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在協列帕諾夫胡同那套空蕩蕩的住房裡,甚至連麵包都沒有。當他從這兒離開之際,他自己也不知道,何時再回來。因此他把可能會腐爛發霉變質的食品全部處理掉,清洗了電冰箱並把它關掉。在離開機場回家的路上,帕維爾順便買了些吃的東西,以便湊合幾天,要離開這裡是明擺著的事。反正後天他就得去見米納耶夫,從他那裡再到何處去?怎能知道呢!也許搬到用庫斯托夫的名字登記的另一套住房去,也許搬到一個從未去過的地方。這一切又都取決於,米納耶夫那裡出了什麼亂子,他為什麼這樣急匆匆地召喚他回莫斯科。
回到家裡後,帕維爾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洗了個澡,然後在沙發上鋪上乾淨的臥具就躺在了被窩裡。幾乎長期以來他就感到身體極度虛弱,一種熬不過去需要歇息一下的感覺總纏繞著他。他心裡明白,這不是什麼疾病造成的,他的身體棒極了,他從來沒把周期性發作的膽囊炎放在心上,儘管這種病有時使他感到痛苦。紹利亞克具有驚人的忍耐力,他能夠長時間行走與奔跑,他也能不吃不睡地熬上幾天。但是接受催眠治療後已經弄得他精疲力竭。大自然是吝嗇的,它把能影響別人的能力賦予了他,同時,當他取得哪怕是很小的成果時,也讓他付出難以想像的體力作為代價,這樣一來,就使帕維爾感到自己完全是一個病人。
他躺在被窩裡,掃視房間四周後心中感到欣慰,他把父母搜集的書籍妥善地保管下來。現在,這些書中的任何一本都能買得到,甚至是最走俏的書,買到手已不成問題。可是那時,三四十年以前,好書和預約發行的出版物絕非每個人都能弄到手。他們家庭在國外生活的那些年代,通過大使館每月轉交給他們一本很薄的小冊子——用若干張白色道林紙訂在一起的出版物,上面印著蘇聯各個出版社出版的新書名稱和定價。大家戲稱它為“白色新書清單”。父親用筆標出他感興趣的書名,然後把這份“白色清單”還給俄羅斯。在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工作期間,他父親按照“白色清單”搜集了大量圖書。在帕維爾故意犯罪而被判入獄之前,他關心的是要把這些書托忖給可靠的人保管。他同一位熟悉的酷愛圖書的老頭辦了合法的監護手續,這位老人是他從住公用住房的人群中找來的,那套住房裡擠滿了難民和按限額招收的工人。他把老人的戶口還登記在自己的名下。他知道,只有這樣才能使住房和圖書都得到很好的照管。他只為一個願望祈禱,這兩年裡老頭不要死去。老頭應當感謝他,活到帕維爾獲得假釋。米納耶夫將軍趁紹利亞克到達他的別墅之前,很快把一切都安排妥當。他們又重新把這套住房登記給帕維爾,因為監護手續是按照有關法律辦理的。老頭是由他贍養的,這樣,雖然紹利亞克被判過刑,但還是很容易地批准了他的莫斯科市的戶口。安東·安德烈耶維奇很關心供老頭使用的這套住房,切列帕諾夫胡同的這套老住房又重新屬於帕維爾單獨擁有。
他原打算掀開被子起來,去隨便找本書看,但他又改變了主意。好書太多了,閱讀好書可以帶來安慰,也可能幫助入眠,但現在卻不是時候。首先他要弄明白,米納耶夫那裡突然發生的是個什麼問題。接著把已經開了頭的事情做完。然後一切都走上常軌,安東·安德烈耶維奇坐在布拉特尼科夫的位子上,向他下達任務,讓他去完成,同時米納耶夫還把聯合行動中的某些環節的安排委託給拉爾金、加里克或者是卡爾去執行,再也沒有麗塔的份了。真可惜,究竟是誰殺死了她?到底為什麼?
