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雖為極致之作,《二重身宮》也並非沒有缺陷。長達百頁的推理敘述,略顯冗長怪異,讓一般讀者如墮五里霧中,讓人喘不氣來卻又不知所云,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小說的整體性和節奏,尤其是作品的主詭計,讓人嘆為觀止的同時,又會有種不真實感,缺乏可操作性,因為太不可思議了。還有,就是殺人者的犯罪動機,大概算是小說的一大敗筆吧,這一點我不想多說,反正很為那些無辜死者感到惋惜(當然,其中也有令人厭惡、罪大惡極的傢伙)。總的來說,該作的質量還是上乘的,至少比之同時出版的兩本《密室物語》(不過清涼院流水的這一作品其實是四冊,且有一定的閱讀順序,大陸讀者對該作評價很低是否因為作品缺乏足夠的整體性和說服力呢),更能被讀者所接受和稱道。
我們說,在整個“宮、島、洞、園”系列中,《二重身宮》(全名《二重身宮:“難啟之門”研究會之流冰館》)作為首部作的意義和作用還是相當明顯的,就是為這一學生偵探團儘快樹立“品牌”效應。以下對其後續作品逐一作簡單介紹:
《萬花筒島:“難啟之門”研究會之竹取島》(2000)。本作中後動悟會長很帥地解決了被世俗離棄了的兩個小島上發生的殺人事件,居然還跟橫溝正史的《獄門島》扯上了關係,實在是一個很吸引讀者的設定。因為由井廣美的朋友金本鈴的介紹,說八丈島附近有個叫作“竹取島”的小島,已經被世俗離棄很久了。因此,“難啟之門研究會”的眾人決定前往一探究竟。在登上前往小島的船之前,小咲仿佛預感到了什麼,宣告說“鳴海必須留在這裡”。名偵探鳴海無論什麼時候都對小咲言聽計從的,於是便留了下來。翔也決定與鳴海一起留下。不過,後來在鳴海勸說之下翔還是去了,要保護會裡的其他成員,尤其是廣美。可這時候已經沒有了交通工具。這時,一位叫真珠子的女性偶然出現了在那裡,說也打算去竹取島可因為某些事情耽擱了,錯過了上船機會。據說她不管怎樣非要去竹取島“找寶”。兩人在找到船前往竹取島的途中,目擊了從懸崖拋下了仿佛是人的屍體一樣的東西。翔與真珠子終於上了竹取島,卻被駐守在那裡的當地人作為可疑人物抓了起來。在與被關進同一禁閉室的老人月島幻齋對話的時候,後者說翔目擊到的懸崖(虎鳴崖)拋屍事件將是連續殺人事件的序幕……這部本格推理作再次用到了“命名詭計”,我很是驚詫於日本人居然能將平、片假名和中文、英文地熟練發揮和運用到如此地步。不過從作品的整體謎團設置來看,還是差強人意的,基本延續了《二重身宮》中的青春推理或者校園推理風格,殺人事件帶來的緊張度和研究會成員交流之間的輕鬆感交替進行。在採用“敘述性詭計”誤導讀者的設計中,翔這個華生角色還是相當有用的,而且也沒出現強烈的不協調感。
《末日洞:“難啟之門”研究會之影郎沼》(2000)。故事是發生在一個洞穴里。一群沒有太大關連的人,被暴風雨困在人工建築的巨型地洞內,在等待著救援的期間,命案接二連三的發生,而這一串看起來毫無關連的受害者的背後,卻竟然隱藏了某種奇特的殺人動機。然而全書的重點,並不只是放在以上所說的“暴風雨山莊”的設計上,而是另一類型的推理詭計——垂死留言。作者在每一次殺人後,都安排了各式各樣的、死者遺留下來的“留言”,而且更利用了兩章的篇幅,寫出關於垂死留言(稱作“諸神的黃昏”神話之源)的理論性分析。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整個犯罪過程中的詭計沒有太多了不起的地方,只有推理盲點(missing link)設置得相當贊,比如在很多章節的末段出現了一些看似模糊的情節,最初讀時可能不了解它們在說什麼,可是當讀至故事的後段部分,便可以發現那些敘述的真正意義。不管怎麼說,總的來看,是個不壞的本格作品。
《提線木偶園:“難啟之門”研究會之首吊塔》(2001)。在封閉的主題公園提線木偶園裡,有座妖氣橫生的斜塔——首吊塔。當吊屍如旋轉木馬一樣在塔上亂舞之時,“難啟之門研究會”遇到了愈加緊迫的大難題!到底是“誰”被“誰”操縱——?新本格文藝復興的旗手霧舍巧向推理世界下的挑戰書!對提線木偶園的裡面和外邊,採取雙線共時敘述,此種設計令讀過《二重身宮》的讀者會有遇到老朋友似的感覺。只是,殺人場景安排得比較唐突,在內容的銜接過渡上作者做得不是很到位。題材雖然極好,不過倒給人以翻版的感覺,而且園外的故事遊戲性過強,略顯浮躁。在詭計設計和運用方面,有向島田庄司先生《斜屋犯罪》這樣的大傑作致敬的意思,不知道沒有太多創新的模仿是否合適呢?儘管新本格發展到現在,技巧、詭計、情節已經被使用殆盡,但至少要讓讀者有或多或少的陌生感吧……
