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皇后忙道:“老佛爺說哪的話,我怎麼會怪皇上。我只是擔心他的身子,皇上一人身系天下萬民,不能再像上次那樣勞心過甚。”太皇太后嘆氣道:“都說做女人苦,其實做宮裡的女人最苦!孩子,你要記得,他是你的丈夫,更是大清的皇帝!”皇后道:“孩兒知道!”兩人又說了一會兒,皇后才回宮。
回宮時,皇后無意中發現,坤寧宮裡她大婚進宮那年康熙和她親手所種海棠樹枯死了半邊。敗落的葉子蕭條的掛在樹梢,給人一種殘破的感覺。皇后端詳著這棵海棠,心裡升出不詳的預感。她忽然想起了幼年時的養母端敬皇后。那個紅顏薄命的女人,就像這花兒一樣。
到了這一年的五月里,皇后很快就要臨盆。康熙忙於前方戰事,無暇顧及她太多。弘德殿裡,明珠和索額圖正匯報圖海大軍勝利班師的消息,所有人不禁為之一振。康熙大喜道:“通知圖海,他班師之日,朕將親往德勝門外迎接他。”
眾人正商議著,梁九功不顧禮儀的闖了進來,惶惶道:“皇,皇上,皇后娘娘生了一位阿哥——”聽到喜訊,康熙大喜過望,可梁九功的下一句話讓他心神大亂。梁九功哭泣道:“皇上,請您趕快移駕坤寧宮!皇后她,她不行了……”“你胡說什麼!”康熙一反常態的沒有沉得住氣。
梁九功惶恐道:“奴才不敢欺瞞主子,皇后娘娘是難產,好不容易生下阿哥,她自己卻失血過多。太醫們都沒折了。”梁九功哭得很是傷心。康熙心裡一沉,勉強撐住,丟下一屋人,快步跑向坤寧宮。
一路上,梁九功不斷向康熙稟報坤寧宮的情形。梁九功道:“陳太醫說,皇后前些日子臨朝聽政,勞心勞力,傷及胎氣,加上孩子頭腳倒置——”康熙憂心不已,一顆心幾乎懸到嗓子眼,只顧往前跑。梁九功道:“皇上,您慢點!留神腳下。”
暖閣里,皇后因為產後失血,虛弱的像紙一樣蒼白。康熙到時,她才勉強睜開眼睛,向他淡淡笑道:“皇上,又是個男孩。”康熙見她雙目無神,又見滿床的血紅,知道梁九功所言非虛,心下大痛,幾乎不能言語。“筠兒——”他悲哀的叫了一聲。
皇后道:“您給孩子起個名字吧!”康熙哽咽道:“朕早就想好了,男孩就叫胤礽,女孩……”皇后蒼白的面容讓他潸然淚下,泣不成聲。“這名字真好!將來一定是個好孩子。”皇后的氣色越來越衰弱。康熙強忍傷心,道:“朕要立咱們的孩子為皇太子,將來把皇位傳給他!”
皇后的臉上顯出驚喜神色,很快就被悲哀和愁容掩去,“可惜,我看不到那一天了……”她依戀的看著丈夫,眼角流下一串淚水。康熙終於控制不住,抱起她柔弱的身體,哭喊道:“不——筠兒,我不讓你走!求求你,不要走,我不能失去你……我不能再失去了……”他抱著妻子漸漸變冷的身體,哭得傷心至極,多日壓在心頭的愁怨一朝傾發。
最後,皇后的嘴角浮現出一絲笑意,在她深愛的人耳邊輕聲語道:“我去之後,只許您傷心一點點,一點點……否則,我去了也不安心。”她拼盡最後的一點力氣,氣若遊絲,“皇上,好好照顧孩子,萬不可……不可如先帝一般……”話沒說完,她的目光就已經散了,她的呼吸也消失了。
康熙感覺到她的離去,悲痛的五內俱焚,撕心裂肺的呼喊著愛妻的名字。可是,已經沒有用了,她再也聽不到,再也看不到,她的身體冰冷,去了一個陌生的世界……
大行皇后年僅二十二歲就歸天,舉朝震驚,而皇帝因此綴朝五日,更讓朝臣們憂心不已。經歷過順治十八年的人們都還記得,端敬皇后的去世,讓先帝順治看破紅塵,消極遁世。如今,又一位賢后薨世,皇帝的傷心有目共睹,歷史似乎在又在重演。
