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孟老太太年事已高,先嘗獨子嫡孫生死未明之悲,後聞六少攜妻返家之喜,大起大落之下,老太太再次纏綿病榻,病勢格外兇猛,如今連人也認不得了,只歪在床上不住喊著長子的名諱。大太太閔氏孀多年,和婆婆間隙了半輩子,如今老人家時日無多,又滿心念著早逝的長子,閔氏搖擺之下,終是軟了心腸,略收拾了幾件衣裳,便去了主屋衣不解帶的伺候婆婆。
偌大的明鏡高堂里,兩排共六座紫檀木雕花椅只坐了兩人,且均是孟家本族姑奶奶,除了嫂子孔氏和崔氏,到訪的年輕女子不過十來人,俱是與孟家沾了親的同宗姊妹。昔日人來人往、熱鬧非常的堂里如今卻冷冷清清,門口羅雀,孔氏心下感慨,大姑姐當年之禮名動京城,先不論那場意外,單說賓與排場,公主為贊,王妃為司,京里但凡有些名頭的貴婦悉數到場,場面之宏大任她遠在山東也有所耳聞。而如今,一母同胞的親妹妹卻寂寥如斯,不由得人不嘆一聲命運無償。
側房裡,二太太謝氏正和小兒媳崔氏一道替宜珈做最後的整妝。雪緞裁衣,玉帶為系,層層裙裾以金絲為線,繡出奪目流雲,行動間流光四溢,仿若天人。
謝氏從錦盒裡抽出一條五彩髮帶,素帛為底,錦緞為紋,色彩濃艷,質地華麗。她輕輕攏住宜珈兩邊的秀髮,理順後拿了髮帶繫上,艷麗的彩帶成了她通體唯一的彩色,乍一看奪目逼人,無比惹眼。
宜珈看著銅鏡,抱怨道,“娘親,這根髮帶這麼多顏色,看的人眼都花了。”小龍女一身白衣,同色髮帶飄揚,仙氣外露。難得她也想飄飄欲仙那麼一下,白色頭飾她就不想了,咱弄根素色的也行啊!
謝氏笑著拍掉宜珈想要拆髮帶的手,重新替她整了整絲帶,解釋道,“你是十五,又不是五十,這年歲正適合鮮亮的顏色,待你到了娘這個年紀,想穿花衣裳還得掂量掂量會不會被人喚作老妖精呢!”
宜珈還想辯駁,丹庭湊上前來,也笑著幫腔,“太太可別妄自菲薄了,您看上去也就三十多點,哪就不能穿紅帶花了?倒是六妹妹,你這般年輕都一身素色,莫不是覺得我們這些嫂子整日花枝招展的,厭煩了?”
虧得丹庭和她平素關係甚好,不然宜珈聽了這話能嘔出一口血來,有這麼胡說的麼?!在親娘和嫂子兩座大山齊齊壓頂之下,宜珈悻悻的住了口,隨她們折騰,橫豎,小龍女的白袍子咱保住了……
丹庭不一會兒便被孔氏喊去幫忙了,屋裡就剩下幾個小丫鬟,謝氏坐到宜珈身旁的錦凳上,雙手環住女兒的肩胛,含笑看著銅鏡里不甚明晰的影像,“一晃眼這麼多年,連你都長大成人了,娘可真是老了……”
宜珈反握住肩頭母親的手,這雙手伴著她度過了十五個念頭,再熟悉不過。當年那雙纖纖玉手如今不可避免的染上條條細紋,手背不復往昔濕潤,唯有掌心依然溫暖如初。她鼻頭微酸,緊緊握著謝氏的手,安慰道,“母親可記得當初宜珈說過,一生一世都要伴在母親身邊。母親養育之恩宜珈萬不敢忘,您老了就換我照顧你,您走不動了我就背著您,您看不清了我一句一句講給您聽,您牙口不好我就給您燉肉粥米糊喝。娘,烏鴉尚知反哺,您想啊,我總比烏鴉強,肯定能養好您!”
謝氏前頭聽了還感動不已,可聽到後來卻哭笑不得,她拿抹了丹蔻的指甲戳了宜珈的腦袋,笑罵道,“瞧你這齣息,就知道和烏鴉比!娘還沒老呢,等你孩子大了我可要把這通話原封不動的告訴他!”
