起漢高祖劉邦分封老兄弟做諸侯王時,口口聲聲說要與他們分享‘天下’這偉大戰果、後卻翻臉無情、趕盡殺絕以集權的漂亮話不同,呂布可是認認真真地要施行這想法的。
新朝剛剛建立,要真按照呂布的胡鬧下去,偌大疆域還未一統,就得一早被分裂成兩份了?
他們一聽這話,立馬抗議,嘰嘰喳喳的,簡直快吵翻天去。
呂布清楚得很,要是自己一開始就提出要讓燕清這外臣久居宮內的話,定招來他們義正辭嚴地反對。
於是巧妙地先打亂了他們的思緒,叫他們心亂如麻,又迅速拋出最不可能被接受的一點,待群情激動,再小退一步,假意做出妥協。
他們既然忌憚燕清手掌重權,恐起歹心,那不妨就讓呂布軟拘他在宮中,放在眼皮底下監視,這樣一來,燕清根本去不了封地,自無法構成威脅。
燕清很快想明白這點,就被呂布的老謀深算、精明心機給震到了。
再看向穿著紋有九條進龍的龍袞,卻一臉傻兮兮的,光顧著盯著他看,兀自樂個不停的呂布時,就被那極大的反差,給惹得頭皮發麻。
然而燕清很快發現,有一樁更讓他悚然而驚的事,還等在後頭。
那股興奮勁兒顯然還沒過去的呂布,並不知燕清平靜神情下的萬千情緒,忽然起身,變戲法似地從衣屜里抽了一套簇新的袍服出來,興致勃勃道:“重光可否試穿這身,好容布一觀?”
“哪兒來的?”
燕清心裡油然生出種不太美妙的預感來,明智地先不應承這聽著微小可憐的要求,接過袍服,倏然展開。
這分明是一件完美符合皇帝規制的禮服,雖因材料所限,不比呂布今日所著的那身冕服貴重,卻也金光燦燦,華美精緻,絢麗高貴。
摸上去時,固然能感覺得出些許不同,可光看樣式的話,無疑跟呂布穿過的那件一模一樣了。
燕清臉色一黑。
最大的問題是,這件袍服,明顯是按照自己的身量去fèng制的。
定然是呂布這廝蓄謀已久,自喜歡上看他穿冕服的模樣後,就私底下命令繡女連夜趕製,就為滿足下那不可告人的齷齪願望。
第199章 以退為進
當呂布鐵了心要達成一樁事時,他便會展現出無人能比的強悍行動力, 充滿迎難而上的霸道氣魄,再多的艱險阻撓,也不被他看在眼裡。
這點既在挨了一頓亂中有序的炮轟、導致方寸大亂、破綻百出的朝臣身上得到了十足印證,也在拗不過他的苦苦哀求、真穿上那至華美的小號皇帝冕服、被瞬間翻臉的他按在殿室里痴纏廝磨、為所欲為的燕清身上得到了充分展現。
要不是殿宇離得足夠遠, 途中又不可能避開宮中禁衛, 被燕清褪了淡然優雅, 多了嬌矜傲慢、當得是貴氣逼人的漂亮模樣給刺激得亢奮過度的呂布,恐怕得興致勃勃地拖著燕清,去那至高無上的龍椅上胡來幾回不可。
讓燕清覺得慶幸的是, 呂布雖已近不惑之年,卻還精力旺盛得很, 而自己也沒放任他丟盡節制, 總算沒整出‘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的可怕一幕來。
但燕清還是很快意識到, 最叫他感到羞赧萬分的, 可不是那穿了一回就被折騰得一塌糊塗、再沒法見人的皇帝冕服而已了。
國號改為燕,年號為重光,這麼說來的話……
“重光元年四月,某燕國學子前往重光館,購得重光紙一打,重光筆一根,途經集市,再購重光糕一份,重光燈一盞。”
光想像著史書上或會如此記載,燕清就被喚起了久違的羞恥心來。
也油然生出一種要就地挖坑、將擅做主張的呂布給埋了的強烈衝動。
無論如何,在這場軒然大波出現平息之勢前,燕清是打死也不肯去上朝的了。
省得成為所有人談資的同時,還得充當圍觀對象。
而缺了脾氣溫和,交友廣泛,政事具都安排得井井有條的丞相坐鎮,又有郭嘉和賈詡的幾分刻意在,公務自然就落到了那些還對呂布的旨意頗有微詞的大臣們頭上。
也給最開始還為實權漸漸得到放歸而欣喜的老臣們,帶來了數不勝數的困難。
對呂布而言,接下來發生的事,也很叫他覺得很不可思議——每年費那麼多俸祿,養這麼一大群臣子,又看在是剛啟用他們的份上,沒安排太多任務,只讓他們十幾人加起來分擔掉燕清在家中‘養病’時無法處理的公務。
結果呈上來的奏摺里所寫的內容,多是狗屁不通。
核心思想,則都是要給自己辦的事不利所找的藉口。
呂布感到匪夷所思:往日單靠重光一人就處理得遊刃有餘的政務,又給他們多增了那麼多人分擔,怎卻做得更差勁了?