太皇太后失去最疼愛、最得力的孫媳,一下子老了好幾歲,孫子的情況更是讓她既擔心又焦急。太皇太后道:“可憐的筠兒,為了保住孩子,寧肯犧牲她自己。”蘇嬤嬤抽泣道:“皇后是皇上心坎里的人,也難怪皇上這麼傷心。好端端的一個人說沒就沒了——”
太皇太后道:“誰說不是呢!青梅竹馬的情分兒,憑誰也受不了啊!玄燁沒有繼承他皇阿瑪的暴戾,卻繼承了他的痴情。”她苦惱的無精打采,想到孫子玄燁就不免想到兒子福臨。
蘇嬤嬤道:“太宗皇帝、先帝和當今皇上都是難得的至情之人。”太皇太后搖搖頭,道:“為什麼老天爺對愛新覺羅家的男人如此殘忍!殘忍到讓他們都要飽受痴情之苦!老天——”她無可奈何的喃喃自語。
坤寧宮裡,大行皇后的梓宮停放在正殿。康熙獨自坐在暖閣里,沒有人敢去打擾他,更沒人敢去勸。經歷喪妻之痛,康熙身心疲憊,困頓的臥在軟榻上。恍惚中,他依稀見到父皇順治緩緩而來。
一見父親,康熙忍不住悲戚道:“皇阿瑪,玄燁好辛苦!玄燁不想再當這個皇帝了!”順治沒有言語,只是看著他,康熙道:“這一路走來,我失去了太多太多。每一步,都是踩在親人的肩上。建寧皇姑姑、東果皇姐、聚忠、惠珠、孔姑姑、承祜——筠兒,連我心愛的女人,老天都要奪走。如果做皇帝的代價是失去至親至愛之人,玄燁寧願不當這個皇帝!”
順治道:“孩子,皇阿瑪是過來人,知道你心裡苦。可你不是皇阿瑪,你不能走皇阿瑪這條路。皇阿瑪把天下交給你的那一天,你肩上的責任就是命中注定的!”“皇阿瑪,兒臣撐不住了——兒臣終於體會到了您當年的心情!”在父親面前,康熙流露出脆弱的一面。
順治嘆氣道:“孩子,人生的苦你才嘗到一點點,將來你會遇到更多的苦痛和風浪。但是皇阿瑪相信你,你是個堅強的男子漢!”康熙痛苦的掩面哭泣,父親的身影漸漸遠去。他剛要伸出手去,猛然驚醒了。原來剛才的一切只是一場夢,而他自己早已淚流滿面。
康熙擦乾臉上的淚水,走到坤寧宮正殿赫舍里皇后梓宮旁,想起皇后臨終前的話,扶棺半晌,道:“筠兒,你放心去吧!我一定會照顧好咱們的兒子,將來把他培養成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他振作精神,吩咐道:“梁九功,傳六部尚書、各院大學士、內大臣齊集乾清門前,朕要往御門前聽政!”久候在外的梁九功見康熙面色恢復如常,心裡一寬,立刻道:“喳,奴才遵旨!”康熙回養心殿換了朝服,就去往乾清門。就在那天,康熙為亡妻赫舍里氏封諡號為孝誠仁皇后。
康熙上朝聽政的消息傳到慈寧宮,太皇太后十分高興,不禁贊道:“好孩子呀!比他皇阿瑪強!”可她不知道的是,赫舍里皇后的去世,帶走了皇帝無盡的哀思,也帶走了他心底最純真的少年情愛……
很多很多年以後,已是暮年的康熙皇帝,痛心疾首的揮淚宣諭廢掉“窮奢極欲、專擅威權”的皇太子胤礽。甚至於痛哭仆地。他的一生叱吒風雲,從來沒有如此的失態。從木蘭圍場返京,途經遵化清東陵,康熙念及亡妻,親去祭奠。
在亡妻赫舍里皇后陵前,康熙悲痛道:“筠兒,不是我狠心,一定要廢了孩子,實在是我不能將大清的百年基業、萬里江山交到這樣一個人手裡。他會變成今天的樣子,也怪我平時實在太縱容他了!”每次想到赫舍里皇后臨終前不舍和依戀的情狀,康熙就心痛如刀絞。
遠處巍巍青山,殘陽如血,康熙站在重兵環繞的皇陵深處,孤寂的漠視著遠方。他手裡緊緊攥著當年赫舍里皇后親手所繡的荷包,歷經三十餘年,荷包上的並蒂蓮和鴛鴦仍栩栩如生。他的視線很遠,遠得讓他的腦海里又出現了多年來纏綿於夢中百轉千回的畫面。
