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幾個影評人紛紛想到此前的傳聞,萬辰拿到這個角色,還曾PK掉了寧頌。大家不由得暗自咋舌,如今鮮肉演員的競爭竟然也如此激烈了。

  高思源導演在剪輯上手法相當成熟,簡單的幾個空鏡和人物走場,迅速交代了環境和線索。

  男主人公喬立正在幫同村的“牛叔”砌牆,他明顯心不在焉,惦記家裡的母親。但喬立似乎人緣很好,時不時就有同村的過來打招呼,問候他和家裡人。喬立臉上時不時是有笑的,謝過對方的關心,然後加緊手裡的活計,還和牛叔打招呼,“叔啊,我今天得早回去晌兒,我媽今天咳得厲害,不放心。”

  “回,你回,我這兒甭操心。”牛叔很慷慨。

  喬立謝過對方,正要繼續工作,畫面一轉,有人喊:“立啊,道子哥回來了,找你呢!”

  “道子哥?他好多年沒信兒了,咋突然回來了?”

  “他娘死了就沒回來過,在城裡發達了?”

  “人家出國啦!現在是洋人呢,發財啦!”

  村子裡議論紛紛。

  鏡頭立刻在這樣的聲音里給了萬辰一個特寫,男孩的眼神有些空洞,儼然還沒意識到這說明著什麼。

  他放下手裡的東西,簡單歸了歸,拎起一個小工具桶,“牛叔,那我走了,明天再來幫你啊。”

  “去吧,你道子哥小時候最愛和你玩,攪合泥巴就你倆最厲害,哈哈!”

  喬立溫吞地笑了笑,低頭出去了。

  鏡頭裡,沿著牆根行走的男主人公,在邁出門的一瞬間,堪堪被一縷日光照過。

  那光從他身上幾乎是急轉而過,在下一個拐彎就消失不見。

  喬立站在原地愣了下,做了個回頭的動作,像是奇怪有什麼失去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畫外音響起一個男人的喊聲,“喬立啊!”

  “道子哥?”

  喬立幾乎不敢與鬍子拉碴的對方相認。

  比他大了七八歲的哥哥,面目滄桑。但他衣著體面,手裡甚至還拎著個電腦包。

  畫面迅速切給了一個遠景,兩人的對比是這樣的鮮明。而下一秒,場景便轉到了村子裡一個破爛的麵館,但很顯然,已經是村子中罕有的“餐廳”了。

  “你咋回來了?”

  “我回來辦點手續,要自己開公司了。”

  “那還回村子裡。”

  “順便給我爸修修墳。”

  “噢。”

  “你家咋樣,還好不?我聽人說,你媽病了?”

  “咳嗽,但也沒啥大事。”

  “得去醫院看啊,立,去過縣裡沒?你姐還在那頭不?”

  “說要去省城了,我姐夫說是要換工作……”喬立明顯避過了母親的話題。

  鏡頭正對著萬辰的臉,男孩說話時睫毛眨得快而不規律,儼然是努力收攏情緒的象徵。

  畫面切給了一望無垠的荒野,這裡,是毫無希望,乾涸而守舊的村落。

  “你和我一起去義大利吧,去歐洲,我開了公司,給你發錢,你給我幹活。”

  “哎,我不會說外語,咋去?你去吧。”

  “你拿錢,給你媽治病啊。”

  “不了,不了,我媽也離不開我。”

  “送你姐那兒啊。”

  “……那像什麼話。”

  幾句對白間,鏡頭反覆在特寫與中景間反覆切換,跳躍的剪輯讓觀眾並沒有迅速在純粹的對白中感到枯燥。

  但也近乎是極限了。

  高思源導演憑藉豐富的經驗,早就察覺到這一可能。

  剪輯在幾個村落的空鏡後切回麵館,喬立和道子哥都已經站了起來。

  “你再考慮吧,想要來找我,隨時說,你有手機嗎?”

  “行動電話?我不用那個。你就打家裡電話吧。”

  道子哥有點無奈,“好吧,你想想。這你拿著。”

  他從包里掏出一個牛皮紙袋,喬立剛接住,一摸便猜到了裡面是什麼,他趕緊往外推,“哎不成不成,哥,我不能拿你錢,我娘知道要打死我。”

  “這算什麼錢,拿著拿著,你娘病著,趕緊去城裡瞧。”

  “真不行……”

  “我和你說實話,喬立,這點錢不夠我在威尼斯給工人吃一天飯的,你拿著吧,來威尼斯,和哥哥一起發財。”