帕維爾機械地把手伸進上衣口袋裡去掏記事本,本上記著娜斯佳的電話號碼。也許殺害麗塔的兇手已經找到了?哎呀,差點忘了,米納耶夫吩咐不准打電話。好了,只有等待了。一段令他捉摸不定的生活開始了,一切事情都只得向後推了。問一問有關麗塔的電話——以後再打吧。閱讀心愛的書籍——以後再看吧。就連生活,大概也得以後再安排了。
這種難以捉摸的“以後”究竟何時才能到來呢?
在米哈伊爾·達維多維奇·拉爾金同出售小香腸的商販維塔利·克尼亞澤夫進行第二次會面之前,偵查人員進行了精心準備,就像當年全國準備迎接十月革命節那樣,他倆終於會面了。持續時間長達三個半小時,是在格拉夫斯基胡同米哈伊爾的住房裡進行的。在他倆會面後兩小時,兩盒錄像帶就放到了戈爾傑耶夫上校的辦公桌上。偵查人員費盡心機把錄像技術設備安裝好,為了租用建築工人使用的“吊台”,他們不得不支付現金,為此還自掏腰包花了幾張一萬盧布的紙幣,他們將整個錄像設備都穩妥地安放在吊台上。
放像機的螢屏上出現米哈伊爾平心靜氣同克尼亞澤夫談話的畫面。的確,談話有點一邊倒——基本上是米哈伊爾在說,而克尼亞澤夫只是偶爾簡單地回答一句。可是注意觀察一下,克尼亞澤夫的舉止也很有意思。他的那張臉表情相當豐富生動。從談話一開始,他臉上就是一副傻裡傻氣的樣子,時而洋洋自得,時而嘿嘿竊笑,時而向米哈伊爾做鬼臉使眼色。總之,一副十足的大傻瓜的樣子。可是,過了一會兒,傻乎乎的表情不見了,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克尼亞澤夫不再嘿嘿竊笑,也不再擠眉弄眼了。他坐在圈椅里,面向米哈伊爾,毫無力氣地將手放在圈椅的扶手上,兩眼微閉,很有節拍地對米哈伊爾·達維多維奇的話點著頭。稍後,克尼亞澤夫慢慢地從圈椅里站起身來,挺直身子躺在沙發上,看似他要睡覺,而實際上他還在思考著什麼問題,不停地時而抬起左手,時而舉起右手,打著某些看不懂的手勢,米哈伊爾點點頭後克尼亞澤夫就放下了手。就這樣錄了三盒錄像帶。
回到家裡後,帕維爾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洗了個澡,然後在沙發上鋪上乾淨的臥具就躺在了被窩裡。幾乎長期以來他就感到身體極度虛弱,一種熬不過去需要歇息一下的感覺總纏繞著他。他心裡明白,這不是什麼疾病造成的,他的身體棒極了,他從來沒把周期性發作的膽囊炎放在心上,儘管這種病有時使他感到痛苦。紹利亞克具有驚人的忍耐力,他能夠長時間行走與奔跑,他也能不吃不睡地熬上幾天。但是接受催眠治療後已經弄得他精疲力竭。大自然是吝嗇的,它把能影響別人的能力賦予了他,同時,當他取得哪怕是很小的成果時,也讓他付出難以想像的體力作為代價,這樣一來,就使帕維爾感到自己完全是一個病人。
他躺在被窩裡,掃視房間四周後心中感到欣慰,他把父母搜集的書籍妥善地保管下來。現在,這些書中的任何一本都能買得到,甚至是最走俏的書,買到手已不成問題。可是那時,三四十年以前,好書和預約發行的出版物絕非每個人都能弄到手。他們家庭在國外生活的那些年代,通過大使館每月轉交給他們一本很薄的小冊子——用若干張白色道林紙訂在一起的出版物,上面印著蘇聯各個出版社出版的新書名稱和定價。大家戲稱它為“白色新書清單”。父親用筆標出他感興趣的書名,然後把這份“白色清單”還給俄羅斯。在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工作期間,他父親按照“白色清單”搜集了大量圖書。