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皇后聞言悱然失語,直看著皇帝,一時竟忘了避諱。過得半晌方微垂了頭,道:“皇上教訓的是,太后的心思,臣妾並不知道。臣妾只知道她老人家大半生的心力都用來撫育皇上,保全咱們大周朝的江山體統。如今即便有天大的過失,也請皇上能夠顧念舊情,給她老人家幾分體面。”說著竟緩緩跪下身去。
皇帝的目光有一瞬間的寒澈。他放低了嗓音道:“你起來。”皇后低頭跪在那裡,卻只是紋絲不動。皇帝心中微慍,語氣間不由帶了幾分冷凝:“起來。”
皇后面色一片沉靜,仍舊低著頭,端然的道:“臣妾不能起來。”又道,“臣妾忤逆之罪,請皇上責罰。但臣妾有幾句話卻不得不說。皇上素來以仁孝治國,自然明白‘孝,利親也’的道理。太后她老人家德高望重,舉國上下無不嘆服。如今她命在旦夕,皇上卻連臨終一面都不肯見。如此絕情,怎不叫人齒冷?此事若被大周朝百官臣民知曉,皇上英名只恐毀於一旦。臣妾恬居後位,卻不能勸諫皇上,實在有虧婦德,只能長跪於此,以謝天下。”
一番話說得皇帝竟然無言以對,只覺心中的雜亂憋悶愈發膨脹開來,簡直要將胸腔整個撕裂。他怔怔的立在屋中,半晌方哼了一聲道:“你們倆倒像是一個模子裡印出來的,連教訓朕的口氣都是一模一樣。國家社稷,體統江山,她時時處處不忘掛在口邊,可她心裡要真有這些個東西,也干不出那樣的事來!”
他的語氣起先只是冷冷的,愈到後來竟已經有幾分盛怒於形,高且悽厲的調子,把他自己都給唬住了。只見皇后的身影似乎顫了一下,紫金鑲寶梅花掩鬢鬆動了,虛虛垂在腮旁,她也不敢去推。那掩鬢正中鑲嵌著光潤瑩亮的貓眼石,仿佛一滴巨大的淚珠,映著燈光,搖搖欲墜。皇帝心中忽然一軟,雖然仍是冷著臉,卻已緩了些口氣:“你要跪,就只管跪著吧。只是你可想仔細了,你肚子裡的孩子受不受得起這樣的折磨。”終究嘆一口氣,上前去扶皇后。
皇后這麼做原本也是孤注一擲,聽皇帝說到孩子,又見他親自來攙,便只得順勢站起來,斜簽著身子在下首椅上坐了。
皇帝也重新坐下,平和的問:“她都告訴你了?”皇后搖頭道:“不,臣妾去的時候,太后已經暈厥了。來龍去脈,臣妾並不知情。臣妾只是覺得,”她話頭一頓,遲疑的道:“覺得她老人家就這樣孤零零的走,實在是可憐。皇上,太后她,”她抬頭探向皇帝,只覺那一雙深茶色的眸子泛著鈍重的光,重得垂落下來,重得讓人心疼。
似乎是察覺了她的停頓,他抬起眼來,安靜的瞧著她。那眼裡的光就又變了,煙塵一樣的輕緩、虛妄,夾雜稀薄的溫度,仿佛很深很遠,讓她看不懂。她又再低頭,若有所思的道:“無論如何,她畢竟也是一個女人。”
作者有話要說:前一章有一些修改,建議大家重新看一下……
第六十章 淚盡相思灰
也不知過了多久,太后方漸漸轉醒過來。
她迷迷濛蒙撐開眼睛,只覺得極遠處一團亮光映在臉上,暖暖的,又輕又柔。她費力定住神,仔細打量了半晌,方看清是架上的燭光。窗外已泛起稀疏的晨意。金黃油亮的琉璃瓦之上,蒼藍色的天空一線一線,直高到眼目所不能及的地方。原來又是新的一天。她無力一聲輕嘆,重又闔上眼。
屋裡異常安靜,她聽得到自己沉重的呼吸,一下一下,像宮牆夾道里的風,呼呼作響。
忽然有腳步聲由遠及近,緩緩來到床前。太后微微一笑,眼也沒抬,只輕飄飄的道:“你終於來了。”
聽說這話,來人似乎有些意外,身形一窒立在當地,良久方應聲道:“是,太后。”
太后身上輕輕一顫,陡然睜開眼睛望住那人,呆了好一陣子才想起來又道:“是你!”
