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能得顧池生珍視,納蘭崢也替三姐高興。
納蘭涓兒時的處境雖比她好上一些,卻遠不如納蘭汀與納蘭沁。謝氏因生她落了病根,整整七年無孕,多少遷怒於她,對她不如對旁的姐兒好。故她自幼生性怯懦,略顯卑微,遇人遇事皆小心翼翼,倒與幼年的顧池生有些相似。
納蘭崢存了前世記憶,便兒時再受冷落也依舊明朗,不會真成了多愁善感之人。可納蘭涓卻不是。雖說後來家裡添了峻哥兒,謝氏對她緩和不少,卻性子已養成了,再改不過來。
納蘭崢是真有些心疼,索性如今有顧池生待她好。
問完了這些,她記起姨娘說的畫,便出言向弟弟討要。納蘭嶸大大方方地,一股腦將三十幾幅皆給捧了出來。
倒是十分逼真,也將她畫得極好看。畫裡頭各式各樣的情境都有,她在小廚房裡頭做點心的,在書房裡頭念書的,站在小杌子上搭葡萄架的。
她不覺莞爾,一面翻看一面聽弟弟講。這才曉得,或是龍鳳胎著實有些奧妙在裡頭,弟弟一直隱約知曉她還活著,只因猜測事關要緊,誰也不曾告訴。
納蘭崢正夸著他呢,忽然瞧見一幅著墨風格略有不同的。
畫中的她坐了一方木輪椅,靠在桌沿邊,手裡頭捻了顆玉子,咬唇皺眉,似在思索如何破局。
她略一愣神。此畫所作,似是她在父親書房與顧池生對弈的場面。
納蘭嶸見狀解釋:“哦,姐姐,這一幅是姐夫畫的。我初始畫得不好,故而向他請教了一番。他知我欲意畫你,得空便替我作了幅樣子。”
納蘭崢該是聽見了,卻狀若未聞,神情看似幾分呆滯,直至聽見弟弟叫她才回過魂來,不再說畫,皺眉叮囑道:“你該稱呼他為‘三姐夫’才是。”
納蘭嶸聞言很是不解。他不過是覺省去一字顯得親昵一些,因他如今也未有旁的姐夫在身邊,故不會有混淆的道理。卻是姐姐既如此講了,也就點點頭“哦”了一聲。
姐弟倆還未翻完畫卷,便見一名下人進來說,老太太請四小姐過去一趟。
納蘭崢便摸摸弟弟的腦袋,示意他將畫收起,她回頭再來瞧,繼而去了祖母的院子。一進正堂,卻見不止是祖母,父親與母親也在兩邊座上。且三人齊齊以一種嚴肅的眼光審視著她,恍若她犯了什麼彌天大錯似的。
她不覺得心虛,卻當真一頭霧水,給三名長輩分別請了安後才見祖母稍稍放寬了顏色,與她笑說:“無甚大事,你父親忙了一夜方才歸府,過來與我請安,我想你們父女二人許久未見,便叫了你。”
納蘭崢的確甚是思念父親,卻不大明白,祖母何以如此著急。
她心內擔憂起來,得祖母首肯後落了座,問道:“父親,可是外邊出了什麼岔子?還是說,您受傷了?”否則他何以顯得坐立不安,背脊緊貼椅背,手足僵硬的樣子。
納蘭遠笑得尷尬:“外邊無事,父親也只受了些小傷,你安心。”
納蘭崢將信將疑地點點頭,再悄悄去瞧祖母與母親的坐姿,似乎亦不十分自然。整個正堂瀰漫了一股古怪的氣息,一時竟無人言語,四下死寂。
她正暗自納悶呢,忽見一名丫鬟緩步進來,手裡頭捧了個玉盤,上邊擱了一盞茶。奇怪的是,這名丫鬟的走姿也不大對頭,仔細一看,甚至眉頭微微皺起。
她魏國公府的丫鬟何時這般不懂禮數了。
那丫鬟恰及行至她跟前,對頭的納蘭遠忽然道:“崢姐兒,你離家多時,許久不曾盡孝,還不快接過了替你祖母端去?”
