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比如我和同伴在一起討論案子,我當時提到呂老師,忽然想到了他說的一些話,就自言自語說‘我懷疑’,結果我的同伴就以為我在懷疑呂老師,其實我懷疑的是你。”

  “再比如,我和張平聊天,他說‘要是有一天,我離開了……’。我們前面正在說死亡的話題,所以這個‘離開’我應該理解為‘死’。可是因為我早察覺到他有心事,也猜出可能他家裡有問題,他也許會回去看看。所以,我聽那個‘離開’就是‘到遠方去’的意思。”

  “所以,再來重新考慮那個小男孩的證詞。我當時在場,回憶一下,終於明白了。當時,陸月領著他,正和他說動物的事。他很渴望地抬頭看。根據他後來說的,看見‘猩猩’就是在那時。小孩子不懂什麼叫‘語境’,他自以為說清楚了。他完全按照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前面說姐姐給他講動物,後面就說‘xingxing’,我們就理解為‘猩猩’。其實他說的是‘星星’。他看見的大概是你望遠鏡上的反光。”

  “是的,你買瞭望遠鏡,從窗口光用眼睛畢竟是看不清楚的,你需要這個。”

  “搬到這裡後,你就一直用它,你的販毒活動也因此便利了不少。有一天,你又監視著校門口,卻看見一個人——陳赫。他回學校看老師了。”

  “你記得這個人,那天你向我和張平標榜你有多為我們好時,提到他,你裝做記憶很模糊,其實非常清楚。五年前的事,也許因為你第一次殺人,印象特別深刻,想忘也忘不了。比如你說起羅晨,提到年輕人‘不夠謹慎,不懂得生活中看來很平常的事情都會帶來危險’,他,或者說所有這些死者,都是因為‘花’和‘紙’這兩種生活中最普通的東西,招致殺身之禍。還有,你當時說林雯‘等著,一直等著他……’,你當時的眼睛對著張平,可是張平身後是窗戶,你對著的正是那個花園角落的方向。你心裡始終留著那麼一個印象:她一直等著,一直在那兒。我就是看你這樣,才想出你可能是用那種方式,用林雯的死來殺掉羅晨的。”

  “你以為這件事過去了,陳赫的歸來顯然打破了這種夢想。你很惶恐,更頻繁地注意著校門口,看他還會不會再來。結果你看到了另一個人,張臣。你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就是負責陸月和張平事件的那個警察。他當時是因為在‘多克’餐廳抓到了和你交易的毒販,來這附近調查。你出於自身安全的考量,比其他人關心周圍的動向,一點點風吹草動都特別留心,稍微觀察就會發現他的身份。在你腦子裡,像我剛才說的那樣,產生了誤解。你以為陳赫去把五年前的舊事翻出來,警察來調查了。”

  “陳赫其實並沒有去警察局報案,他委託的是私家偵探。而你並不知道這些。”

  “然後,私家偵探去五年前被你放過的女子那裡調查。而她正面臨財政危機,她經手的一大筆錢不翼而飛。我猜是她自己吞掉了。一個人要是品質敗壞,就絕不會只在一方面敗壞。馬上要查帳了,她要如何補這個空檔。而偵探的到來等於為她指了一條路。她想起了你,她也知道你販毒,也猜到你殺人。這實在是敲詐的好機會。”

  “於是,她對偵探守口如瓶,然後聯繫你,我猜是打電話。她獅子大開口,要一大筆錢。所有人都知道販毒是暴利,恐怕會認為要多少你都拿得出。”

  “你化裝成推銷員到了她家,她一時沒認出你,因為從優秀教師評選的照片上看,吸毒的關係,你的外貌變了很多。她被你噴出的乙醚迷倒,然後挨了一刀。解剖刀是樓上拿的,上次我去生物實驗室,很長時間沒人,別說一把刀,把屋子搬空也許都沒人知道。”

  “最開始分析你的心理時,我沒有提到這個案子。因為我覺得你殺她殺得毫無感覺,甚至是順理成章的。”

  “然後呢?殺了她,似乎安全了一點。可是你依然認為警察在調查羅晨林雯事件,你要怎麼辦呢?最後,終於想到了一個不動聲色就可以保護自己的巧妙辦法。”

  “整個這個案子,除了動機以外,我最不能理解的是我的一種感覺:這不是偵探小說……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麼想,甚至把所有情況當成偵探小說分析過,卻仍然想不透。直到昨天,林雪非常激動地表示厭惡人家議論她姐姐,我才豁然開朗。”

  “是的,在偵探小說里,作者出於可讀性的考慮,和篇幅的限制,一定會安排各種巧合,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所有線索擺出來,讓偵探開始推理。現在的情況是怎麼樣呢?我恨不得還沒接到調查羅林事件的任務,大家就已經開始在談論這個了,走到哪裡都有人在說。李維安有全天下的題材可以寫作文,為什麼要寫篇和五年前事件有關的交給我?她故意提供線索給我?可她怎麼知道我在查?和李花匠說兩句話,話題還是會扯到這上面。線索從四面八方湧來,我根本不用採取什麼刺探行動,人家自然會說給我聽,生怕我不知道。實在是‘得來全不費功夫’!可是,我清楚地記得,這是現實,不是小說,一切都這麼輕易,是什麼造成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