那一年的端午,那棵瑩潔如雪的牡丹,那個花前佇立的美麗少女,是他一生中最真的愛……
全文完結
【
回宮時,皇后無意中發現,坤寧宮裡她大婚進宮那年康熙和她親手所種海棠樹枯死了半邊。敗落的葉子蕭條的掛在樹梢,給人一種殘破的感覺。皇后端詳著這棵海棠,心裡升出不詳的預感。她忽然想起了幼年時的養母端敬皇后。那個紅顏薄命的女人,就像這花兒一樣。
到了這一年的五月里,皇后很快就要臨盆。康熙忙於前方戰事,無暇顧及她太多。弘德殿裡,明珠和索額圖正匯報圖海大軍勝利班師的消息,所有人不禁為之一振。康熙大喜道:“通知圖海,他班師之日,朕將親往德勝門外迎接他。”
眾人正商議著,梁九功不顧禮儀的闖了進來,惶惶道:“皇,皇上,皇后娘娘生了一位阿哥——”聽到喜訊,康熙大喜過望,可梁九功的下一句話讓他心神大亂。梁九功哭泣道:“皇上,請您趕快移駕坤寧宮!皇后她,她不行了……”“你胡說什麼!”康熙一反常態的沒有沉得住氣。
梁九功惶恐道:“奴才不敢欺瞞主子,皇后娘娘是難產,好不容易生下阿哥,她自己卻失血過多。太醫們都沒折了。”梁九功哭得很是傷心。康熙心裡一沉,勉強撐住,丟下一屋人,快步跑向坤寧宮。
一路上,梁九功不斷向康熙稟報坤寧宮的情形。梁九功道:“陳太醫說,皇后前些日子臨朝聽政,勞心勞力,傷及胎氣,加上孩子頭腳倒置——”康熙憂心不已,一顆心幾乎懸到嗓子眼,只顧往前跑。梁九功道:“皇上,您慢點!留神腳下。”
暖閣里,皇后因為產後失血,虛弱的像紙一樣蒼白。康熙到時,她才勉強睜開眼睛,向他淡淡笑道:“皇上,又是個男孩。”康熙見她雙目無神,又見滿床的血紅,知道梁九功所言非虛,心下大痛,幾乎不能言語。“筠兒——”他悲哀的叫了一聲。
皇后道:“您給孩子起個名字吧!”康熙哽咽道:“朕早就想好了,男孩就叫胤礽,女孩……”皇后蒼白的面容讓他潸然淚下,泣不成聲。“這名字真好!將來一定是個好孩子。”皇后的氣色越來越衰弱。康熙強忍傷心,道:“朕要立咱們的孩子為皇太子,將來把皇位傳給他!”
皇后的臉上顯出驚喜神色,很快就被悲哀和愁容掩去,“可惜,我看不到那一天了……”她依戀的看著丈夫,眼角流下一串淚水。康熙終於控制不住,抱起她柔弱的身體,哭喊道:“不——筠兒,我不讓你走!求求你,不要走,我不能失去你……我不能再失去了……”他抱著妻子漸漸變冷的身體,哭得傷心至極,多日壓在心頭的愁怨一朝傾發。
最後,皇后的嘴角浮現出一絲笑意,在她深愛的人耳邊輕聲語道:“我去之後,只許您傷心一點點,一點點……否則,我去了也不安心。”她拼盡最後的一點力氣,氣若遊絲,“皇上,好好照顧孩子,萬不可……不可如先帝一般……”話沒說完,她的目光就已經散了,她的呼吸也消失了。
康熙感覺到她的離去,悲痛的五內俱焚,撕心裂肺的呼喊著愛妻的名字。可是,已經沒有用了,她再也聽不到,再也看不到,她的身體冰冷,去了一個陌生的世界……
大行皇后年僅二十二歲就歸天,舉朝震驚,而皇帝因此綴朝五日,更讓朝臣們憂心不已。經歷過順治十八年的人們都還記得,端敬皇后的去世,讓先帝順治看破紅塵,消極遁世。如今,又一位賢后薨世,皇帝的傷心有目共睹,歷史似乎在又在重演。
太皇太后失去最疼愛、最得力的孫媳,一下子老了好幾歲,孫子的情況更是讓她既擔心又焦急。太皇太后道:“可憐的筠兒,為了保住孩子,寧肯犧牲她自己。”蘇嬤嬤抽泣道:“皇后是皇上心坎里的人,也難怪皇上這麼傷心。好端端的一個人說沒就沒了——”
