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夏侯嬰抬頭望了望,說:“先把船熄火,別浪費油。等天再暗一些,我看看星星。”
等到星光漸漸亮起,夏侯嬰又詳細問了林文那幾個島更具體的方位,對照著星圖,用手指了一個方向:“往那裡。”
摩托艇的馬達重新運轉起來,為了省油,以中低速往夏侯嬰指的方向前進。只是我們都知道,要憑這點油開到目的地是奢望,沒油的時候,就只有靠先前從樹上折下的一些樹枝當槳劃了。
艇頭的大燈隔一小段時間就亮起來向前照射,一是看看前方情況,再就是周圍如果有生還者的話,希望能順著燈光找過來。
累自然是不用提,原本豐盛的晚餐現在也不知泡在哪兒的海水裡,飢腸轆轆。餓,很快還會覺得渴。我們幾個誰都沒有抱怨,這種事情,越抱怨就會越覺得餓、渴。
身體上雖然疲憊,可是甫遭巨難,身逢絕境,誰的精神都是繃得緊緊的,無心睡眠,總得找些話題,好把注意力從饑渴上轉移出去,放鬆一下。
“剛才地震前我聽見地下有很大的聲響,這翌島附近是不是有海底火山啊?”我問林文。
“沒有海底火山,不過這裡附近都算是地殼板塊交接帶,輕微的地震以前也有,可是這一次……”林文仰起頭看著那輪明月,嘿然苦笑。
“怎麼林博士你不認為是地震?”夏侯嬰問。
“恐怕不是自然形成的地震。你們也都經歷了,那震起來實在是驚心動魄,震級絕對超過唐山大地震,像這樣等級的地震,通常在震前都會有預兆,比如地光、地聲等等。特別是動物一般會在大地震前一小時甚至更早就有預感。可你們回想一下,甚至在前兩次地面輕微晃動時,島上的動物昆蟲都沒有大反應,直到那聲巨響才亂起來。這樣看來,地震是突然爆發的,而不是通常因為地下的能量積累到一定程度,突破上限才爆發的地震。”
“的確是這樣。”我回憶了一下,點頭同意。
“那聲巨響,挺像是在地下爆了顆炸彈呢。”夏侯嬰說。
“那可不是普通的炸彈啊,人類威力最強的核彈,都比不了呢。”
“核彈?”聽林文這麼說我當然明白了他指的是什麼:“你不會想說第一次從月球上轉移的礦石,是傳到了地下吧?”
“我就是這個意思。”林文沉默了一會兒,對我微微點了點頭,說:“戴先生,沒想到你原來知道這究竟是什麼礦石。”
驟逢大難,我心神浮動,渾然沒想到林文並沒有向戴行介紹過礦石的具體用途,聽林文說到核彈,立刻就把氦-3這個熱核反應的原料想了起來。這一下就露了破綻。
“你們以這麼大的代價請我們來,總是要回報的。我的確是有些消息來源,不過,如果不出這檔子事,你們早晚也會如實對我們宣布的吧。”我硬著頭皮這麼說著。
“是啊,本來既然已經成功取來了礦石,則今後新能源源源不絕,沒必要也不可能再隱瞞,晚宴時估計老闆就會對你們說明情況。只是現在,嘿嘿,那麼多年精心籌劃,終究是空夢一場。”林文說到後來,不禁有些黯然。
“你們是說,第一塊礦石沒有傳到預定位置,反而誤傳到地底,引發核爆?”夏侯嬰不太明白我們在說什麼,問道。
“是的,那麼多人傳送一件東西,勉強鎖定,但彼此的協同性上肯定出了問題,以至對最終的落點產生了一些干擾,結果垂直誤差了至少幾萬米,扔進了地幔的岩漿里。”
我心裡奇怪,既然已經挑明自己知道此事,也就不遮遮掩掩,直接把自己的疑問說了出來:“林博士,我知道這是氦-3礦石,我對核物理不是很了解,但印象中氦-3是很穩定的。而且雖然說氦-3大大降低了核反應的啟動溫度,不用上億度那麼誇張,但是地幔里的岩漿不是才幾千度嗎,怎麼可能讓礦石發生爆炸?”
“幾千度當然不可能讓氦-3礦爆炸,而且地質學上目前公認的地幔溫度,也就是幾千度。現在爆炸發生了,那只有說明,地幔、至少是某些地方的地幔並不僅有幾千度,現在地質學的普遍看法需要修正。”
“啊?”怎都覺得,這樣就推翻所有地質學家公認的東西,未免失之輕率。
“怎麼,聽起來你覺得我這個結論下得有些草率?呵呵,從事實反推,得出這樣的結論再正常不過。實際上,關於地底的情況,再優秀的地質學家也只了解了個皮毛。你知道地幔究竟是什麼東西嗎?”
