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頁
“不要用你的嫁妝,”司馬啟明回答:“我來管。”
在一片亂狀中,皇上向孟鶴等人問道:“關於家產,岳父還曾留下什麼遺言?”他的聲音雖然都不大,但是無上的威嚴令崔家舅父馬上停了手,議論紛紛的人們也都噤了聲,屋內一片寂靜。
孟鶴被打了一頓,臉上帶著紅腫,衣服也扯得亂七八糟的,但是他真心覺得很冤枉。有一次家人坐在一起閒談,他無意說起將來自己總要搬出孟府很是不舍,而且在外面可能會住不慣,父親確實就說了,孟府是所有兒女的,誰也不必搬走,當時在場的人可不少。現在父親又親筆寫下遺言,要將家產平分給諸子女,孟家的宅子自然也是家產之一。
更何況,他仕途無望,又沒有別的本領,只能坐吃山空,所以一定要爭取最大的利益,這些他在分家前孟鶴就已經想好,於是他依然咬牙堅持,“父親真地說過,所有的兄弟都一樣是他的兒子,所以孟府是我們大家的,如果不分,那麼大家就還像過去一樣住在一起就行。”
果然也有幾個兄弟出聲應和,在這個時候,誰不想多得到一些呢,就是得不到,不從孟府搬出去,對將來的生活也是有著無盡好處的。
其實孟鶴並沒有說假話,但是他也沒有把父親的話全部轉述出來,當時孟白話中並不是只說兒子,還包括了女兒,因為在他看來,女兒也與兒子一樣。
而在孟鶴看來,女兒都是別人家的,哪裡能與兄弟們一起分家產呢?對於他的三個嫡出妹妹得到不菲的陪嫁他同樣心存不滿,只是因為皇后的匚歡桓葉嗨擔皇遣瘓餳浣忝妹嵌際÷粵恕
正在這時,屋外傳來一陣嘈雜,在一位中年美婦的帶領下闖進來幾個婦人,個個身著孝服,哭鬧著說:“家主曾經許了分給我們一份家產!”很明顯是孟府的妾室們。
自從到了孟府,看到亂糟糟的情況,司馬旭兒心裡一直很不滿,現在看到屋子裡的情形,一向不形於色的皇帝不由得搖了搖頭。
就說帶頭搶家產的孟鶴,想當年與孟家的這位庶長子第一次見面時給自己留下的印象還不錯,人物風流,言辭雅致,又頗有見識。但是隨著他對孟家情況了解得越多,他越發地看不上這個人了。
誇誇其談,徒有其表,最關鍵的是他認不清自己的位置,身為庶長子,孟鶴只記得自己是長子,而忘記了還有個庶字,所以他註定不會有什麼前途。
至於闖到前堂的孟府姬妾,就更令人不齒了。孟家分家與她們有什麼關係,她們不過是奴婢而已,竟然敢公開跑到前堂。
由此反倒可以看出岳母平時有多難,也更能理解皇后被逼成了這樣的原由。皇帝真恨不得把孟家的這個庶長子打上一頓,讓他帶著他那個不知尊卑的生母滾出去,這於自己是最容易不過的事。
但是做為天子,最應該公正無私,他從小就被母后教導不可能以皇權壓迫他人。但是看著崔家舅父胡亂拿起孝棒向領頭的姬妾打去,卻也沒阻攔,跟隨他而來的朝臣們也個個束手旁觀,這些人既然不可能用道理來教化,那就把她們打清醒好了。
孝棒是拿白布纏著的木棒,崔家舅父是氣得狠了,手下並無輕重,而孟府的姬妾們也沒有想到會有人真地打來,一時間孝棒正中最前面的那個婦人頭上,人也應聲而倒。
可崔家舅父還不解恨,繼續向後面的人打去,見帶頭的楊柳大叫了一聲就倒了下去,剩下的人都覺得不妙,眼下的孟府,不再是孟右軍在的時候的孟府了,急忙四散奔逃。但也不免有兩個也被崔家舅父打了幾下。