宜珈一臉無所謂,霸氣十足的說道,“養兒防老,他敢不養我,沒收他老婆本。”
謝氏噴笑出聲,母女倆揉作一團。
女子十五及笄禮,等級和檔次上也就僅次於婚禮了,宜珈時運不好,沒撈著個和她姐姐一般豪華氣派的成人禮,連三嬸沈氏也以女兒宜璐動了胎氣之名,明晃晃的缺席及笄禮。謝氏和兩位嫂子心裡多有愧疚,當事人萬分無所謂,至親好友都在場,其他阿諛奉承的,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也不少。
孟子在上,宜珈在下,青煙裊裊,仿若臻境。
“甘醴唯厚,嘉薦令芳。拜受祭之,以定爾祥。承天之休,壽考不忘。”無人來觀,族中一德高望重的姑奶奶便做了這贊者,念起祝詞。
宜珈叩首三拜,全了三加禮。
謝氏執一雕花鏤空古玉掐銀絲長簪,緩緩插上宜珈髮髻,抿嘴笑道,“這根簪子乃是先皇后愛飾,後賞了你外祖母,你外祖母於我及笄之時又轉贈於我,如今傳給你,當好生保存,萬不可恣意玩損。”
宜珈敬謝叩首,孔氏一嘆,崔氏一喜,宜珞一驚。開國功臣之後,百年世家之女,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高聳入雲的城牆仿若近在眼前,袁叢驍一人一騎,騎了一匹棗紅色駿馬,四隻馬蹄上均圍了一圈雪白戎馬,奔跑間如祥雲飄動,極為俊逸。
袁叢驍見那厚磚城牆抬眼可見,不由勾起嘴角,他吹了記馬哨,輕拍馬首,手裡長鞭直指城牆,“驚雷,那便是京城了!”
89壽星面
鐵鍋一口灶上煮,清水白面台前放。
謝氏換了家常便服,袖管略卷,珠釵盡去,將白花花的麵粉倒入盆里,徐徐加入清水,又取了筷子慢慢攪動,仿若真是普通百姓家裡的尋常主婦。
小廚房並不寬敞的木門口,宜珈囧囧有神的呆愣在旁,下巴掉到地上撿也撿不起來。
她娘說,閨女生日要吃麵,於是孟家主母袖子一挽,抄傢伙下廚房和面來了。
她嫂子說,小姑子光吃麵不行,還要配小菜,於是妯娌三人齊搭檔,你洗菜來我切絲,小刀一把上下飛。
主人們幹活,丫鬟們退散,謝氏的小廚房此刻被婆媳四人占據。
廚娘王嬸子站在宜珈身後,咬著手絹淚牛滿面。太太,那麵粉是上好的天竺國舶來貨,用完就米有啦,您可省著點,別半盆半盆的撒啊……三奶奶,您給竹筍去皮能不把筍肉也削了,都砍了咱吃啥……唔,四奶奶,肉丁肉丁,婆子我雖念書不多,可也知道“丁”和“塊”不是一回事兒吧,您刀下的亡豬泉下有知,會死不瞑目的……嗷嗷嗷,六奶奶,鍋沒擦乾放油會炸啊,看吧看吧,血濺四方,呸呸呸,油灑廚房了吧……
王嬸子看著她的領地被人一通蹂躪,心痛如絞,比她自己被人蹂躪還要痛心一萬倍,周身散發的哀怨氣息不斷蔓延,連傻愣當場的宜珈也不由自主的抖了一下。王嬸子辛酸的偷偷瞄了一眼小主子,六小姐,刀劍無眼,水火無情,您就乖乖的和婆子我一起在這兒躲著吧……
天不遂人願,王嬸子胳膊擰不過大腿,老天決定在她脆弱的心臟上壓下最後一根稻糙——從來到廚房只為坑東西吃的碩鼠六小姐挽起肩上的秀髮,淨手下廚了……王嬸子雙手捂眼,幾乎不敢看接下來的慘烈場景,腦中自動描繪了一幅蔬果齊飛、菜刀亂舞的景象。