“地幔應該是由岩漿組成的吧。”我搜索著腦子裡這主面的常識回答。
“那又是怎麼知道那兒都是岩漿的呢?”林文反問我。
“應該是有探測過吧。”
“探測?我告訴你吧,人類現在造得出的再好的探測儀器,都穿不透地殼,更不用說什麼地幔地核了,什麼充滿了岩漿的地幔,還有大多數成份為鐵的地核,這些全都是推測。要想證明,只有打個洞鑽下去看個究竟。”
“只是推測?”這讓我有些意外。我記得小學時就看過地殼、地幔和地核的透視圖了,成份厚度什麼都說得一板一眼,沒想到這都只是推測啊。
等到星光漸漸亮起,夏侯嬰又詳細問了林文那幾個島更具體的方位,對照著星圖,用手指了一個方向:“往那裡。”
摩托艇的馬達重新運轉起來,為了省油,以中低速往夏侯嬰指的方向前進。只是我們都知道,要憑這點油開到目的地是奢望,沒油的時候,就只有靠先前從樹上折下的一些樹枝當槳劃了。
艇頭的大燈隔一小段時間就亮起來向前照射,一是看看前方情況,再就是周圍如果有生還者的話,希望能順著燈光找過來。
累自然是不用提,原本豐盛的晚餐現在也不知泡在哪兒的海水裡,飢腸轆轆。餓,很快還會覺得渴。我們幾個誰都沒有抱怨,這種事情,越抱怨就會越覺得餓、渴。
身體上雖然疲憊,可是甫遭巨難,身逢絕境,誰的精神都是繃得緊緊的,無心睡眠,總得找些話題,好把注意力從饑渴上轉移出去,放鬆一下。
“剛才地震前我聽見地下有很大的聲響,這翌島附近是不是有海底火山啊?”我問林文。
“沒有海底火山,不過這裡附近都算是地殼板塊交接帶,輕微的地震以前也有,可是這一次……”林文仰起頭看著那輪明月,嘿然苦笑。
“怎麼林博士你不認為是地震?”夏侯嬰問。
“恐怕不是自然形成的地震。你們也都經歷了,那震起來實在是驚心動魄,震級絕對超過唐山大地震,像這樣等級的地震,通常在震前都會有預兆,比如地光、地聲等等。特別是動物一般會在大地震前一小時甚至更早就有預感。可你們回想一下,甚至在前兩次地面輕微晃動時,島上的動物昆蟲都沒有大反應,直到那聲巨響才亂起來。這樣看來,地震是突然爆發的,而不是通常因為地下的能量積累到一定程度,突破上限才爆發的地震。”
“的確是這樣。”我回憶了一下,點頭同意。
“那聲巨響,挺像是在地下爆了顆炸彈呢。”夏侯嬰說。
“那可不是普通的炸彈啊,人類威力最強的核彈,都比不了呢。”
“核彈?”聽林文這麼說我當然明白了他指的是什麼:“你不會想說第一次從月球上轉移的礦石,是傳到了地下吧?”
“我就是這個意思。”林文沉默了一會兒,對我微微點了點頭,說:“戴先生,沒想到你原來知道這究竟是什麼礦石。”
驟逢大難,我心神浮動,渾然沒想到林文並沒有向戴行介紹過礦石的具體用途,聽林文說到核彈,立刻就把氦-3這個熱核反應的原料想了起來。這一下就露了破綻。
“你們以這麼大的代價請我們來,總是要回報的。我的確是有些消息來源,不過,如果不出這檔子事,你們早晚也會如實對我們宣布的吧。”我硬著頭皮這麼說著。
“是啊,本來既然已經成功取來了礦石,則今後新能源源源不絕,沒必要也不可能再隱瞞,晚宴時估計老闆就會對你們說明情況。只是現在,嘿嘿,那麼多年精心籌劃,終究是空夢一場。”林文說到後來,不禁有些黯然。
“你們是說,第一塊礦石沒有傳到預定位置,反而誤傳到地底,引發核爆?”夏侯嬰不太明白我們在說什麼,問道。
“是的,那麼多人傳送一件東西,勉強鎖定,但彼此的協同性上肯定出了問題,以至對最終的落點產生了一些干擾,結果垂直誤差了至少幾萬米,扔進了地幔的岩漿里。”
我心裡奇怪,既然已經挑明自己知道此事,也就不遮遮掩掩,直接把自己的疑問說了出來:“林博士,我知道這是氦-3礦石,我對核物理不是很了解,但印象中氦-3是很穩定的。而且雖然說氦-3大大降低了核反應的啟動溫度,不用上億度那麼誇張,但是地幔里的岩漿不是才幾千度嗎,怎麼可能讓礦石發生爆炸?”
“幾千度當然不可能讓氦-3礦爆炸,而且地質學上目前公認的地幔溫度,也就是幾千度。現在爆炸發生了,那只有說明,地幔、至少是某些地方的地幔並不僅有幾千度,現在地質學的普遍看法需要修正。”
“啊?”怎都覺得,這樣就推翻所有地質學家公認的東西,未免失之輕率。
“怎麼,聽起來你覺得我這個結論下得有些草率?呵呵,從事實反推,得出這樣的結論再正常不過。實際上,關於地底的情況,再優秀的地質學家也只了解了個皮毛。你知道地幔究竟是什麼東西嗎?”
“地幔應該是由岩漿組成的吧。”我搜索著腦子裡這主面的常識回答。
“那又是怎麼知道那兒都是岩漿的呢?”林文反問我。
“應該是有探測過吧。”
“探測?我告訴你吧,人類現在造得出的再好的探測儀器,都穿不透地殼,更不用說什麼地幔地核了,什麼充滿了岩漿的地幔,還有大多數成份為鐵的地核,這些全都是推測。要想證明,只有打個洞鑽下去看個究竟。”
“只是推測?”這讓我有些意外。我記得小學時就看過地殼、地幔和地核的透視圖了,成份厚度什麼都說得一板一眼,沒想到這都只是推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