也不怪呂布會產生這般誤解,燕清既是做慣,也是做順了。
也因他做起來愈發得心應手,就錯將它們當做樁‘隨便捉個人都能簡單完成’的易事,絲毫不察自己的過人之處,更不覺有甚麼辛苦的。
他畢竟是經歷過呂布帳中幕僚不過爾爾,除賈詡外可謂是無人可用,還得日夜防備內憂外患、東奔西跑、忙得發瘋的局面的。
從那段凡事都得親力親為的心酸歲月過來,如今已形成燕清爛熟於心的一套體系,只要及時安排下去,擇出合適人選,根本無需他親自出馬,就能該吟詩作畫的吟詩作畫,該飲酒作樂的飲酒作樂了。
燕清卻忽略了,換作對呂布勢中事並不了解、又多年來光顧著陪陛下逃命、幫陛下周旋於諸侯之間的老臣們,對他們而言,這上手的難度,自然要高上許多。
言官們面面相覷,不由吶吶,半晌不言。
他們的的確確,不知燕清竟是如此兩袖清風,高風亮節。
呂布自從查到燕清將家財散盡,全用於公途時,就努力憋著假作不知,並不宣揚,直到這關鍵時刻,才猛然甩出底牌來,將他們悉數打懵了。
見他們露出羞慚之色,呂布就毫不遲疑地選擇了乘勝追擊,鏗鏘有力道:“若無重光,不說爾等怕是仍在水深火熱之中,社稷亦是岌岌可危,天下蒼生不如芻狗!憑他不朽功績,赫赫功勳,莫說只是區區齊王之爵、丞相之位,哪怕要朕這龍椅分一半於他,與他共享江山,他也是當之無愧的!”
只可惜,關於呂布這番石破天驚的言論,和舌戰群儒的傲人風采,燕清卻未能及時聽到。
世人有所不知的是,燕清其實才是最為呂布這自作主張的豐厚封賞,而感到萬分頭疼的人。
在有生之年能親眼看到呂布登上帝位,他自認已然夙願得償。勢力亦是羽翼已豐,麾下人才濟濟,賢臣猛將,多如過江之鯽,不缺他輔佐。
仔細想想,歷史已是面目全非,根本不可能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了,他也再不可能憑藉對歷史的了解,繼續去占先機。
而排除這項,其他他擅長的,其實不是找不出足夠替代他的人,或許效率會低一些,但無論如何,都不必他事必躬親,也能保證局勢穩固了。
正是急流勇退,提早養老享福,一邊在家養魚遛鳥,一邊陪辛苦做著皇帝的呂布插科打諢,一邊等陸遜將孫子生出來由他逗著玩兒的好時機。
結果燕清壓根兒沒來得及行動,呂布就一廂情願地想將自認為是最好的都捧在他跟前,自然就讓他這頤養天年的幻想徹底泡湯了——別說淡出,在這番盛情下,燕清可是不折不扣地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這份“功高不震主,君臣無猜忌”的心意固然感天動地,可燕清更多的感受,還是欲哭無淚。
他做夢也沒想到,呂布這些天夜不歸宿,就是憋了這麼發大招等著他。知曉他會反對,就故意不同他商量,玩了手先斬後奏,在早朝上震驚四座,包括毫無準備的他在內,叫朝臣們都被嚇得瞠目結舌。
更棘手的是,因呂布固執己見,這很快發展成了新上任的帝王與老一派朝臣間的正式交鋒,要是出師不利,頭一道君令就被那幫追捧正統禮制的臣子給壓制住了,那呂布往後再行別的政論時,就將隱隱落入被動。
燕清思及這點,就不好貿然推辭了,免得墮了呂布威風。
當然,他作為這爭論的源頭,也不便於參與進去,為避風頭,他乾脆告病,十天半月都沒去早朝,在府中偷閒,直到事情爭出結論為止。
燕清有所不知的是,他不語不爭,卻不代表以郭嘉為首的一干文官,及以趙云為首的那幫武將就會老老實實地袖手旁觀了。
甚至都不等呂布示意,他們就紛紛上陣,一個賽一個的積極,很快叫反對派不敵,迅速敗下陣來。
等呂布大獲全勝,立馬就宣了燕清入宮。
燕清聽完意氣風發的呂布大致講述了遍經過後,不可思議地重複了末尾一句:“以後我也將住在宮中?”