皇帝不知為何垂了目光,盯著腳下的金磚,低低的道:“是——”只說了這一個字卻又頓住了。他無聲立在那裡,微蹙的眉頭輕輕抖動,又再隔了好久,終究一字一頓的道:“是,是兒子,太后。”
“難得你,還肯來見我。”太后唇邊挑了挑,臉上逐漸浮出一抹笑意。這笑意愈見粲然,可瞧在皇帝眼裡,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歡愉,因為他已經看見她眼中閃爍的淚光。
淚光冰冷,映著屋中黯然而動的燈火,像無數鋒利的匕首,挑破他的胸膛。那是一種奇異的痛,由淺入深,又由深至淺,一遍一遍的翻來覆去只不能停歇。他瞬間咬住了牙根。可奇怪的是,等那疼痛逐漸散去,整個胸間卻莫名的一陣豁然開朗。
他走近床邊,在一旁的矮凳上坐下,為太后緊一緊被角,勉強笑了笑道:“是兒子太過任性了,太后可別怪罪兒子。”太后閉上眼睛搖搖頭,又著皇帝輕輕點頭:“皇帝寬仁,先皇他,”說著喘口氣,“他果然沒有看錯。”一語未竟早已喘成一片。
皇帝見狀連忙去端一旁的水盅。太后也不知哪來的力氣,伸出枯瘦的手握住他的小臂。皇帝只得又坐下來。太后虛張著眼睛,從頭到腳細細打量著皇帝,沉重的道:“你要……你要好好的,知道嗎?咱們大周朝……”說著捏一下皇帝的手,卻只是打顫。皇帝忽然悲從中來,茫然無措的答應著:“是,太后,兒子知道了。兒子從今往後一定好好孝順太后。”
太后淡淡一笑,無力的閉上眼。轉瞬間卻又睜開眼來,喘著粗氣,竭力挺直了脖子,張嘴道:“蘇……蘇……”
皇帝聽到那個“蘇”字,已料到她說的是蘇顏華。他心中尖銳的一突,仿佛有一個傷口被剝去了痂皮,汩汩沁血。那血水流到眼前的床榻上,昏雜黯淡的帳沿、床圍、錦被也都染上了一層殷紅,詭異觸目,不似人間。皇帝吃了一驚,猛然回神,方看清那是紅地織金萬福萬壽紋的枕套在反光。
枕套兀自紅亮,枕上的太后卻臉色蒼白,氣若遊絲。她的雙唇已經變成晦暗的青紫色,卻仍全力扇動著。皇帝連忙將耳朵附在太后嘴旁。
“她……她不是……”
屋裡屋外都靜得很,仿佛這世上就只剩了他們母子二人。皇帝極力凝神細聽,可太后嗓子裡就像被什麼東西噎住了一樣,那些字詞語句,一圈一圈打著混,繞著彎,聽不真切:“……她……是……你們……”
皇帝胡亂的點著頭。他不知道自己在答應什麼,可他此時除了點頭答應又能做什麼呢?
太后的聲音愈發含混散亂,漸漸變成低沉的呢喃,梗在她的喉頭:“你要……要……好好待她!”皇帝咬著牙:“是太后!”那後字仍在嘴邊,他只覺得手上一松。
皇帝心中又急又痛,失聲叫起來:“太后!”又轉身向著外間喊:“太醫!太醫!快!”