納蘭崢不敢違拗,忙起身接過。卻是接過一剎便忍不住步子一頓,低頭瞧去。
這茶盞不知為何不曾覆好蓋頭,故而茶水氣息四溢,直往她鼻端躥。
可這是什麼茶水啊。怎得氣味如此難以言說。
她愣了一瞬,忽記起此前以手替湛明珩去火,後落於她身的那粘膩汁液……好像就是這個氣味。那咸澀腥氣著實太鮮明,叫她如何也不能忘記。
她一剎思緒飄至天南海北遠,記起當夜種種,不覺面頰泛紅。卻聽父親催促道:“崢姐兒?”語氣竟微微發顫。
她霎時記起眼下情狀,連忙回神,也顧不得思量這究竟是什麼奇怪的茶水,就給祖母端了去。
胡氏眼光閃動,卻不曾飲下,只道今個兒起得早,此刻略有睏乏,欲意歇歇,叫納蘭崢先行回桃華居去。
待她疑惑至極地出了院子,正堂裡頭的三名長輩也坐不住了。胡氏惶恐地看向納蘭遠:“我兒,你可瞧見崢姐兒方才的面色?”
謝氏也是驚訝至極:“老爺,莫不是說當真……”
納蘭遠一個暴跳起身,整個屋子都似隨之震動了幾分:“好他個,好他個……!”畜生!
胡氏眼見他往外頭走,急急忙忙喝道:“我兒!你這是去哪?”
但見他提了一把腰間佩劍,氣得沒了禮數,頭也不回地道:“承乾宮!”
第93章 花言巧語
胡氏驚得手發顫, 唯恐兒子怒極失卻分寸, 去狠狠痛揍皇長孫一頓, 壞了君臣之禮,趕緊喊了院中下人阻攔。
卻是納蘭遠武將出身,身量魁梧高大不說, 此刻勃然大怒之下自不留手,長臂一揮就連著倒了一串下人, 院中霎時咿咿呀呀成一片。但見素日對下和善的國公爺拔了劍指著他們:“誰人膽敢再攔?”說罷趁眾人嚇得哆嗦,冷哼一聲, 收了劍大步流星朝府門外去了,連馬車也不曾安排, 徑直跨上一匹快馬,一抖韁繩疾馳而出。
胡氏聽得下人回報此樁情形,一顆心都揪作了一團。她這兒子,素是疼愛崢姐兒的,此番料得皇長孫怕已對她做了僭越之事, 如何能不著急氣憤。
怪不得他一時暴跳如雷。這事說到底還是她做得不妥。
此前無意聽見湛明珩與納蘭崢說的那句葷話,胡氏與謝氏看似風輕雲淡, 卻當真吃了不小的一驚。都是過來人,這男女間的關係該是如何親昵才能輕易將此等葷話出口,她們心內明鏡似的。何況見納蘭崢聽了那話根本不曾表露絲毫厭惡反感之色,卻反作一副女孩家羞怯姿態,天曉得已聽了多少回了!
兩人因此留了個心眼,後進到府內, 看似與納蘭崢閒談,實則悄悄注目她的舉手投足,見她仍似閨閣少女模樣,稍稍鬆了口氣。卻是試探問她一年多來可有受人欺辱時,見她忙擺起了手,道皇長孫晝夜不分、寸步弗離守她於近旁,絕不曾叫她吃了旁人的虧。
兩人聞言心內俱都一陣慨嘆!這丫頭如何就聽不明白呢,她們自然曉得皇長孫絕不肯叫她吃了旁人的虧,可不保證他自個兒不會叫她吃虧啊。
什麼晝夜不分,寸步弗離的,雖知她這般講是為叫她們放心,可她們一沿這些個詞往深處想像,卻是愈發不得安了。
這郎有情,妹有意,也都不算小了,貼身相處如何能沒個擦槍走火的時候!