呂布點頭,理所當然道:“畢竟以後布不好無事出宮,再住重光那宅邸,也不合禮制。”
燕清頓時啞然無語。
的確,按照呂布的邏輯,比起讓皇帝找理由一天到晚在外頭住,還是將他先封個異姓王、從外臣變做半個皇族了、再強行挪進宮裡的做法,要來得‘合理’一些。
此時此刻,燕清才意識到兩人的思路之間,其實存在著巨大差別。
在他還在為‘從此將不得不跟呂布分居兩處’感到傷懷,最近忍不住將每次的同床共眠當做倒數的去珍惜的時候,呂布卻是從頭到尾都沒考慮過他們不住一起的可能,非常積極賣力地解決掉了。
燕清稍微檢討了一下自己,才問:“敢問陛下是如何說服他們的?”
呂布得意:“這就說來話長了,重光若想知道,容布便慢慢道來。”
原來呂布為寬撫那幫杞人憂天的迂腐老臣們的憂心,順理成章地提出,不放燕清去封地揚州,而是以丞相和王爵之位為由,在宮中一遠離後宮妃嬪所居處的地方,新辟一殿,讓燕清成為長居宮中的首位異姓王。
這旨意聽著荒誕離奇,匪夷所思,可呂布卻狡猾地用了 ‘開窗理論’,將一道棘手難題,硬生生的變成了送分題。
先用封異姓王和丞相的兩道詔書,將群臣炸懵,強硬表態後,先以言辭將燕清標榜一番,再立馬提出‘平分天下’的恐怖意圖,讓他們明白情況其實還能變得更糟。
比起漢高祖劉邦分封老兄弟做諸侯王時,口口聲聲說要與他們分享‘天下’這偉大戰果、後卻翻臉無情、趕盡殺絕以集權的漂亮話不同,呂布可是認認真真地要施行這想法的。
新朝剛剛建立,要真按照呂布的胡鬧下去,偌大疆域還未一統,就得一早被分裂成兩份了?
他們一聽這話,立馬抗議,嘰嘰喳喳的,簡直快吵翻天去。
呂布清楚得很,要是自己一開始就提出要讓燕清這外臣久居宮內的話,定招來他們義正辭嚴地反對。
於是巧妙地先打亂了他們的思緒,叫他們心亂如麻,又迅速拋出最不可能被接受的一點,待群情激動,再小退一步,假意做出妥協。
他們既然忌憚燕清手掌重權,恐起歹心,那不妨就讓呂布軟拘他在宮中,放在眼皮底下監視,這樣一來,燕清根本去不了封地,自無法構成威脅。
燕清很快想明白這點,就被呂布的老謀深算、精明心機給震到了。
再看向穿著紋有九條進龍的龍袞,卻一臉傻兮兮的,光顧著盯著他看,兀自樂個不停的呂布時,就被那極大的反差,給惹得頭皮發麻。
然而燕清很快發現,有一樁更讓他悚然而驚的事,還等在後頭。
那股興奮勁兒顯然還沒過去的呂布,並不知燕清平靜神情下的萬千情緒,忽然起身,變戲法似地從衣屜里抽了一套簇新的袍服出來,興致勃勃道:“重光可否試穿這身,好容布一觀?”
“哪兒來的?”