侍孟鶴上前去看生母時,只見已經人事不醒,有進氣無出氣了,遂大聲哭了起來,“姨娘!你快醒醒啊!”孟美娘原本因為已是出嫁女,顧及夫家而未多言語,現在也急忙跑過去跪在生母身旁痛哭。
又有幾個庶子庶女也因為各自的母親也被打了而上前護著,哭鬧聲響徹屋內。可是崔家舅舅已經氣瘋了,不管哪個上攔阻擋都一棒打去,直到累得癱坐在地上才結束了他們的苦難。
孟鶴此時眼見姨娘活不成了,放下姨娘跪到皇上面前,“崔家舅父打殺我姨娘,還請皇上為我姨娘做主。”
崔家舅父如此下狠手,誰也沒想到,現在眼看著又出了人命,皇上便向跟來的大臣們道:“既然遇到了,也一併處置了吧。”
“我做的自然認罰,”崔家舅父歇了過來,也上前不以為然地道:“不過一個低賤的奴婢,我還賠得起。”
皇上自從到了京城,就大力推行解除奴籍,在嫡長子出生時盡出內府庫藏,為淮南眾多奴婢贖身。畢竟在淮北,早已經廢除了蓄奴的制度,就是家中的下人也不再是毫無人權的。
不過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淮南不只是經濟上較淮北要差得多,而各種思想亦有較大的差異。皇上的舉措其實對淮南世家的影響並不大。皇子降生時脫離奴籍的也多為低等的士族或庶族。
如今在淮南奴婢依舊如同畜產,打死只需向主人賠一定的錢財,哪一個官員來判亦是如此結果。崔六娘此時也上前道:“夫君一向待楊柳不同,既如此,便另備小棺讓她隨了夫君一同去吧。”態度非常寬容大度。
孟鶴孟美娘雖然傷痛,但是亦無可奈何,尤其是孟美娘身為已婚女,甚至不用為生母守孝,孟鶴亦被岳家人扶住,張羅著給生母辦理後事。
誰能想到分家產能分出人命,屋子裡一片狼籍,看著眼前的鬧劇終於告一段落,司馬啟明雖然嗟嘆,但卻更多地想到了將來的舉措,便向御史中丞等幾人道:“卿等需仔細追查岳父當年之語,做出公正裁決。”
許大人這時倒不抖了,平靜地撣撣衣袖站起來叫人,“把不相干的奴婢都帶下去,重新析分家產。”
屋內一片肅然,再沒人敢上來渾鬧,幾位朝中大員、孟府諸位姻親,孟白的所有子女,再有孟白的生前好友,再一同追思孟白生前之語,最終差不多還原了當時的情景。
孟白的想法雖然匪疑所思,但卻果真是他的本意,於是皇上親斷按岳父之意將孟府一切的財產平分給孟白所有子女。
現在要估算出孟府的一切財產並不容易,首先是宅子,當年孟白入京時購買的費用雖多但卻根本不算什麼,只是在他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擴建、修繕,將之打造後,孟府已經成京城最雅致最秀美的住所,花園、劇院、流水等等在京城都要算手屈一指。京城的士人們最喜歡到孟府集會,更有多少普通人以進過孟府為榮,處處炫耀。
還有就是依附孟府而存在的劇院戲班等等,更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所以大家在一起算了半天,又得出了一個天文數字,然後還需將孟府賣掉,所得財物平均分給孟白的三十多個子女。
司馬啟明聽罷,果斷地說:“既如此,便由朕買下孟府,送給岳母居住,購買孟府的錢就由孟府各人拿了離開孟家,而皇后出嫁時所得嫁妝,也算全部返回孟府。至於孟家諸子,等親事辦完後,就徹底分家。”
許大人和御史中丞等人都被感動得五體投地,這位年青的皇帝從來都是這樣,對臣民特別的體恤,叩頭行禮,“皇上實在太過仁慈了!”