故而後來,胡氏暗地囑咐桃華居的丫鬟們留意此事,最好貼身伺候納蘭崢時能夠不動聲色查個確切。卻是不知出於何故,納蘭崢對丫鬟們頗是防備,甚至沐浴時多有親力親為。做下人的哪敢違拗主子,只將情形如數回報給了胡氏。
這下胡氏和謝氏徹底慌了心神。這小丫頭素來伶牙俐齒,口風又緊,若有心瞞她們,怕是套不出話來,且說到底,她幼年與倆人皆不大親近,她們也不好硬生生地問,免得叫她尷尬難堪,便商議是否有旁的法子可試探一二。不想正商議至關鍵處呢,恰逢納蘭遠來請安,將前因後果聽了個一清二楚。
納蘭遠初始也是不信的,只道婦人們心思多,卻也不敢小覷此事,怕小女兒真受了欺負,他這為人父者稀里糊塗不知,故而在謝氏的一名丫鬟提議石楠花一法時,雖曉得如此不大上道,恐有失長輩風範,到底也沒拒絕。
石楠花本非這季節生的,卻因此花一可入藥,二可驅蟲,此前當季,府內幾名下人便收集了一些存放起來,眼下恰可拿得出手,且那腥氣尤濃。
胡氏思及此,當真又悔又恨,只覺不該聽了這主意,如今竟叫兒子“殺”去了宮裡,眉頭深蹙地盯著謝氏,眼底微有責怪的意思。
謝氏心內冤枉,卻也不好說什麼,思來想去道:“母親,莫不如我去尋一趟長姐?”
胡氏立刻冷斥:“胡鬧!現下去尋皇后娘娘,豈非不打自招了?且等老爺回來再說罷!”
一旁的下人聞言小心翼翼去給她捶背,一面問:“老太太,那這茶……?”
她這才皺皺鼻子,揮揮手惱道:“還不快拿下去!”
納蘭遠已到了承乾宮。一路奔馬,又吹了遭刺骨冷風,倒叫他起始那股欲意宰湛明珩幾刀的衝動給壓了下去,只是臉色依舊不好看,眼底也是一片肅殺。
湛明珩正在書房內哈欠連天地擬文書,絲毫不知風雨欲來,一個哈欠未及打至一半,忽聽宮人回報說魏國公來了,他一愣之下趕緊示意請進。完了見那報事的太監仍舊立於當地,就問:“杵著做什麼,還有何事?”
那太監默了一下,為難道:“回稟殿下,奴才見國公爺面色不虞,故自作主張多提醒殿下一句。”
納蘭遠來承乾宮尋他本就奇怪了,還面色不虞?他一下子坐直了身板,嚴肅起來,顯見得瞌睡都跑沒了影,過不一會兒就見納蘭遠隨宮人進來,果真一副殺氣騰騰的模樣。
他坐不住了,不及他步至跟前就起身道:“國公爺,這是怎得,可是洄洄出了什麼岔子?”
還洄洄?納蘭遠瞧見他這無辜困惑的臉真想一腳過去踹翻了前邊這面桌案,卻是一瞧侍候在旁的,大大小小的宮人,登時一噎。
湛明珩哪能沒點眼力見,當即揮退了眾人,將門窗給闔了個嚴實,再問。
納蘭遠張了張嘴,又張了張嘴,本道千言萬語可出口,罵他個狗血淋頭,卻到了關鍵處忽覺無法啟齒了。
湛明珩急得心都跳快了:“國公爺,究竟生了何事?”他再不說,他就要奪門而出奔去魏國公府了!