“咦”,“呀”,“啊”,三種語氣詞幾乎同時響起,王嬸子心頭一顫,莫不是……六小姐把自己指頭給切了?宜珈長得漂亮又可愛,性格活潑也會說話,平時從不苛待她們這些下人,在孟家下層圈子裡人氣頗旺。她又愛淘吃的,來這小廚房的頻率不算少,花言巧語哄的王嬸子眉開眼笑,每次都獨獨在她的碗底偷偷焐兩塊火腿肉,好交情可見一斑。因而此時的王嬸子簡直悔青了腸子,天啦,她該拼死攔著小姐的,這麼好的小姐沒了手指可怎麼嫁人喲……
“珈兒,你何時學會和面的?”謝氏忽然開口,把王嬸子從奔潰邊緣拉了回來,她瞪圓了小眼睛,朝宜珈處看去。
“臥勒個親娘唉,”王嬸子驚訝之餘,連多年不用的家鄉話頭爆出來了,她看到了啥?六小姐接過太太手裡的面盆,白淨雙手反覆搓扮吸乾水分的麵粉,待麵粉成為片狀“雪花面”後,纖細十指蘸了清水再灑至面上,順一個方向不停攪拌成團團小麵團,最後按在砧板上將麵糊擦去,揉成光滑麵餅,手法嫻熟叫幾十年的老手王嬸子也嘖嘖稱讚。
“娘,我常來這小廚房尋吃的,耳濡目染,自然學會了。”宜珈輕拍雙手,拭去沾上的麵粉,睜著眼說瞎話。上輩子在北方讀的大學,別的沒學會,做麵食她可是一把好手。
“三嫂,我來削吧。”宜珈盯著趙氏手裡的“筍尖”嘴角微抽,一尺長的竹筍能削成根湖筆,三嫂絕對是奇葩!
宜珈拿過案上的刀子,像模像樣的削皮切丁剁豆乾,不一會兒,一座座或紅或白的小山整齊堆疊,看的三位大家閨秀羞紅了臉。
熱鍋,溫油,炒菜,再灑上一把花生米,一股焦香從鍋里溢出,直叫人食指大動。宜珈見澆頭已成,轉身又拿過揉好的麵團,尋了把小彎刀,將麵團一片一片削到燒開的熱水鍋中,動作輕盈,王嬸子揉了揉眼睛,陽光底下小姐削麵的姿勢……還挺好看!
偌大的明鏡高堂里,兩排共六座紫檀木雕花椅只坐了兩人,且均是孟家本族姑奶奶,除了嫂子孔氏和崔氏,到訪的年輕女子不過十來人,俱是與孟家沾了親的同宗姊妹。昔日人來人往、熱鬧非常的堂里如今卻冷冷清清,門口羅雀,孔氏心下感慨,大姑姐當年之禮名動京城,先不論那場意外,單說賓與排場,公主為贊,王妃為司,京里但凡有些名頭的貴婦悉數到場,場面之宏大任她遠在山東也有所耳聞。而如今,一母同胞的親妹妹卻寂寥如斯,不由得人不嘆一聲命運無償。
側房裡,二太太謝氏正和小兒媳崔氏一道替宜珈做最後的整妝。雪緞裁衣,玉帶為系,層層裙裾以金絲為線,繡出奪目流雲,行動間流光四溢,仿若天人。
謝氏從錦盒裡抽出一條五彩髮帶,素帛為底,錦緞為紋,色彩濃艷,質地華麗。她輕輕攏住宜珈兩邊的秀髮,理順後拿了髮帶繫上,艷麗的彩帶成了她通體唯一的彩色,乍一看奪目逼人,無比惹眼。
宜珈看著銅鏡,抱怨道,“娘親,這根髮帶這麼多顏色,看的人眼都花了。”小龍女一身白衣,同色髮帶飄揚,仙氣外露。難得她也想飄飄欲仙那麼一下,白色頭飾她就不想了,咱弄根素色的也行啊!
謝氏笑著拍掉宜珈想要拆髮帶的手,重新替她整了整絲帶,解釋道,“你是十五,又不是五十,這年歲正適合鮮亮的顏色,待你到了娘這個年紀,想穿花衣裳還得掂量掂量會不會被人喚作老妖精呢!”
