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頁
宋虔之給了看門人五兩的一錠銀子,那人頓時笑開了,忙問還有什麼吩咐。宋虔之做了個噓聲的動作,示意他去,讓自己和常隨信步逛逛。
看門人便把自己那盞燈也留下來,腳步飛快地離去。
那常隨年紀大,知道的事情也多,宋虔之一提六皇子,他不多嘴,只是一彎腰,伸手示意宋虔之跟著他去。
走到一間房門口,常隨將看門人留的燈插在門外的木托上,房子沒人住,便沒有上鎖,拉開木栓,一推就開。
吱呀的一聲。
積年的灰塵撲面而來。
「六皇子不常在這裡住,一兩個月才住下來一次,這裡是當年六皇子的親近人住的地方。」
宋虔之眉毛一動。
「有多親近?」
常隨低著頭答:「是六皇子的學兄,照應他的功課,也做了一陣子幕僚。算是六皇子的玩伴,後來也是心腹。」常隨極快地看了一眼宋虔之,低聲道,「侯爺還要小的留嗎?」
「我自己看看,燈給我,你拿門上的,去門房等我。」
屋子裡久無人住,衢州天氣潮濕,空氣散發著一股怪味,像什麼東西霉爛了。榻上早已拆得乾乾淨淨,露出光禿禿的木頭,燈往上一照,灰塵像是無數小蟲飛散開來。
牆面是黃土糊的,有些地方稻草囂張地舒展手腳。
地方倒是不窄,地面殘留的四個坑明顯能看出曾在那裡擺放過一張書桌,只是屋子沒人用了,桌凳就都搬到需要的地方去。
宋虔之心想:真是一間很窮的書院。
苻明韶得有多不得寵,才被打發來衢州,榮宗得有多不記得自己有這麼個兒子,才會放他在這種窮地方上學。而這間書院是整個衢州城裡唯一的書院,衢州也不是什麼風水寶地。
宋虔之一只手小心地掌著瑟瑟發抖的燈火,在屋子裡走了兩圈,隨手打開一個大木頭柜子,登時嗆咳不休,好不容易止住,實在是,一覽無餘的一間屋子。一個大木櫃,一張木榻。能搬走的東西都搬走了,四角空空。
可就這麼離開,宋虔之又有些捨不得。
他在屋子中間呆站了一會,小心翼翼地把燈放到榻旁地上,脫了鞋子,爬上榻去。
光坐上去,那木頭架子便是一陣吱嘎響,宋虔之難免心驚肉跳,怕這木榻被他壓垮。木頭縫隙里參差不齊地鑽出稻草,宋虔之一巴掌在眼前晃了一下,抓住了個活物,攤開手還沒看清,那玩意兒就已經受驚逃走。
宋虔之脖子癢,摸了一下,竟然起來一條粗腫的棱,他心裡知道剛才逃走的是什麼了。
宋虔之一只手伸到榻外,小心地提起燈,照了照榻沿,木頭潮濕,甚至有些泛青。他挪進榻里,燈朝牆上照了照,除了凹凸不平顯得簡陋的牆面,啥玩意兒沒有。
他突然覺得沒勁起來。這榻固然是陸觀睡過的,那也是十數年前了,哪還能留下什麼痕跡。宋虔之定身坐了會,認真想了一下,在這張臭蟲亂鑽的榻上,他要是過一夜,恐怕會被蟲子吸成乾屍,算了,就躺一下,躺一下便回。
躺下後,宋虔之的眼珠轉了一圈,榻上什麼都沒鋪,硬得要死,硌著他渾身每一塊骨頭。
宋虔之翻了個身,手肘支撐在榻上,突然,明燈一晃,宋虔之提著燈,往頭頂的方向照過去,只見牆上深刻的刀鋒轉折,字跡鋒利堅硬,與陸觀的書寫如出一轍——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
征北軍大營,旌旗在風中被扯得飛揚不止。