守候在外間的太醫們趕忙進來。院判高瑞坤打頭奔至床前,顧不得許多忌諱先伸手切了脈,一張面孔頓時唬得死灰一般。他遲疑的去探太后鼻息,怔了好半晌方轉過神來,朝著皇帝哀聲道:“皇上,臣等罪該萬死!太后娘娘她,她已經崩逝了。”
皇帝一時失神,怔怔的立在床前。屋中眾人聞言插燭般齊齊跪下地去,嚎哭之聲響徹寢間內外,他卻直如不見,聞若未聞。
高瑞坤不禁魂飛魄散,生怕皇帝有個好歹自己脫不了干係,便大著膽子跪行一步上來,狠狠的磕了幾個頭,揚聲奏道:“皇上,皇上請千萬節哀。”
皇帝悚然清醒,又打量一遍屋中眾人方想到此時應該舉哀。他曲膝在床前跪下,淒聲叫一句:“太后——”剎那間哽咽難言。
少時有人上來替太后整理儀容,太醫跟一應閒雜人等依序退下,就連皇帝,雖悲痛難抑,也只得傳旨起駕回宮。
只聽小太監唱道的聲音遙遙飄散開去,錦嵐再顧不得其他,狠下一條心撲跪在皇帝腳邊,一面哀聲道:“皇上請恕罪!”皇帝心中毫無防備,倉促往後面一退,竟打了個趔趄。周勇貴眼明手快,趕緊一把扶住。錦嵐見狀連忙磕頭。
皇帝對太后身邊的宮人一向和藹。尤其錦嵐,時時處處陪在太后左右,幾乎是瞧著他長大的,便更多了一分親近。當下非但沒有生氣,言語中竟帶了些關切:“姑姑何出此言,快請起來吧。”
錦嵐卻並不起身,反伏下去磕了個頭:“謝皇上。”又道:“奴婢有要事向皇上稟報,蘇姑娘的身世另有隱情!請皇上——”皇帝眉間一緊,打斷她道:“朕已經知道了。”
“知道?”錦嵐有些吃驚。
皇帝面色殊無異狀,只是聲音略顯沉重,道:“太后臨終之時已經告訴朕了。”見錦嵐猶有狐疑之色,便又道:“姑姑請放心,朕已經答應了太后,一定會好好待她。”說著親自上前攙起她,一面又道:“姑姑你服侍太后這麼久,必定十分辛苦,從今往後就好好歇著吧。其餘的,朕自有主張。”又轉身對周勇貴道:“你們千萬要仔細照應姑姑,飲食起居一應不能怠慢。”周勇貴自然滿口應是,一面打起帘子讓皇帝出門。
外面皇后領著各宮主位正候在廊下,遠遠瞧見御駕出來,連忙整容端肅下去。皇帝視若無睹,板著面孔匆匆出了垂花門。片刻卻又返身回來。只見門邊一個熟悉的背影扶著宮人的手緩緩起身,正是蘇顏華。
皇帝本已有近一個月沒見過她,此時突兀的遇著,那身姿形容,竟像片刻也未曾離開過一樣。皇帝心底有一瞬間的恍惚。仿佛她還是從前的那個她,而他也還是從前的那個他。他們之間沒有隔著宮廷驚變,沒有隔著母債子仇,更不是同父兄妹、骨血至親。他們只是男人跟女人,他們還有長長久久的將來,還有無可限量的明天。
“奴婢傳星恭請皇上萬福金安!”