在帕維爾故意犯罪而被判入獄之前,他關心的是要把這些書托忖給可靠的人保管。他同一位熟悉的酷愛圖書的老頭辦了合法的監護手續,這位老人是他從住公用住房的人群中找來的,那套住房裡擠滿了難民和按限額招收的工人。他把老人的戶口還登記在自己的名下。他知道,只有這樣才能使住房和圖書都得到很好的照管。他只為一個願望祈禱,這兩年裡老頭不要死去。老頭應當感謝他,活到帕維爾獲得假釋。米納耶夫將軍趁紹利亞克到達他的別墅之前,很快把一切都安排妥當。他們又重新把這套住房登記給帕維爾,因為監護手續是按照有關法律辦理的。老頭是由他贍養的,這樣,雖然紹利亞克被判過刑,但還是很容易地批准了他的莫斯科市的戶口。安東·安德烈耶維奇很關心供老頭使用的這套住房,切列帕諾夫胡同的這套老住房又重新屬於帕維爾單獨擁有。
他原打算掀開被子起來,去隨便找本書看,但他又改變了主意。好書太多了,閱讀好書可以帶來安慰,也可能幫助入眠,但現在卻不是時候。首先他要弄明白,米納耶夫那裡突然發生的是個什麼問題。接著把已經開了頭的事情做完。然後一切都走上常軌,安東·安德烈耶維奇坐在布拉特尼科夫的位子上,向他下達任務,讓他去完成,同時米納耶夫還把聯合行動中的某些環節的安排委託給拉爾金、加里克或者是卡爾去執行,再也沒有麗塔的份了。真可惜,究竟是誰殺死了她?到底為什麼?
帕維爾機械地把手伸進上衣口袋裡去掏記事本,本上記著娜斯佳的電話號碼。也許殺害麗塔的兇手已經找到了?哎呀,差點忘了,米納耶夫吩咐不准打電話。好了,只有等待了。一段令他捉摸不定的生活開始了,一切事情都只得向後推了。問一問有關麗塔的電話——以後再打吧。閱讀心愛的書籍——以後再看吧。就連生活,大概也得以後再安排了。
這種難以捉摸的“以後”究竟何時才能到來呢?
在米哈伊爾·達維多維奇·拉爾金同出售小香腸的商販維塔利·克尼亞澤夫進行第二次會面之前,偵查人員進行了精心準備,就像當年全國準備迎接十月革命節那樣,他倆終於會面了。持續時間長達三個半小時,是在格拉夫斯基胡同米哈伊爾的住房裡進行的。在他倆會面後兩小時,兩盒錄像帶就放到了戈爾傑耶夫上校的辦公桌上。偵查人員費盡心機把錄像技術設備安裝好,為了租用建築工人使用的“吊台”,他們不得不支付現金,為此還自掏腰包花了幾張一萬盧布的紙幣,他們將整個錄像設備都穩妥地安放在吊台上。
放像機的螢屏上出現米哈伊爾平心靜氣同克尼亞澤夫談話的畫面。的確,談話有點一邊倒——基本上是米哈伊爾在說,而克尼亞澤夫只是偶爾簡單地回答一句。可是注意觀察一下,克尼亞澤夫的舉止也很有意思。他的那張臉表情相當豐富生動。從談話一開始,他臉上就是一副傻裡傻氣的樣子,時而洋洋自得,時而嘿嘿竊笑,時而向米哈伊爾做鬼臉使眼色。總之,一副十足的大傻瓜的樣子。可是,過了一會兒,傻乎乎的表情不見了,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克尼亞澤夫不再嘿嘿竊笑,也不再擠眉弄眼了。他坐在圈椅里,面向米哈伊爾,毫無力氣地將手放在圈椅的扶手上,兩眼微閉,很有節拍地對米哈伊爾·達維多維奇的話點著頭。稍後,克尼亞澤夫慢慢地從圈椅里站起身來,挺直身子躺在沙發上,看似他要睡覺,而實際上他還在思考著什麼問題,不停地時而抬起左手,時而舉起右手,打著某些看不懂的手勢,米哈伊爾點點頭後克尼亞澤夫就放下了手。就這樣錄了三盒錄像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