陸觀正在榻上睡著,他只能平躺,不能側身,便是如此,稍稍一動,肩背也會滲出血來。
軍中才收到聖旨,說太傅秦禹寧奉旨來議和,讓軍隊原地不動,等待議和結束,再行北上,清掃余兵。
得令之後,陸觀本想自己先回南州,騎馬離營不足半日,他又冷不丁回來了,被龍金山一頓取笑。
他這一身傷,等顛簸到南州,不知會潰爛成什麼樣,身子能撐得住,可要是讓宋虔之看見了,那就有日子不能展眉。再說兩人分隔這麼久,見面難道不親熱?怎麼想陸觀也覺得這麼回去不大妥,索性就在這裡養傷,等班師回朝,身上也能好得七七八八,編起說辭來也容易些。
帳外一整日都是不斷的腳步聲,偶爾能聽見馬嘶,塵土、馬糞的味兒是帳篷里最常有的味道。只是聞得久了,就不覺得臭。
陸觀迷糊起來。
分明是在混沌里睡著,不知道為什麼,身體裡突然生出來一條蛇,蠢蠢欲動地到處找地方鑽。
陸觀難受地皺了一下眉,便是在睡覺,他強大的控制力也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動,以免碰到傷口。可那條蛇卻突然昂揚,吞吐蛇信子,叫囂著要找地方下牙。
陸觀的腰不由得繃緊了,卻無法抬起,他身上壓著一樣重物。就在含含糊糊的時分,陸觀滾燙的呼吸倏然一窒,迫得他醒了過來,往腰上看去。
「看你睡得好,不忍心叫你。」幾乎同時,宋虔之便發現陸觀醒來,他將被子向上提,蓋住陸觀傷痕累累的身體,濕潤的雙手撐在陸觀身側兩邊。
宋虔之的眼眶泛著紅,看住了陸觀許久不曾動。
陸觀也沒動。
一片昏暗裡,唯有宋虔之身上白色的單衣微反出螢光。
兩人都沒有眨眼,眼底的波光越積越深。
看門人便把自己那盞燈也留下來,腳步飛快地離去。
那常隨年紀大,知道的事情也多,宋虔之一提六皇子,他不多嘴,只是一彎腰,伸手示意宋虔之跟著他去。
走到一間房門口,常隨將看門人留的燈插在門外的木托上,房子沒人住,便沒有上鎖,拉開木栓,一推就開。
吱呀的一聲。
積年的灰塵撲面而來。
「六皇子不常在這裡住,一兩個月才住下來一次,這裡是當年六皇子的親近人住的地方。」
宋虔之眉毛一動。
「有多親近?」
常隨低著頭答:「是六皇子的學兄,照應他的功課,也做了一陣子幕僚。算是六皇子的玩伴,後來也是心腹。」常隨極快地看了一眼宋虔之,低聲道,「侯爺還要小的留嗎?」
「我自己看看,燈給我,你拿門上的,去門房等我。」
屋子裡久無人住,衢州天氣潮濕,空氣散發著一股怪味,像什麼東西霉爛了。榻上早已拆得乾乾淨淨,露出光禿禿的木頭,燈往上一照,灰塵像是無數小蟲飛散開來。
牆面是黃土糊的,有些地方稻草囂張地舒展手腳。
地方倒是不窄,地面殘留的四個坑明顯能看出曾在那裡擺放過一張書桌,只是屋子沒人用了,桌凳就都搬到需要的地方去。
宋虔之心想:真是一間很窮的書院。
苻明韶得有多不得寵,才被打發來衢州,榮宗得有多不記得自己有這麼個兒子,才會放他在這種窮地方上學。而這間書院是整個衢州城裡唯一的書院,衢州也不是什麼風水寶地。
宋虔之一只手小心地掌著瑟瑟發抖的燈火,在屋子裡走了兩圈,隨手打開一個大木頭柜子,登時嗆咳不休,好不容易止住,實在是,一覽無餘的一間屋子。一個大木櫃,一張木榻。能搬走的東西都搬走了,四角空空。