太皇太后道:“誰說不是呢!青梅竹馬的情分兒,憑誰也受不了啊!玄燁沒有繼承他皇阿瑪的暴戾,卻繼承了他的痴情。”她苦惱的無精打采,想到孫子玄燁就不免想到兒子福臨。
蘇嬤嬤道:“太宗皇帝、先帝和當今皇上都是難得的至情之人。”太皇太后搖搖頭,道:“為什麼老天爺對愛新覺羅家的男人如此殘忍!殘忍到讓他們都要飽受痴情之苦!老天——”她無可奈何的喃喃自語。
坤寧宮裡,大行皇后的梓宮停放在正殿。康熙獨自坐在暖閣里,沒有人敢去打擾他,更沒人敢去勸。經歷喪妻之痛,康熙身心疲憊,困頓的臥在軟榻上。恍惚中,他依稀見到父皇順治緩緩而來。
一見父親,康熙忍不住悲戚道:“皇阿瑪,玄燁好辛苦!玄燁不想再當這個皇帝了!”順治沒有言語,只是看著他,康熙道:“這一路走來,我失去了太多太多。每一步,都是踩在親人的肩上。建寧皇姑姑、東果皇姐、聚忠、惠珠、孔姑姑、承祜——筠兒,連我心愛的女人,老天都要奪走。如果做皇帝的代價是失去至親至愛之人,玄燁寧願不當這個皇帝!”
順治道:“孩子,皇阿瑪是過來人,知道你心裡苦。可你不是皇阿瑪,你不能走皇阿瑪這條路。皇阿瑪把天下交給你的那一天,你肩上的責任就是命中注定的!”“皇阿瑪,兒臣撐不住了——兒臣終於體會到了您當年的心情!”在父親面前,康熙流露出脆弱的一面。
順治嘆氣道:“孩子,人生的苦你才嘗到一點點,將來你會遇到更多的苦痛和風浪。但是皇阿瑪相信你,你是個堅強的男子漢!”康熙痛苦的掩面哭泣,父親的身影漸漸遠去。他剛要伸出手去,猛然驚醒了。原來剛才的一切只是一場夢,而他自己早已淚流滿面。
康熙擦乾臉上的淚水,走到坤寧宮正殿赫舍里皇后梓宮旁,想起皇后臨終前的話,扶棺半晌,道:“筠兒,你放心去吧!我一定會照顧好咱們的兒子,將來把他培養成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他振作精神,吩咐道:“梁九功,傳六部尚書、各院大學士、內大臣齊集乾清門前,朕要往御門前聽政!”久候在外的梁九功見康熙面色恢復如常,心裡一寬,立刻道:“喳,奴才遵旨!”康熙回養心殿換了朝服,就去往乾清門。就在那天,康熙為亡妻赫舍里氏封諡號為孝誠仁皇后。
康熙上朝聽政的消息傳到慈寧宮,太皇太后十分高興,不禁贊道:“好孩子呀!比他皇阿瑪強!”可她不知道的是,赫舍里皇后的去世,帶走了皇帝無盡的哀思,也帶走了他心底最純真的少年情愛……
很多很多年以後,已是暮年的康熙皇帝,痛心疾首的揮淚宣諭廢掉“窮奢極欲、專擅威權”的皇太子胤礽。甚至於痛哭仆地。他的一生叱吒風雲,從來沒有如此的失態。從木蘭圍場返京,途經遵化清東陵,康熙念及亡妻,親去祭奠。
在亡妻赫舍里皇后陵前,康熙悲痛道:“筠兒,不是我狠心,一定要廢了孩子,實在是我不能將大清的百年基業、萬里江山交到這樣一個人手裡。他會變成今天的樣子,也怪我平時實在太縱容他了!”每次想到赫舍里皇后臨終前不舍和依戀的情狀,康熙就心痛如刀絞。
遠處巍巍青山,殘陽如血,康熙站在重兵環繞的皇陵深處,孤寂的漠視著遠方。他手裡緊緊攥著當年赫舍里皇后親手所繡的荷包,歷經三十餘年,荷包上的並蒂蓮和鴛鴦仍栩栩如生。他的視線很遠,遠得讓他的腦海里又出現了多年來纏綿於夢中百轉千回的畫面。
那一年的端午,那棵瑩潔如雪的牡丹,那個花前佇立的美麗少女,是他一生中最真的愛……
全文完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