宜珈還想辯駁,丹庭湊上前來,也笑著幫腔,“太太可別妄自菲薄了,您看上去也就三十多點,哪就不能穿紅帶花了?倒是六妹妹,你這般年輕都一身素色,莫不是覺得我們這些嫂子整日花枝招展的,厭煩了?”
虧得丹庭和她平素關係甚好,不然宜珈聽了這話能嘔出一口血來,有這麼胡說的麼?!在親娘和嫂子兩座大山齊齊壓頂之下,宜珈悻悻的住了口,隨她們折騰,橫豎,小龍女的白袍子咱保住了……
丹庭不一會兒便被孔氏喊去幫忙了,屋裡就剩下幾個小丫鬟,謝氏坐到宜珈身旁的錦凳上,雙手環住女兒的肩胛,含笑看著銅鏡里不甚明晰的影像,“一晃眼這麼多年,連你都長大成人了,娘可真是老了……”
宜珈反握住肩頭母親的手,這雙手伴著她度過了十五個念頭,再熟悉不過。當年那雙纖纖玉手如今不可避免的染上條條細紋,手背不復往昔濕潤,唯有掌心依然溫暖如初。她鼻頭微酸,緊緊握著謝氏的手,安慰道,“母親可記得當初宜珈說過,一生一世都要伴在母親身邊。母親養育之恩宜珈萬不敢忘,您老了就換我照顧你,您走不動了我就背著您,您看不清了我一句一句講給您聽,您牙口不好我就給您燉肉粥米糊喝。娘,烏鴉尚知反哺,您想啊,我總比烏鴉強,肯定能養好您!”
謝氏前頭聽了還感動不已,可聽到後來卻哭笑不得,她拿抹了丹蔻的指甲戳了宜珈的腦袋,笑罵道,“瞧你這齣息,就知道和烏鴉比!娘還沒老呢,等你孩子大了我可要把這通話原封不動的告訴他!”
宜珈一臉無所謂,霸氣十足的說道,“養兒防老,他敢不養我,沒收他老婆本。”
謝氏噴笑出聲,母女倆揉作一團。
女子十五及笄禮,等級和檔次上也就僅次於婚禮了,宜珈時運不好,沒撈著個和她姐姐一般豪華氣派的成人禮,連三嬸沈氏也以女兒宜璐動了胎氣之名,明晃晃的缺席及笄禮。謝氏和兩位嫂子心裡多有愧疚,當事人萬分無所謂,至親好友都在場,其他阿諛奉承的,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也不少。
孟子在上,宜珈在下,青煙裊裊,仿若臻境。
“甘醴唯厚,嘉薦令芳。拜受祭之,以定爾祥。承天之休,壽考不忘。”無人來觀,族中一德高望重的姑奶奶便做了這贊者,念起祝詞。
宜珈叩首三拜,全了三加禮。
謝氏執一雕花鏤空古玉掐銀絲長簪,緩緩插上宜珈髮髻,抿嘴笑道,“這根簪子乃是先皇后愛飾,後賞了你外祖母,你外祖母於我及笄之時又轉贈於我,如今傳給你,當好生保存,萬不可恣意玩損。”
宜珈敬謝叩首,孔氏一嘆,崔氏一喜,宜珞一驚。開國功臣之後,百年世家之女,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高聳入雲的城牆仿若近在眼前,袁叢驍一人一騎,騎了一匹棗紅色駿馬,四隻馬蹄上均圍了一圈雪白戎馬,奔跑間如祥雲飄動,極為俊逸。
袁叢驍見那厚磚城牆抬眼可見,不由勾起嘴角,他吹了記馬哨,輕拍馬首,手裡長鞭直指城牆,“驚雷,那便是京城了!”