可就這麼離開,宋虔之又有些捨不得。
他在屋子中間呆站了一會,小心翼翼地把燈放到榻旁地上,脫了鞋子,爬上榻去。
光坐上去,那木頭架子便是一陣吱嘎響,宋虔之難免心驚肉跳,怕這木榻被他壓垮。木頭縫隙里參差不齊地鑽出稻草,宋虔之一巴掌在眼前晃了一下,抓住了個活物,攤開手還沒看清,那玩意兒就已經受驚逃走。
宋虔之脖子癢,摸了一下,竟然起來一條粗腫的棱,他心裡知道剛才逃走的是什麼了。
宋虔之一只手伸到榻外,小心地提起燈,照了照榻沿,木頭潮濕,甚至有些泛青。他挪進榻里,燈朝牆上照了照,除了凹凸不平顯得簡陋的牆面,啥玩意兒沒有。
他突然覺得沒勁起來。這榻固然是陸觀睡過的,那也是十數年前了,哪還能留下什麼痕跡。宋虔之定身坐了會,認真想了一下,在這張臭蟲亂鑽的榻上,他要是過一夜,恐怕會被蟲子吸成乾屍,算了,就躺一下,躺一下便回。
躺下後,宋虔之的眼珠轉了一圈,榻上什麼都沒鋪,硬得要死,硌著他渾身每一塊骨頭。
宋虔之翻了個身,手肘支撐在榻上,突然,明燈一晃,宋虔之提著燈,往頭頂的方向照過去,只見牆上深刻的刀鋒轉折,字跡鋒利堅硬,與陸觀的書寫如出一轍——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
征北軍大營,旌旗在風中被扯得飛揚不止。
陸觀正在榻上睡著,他只能平躺,不能側身,便是如此,稍稍一動,肩背也會滲出血來。
軍中才收到聖旨,說太傅秦禹寧奉旨來議和,讓軍隊原地不動,等待議和結束,再行北上,清掃余兵。
得令之後,陸觀本想自己先回南州,騎馬離營不足半日,他又冷不丁回來了,被龍金山一頓取笑。
他這一身傷,等顛簸到南州,不知會潰爛成什麼樣,身子能撐得住,可要是讓宋虔之看見了,那就有日子不能展眉。再說兩人分隔這麼久,見面難道不親熱?怎麼想陸觀也覺得這麼回去不大妥,索性就在這裡養傷,等班師回朝,身上也能好得七七八八,編起說辭來也容易些。
帳外一整日都是不斷的腳步聲,偶爾能聽見馬嘶,塵土、馬糞的味兒是帳篷里最常有的味道。只是聞得久了,就不覺得臭。
陸觀迷糊起來。
分明是在混沌里睡著,不知道為什麼,身體裡突然生出來一條蛇,蠢蠢欲動地到處找地方鑽。
陸觀難受地皺了一下眉,便是在睡覺,他強大的控制力也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動,以免碰到傷口。可那條蛇卻突然昂揚,吞吐蛇信子,叫囂著要找地方下牙。
陸觀的腰不由得繃緊了,卻無法抬起,他身上壓著一樣重物。就在含含糊糊的時分,陸觀滾燙的呼吸倏然一窒,迫得他醒了過來,往腰上看去。
「看你睡得好,不忍心叫你。」幾乎同時,宋虔之便發現陸觀醒來,他將被子向上提,蓋住陸觀傷痕累累的身體,濕潤的雙手撐在陸觀身側兩邊。
宋虔之的眼眶泛著紅,看住了陸觀許久不曾動。
陸觀也沒動。
一片昏暗裡,唯有宋虔之身上白色的單衣微反出螢光。
兩人都沒有眨眼,眼底的波光越積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