孟鶴等兄弟見狀也只得都跪下了,口中說了些感謝的話。但是司馬啟明根本不想聽下去,擺了擺手說:“如果大家都沒有疑議,那就寫文書吧。”然後扶了孟皇后的手,“我們回宮裡。”
☆、第259章體民情皇上做工苦為出海義王躲相親〔一〕
孟府內又亂紛紛了半天,孟鶴等兄弟在許大人、御史中丞的主持下徹底分了家,然後紛紛回去收拾東西,因為就要搬出去了。
崔六娘神色木然,聽了大臣之斷和皇上聖裁後並未置一言,皇上買下了整個孟府留給她和她的兒子,她並沒有多少欣喜,而是深深地悔恨。
如果自己不把事情鬧得這麼僵,孟鶴等人也不會寧可不要臉面把事情做絕,如今孟鶴兄弟們確實名聲掃地了,但是自家又得到了些什麼?竟然親勞皇上來處理自家的醜事,又以私帑為自己和兒子收回家產,聖恩固然如山,但是豈不也會讓皇上瞧不起皇后?
孟鶴等庶子不過是老鼠一樣,為了打他們竟然傷了玉瓶般的兒女,崔六娘悔極了。如果皇上因此怪罪慧娘,哪怕有一點瞧不起孟府,那都極不值得啊!
而司馬啟明帶著孟慧娘回了宮,上了車輦,孟慧娘急忙問:“皇上,你調了那麼多財物買下孟府,內庫還能支撐嗎?”
淮南朝廷的財政一直非常吃緊,司馬啟明接過皇位後,先免了淮南的一年稅收後,又大刀闊斧地引入淮北的新機制,將經濟慢慢發展起來了。但是內庫的情況卻又是另外一回事,孟慧娘雖然大力整頓宮務,裁撤冗員,節約開支,但因為司馬啟明撥入內庫的錢本就很少,所以宮內的日子一直過得很節儉。
在一片亂狀中,皇上向孟鶴等人問道:“關於家產,岳父還曾留下什麼遺言?”他的聲音雖然都不大,但是無上的威嚴令崔家舅父馬上停了手,議論紛紛的人們也都噤了聲,屋內一片寂靜。
孟鶴被打了一頓,臉上帶著紅腫,衣服也扯得亂七八糟的,但是他真心覺得很冤枉。有一次家人坐在一起閒談,他無意說起將來自己總要搬出孟府很是不舍,而且在外面可能會住不慣,父親確實就說了,孟府是所有兒女的,誰也不必搬走,當時在場的人可不少。現在父親又親筆寫下遺言,要將家產平分給諸子女,孟家的宅子自然也是家產之一。
更何況,他仕途無望,又沒有別的本領,只能坐吃山空,所以一定要爭取最大的利益,這些他在分家前孟鶴就已經想好,於是他依然咬牙堅持,“父親真地說過,所有的兄弟都一樣是他的兒子,所以孟府是我們大家的,如果不分,那麼大家就還像過去一樣住在一起就行。”
果然也有幾個兄弟出聲應和,在這個時候,誰不想多得到一些呢,就是得不到,不從孟府搬出去,對將來的生活也是有著無盡好處的。
其實孟鶴並沒有說假話,但是他也沒有把父親的話全部轉述出來,當時孟白話中並不是只說兒子,還包括了女兒,因為在他看來,女兒也與兒子一樣。
而在孟鶴看來,女兒都是別人家的,哪裡能與兄弟們一起分家產呢?對於他的三個嫡出妹妹得到不菲的陪嫁他同樣心存不滿,只是因為皇后的匚歡桓葉嗨擔皇遣瘓餳浣忝妹嵌際÷粵恕
正在這時,屋外傳來一陣嘈雜,在一位中年美婦的帶領下闖進來幾個婦人,個個身著孝服,哭鬧著說:“家主曾經許了分給我們一份家產!”很明顯是孟府的妾室們。
自從到了孟府,看到亂糟糟的情況,司馬旭兒心裡一直很不滿,現在看到屋子裡的情形,一向不形於色的皇帝不由得搖了搖頭。