  喬立抓著那一沓錢,似乎很為難。

  道子哥突然笑了,沒說什麼,直接抬步走了。

  鏡頭順著他的背影搖給日光,灼熱而刺眼。

  但下一幀,便是突然的黑暗。

  劇烈的咳嗽瞬間響起,與此同時,緊閉的房門被推開,漏進一束光,伴著那光,義無反顧地踏進這黑暗裡的,正是喬立。

  畫面一切,一個正打鏡頭定在了萬辰的面孔,他張口想喊媽,可這一聲,竟然被生生梗在他的喉嚨里。

  鏡頭反打,立即展示了喬立母親狼狽地伏在床頭劇咳,老太太扶著桌子,大概伸手想抓水杯,可就是這樣有限的距離,她抬手,依然碰不到。

  當畫面再一次轉回萬辰臉上的時候,觀眾瞬間讀懂了那眼神里的掙扎。

  意識到原來自己一直以來,如此無能,對母親的病情毫無益處是何等的痛苦。

  母親的病每況愈下,而他卻愛莫能助。

  男孩幾乎是瞬間就做下了自己的決定,觀眾聽到了他沙啞的聲音:“媽,喝水。”

  慢慢推近的鏡頭裡,萬辰的眼中似乎有淚,又似乎沒淚,他趁機抓住了母親的手,低聲問:“我送您去縣裡,和我姐住吧?我……我去賺錢,給您治病。”

  秦閱盯著大熒幕上,那張精緻而動人的臉。

  突然想起在他自己事業上升期的時候,王忱的父母,似乎就這樣重病過。那時候他在北京,被兩個電視劇的項目捆住,根本趕不過去,而王忱的父母也根本不願意見到自己。他煩躁又自暴自棄地想,就讓王忱自己去處理吧,那是他的父母,要是連王忱都處理不好,他過去,能有什麼用呢?

  秦閱大筆大筆地往王忱帳上打錢,又托關係聯絡了醫生,讓王忱隨時可以接二老來北京治病。

  可一直到王忱打來報喪的電話,他的父母都沒有來過。

  秦閱忍不住想,那時候的王忱什麼樣呢?

  是不是就像熒幕上的那個人,明明脆弱得已經不堪一擊,被現實傷害得連擠出一個微笑都艱難。

  可他只是嘴唇翕動,眼睫輕抖,用努力平穩的聲線,安慰自己身邊的人?

  喬立背著母親,一步步走出了山溝,送進了縣城姐姐和姐夫的住處。

  原本不太願意的兩口子,聽說喬立要跟著同村的“道子哥”一起出國打拼,頓時喜笑顏開,保證會把母親(岳母)照顧好,只叫喬立按時寄錢回來就行了。

  “道子哥”已經成了他們村子中神話一樣的存在,跟著道子哥,誰都能發財。

  於是,喬立就這樣上了道兒。

  坐飛機,轉火車。

  高思源導演用幾個快速的運動鏡頭將喬立從乾燥的荒漠,帶去了貢多拉搖搖晃晃的威尼斯水城。

  畫面背景音是嘈雜的義大利語,觀眾不大聽得懂,喬立自然更聽不懂了。

  與先前陽光灼目、爆土狼煙的畫面不同,鏡頭裡的威尼斯,蔓延的天際與水源,鱗次櫛比的建築,都是灰色的,溫柔卻陰沉。

  這裡沒有嘹亮的信天游,原始而傳統的宗族氣氛,有的是帶著對你不置一詞的本地人,和充滿打量、試探,甚至是取笑的眼神。

  這裡是異國,是另一個世界。

  從原始到現代,仿佛一架飛機就將喬立帶去了一個完全無法獨立生存的地方。

  好人緣的他突然沉默下來,帶著警惕的目光,環顧身遭。

  故事的劇情沒有太大的起伏,高思源在這部電影中的鏡頭用得十分克制,很多時候都在引領觀眾扮演一個冷峻的旁觀者,既帶他們看到威尼斯作為旅遊城市的美好,也讓他們看到喬立作為一個異鄉人,在這裡艱難地生存。

  他住在窄小的閣樓上棲身,每天耳邊充斥著嗡鳴一般不懂的語言。天剛亮就起床到工地上幹活,午休只有半小時,吃個冰冷的三明治,便又返回造樓。威尼斯的水城特質讓這裡沒有太高大的商業樓房,但本地居民和旅遊設施的建設卻少不了。

  道子哥的施工隊已經在這裡干出了名聲,每個月喬立拿到的歐元,都一點點變厚。

  他給家裡打電話,只有說到錢的時候,才能聽到姐姐殷切的關心。

  但喬立並不在乎這個,他不停的問:“媽怎麼樣了?”

  鏡頭便因而穿回縣城裡,年邁的母親身體上綁著各種各樣的醫療器械,姐姐麻木地送來三餐,冷漠的交流,偶爾帶著外孫來遛一遛,老太太臉上才難得流露出一點歡喜的笑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