89壽星面
鐵鍋一口灶上煮,清水白面台前放。
謝氏換了家常便服,袖管略卷,珠釵盡去,將白花花的麵粉倒入盆里,徐徐加入清水,又取了筷子慢慢攪動,仿若真是普通百姓家裡的尋常主婦。
小廚房並不寬敞的木門口,宜珈囧囧有神的呆愣在旁,下巴掉到地上撿也撿不起來。
她娘說,閨女生日要吃麵,於是孟家主母袖子一挽,抄傢伙下廚房和面來了。
她嫂子說,小姑子光吃麵不行,還要配小菜,於是妯娌三人齊搭檔,你洗菜來我切絲,小刀一把上下飛。
主人們幹活,丫鬟們退散,謝氏的小廚房此刻被婆媳四人占據。
廚娘王嬸子站在宜珈身後,咬著手絹淚牛滿面。太太,那麵粉是上好的天竺國舶來貨,用完就米有啦,您可省著點,別半盆半盆的撒啊……三奶奶,您給竹筍去皮能不把筍肉也削了,都砍了咱吃啥……唔,四奶奶,肉丁肉丁,婆子我雖念書不多,可也知道“丁”和“塊”不是一回事兒吧,您刀下的亡豬泉下有知,會死不瞑目的……嗷嗷嗷,六奶奶,鍋沒擦乾放油會炸啊,看吧看吧,血濺四方,呸呸呸,油灑廚房了吧……
王嬸子看著她的領地被人一通蹂躪,心痛如絞,比她自己被人蹂躪還要痛心一萬倍,周身散發的哀怨氣息不斷蔓延,連傻愣當場的宜珈也不由自主的抖了一下。王嬸子辛酸的偷偷瞄了一眼小主子,六小姐,刀劍無眼,水火無情,您就乖乖的和婆子我一起在這兒躲著吧……
天不遂人願,王嬸子胳膊擰不過大腿,老天決定在她脆弱的心臟上壓下最後一根稻糙——從來到廚房只為坑東西吃的碩鼠六小姐挽起肩上的秀髮,淨手下廚了……王嬸子雙手捂眼,幾乎不敢看接下來的慘烈場景,腦中自動描繪了一幅蔬果齊飛、菜刀亂舞的景象。
“咦”,“呀”,“啊”,三種語氣詞幾乎同時響起,王嬸子心頭一顫,莫不是……六小姐把自己指頭給切了?宜珈長得漂亮又可愛,性格活潑也會說話,平時從不苛待她們這些下人,在孟家下層圈子裡人氣頗旺。她又愛淘吃的,來這小廚房的頻率不算少,花言巧語哄的王嬸子眉開眼笑,每次都獨獨在她的碗底偷偷焐兩塊火腿肉,好交情可見一斑。因而此時的王嬸子簡直悔青了腸子,天啦,她該拼死攔著小姐的,這麼好的小姐沒了手指可怎麼嫁人喲……
“珈兒,你何時學會和面的?”謝氏忽然開口,把王嬸子從奔潰邊緣拉了回來,她瞪圓了小眼睛,朝宜珈處看去。
“臥勒個親娘唉,”王嬸子驚訝之餘,連多年不用的家鄉話頭爆出來了,她看到了啥?六小姐接過太太手裡的面盆,白淨雙手反覆搓扮吸乾水分的麵粉,待麵粉成為片狀“雪花面”後,纖細十指蘸了清水再灑至面上,順一個方向不停攪拌成團團小麵團,最後按在砧板上將麵糊擦去,揉成光滑麵餅,手法嫻熟叫幾十年的老手王嬸子也嘖嘖稱讚。
“娘,我常來這小廚房尋吃的,耳濡目染,自然學會了。”宜珈輕拍雙手,拭去沾上的麵粉,睜著眼說瞎話。上輩子在北方讀的大學,別的沒學會,做麵食她可是一把好手。
“三嫂,我來削吧。”宜珈盯著趙氏手裡的“筍尖”嘴角微抽,一尺長的竹筍能削成根湖筆,三嫂絕對是奇葩!
宜珈拿過案上的刀子,像模像樣的削皮切丁剁豆乾,不一會兒,一座座或紅或白的小山整齊堆疊,看的三位大家閨秀羞紅了臉。
熱鍋,溫油,炒菜,再灑上一把花生米,一股焦香從鍋里溢出,直叫人食指大動。宜珈見澆頭已成,轉身又拿過揉好的麵團,尋了把小彎刀,將麵團一片一片削到燒開的熱水鍋中,動作輕盈,王嬸子揉了揉眼睛,陽光底下小姐削麵的姿勢……還挺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