納蘭遠一咬牙,怒道:“小女無礙!只是小女隨殿下流落在外日久,殿下捫心自問,可曾做過對不起她的事?”他已是顧忌君臣身份,故而客氣稱他一聲“殿下”了,否則只怕言辭要更激烈些。
湛明珩一愣,一頭霧水之下答道:“若真捫心自問,叫洄洄與我流落在外吃苦已是極對不起她。當初您身在邊關,是我防備不周,當擔得此責。我亦心內愧疚,只思忖著等過幾日手頭公務忙歇了,登門拜訪與您致歉。但於旁處……”他想了想,再想了想,覺得納蘭遠的用詞有些古怪,似乎非是指這樁事,默了默道,“我一不曾在外沾花惹糙,二不曾有意苛待虧薄,著實未對不起過洄洄。您此番前來,可是因她與您說了什麼受委屈的事?倘使如此,您不妨告訴我,既是她覺得委屈,便一定是我的過錯,我必然好好補償她。”
納蘭涓兒時的處境雖比她好上一些,卻遠不如納蘭汀與納蘭沁。謝氏因生她落了病根,整整七年無孕,多少遷怒於她,對她不如對旁的姐兒好。故她自幼生性怯懦,略顯卑微,遇人遇事皆小心翼翼,倒與幼年的顧池生有些相似。
納蘭崢存了前世記憶,便兒時再受冷落也依舊明朗,不會真成了多愁善感之人。可納蘭涓卻不是。雖說後來家裡添了峻哥兒,謝氏對她緩和不少,卻性子已養成了,再改不過來。
納蘭崢是真有些心疼,索性如今有顧池生待她好。
問完了這些,她記起姨娘說的畫,便出言向弟弟討要。納蘭嶸大大方方地,一股腦將三十幾幅皆給捧了出來。
倒是十分逼真,也將她畫得極好看。畫裡頭各式各樣的情境都有,她在小廚房裡頭做點心的,在書房裡頭念書的,站在小杌子上搭葡萄架的。
她不覺莞爾,一面翻看一面聽弟弟講。這才曉得,或是龍鳳胎著實有些奧妙在裡頭,弟弟一直隱約知曉她還活著,只因猜測事關要緊,誰也不曾告訴。
納蘭崢正夸著他呢,忽然瞧見一幅著墨風格略有不同的。
畫中的她坐了一方木輪椅,靠在桌沿邊,手裡頭捻了顆玉子,咬唇皺眉,似在思索如何破局。
她略一愣神。此畫所作,似是她在父親書房與顧池生對弈的場面。
納蘭嶸見狀解釋:“哦,姐姐,這一幅是姐夫畫的。我初始畫得不好,故而向他請教了一番。他知我欲意畫你,得空便替我作了幅樣子。”
納蘭崢該是聽見了,卻狀若未聞,神情看似幾分呆滯,直至聽見弟弟叫她才回過魂來,不再說畫,皺眉叮囑道:“你該稱呼他為‘三姐夫’才是。”
納蘭嶸聞言很是不解。他不過是覺省去一字顯得親昵一些,因他如今也未有旁的姐夫在身邊,故不會有混淆的道理。卻是姐姐既如此講了,也就點點頭“哦”了一聲。
姐弟倆還未翻完畫卷,便見一名下人進來說,老太太請四小姐過去一趟。
納蘭崢便摸摸弟弟的腦袋,示意他將畫收起,她回頭再來瞧,繼而去了祖母的院子。一進正堂,卻見不止是祖母,父親與母親也在兩邊座上。且三人齊齊以一種嚴肅的眼光審視著她,恍若她犯了什麼彌天大錯似的。
她不覺得心虛,卻當真一頭霧水,給三名長輩分別請了安後才見祖母稍稍放寬了顏色,與她笑說:“無甚大事,你父親忙了一夜方才歸府,過來與我請安,我想你們父女二人許久未見,便叫了你。”
納蘭崢的確甚是思念父親,卻不大明白,祖母何以如此著急。
她心內擔憂起來,得祖母首肯後落了座,問道:“父親,可是外邊出了什麼岔子?還是說,您受傷了?”否則他何以顯得坐立不安,背脊緊貼椅背,手足僵硬的樣子。
納蘭遠笑得尷尬:“外邊無事,父親也只受了些小傷,你安心。”
納蘭崢將信將疑地點點頭,再悄悄去瞧祖母與母親的坐姿,似乎亦不十分自然。整個正堂瀰漫了一股古怪的氣息,一時竟無人言語,四下死寂。
她正暗自納悶呢,忽見一名丫鬟緩步進來,手裡頭捧了個玉盤,上邊擱了一盞茶。奇怪的是,這名丫鬟的走姿也不大對頭,仔細一看,甚至眉頭微微皺起。
她魏國公府的丫鬟何時這般不懂禮數了。
那丫鬟恰及行至她跟前,對頭的納蘭遠忽然道:“崢姐兒,你離家多時,許久不曾盡孝,還不快接過了替你祖母端去?”