霧舍巧似乎是位比較墨守成規的作家,他不像島田那麼關注現實、注重創新,因此其作品的世界觀設定幾乎沒有太大變化,儘管他花了很多心思來鑽研本格詭計,但由於還是習慣於走推理作品的青春路線,使得其第二個系列(私立霧舍學園推理白書系列,目前出了七部作品)解謎趣味趨淡、輕小說風格漸濃,娛樂性大於藝術性,成了詮釋“輕推理小說”涵義的典型例證。倒是他於2004年出版的《霧舍巧傑作短篇集》算得上是更值得推薦的作品,收錄了結集兩大系列主要人物探案故事的本格推理短篇6部,被譽為“冷靜沉著且合乎邏輯的霧巧流推理力作”,特別是島田筆下名偵探御手洗潔與石岡和己這對王牌搭檔的友情客串,為本書增添了不少新的看點。
我們說,在整個“宮、島、洞、園”系列中,《二重身宮》(全名《二重身宮:“難啟之門”研究會之流冰館》)作為首部作的意義和作用還是相當明顯的,就是為這一學生偵探團儘快樹立“品牌”效應。以下對其後續作品逐一作簡單介紹:
《萬花筒島:“難啟之門”研究會之竹取島》(2000)。本作中後動悟會長很帥地解決了被世俗離棄了的兩個小島上發生的殺人事件,居然還跟橫溝正史的《獄門島》扯上了關係,實在是一個很吸引讀者的設定。因為由井廣美的朋友金本鈴的介紹,說八丈島附近有個叫作“竹取島”的小島,已經被世俗離棄很久了。因此,“難啟之門研究會”的眾人決定前往一探究竟。在登上前往小島的船之前,小咲仿佛預感到了什麼,宣告說“鳴海必須留在這裡”。名偵探鳴海無論什麼時候都對小咲言聽計從的,於是便留了下來。翔也決定與鳴海一起留下。不過,後來在鳴海勸說之下翔還是去了,要保護會裡的其他成員,尤其是廣美。可這時候已經沒有了交通工具。這時,一位叫真珠子的女性偶然出現了在那裡,說也打算去竹取島可因為某些事情耽擱了,錯過了上船機會。據說她不管怎樣非要去竹取島“找寶”。兩人在找到船前往竹取島的途中,目擊了從懸崖拋下了仿佛是人的屍體一樣的東西。翔與真珠子終於上了竹取島,卻被駐守在那裡的當地人作為可疑人物抓了起來。在與被關進同一禁閉室的老人月島幻齋對話的時候,後者說翔目擊到的懸崖(虎鳴崖)拋屍事件將是連續殺人事件的序幕……這部本格推理作再次用到了“命名詭計”,我很是驚詫於日本人居然能將平、片假名和中文、英文地熟練發揮和運用到如此地步。不過從作品的整體謎團設置來看,還是差強人意的,基本延續了《二重身宮》中的青春推理或者校園推理風格,殺人事件帶來的緊張度和研究會成員交流之間的輕鬆感交替進行。在採用“敘述性詭計”誤導讀者的設計中,翔這個華生角色還是相當有用的,而且也沒出現強烈的不協調感。
《末日洞:“難啟之門”研究會之影郎沼》(2000)。故事是發生在一個洞穴里。一群沒有太大關連的人,被暴風雨困在人工建築的巨型地洞內,在等待著救援的期間,命案接二連三的發生,而這一串看起來毫無關連的受害者的背後,卻竟然隱藏了某種奇特的殺人動機。然而全書的重點,並不只是放在以上所說的“暴風雨山莊”的設計上,而是另一類型的推理詭計——垂死留言。作者在每一次殺人後,都安排了各式各樣的、死者遺留下來的“留言”,而且更利用了兩章的篇幅,寫出關於垂死留言(稱作“諸神的黃昏”神話之源)的理論性分析。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整個犯罪過程中的詭計沒有太多了不起的地方,只有推理盲點(missing link)設置得相當贊,比如在很多章節的末段出現了一些看似模糊的情節,最初讀時可能不了解它們在說什麼,可是當讀至故事的後段部分,便可以發現那些敘述的真正意義。不管怎麼說,總的來看,是個不壞的本格作品。
《提線木偶園:“難啟之門”研究會之首吊塔》(2001)。在封閉的主題公園提線木偶園裡,有座妖氣橫生的斜塔——首吊塔。當吊屍如旋轉木馬一樣在塔上亂舞之時,“難啟之門研究會”遇到了愈加緊迫的大難題!到底是“誰”被“誰”操縱——?新本格文藝復興的旗手霧舍巧向推理世界下的挑戰書!對提線木偶園的裡面和外邊,採取雙線共時敘述,此種設計令讀過《二重身宮》的讀者會有遇到老朋友似的感覺。只是,殺人場景安排得比較唐突,在內容的銜接過渡上作者做得不是很到位。題材雖然極好,不過倒給人以翻版的感覺,而且園外的故事遊戲性過強,略顯浮躁。在詭計設計和運用方面,有向島田庄司先生《斜屋犯罪》這樣的大傑作致敬的意思,不知道沒有太多創新的模仿是否合適呢?儘管新本格發展到現在,技巧、詭計、情節已經被使用殆盡,但至少要讓讀者有或多或少的陌生感吧……
霧舍巧似乎是位比較墨守成規的作家,他不像島田那麼關注現實、注重創新,因此其作品的世界觀設定幾乎沒有太大變化,儘管他花了很多心思來鑽研本格詭計,但由於還是習慣於走推理作品的青春路線,使得其第二個系列(私立霧舍學園推理白書系列,目前出了七部作品)解謎趣味趨淡、輕小說風格漸濃,娛樂性大於藝術性,成了詮釋“輕推理小說”涵義的典型例證。倒是他於2004年出版的《霧舍巧傑作短篇集》算得上是更值得推薦的作品,收錄了結集兩大系列主要人物探案故事的本格推理短篇6部,被譽為“冷靜沉著且合乎邏輯的霧巧流推理力作”,特別是島田筆下名偵探御手洗潔與石岡和己這對王牌搭檔的友情客串,為本書增添了不少新的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