尖細的女聲眨眼間將他拉出幻境。他竟分不清此時究竟是現實還是夢魘。茫然抬頭一望,廊下眾人紛紛回身行禮,蘇顏華也扶著初月的手重新肅下去:“民女蘇顏華恭請聖安。”
皇帝心中愕然一痛——可惜!只可惜如今,人面依舊在,世事已全非。他眼中波光一閃而盡,極力平緩了面色向眾人道:“都起來吧。”眾妃嬪、宮人、太監們便又轟然謝恩。嘈雜之聲讓人不禁頭痛欲裂。
皇帝的目光有一瞬間的寒澈。他放低了嗓音道:“你起來。”皇后低頭跪在那裡,卻只是紋絲不動。皇帝心中微慍,語氣間不由帶了幾分冷凝:“起來。”
皇后面色一片沉靜,仍舊低著頭,端然的道:“臣妾不能起來。”又道,“臣妾忤逆之罪,請皇上責罰。但臣妾有幾句話卻不得不說。皇上素來以仁孝治國,自然明白‘孝,利親也’的道理。太后她老人家德高望重,舉國上下無不嘆服。如今她命在旦夕,皇上卻連臨終一面都不肯見。如此絕情,怎不叫人齒冷?此事若被大周朝百官臣民知曉,皇上英名只恐毀於一旦。臣妾恬居後位,卻不能勸諫皇上,實在有虧婦德,只能長跪於此,以謝天下。”
一番話說得皇帝竟然無言以對,只覺心中的雜亂憋悶愈發膨脹開來,簡直要將胸腔整個撕裂。他怔怔的立在屋中,半晌方哼了一聲道:“你們倆倒像是一個模子裡印出來的,連教訓朕的口氣都是一模一樣。國家社稷,體統江山,她時時處處不忘掛在口邊,可她心裡要真有這些個東西,也干不出那樣的事來!”
他的語氣起先只是冷冷的,愈到後來竟已經有幾分盛怒於形,高且悽厲的調子,把他自己都給唬住了。只見皇后的身影似乎顫了一下,紫金鑲寶梅花掩鬢鬆動了,虛虛垂在腮旁,她也不敢去推。那掩鬢正中鑲嵌著光潤瑩亮的貓眼石,仿佛一滴巨大的淚珠,映著燈光,搖搖欲墜。皇帝心中忽然一軟,雖然仍是冷著臉,卻已緩了些口氣:“你要跪,就只管跪著吧。只是你可想仔細了,你肚子裡的孩子受不受得起這樣的折磨。”終究嘆一口氣,上前去扶皇后。
皇后這麼做原本也是孤注一擲,聽皇帝說到孩子,又見他親自來攙,便只得順勢站起來,斜簽著身子在下首椅上坐了。
皇帝也重新坐下,平和的問:“她都告訴你了?”皇后搖頭道:“不,臣妾去的時候,太后已經暈厥了。來龍去脈,臣妾並不知情。臣妾只是覺得,”她話頭一頓,遲疑的道:“覺得她老人家就這樣孤零零的走,實在是可憐。皇上,太后她,”她抬頭探向皇帝,只覺那一雙深茶色的眸子泛著鈍重的光,重得垂落下來,重得讓人心疼。
似乎是察覺了她的停頓,他抬起眼來,安靜的瞧著她。那眼裡的光就又變了,煙塵一樣的輕緩、虛妄,夾雜稀薄的溫度,仿佛很深很遠,讓她看不懂。她又再低頭,若有所思的道:“無論如何,她畢竟也是一個女人。”
作者有話要說:前一章有一些修改,建議大家重新看一下……
第六十章 淚盡相思灰
也不知過了多久,太后方漸漸轉醒過來。
她迷迷濛蒙撐開眼睛,只覺得極遠處一團亮光映在臉上,暖暖的,又輕又柔。她費力定住神,仔細打量了半晌,方看清是架上的燭光。窗外已泛起稀疏的晨意。金黃油亮的琉璃瓦之上,蒼藍色的天空一線一線,直高到眼目所不能及的地方。原來又是新的一天。她無力一聲輕嘆,重又闔上眼。
屋裡異常安靜,她聽得到自己沉重的呼吸,一下一下,像宮牆夾道里的風,呼呼作響。
忽然有腳步聲由遠及近,緩緩來到床前。太后微微一笑,眼也沒抬,只輕飄飄的道:“你終於來了。”
聽說這話,來人似乎有些意外,身形一窒立在當地,良久方應聲道:“是,太后。”
太后身上輕輕一顫,陡然睜開眼睛望住那人,呆了好一陣子才想起來又道:“是你!”