燕清心裡油然生出種不太美妙的預感來,明智地先不應承這聽著微小可憐的要求,接過袍服,倏然展開。
這分明是一件完美符合皇帝規制的禮服,雖因材料所限,不比呂布今日所著的那身冕服貴重,卻也金光燦燦,華美精緻,絢麗高貴。
摸上去時,固然能感覺得出些許不同,可光看樣式的話,無疑跟呂布穿過的那件一模一樣了。
燕清臉色一黑。
最大的問題是,這件袍服,明顯是按照自己的身量去fèng制的。
定然是呂布這廝蓄謀已久,自喜歡上看他穿冕服的模樣後,就私底下命令繡女連夜趕製,就為滿足下那不可告人的齷齪願望。
第199章 以退為進
當呂布鐵了心要達成一樁事時,他便會展現出無人能比的強悍行動力, 充滿迎難而上的霸道氣魄,再多的艱險阻撓,也不被他看在眼裡。
這點既在挨了一頓亂中有序的炮轟、導致方寸大亂、破綻百出的朝臣身上得到了十足印證,也在拗不過他的苦苦哀求、真穿上那至華美的小號皇帝冕服、被瞬間翻臉的他按在殿室里痴纏廝磨、為所欲為的燕清身上得到了充分展現。
要不是殿宇離得足夠遠, 途中又不可能避開宮中禁衛, 被燕清褪了淡然優雅, 多了嬌矜傲慢、當得是貴氣逼人的漂亮模樣給刺激得亢奮過度的呂布,恐怕得興致勃勃地拖著燕清,去那至高無上的龍椅上胡來幾回不可。
讓燕清覺得慶幸的是, 呂布雖已近不惑之年,卻還精力旺盛得很, 而自己也沒放任他丟盡節制, 總算沒整出‘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的可怕一幕來。
但燕清還是很快意識到, 最叫他感到羞赧萬分的, 可不是那穿了一回就被折騰得一塌糊塗、再沒法見人的皇帝冕服而已了。
國號改為燕,年號為重光,這麼說來的話……
“重光元年四月,某燕國學子前往重光館,購得重光紙一打,重光筆一根,途經集市,再購重光糕一份,重光燈一盞。”
光想像著史書上或會如此記載,燕清就被喚起了久違的羞恥心來。
也油然生出一種要就地挖坑、將擅做主張的呂布給埋了的強烈衝動。
無論如何,在這場軒然大波出現平息之勢前,燕清是打死也不肯去上朝的了。
省得成為所有人談資的同時,還得充當圍觀對象。
而缺了脾氣溫和,交友廣泛,政事具都安排得井井有條的丞相坐鎮,又有郭嘉和賈詡的幾分刻意在,公務自然就落到了那些還對呂布的旨意頗有微詞的大臣們頭上。
也給最開始還為實權漸漸得到放歸而欣喜的老臣們,帶來了數不勝數的困難。
對呂布而言,接下來發生的事,也很叫他覺得很不可思議——每年費那麼多俸祿,養這麼一大群臣子,又看在是剛啟用他們的份上,沒安排太多任務,只讓他們十幾人加起來分擔掉燕清在家中‘養病’時無法處理的公務。
結果呈上來的奏摺里所寫的內容,多是狗屁不通。
核心思想,則都是要給自己辦的事不利所找的藉口。
呂布感到匪夷所思:往日單靠重光一人就處理得遊刃有餘的政務,又給他們多增了那麼多人分擔,怎卻做得更差勁了?
也不怪呂布會產生這般誤解,燕清既是做慣,也是做順了。
也因他做起來愈發得心應手,就錯將它們當做樁‘隨便捉個人都能簡單完成’的易事,絲毫不察自己的過人之處,更不覺有甚麼辛苦的。
他畢竟是經歷過呂布帳中幕僚不過爾爾,除賈詡外可謂是無人可用,還得日夜防備內憂外患、東奔西跑、忙得發瘋的局面的。
從那段凡事都得親力親為的心酸歲月過來,如今已形成燕清爛熟於心的一套體系,只要及時安排下去,擇出合適人選,根本無需他親自出馬,就能該吟詩作畫的吟詩作畫,該飲酒作樂的飲酒作樂了。
燕清卻忽略了,換作對呂布勢中事並不了解、又多年來光顧著陪陛下逃命、幫陛下周旋於諸侯之間的老臣們,對他們而言,這上手的難度,自然要高上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