納蘭崢不敢違拗,忙起身接過。卻是接過一剎便忍不住步子一頓,低頭瞧去。
這茶盞不知為何不曾覆好蓋頭,故而茶水氣息四溢,直往她鼻端躥。
可這是什麼茶水啊。怎得氣味如此難以言說。
她愣了一瞬,忽記起此前以手替湛明珩去火,後落於她身的那粘膩汁液……好像就是這個氣味。那咸澀腥氣著實太鮮明,叫她如何也不能忘記。
她一剎思緒飄至天南海北遠,記起當夜種種,不覺面頰泛紅。卻聽父親催促道:“崢姐兒?”語氣竟微微發顫。
她霎時記起眼下情狀,連忙回神,也顧不得思量這究竟是什麼奇怪的茶水,就給祖母端了去。
胡氏眼光閃動,卻不曾飲下,只道今個兒起得早,此刻略有睏乏,欲意歇歇,叫納蘭崢先行回桃華居去。
待她疑惑至極地出了院子,正堂裡頭的三名長輩也坐不住了。胡氏惶恐地看向納蘭遠:“我兒,你可瞧見崢姐兒方才的面色?”
謝氏也是驚訝至極:“老爺,莫不是說當真……”
納蘭遠一個暴跳起身,整個屋子都似隨之震動了幾分:“好他個,好他個……!”畜生!
胡氏眼見他往外頭走,急急忙忙喝道:“我兒!你這是去哪?”
但見他提了一把腰間佩劍,氣得沒了禮數,頭也不回地道:“承乾宮!”
第93章 花言巧語
胡氏驚得手發顫, 唯恐兒子怒極失卻分寸, 去狠狠痛揍皇長孫一頓, 壞了君臣之禮,趕緊喊了院中下人阻攔。
卻是納蘭遠武將出身,身量魁梧高大不說, 此刻勃然大怒之下自不留手,長臂一揮就連著倒了一串下人, 院中霎時咿咿呀呀成一片。但見素日對下和善的國公爺拔了劍指著他們:“誰人膽敢再攔?”說罷趁眾人嚇得哆嗦,冷哼一聲, 收了劍大步流星朝府門外去了,連馬車也不曾安排, 徑直跨上一匹快馬,一抖韁繩疾馳而出。
胡氏聽得下人回報此樁情形,一顆心都揪作了一團。她這兒子,素是疼愛崢姐兒的,此番料得皇長孫怕已對她做了僭越之事, 如何能不著急氣憤。
怪不得他一時暴跳如雷。這事說到底還是她做得不妥。
此前無意聽見湛明珩與納蘭崢說的那句葷話,胡氏與謝氏看似風輕雲淡, 卻當真吃了不小的一驚。都是過來人,這男女間的關係該是如何親昵才能輕易將此等葷話出口,她們心內明鏡似的。何況見納蘭崢聽了那話根本不曾表露絲毫厭惡反感之色,卻反作一副女孩家羞怯姿態,天曉得已聽了多少回了!
兩人因此留了個心眼,後進到府內, 看似與納蘭崢閒談,實則悄悄注目她的舉手投足,見她仍似閨閣少女模樣,稍稍鬆了口氣。卻是試探問她一年多來可有受人欺辱時,見她忙擺起了手,道皇長孫晝夜不分、寸步弗離守她於近旁,絕不曾叫她吃了旁人的虧。
兩人聞言心內俱都一陣慨嘆!這丫頭如何就聽不明白呢,她們自然曉得皇長孫絕不肯叫她吃了旁人的虧,可不保證他自個兒不會叫她吃虧啊。
什麼晝夜不分,寸步弗離的,雖知她這般講是為叫她們放心,可她們一沿這些個詞往深處想像,卻是愈發不得安了。
這郎有情,妹有意,也都不算小了,貼身相處如何能沒個擦槍走火的時候!