就說帶頭搶家產的孟鶴,想當年與孟家的這位庶長子第一次見面時給自己留下的印象還不錯,人物風流,言辭雅致,又頗有見識。但是隨著他對孟家情況了解得越多,他越發地看不上這個人了。
誇誇其談,徒有其表,最關鍵的是他認不清自己的位置,身為庶長子,孟鶴只記得自己是長子,而忘記了還有個庶字,所以他註定不會有什麼前途。
至於闖到前堂的孟府姬妾,就更令人不齒了。孟家分家與她們有什麼關係,她們不過是奴婢而已,竟然敢公開跑到前堂。
由此反倒可以看出岳母平時有多難,也更能理解皇后被逼成了這樣的原由。皇帝真恨不得把孟家的這個庶長子打上一頓,讓他帶著他那個不知尊卑的生母滾出去,這於自己是最容易不過的事。
但是做為天子,最應該公正無私,他從小就被母后教導不可能以皇權壓迫他人。但是看著崔家舅父胡亂拿起孝棒向領頭的姬妾打去,卻也沒阻攔,跟隨他而來的朝臣們也個個束手旁觀,這些人既然不可能用道理來教化,那就把她們打清醒好了。
孝棒是拿白布纏著的木棒,崔家舅父是氣得狠了,手下並無輕重,而孟府的姬妾們也沒有想到會有人真地打來,一時間孝棒正中最前面的那個婦人頭上,人也應聲而倒。
可崔家舅父還不解恨,繼續向後面的人打去,見帶頭的楊柳大叫了一聲就倒了下去,剩下的人都覺得不妙,眼下的孟府,不再是孟右軍在的時候的孟府了,急忙四散奔逃。但也不免有兩個也被崔家舅父打了幾下。
侍孟鶴上前去看生母時,只見已經人事不醒,有進氣無出氣了,遂大聲哭了起來,“姨娘!你快醒醒啊!”孟美娘原本因為已是出嫁女,顧及夫家而未多言語,現在也急忙跑過去跪在生母身旁痛哭。
又有幾個庶子庶女也因為各自的母親也被打了而上前護著,哭鬧聲響徹屋內。可是崔家舅舅已經氣瘋了,不管哪個上攔阻擋都一棒打去,直到累得癱坐在地上才結束了他們的苦難。
孟鶴此時眼見姨娘活不成了,放下姨娘跪到皇上面前,“崔家舅父打殺我姨娘,還請皇上為我姨娘做主。”
崔家舅父如此下狠手,誰也沒想到,現在眼看著又出了人命,皇上便向跟來的大臣們道:“既然遇到了,也一併處置了吧。”
“我做的自然認罰,”崔家舅父歇了過來,也上前不以為然地道:“不過一個低賤的奴婢,我還賠得起。”
皇上自從到了京城,就大力推行解除奴籍,在嫡長子出生時盡出內府庫藏,為淮南眾多奴婢贖身。畢竟在淮北,早已經廢除了蓄奴的制度,就是家中的下人也不再是毫無人權的。
不過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淮南不只是經濟上較淮北要差得多,而各種思想亦有較大的差異。皇上的舉措其實對淮南世家的影響並不大。皇子降生時脫離奴籍的也多為低等的士族或庶族。
如今在淮南奴婢依舊如同畜產,打死只需向主人賠一定的錢財,哪一個官員來判亦是如此結果。崔六娘此時也上前道:“夫君一向待楊柳不同,既如此,便另備小棺讓她隨了夫君一同去吧。”態度非常寬容大度。
孟鶴孟美娘雖然傷痛,但是亦無可奈何,尤其是孟美娘身為已婚女,甚至不用為生母守孝,孟鶴亦被岳家人扶住,張羅著給生母辦理後事。
誰能想到分家產能分出人命,屋子裡一片狼籍,看著眼前的鬧劇終於告一段落,司馬啟明雖然嗟嘆,但卻更多地想到了將來的舉措,便向御史中丞等幾人道:“卿等需仔細追查岳父當年之語,做出公正裁決。”