皇帝不知為何垂了目光,盯著腳下的金磚,低低的道:“是——”只說了這一個字卻又頓住了。他無聲立在那裡,微蹙的眉頭輕輕抖動,又再隔了好久,終究一字一頓的道:“是,是兒子,太后。”
“難得你,還肯來見我。”太后唇邊挑了挑,臉上逐漸浮出一抹笑意。這笑意愈見粲然,可瞧在皇帝眼裡,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歡愉,因為他已經看見她眼中閃爍的淚光。
淚光冰冷,映著屋中黯然而動的燈火,像無數鋒利的匕首,挑破他的胸膛。那是一種奇異的痛,由淺入深,又由深至淺,一遍一遍的翻來覆去只不能停歇。他瞬間咬住了牙根。可奇怪的是,等那疼痛逐漸散去,整個胸間卻莫名的一陣豁然開朗。
他走近床邊,在一旁的矮凳上坐下,為太后緊一緊被角,勉強笑了笑道:“是兒子太過任性了,太后可別怪罪兒子。”太后閉上眼睛搖搖頭,又著皇帝輕輕點頭:“皇帝寬仁,先皇他,”說著喘口氣,“他果然沒有看錯。”一語未竟早已喘成一片。
皇帝見狀連忙去端一旁的水盅。太后也不知哪來的力氣,伸出枯瘦的手握住他的小臂。皇帝只得又坐下來。太后虛張著眼睛,從頭到腳細細打量著皇帝,沉重的道:“你要……你要好好的,知道嗎?咱們大周朝……”說著捏一下皇帝的手,卻只是打顫。皇帝忽然悲從中來,茫然無措的答應著:“是,太后,兒子知道了。兒子從今往後一定好好孝順太后。”
太后淡淡一笑,無力的閉上眼。轉瞬間卻又睜開眼來,喘著粗氣,竭力挺直了脖子,張嘴道:“蘇……蘇……”
皇帝聽到那個“蘇”字,已料到她說的是蘇顏華。他心中尖銳的一突,仿佛有一個傷口被剝去了痂皮,汩汩沁血。那血水流到眼前的床榻上,昏雜黯淡的帳沿、床圍、錦被也都染上了一層殷紅,詭異觸目,不似人間。皇帝吃了一驚,猛然回神,方看清那是紅地織金萬福萬壽紋的枕套在反光。
枕套兀自紅亮,枕上的太后卻臉色蒼白,氣若遊絲。她的雙唇已經變成晦暗的青紫色,卻仍全力扇動著。皇帝連忙將耳朵附在太后嘴旁。
“她……她不是……”
屋裡屋外都靜得很,仿佛這世上就只剩了他們母子二人。皇帝極力凝神細聽,可太后嗓子裡就像被什麼東西噎住了一樣,那些字詞語句,一圈一圈打著混,繞著彎,聽不真切:“……她……是……你們……”
皇帝胡亂的點著頭。他不知道自己在答應什麼,可他此時除了點頭答應又能做什麼呢?
太后的聲音愈發含混散亂,漸漸變成低沉的呢喃,梗在她的喉頭:“你要……要……好好待她!”皇帝咬著牙:“是太后!”那後字仍在嘴邊,他只覺得手上一松。
皇帝心中又急又痛,失聲叫起來:“太后!”又轉身向著外間喊:“太醫!太醫!快!”