故而後來,胡氏暗地囑咐桃華居的丫鬟們留意此事,最好貼身伺候納蘭崢時能夠不動聲色查個確切。卻是不知出於何故,納蘭崢對丫鬟們頗是防備,甚至沐浴時多有親力親為。做下人的哪敢違拗主子,只將情形如數回報給了胡氏。
這下胡氏和謝氏徹底慌了心神。這小丫頭素來伶牙俐齒,口風又緊,若有心瞞她們,怕是套不出話來,且說到底,她幼年與倆人皆不大親近,她們也不好硬生生地問,免得叫她尷尬難堪,便商議是否有旁的法子可試探一二。不想正商議至關鍵處呢,恰逢納蘭遠來請安,將前因後果聽了個一清二楚。
納蘭遠初始也是不信的,只道婦人們心思多,卻也不敢小覷此事,怕小女兒真受了欺負,他這為人父者稀里糊塗不知,故而在謝氏的一名丫鬟提議石楠花一法時,雖曉得如此不大上道,恐有失長輩風範,到底也沒拒絕。
石楠花本非這季節生的,卻因此花一可入藥,二可驅蟲,此前當季,府內幾名下人便收集了一些存放起來,眼下恰可拿得出手,且那腥氣尤濃。
胡氏思及此,當真又悔又恨,只覺不該聽了這主意,如今竟叫兒子“殺”去了宮裡,眉頭深蹙地盯著謝氏,眼底微有責怪的意思。
謝氏心內冤枉,卻也不好說什麼,思來想去道:“母親,莫不如我去尋一趟長姐?”
胡氏立刻冷斥:“胡鬧!現下去尋皇后娘娘,豈非不打自招了?且等老爺回來再說罷!”
一旁的下人聞言小心翼翼去給她捶背,一面問:“老太太,那這茶……?”
她這才皺皺鼻子,揮揮手惱道:“還不快拿下去!”
納蘭遠已到了承乾宮。一路奔馬,又吹了遭刺骨冷風,倒叫他起始那股欲意宰湛明珩幾刀的衝動給壓了下去,只是臉色依舊不好看,眼底也是一片肅殺。
湛明珩正在書房內哈欠連天地擬文書,絲毫不知風雨欲來,一個哈欠未及打至一半,忽聽宮人回報說魏國公來了,他一愣之下趕緊示意請進。完了見那報事的太監仍舊立於當地,就問:“杵著做什麼,還有何事?”
那太監默了一下,為難道:“回稟殿下,奴才見國公爺面色不虞,故自作主張多提醒殿下一句。”
納蘭遠來承乾宮尋他本就奇怪了,還面色不虞?他一下子坐直了身板,嚴肅起來,顯見得瞌睡都跑沒了影,過不一會兒就見納蘭遠隨宮人進來,果真一副殺氣騰騰的模樣。
他坐不住了,不及他步至跟前就起身道:“國公爺,這是怎得,可是洄洄出了什麼岔子?”
還洄洄?納蘭遠瞧見他這無辜困惑的臉真想一腳過去踹翻了前邊這面桌案,卻是一瞧侍候在旁的,大大小小的宮人,登時一噎。
湛明珩哪能沒點眼力見,當即揮退了眾人,將門窗給闔了個嚴實,再問。
納蘭遠張了張嘴,又張了張嘴,本道千言萬語可出口,罵他個狗血淋頭,卻到了關鍵處忽覺無法啟齒了。
湛明珩急得心都跳快了:“國公爺,究竟生了何事?”他再不說,他就要奪門而出奔去魏國公府了!
納蘭遠一咬牙,怒道:“小女無礙!只是小女隨殿下流落在外日久,殿下捫心自問,可曾做過對不起她的事?”他已是顧忌君臣身份,故而客氣稱他一聲“殿下”了,否則只怕言辭要更激烈些。
湛明珩一愣,一頭霧水之下答道:“若真捫心自問,叫洄洄與我流落在外吃苦已是極對不起她。當初您身在邊關,是我防備不周,當擔得此責。我亦心內愧疚,只思忖著等過幾日手頭公務忙歇了,登門拜訪與您致歉。但於旁處……”他想了想,再想了想,覺得納蘭遠的用詞有些古怪,似乎非是指這樁事,默了默道,“我一不曾在外沾花惹糙,二不曾有意苛待虧薄,著實未對不起過洄洄。您此番前來,可是因她與您說了什麼受委屈的事?倘使如此,您不妨告訴我,既是她覺得委屈,便一定是我的過錯,我必然好好補償她。”