許大人這時倒不抖了,平靜地撣撣衣袖站起來叫人,“把不相干的奴婢都帶下去,重新析分家產。”
屋內一片肅然,再沒人敢上來渾鬧,幾位朝中大員、孟府諸位姻親,孟白的所有子女,再有孟白的生前好友,再一同追思孟白生前之語,最終差不多還原了當時的情景。
孟白的想法雖然匪疑所思,但卻果真是他的本意,於是皇上親斷按岳父之意將孟府一切的財產平分給孟白所有子女。
現在要估算出孟府的一切財產並不容易,首先是宅子,當年孟白入京時購買的費用雖多但卻根本不算什麼,只是在他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擴建、修繕,將之打造後,孟府已經成京城最雅致最秀美的住所,花園、劇院、流水等等在京城都要算手屈一指。京城的士人們最喜歡到孟府集會,更有多少普通人以進過孟府為榮,處處炫耀。
還有就是依附孟府而存在的劇院戲班等等,更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所以大家在一起算了半天,又得出了一個天文數字,然後還需將孟府賣掉,所得財物平均分給孟白的三十多個子女。
司馬啟明聽罷,果斷地說:“既如此,便由朕買下孟府,送給岳母居住,購買孟府的錢就由孟府各人拿了離開孟家,而皇后出嫁時所得嫁妝,也算全部返回孟府。至於孟家諸子,等親事辦完後,就徹底分家。”
許大人和御史中丞等人都被感動得五體投地,這位年青的皇帝從來都是這樣,對臣民特別的體恤,叩頭行禮,“皇上實在太過仁慈了!”
孟鶴等兄弟見狀也只得都跪下了,口中說了些感謝的話。但是司馬啟明根本不想聽下去,擺了擺手說:“如果大家都沒有疑議,那就寫文書吧。”然後扶了孟皇后的手,“我們回宮裡。”
☆、第259章體民情皇上做工苦為出海義王躲相親〔一〕
孟府內又亂紛紛了半天,孟鶴等兄弟在許大人、御史中丞的主持下徹底分了家,然後紛紛回去收拾東西,因為就要搬出去了。
崔六娘神色木然,聽了大臣之斷和皇上聖裁後並未置一言,皇上買下了整個孟府留給她和她的兒子,她並沒有多少欣喜,而是深深地悔恨。
如果自己不把事情鬧得這麼僵,孟鶴等人也不會寧可不要臉面把事情做絕,如今孟鶴兄弟們確實名聲掃地了,但是自家又得到了些什麼?竟然親勞皇上來處理自家的醜事,又以私帑為自己和兒子收回家產,聖恩固然如山,但是豈不也會讓皇上瞧不起皇后?
孟鶴等庶子不過是老鼠一樣,為了打他們竟然傷了玉瓶般的兒女,崔六娘悔極了。如果皇上因此怪罪慧娘,哪怕有一點瞧不起孟府,那都極不值得啊!
而司馬啟明帶著孟慧娘回了宮,上了車輦,孟慧娘急忙問:“皇上,你調了那麼多財物買下孟府,內庫還能支撐嗎?”
淮南朝廷的財政一直非常吃緊,司馬啟明接過皇位後,先免了淮南的一年稅收後,又大刀闊斧地引入淮北的新機制,將經濟慢慢發展起來了。但是內庫的情況卻又是另外一回事,孟慧娘雖然大力整頓宮務,裁撤冗員,節約開支,但因為司馬啟明撥入內庫的錢本就很少,所以宮內的日子一直過得很節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