守候在外間的太醫們趕忙進來。院判高瑞坤打頭奔至床前,顧不得許多忌諱先伸手切了脈,一張面孔頓時唬得死灰一般。他遲疑的去探太后鼻息,怔了好半晌方轉過神來,朝著皇帝哀聲道:“皇上,臣等罪該萬死!太后娘娘她,她已經崩逝了。”
皇帝一時失神,怔怔的立在床前。屋中眾人聞言插燭般齊齊跪下地去,嚎哭之聲響徹寢間內外,他卻直如不見,聞若未聞。
高瑞坤不禁魂飛魄散,生怕皇帝有個好歹自己脫不了干係,便大著膽子跪行一步上來,狠狠的磕了幾個頭,揚聲奏道:“皇上,皇上請千萬節哀。”
皇帝悚然清醒,又打量一遍屋中眾人方想到此時應該舉哀。他曲膝在床前跪下,淒聲叫一句:“太后——”剎那間哽咽難言。
少時有人上來替太后整理儀容,太醫跟一應閒雜人等依序退下,就連皇帝,雖悲痛難抑,也只得傳旨起駕回宮。
只聽小太監唱道的聲音遙遙飄散開去,錦嵐再顧不得其他,狠下一條心撲跪在皇帝腳邊,一面哀聲道:“皇上請恕罪!”皇帝心中毫無防備,倉促往後面一退,竟打了個趔趄。周勇貴眼明手快,趕緊一把扶住。錦嵐見狀連忙磕頭。
皇帝對太后身邊的宮人一向和藹。尤其錦嵐,時時處處陪在太后左右,幾乎是瞧著他長大的,便更多了一分親近。當下非但沒有生氣,言語中竟帶了些關切:“姑姑何出此言,快請起來吧。”
錦嵐卻並不起身,反伏下去磕了個頭:“謝皇上。”又道:“奴婢有要事向皇上稟報,蘇姑娘的身世另有隱情!請皇上——”皇帝眉間一緊,打斷她道:“朕已經知道了。”
“知道?”錦嵐有些吃驚。
皇帝面色殊無異狀,只是聲音略顯沉重,道:“太后臨終之時已經告訴朕了。”見錦嵐猶有狐疑之色,便又道:“姑姑請放心,朕已經答應了太后,一定會好好待她。”說著親自上前攙起她,一面又道:“姑姑你服侍太后這麼久,必定十分辛苦,從今往後就好好歇著吧。其餘的,朕自有主張。”又轉身對周勇貴道:“你們千萬要仔細照應姑姑,飲食起居一應不能怠慢。”周勇貴自然滿口應是,一面打起帘子讓皇帝出門。
外面皇后領著各宮主位正候在廊下,遠遠瞧見御駕出來,連忙整容端肅下去。皇帝視若無睹,板著面孔匆匆出了垂花門。片刻卻又返身回來。只見門邊一個熟悉的背影扶著宮人的手緩緩起身,正是蘇顏華。
皇帝本已有近一個月沒見過她,此時突兀的遇著,那身姿形容,竟像片刻也未曾離開過一樣。皇帝心底有一瞬間的恍惚。仿佛她還是從前的那個她,而他也還是從前的那個他。他們之間沒有隔著宮廷驚變,沒有隔著母債子仇,更不是同父兄妹、骨血至親。他們只是男人跟女人,他們還有長長久久的將來,還有無可限量的明天。
“奴婢傳星恭請皇上萬福金安!”
尖細的女聲眨眼間將他拉出幻境。他竟分不清此時究竟是現實還是夢魘。茫然抬頭一望,廊下眾人紛紛回身行禮,蘇顏華也扶著初月的手重新肅下去:“民女蘇顏華恭請聖安。”
皇帝心中愕然一痛——可惜!只可惜如今,人面依舊在,世事已全非。他眼中波光一閃而盡,極力平緩了面色向眾人道:“都起來吧。”眾妃嬪、宮人、太監們便又轟然謝恩。嘈雜之聲讓人不禁頭痛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